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周末》执行总编郭国松当年打老人事件

2 05 2011年
小茶小酒_没有小蜜说: 郭国松打人,是因其作为业主代表时-其当时住粤和楼泰和阁三楼–被开发商送了一块原属公用地块的天台供其私用后,转为开发商谋利。业主们和开发商纠纷时郭又来为开发商声援,被当众揭出此事恼羞成怒,将邻居老人打倒在地。此后郭在小区内常被人当众唾骂,只好搬走。我当时也住那。

...



请深圳大学传播系副主任孙海峰遵守诺言放弃博士学位

2 05 2011年

深圳大学传播系副主任孙海峰在其微博上发出声明,一面攻击我妻子,一面称:“本人在此声明:方舟子若能指出本人博士论文的抄袭之处(不管是有意的剽窃还是无意的不规范),本人将在逐条验证后公开道歉;若达到学界认定的‘抄袭’标准,本人将自愿放弃博士学位,欢迎社会监督。”我在《深圳大学传播系副主任孙海峰博士论文也抄袭》一文中给他的博士学位论文《网络文化的审 ...



大学生不必写毕业论文

29 04 2011年

最近我到南方一所大学做关于学术腐败和学术规范的报告,在互动时间一个学生问我:“现在学生写毕业论文都是抄来的,你也会去管吗?”我回答说,我们一般不会去管学生毕业论文是否抄袭,事实上我认为本科生甚至硕士研究生都没有必要写毕业论文。这一席话引起学生们的强烈共鸣,全场掌声雷动。会后与几位老师交流,也都认为毕业论文已成为没有意义的形式,早该取消了。几家媒体报道我的报告时,也都 ...



深圳大学新闻系副主任孙海峰博士论文也抄袭

29 04 2011年

《法治周末》根据亦明(真名葛莘)的黑材料指控我妻子写于2002年的硕士学位论文抄袭,有一部分是亦明式的捕风捉影,一部分是引用别人的资料时虽然注明了出处但是没有用转述的方式改写,也没有使用引号表示是直接引用。后者是国内缺乏学术规范教育和训练造成的,国内的学生几乎没人可幸免,很多教师也存在这个问题。我本来对审核国内硕士、博士论文毫无兴趣,但如果我妻子的硕士文凭因此出事,我就把下半生贡献给为中国 ...



为我妻子名誉我就私报公仇一回

29 04 2011年

我揭露造假11年,经手一千余起案件,没有一起出于私心。现在为妻子名誉,就私报公仇一回,在这里撂一句狠话:如果以后郭国松还留在《法治周末》,我就追究法制日报社的领导。如果郭国松去了别的媒体,我就追究那家媒体的领导。合格的领导应该因郭国松有违新闻道德开除他,并将其清除出新闻界。哪位媒体领导认为郭国松是合格媒体人且自己一生清白,大可收留他。

...



起诉《法治周末》主管法制日报社名誉侵权

28 04 2011年
【按:十几天前已向北京朝阳区法院提交诉状,接待法官说要请示上级。今天法院通知已正式立案】

民事起诉状

原告:方是民,笔名:方舟子,男,1967年9月出生,中国国籍,汉族,自由撰稿人、科普作家

被告:法制日报社 住所地: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甲一号 邮编:100102 法定代表人:贾京平   联系电话:84772288

案由:名誉权、肖像权纠纷

诉讼请求:



问心无愧

28 04 2011年

作者:方舟子妻如果不是被指责“涉嫌抄袭”,我不会再把自己的硕士论文翻出来看一遍,我甚至已经在作品存货里找不到它了,最近还是请朋友帮忙从网上下载一份寄给我重温了一遍。看完之后,心想:“原以为是此生最滥文章,没有之一。但是,似乎还不错嘛。”我从没打算从事学术研究,也从未想过要发表这篇文章,和大多数同学一样,我当年写论文的心态是:通过了就好。我现在 ...



财新记者赵何娟的硕士论文涉嫌剽窃

28 04 2011年
既然财新记者赵何娟对我妻子硕士论文“涉嫌抄袭”幸灾乐祸,我就对硕士论文破例“洁癖”一回。赵何娟的硕士论文共68条注释,66条都是古文引文出处(主要是张载文集),对前人有关研究没有任何引用。如果赵何娟不是以一人之力开创了张载研究,就是百分之百的剽窃,不必用到亦明、法治周末的鉴定标准就可判定。

...



《法治周末》执行总编郭国松欺负揭假人妻子

27 04 2011年
《法治周末》执行总编郭国松公报私仇,又把气出在我妻子身上,用“方学家”亦明的黑材料搞“方舟子妻子涉嫌抄袭总调查”,接下去可能要搞方舟子祖宗18代调查。殴打维权老人,欺负揭假人妻子,这就是《法治周末》执行总编的英雄行为。据亦明的调查,左边的(我妻子的硕士论文)据说抄了右边的。

...



视频:贵州卫视:吃玻璃喝毒药背后的不死秘密

27 04 2011年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YxNTkzMjI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