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08
					2012年
				
				
				
				
								
				评论 : 无评论 »
				
				分类 : 访谈录
						
			 
				
		
				
				
				
					5
					08
					2012年
				
				
				
					《打开天窗》号称是蒋方舟在七岁时(1997年暑假)就开始写的一本散文集,在九岁时(1999年)出版。我们姑且把该文集里的文章都算作是她在九岁时写的(这个假设对她有利)。里面有一篇小散文《白字小姐》,先是介绍她在二岁半时开始认字,详细描述了她认字时采用的三个办法,然后回忆了她上幼儿园后认白字的一些趣事。
 我们能够回忆起的最早的事情,一般不会早于三岁,在心理学上,这叫“婴儿期失忆& ...				
 
				
		
				
				
				
					1
					08
					2012年
				
				
				
					人到中年,大腹便便。几乎所有的人,一到人生旅途的中间,仿佛一夜之间,体重就显著增加,最明显的是身体的中间,即使是那些可以令人羡慕地大吃大喝而不怕增加分量的天生瘦子,这时候似乎不可避免地也长出了“啤酒肚”、“将军肚”、“游泳圈”、“备用胎”……里面装着的是沉甸甸的脂肪。
 ...				
 
				
		
				
				
				
					1
					08
					2012年
				
				
				
				
								
				评论 : 无评论 »
				
				分类 : 访谈录
						
			 
				
		
				
				
				
					31
					07
					2012年
				
				
				
					本报记者 叶铁桥《中国青年报》(2012年07月30日   08 版)
    “人傻,钱多,速来”,对学术骗子频频来国内学术界“淘金”的现象,有人这样反讽道。
    十天之内,从厦门大学医学院教授傅瑾到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陆骏,连续被曝光的两 ...				
 
				
		
				
				
				
					29
					07
					2012年
				
				
				
					2012-07-29海峡导报
(记者 吕寒伟 樊文岑)傅瑾之后,厦大夏宁邵、北京化工大学陆骏紧接“被打”,由方舟子揭露的新一轮大学学术丑闻,正在从网络到现实掀起。方舟子形容其为“拔出一个骗子,带出一串骗子”。
“打”完傅瑾之后,方舟子有何反思?他是否认同不能太看重学历,又为何屡找厦大下手?昨天,记者专访了方舟子。< ...				
 
				
		
				
				
				
					29
					07
					2012年
				
				
				
					昨天下午2点半,我一上网就收到一大堆电子邮件、微博私信向我反映北京化工大学教授、“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陆骏冒用耶鲁大学遗传学助理教授卢俊的论文。这件事最早是有人在国外“未名空间”BBS网站上捅出来。陆骏知道后把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院网站上的简历中的论文列表给删了,但是在北京化工大学网站的其他简历中还能找到。陆骏在其简历中共列出七篇论文:
 Nat ...				
 
				
		
				
				
				
					28
					07
					2012年
				
				
				
				
								
				评论 : 无评论 »
				
				分类 : 访谈录
						
			 
				
		
				
				
				
					28
					07
					2012年
				
				
				
					2012年7月20日海峡都市报
 本报记者 郭大路
 去年至今,以“打韩寒”多次惊动整个网络世界的方舟子,18日在自己微博上宣布:“……《我的两个世界》已在昨天开印,本月底或下月初可上市。”印象里方舟子一向以科普写作为主,这回居然“跨界”推出文化随笔集?本报记者拨通了方舟子的电话。网络上 ...				
 
				
		
				
				
				
					26
					07
					2012年
				
				
				
					根据在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找不到其博士论文,以及哥伦比亚大学授权的National Student Clearinghouse找不到其在哥伦比亚大学入学或获得学位的记录,已可认定厦门大学医学院“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傅瑾冒充哥伦比亚大学博士。但是傅瑾冒充的头衔还不止这一个。傅瑾简历中的另一个亮点还值得进一步探究。在一份简历中,她如此说:
 2006-2009美国加利福尼亚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