25
05
2006年
【按:刘华杰的造谣谤文据闻被杨玉圣当成宝贝拿到最近一期的《社会科学论坛》上发表。我还没有见到。等见到了再决定如何处理。】
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刘华杰在其把持的北大反科学传播中心网站发表
了一篇造谣诽谤文章《回顾一下方舟子的“搬运术”——打假英雄的双重标
准》,文章的主要内容早在2004年2月刘副胡译《怎样 ...
评论 : 无评论 »
分类 : 学术打假
25
05
2006年
在上个世纪一、二十年代,许多生物学家认为蜜蜂和其他昆虫都没有色觉。
难道花朵鲜艳的色彩竟会不是在吸引蜜蜂的来访?德国生物学家卡尔·冯·弗里
希(Karl vonFrisch)对此不以为然。他开始做实验测试蜜蜂的色觉能力。在一些有不同的灰色程度的纸张中放一张有色的纸,然后在色纸上放上一个小玻璃
盘,里面装糖浆。弗里希发现,附近蜂巢中的蜜蜂能够识别 ...
评论 : 无评论 »
分类 : 科普文章
24
05
2006年
(诺顿一世像。)
旧金山主要报纸《旧金山纪事报》(San Francisco Chronicle)1880年1月9日的头版头条是“Le Roi Est Mort”(法语“君王驾崩”),宣布:“美国皇帝和墨西哥保护者诺顿一世逝世。”
众所周知,美国独立之前是英国殖民地,独立之后一直实行共和制,1月9日又不是愚人节,怎么冒出了一名皇帝出来?这位皇帝当然是自封的。古今中外,以皇帝自居者数不胜 ...
评论 : 无评论 »
分类 : 文化杂谈
22
05
2006年
【方舟子按:
一、《经济学季刊》编辑部和主编对“抄袭”的看法可真够奇特的,杨瑞龙、刘
刚借用他人方法和思路、采用他人的插图、照抄他人的定义而未注明出处,属于
“学术不规范”,却不叫“抄袭”,不知该刊究竟认为什么才算抄袭?莫非要从
头抄到尾才算?这不正是“窃书不能算偷”吗。想起来了,这位主编姚洋也是邓
正来手下的108将之一,联署 ...
评论 : 无评论 »
分类 : 学术打假
22
05
2006年
美国《电化学学会杂志》最近发表一篇社论,对剽窃行为做出了严厉的
批评,特别提到吉林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王金忠博士等人去年在《晶体生长杂
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抄袭了《电化学学会杂志》和《应用物理通讯》上的
论文,并已将这篇文章撤销。事实上,早在去年4月初王金忠等人的论文刚
发表时,就有人向我反映过这起剽窃 ...
评论 : 无评论 »
分类 : 学术打假
20
05
2006年
科学摩擦:有关中国科研造假的争议正在失控吗?
By Bruce Einhorn, with Catherine Arnst in New York美国《商务周刊》2006年5月29日
正当美国大学加紧与中国大学结成联盟,有关科研造假的指控的喧嚣正笼罩
着中国。北京政府要让中国成为科技强国的决定看来已创造出了一种类似美国西
部蛮荒时期的气氛,顶级科研人员在要求出成果的紧张 ...
评论 : 无评论 »
分类 : 访谈录
19
05
2006年
中国学术造假泛滥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2006年5月16日
Robert Marquand报道(Yush翻译)
中国一项研究发现,百分之六十的博士侯选人承认剽窃和贿赂。
北京-中国研发业中心的欺诈伪造行为水落石出,令人震惊。这说明那些勇
于揭露中国高校的造假腐败现象而正得到支持的学者们言之不虚。
就在几天前,权威机构透露,用来提高国产计算机技术的 ...
评论 : 无评论 »
分类 : 访谈录
19
05
2006年
中国正在形成防止科学造假的规则
英国《经济学家》2006年5月18日
在搭乘通往科技强盛的快速列车时,值得查查驾驶员是否够格,引擎是否在
正常运转,轨道有无障碍。不幸的是,中国对科学成功的渴望是如此强烈,以致
会有些人铤而走险抄近路。一些独立的研究人员对此已有足够的警觉,开始对可
能的欺诈行为进行非官方的调查。要求官方进行改革的压力与日俱增。
科学对中国 ...
评论 : 无评论 »
分类 : 访谈录
18
05
2006年
5月12日上海交通大学发布《关于“汉芯”系列芯片涉嫌造假的调查结论与处理意见的通报 》,认定微电子学院院长、汉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进在负责研制“汉芯”系列芯片过程中存在严重的造假和欺骗行为,以虚假科研成果欺骗了鉴定专家、上海交大、研究团队、地方政府和中央有关部委,欺骗了媒体和公众。并决定撤销陈进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 ...
评论 : 无评论 »
分类 : 学术打假
18
05
2006年
“在导师制讨论会上,部视学先讲了十分钟冠冕堂皇的话,平均每分钟一句半‘兄弟在英国的时候’。” 看过《围城》的人,也许不记得了钱钟书刻意雕琢的连珠妙语,却会对似乎只是顺笔涉及的这句讽刺留下深刻印象。经电视剧的渲染,连没看过小说的人也都知道了这个典故。但这句话的流行,却是因为它能很好地用于讽刺现实。许多“海龟”、“海带”的谈吐,的确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这位挟洋自重的视学大人。有一位名叫薛涌的 ...
评论 : 无评论 »
分类 : 学术打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