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论”的存档

举袁隆平做例子没有用

2011年9月4日星期日
  一,中国出人才吧?
  当然出!李娜就是,而且不光红土场上那个趾高气扬为自己争光的李娜是人才,其实尼姑庵里那个曾经唱过《好人一生平安》和《青藏高原》的李娜也是人才,我看过一篇报道,说李娜一唱成名后,竟然没钱去出唱片,后来是一位企业家捐助才出了一盒磁带。唉,人家富人或者官人想要的东西她坚决不给,结局最后也只能待在尼姑庵里看桃花了吧。
   
  二,中国出科学家吧?
  出啊!还能不出嘛!而且,海了去了。
  
  杨振宁且不说小时候肯定是在清华园里撒尿和泥长大的,而且杨老现在也回来了,还把28岁的青春翁帆熬到了36岁的标准少妇。
  
  当然,杨老归根结底是在美国成功的,而且如果换在中国,可以保证他老人家一定成功不了。
  那,此时,袁隆平先生该出场了吧?
  
  袁隆平先生,究竟是啥环境让您老人家成功的呢?
    
  其实,您可以理解他老人家只是个有文化的农民,“农科站的小岩鹏”(语出《月光下的凤尾竹》),总得种地,即便他不成功,失败,那不也还是种地嘛,也没啥了不起的,可是,实践还真成了检验真理的标准,种出来的超级水稻就是产量高,不能说所有的官们都喜欢产量低的稻子吧?就这样,一来二去地,成功了。
  
  全天下那么多“农科站的小岩鹏”,难道其他的都是吃闲饭的?袁隆平年轻时候曾经入选过国家级人才没?入库了没有?
  
  告诉你吧,全天下的其他玩水稻的人,其中的99%就是最终为陪衬袁隆平而存在的。可是,在几十万甚至更多的此类人物中,到底谁会种植出超级水稻,那是没一定谱的,给大家提前多贴几个标签,可能没贴上的那个才是袁隆平,咋办?
  
  其他门类学科的科学家们也都是!
  陈景润的1+2证明出来了,他是人才,没出来时,给人家一个基本的生活生存研究的环境,别虐待人家,行了!事实上,华罗庚先生的诸位弟子里,就陈景润的底子最差、智力最一般、最不会来事儿。如果当时就选这计划那人才的,也许数到最后一个才会轮到他。
  
  可是,就成就而言,华罗庚说:“所有的成果里,最让我感动的还是1+2。”我就不多嘴了。
  
  袁隆平先生的成就你甚至可以认为是碰巧来的,虽然个人努力,但是从整个体制上说,它并非必然,这也正是我们全国人民老在奢望诺贝尔奖而每个人都肯定地知道近些年难得诺贝尔奖一样。
 
  袁隆平也好,陈景润也好,仅仅因为他们自己专注,而从外部环境上说,也许他们更得益于无人问津。
  正如我国各类体育冠军多了,可是没人真正认为我国的国民体质也是第一一样,李娜的存在也与体制没有直接的关系,要说间接的关系,那永远是存在的,她至少吃的是中国饭吧。如果真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我觉得可以无语了。
  
  同样地,袁隆平先生的出现和存在不是体制的胜利,恰恰是体制的失败,可是,我们不去推想袁先生的成功,却依然把禁锢袁先生成功的环境继续发扬光大,弄得“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甚至,连给潜在袁隆平们留着生存用的基本环境都给异化了,让异类们喘气的狭小空间都给占用了,全中国科学界皆是分门别类、大干快上的热烈状况。如此,即便碰巧每个领域都出了一个袁隆平,也依然是我国科技政策的大悲哀。

当一个人“有出息”之后,特别喜欢“炫穷”

2011年9月4日星期日
  科学网的寒门子弟真多呀。
 
  不管里城里的还是乡下的,全是穷孩子出身。
 
  其实难怪,中国在1980年前,连中央级正国级领导其实都穷兮兮的,比如,因为几卷《选集》而得到几百万元人民币稿酬的领袖,吃红烧肉甚至也不能随心所欲。你如果在当时的中国能找出一个俩的藏了很多钱且生活极其富足的富人,那简直就是奇迹。
 
  贵族的培养需要N代人,现在的富二代也好,官二代也好,都还远远不是贵族,我想应该和穷二代一样,其实是不不折不扣的“贱族”。
 
  也所以,一个寒门引来所有人的共鸣,主要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中国那时候全国皆贱,一点贵气都没得。
 
  也所以,整个科学网上,就我老人家在“炫富”,而不是哭穷,孤独啊孤独。
 
  古代开国皇帝在自己当了老大之后,一直强调自己老娘小时候怀孕的时候梦见金光一道,或者白蛇青蛇啥的,动静都一概不算得多小。然后,天生异秉也是要被强调的。我想主要的原因是有老皇帝们的弟子在,咱哥儿们不能显得比他们贱,至少一样贵,或者潜在有“贵”的基本素质。
 
  而科学网上的各位,因为有全国皆贱作为底子,所以也就不断地强调自己也是贫寒出身。好在今天都出息了,那还不是自己的努力又是什么?!
 
  也许这才是科学网上全体寒门博文一致的逻辑,不好意思,俺又做了一次不讨巧的总结。

【号召帖】连赖昌星都回来了,海外教授们还不动身?

2011年9月4日星期日
  本来,很多人以为老赖在加拿大悄没声息地就过下去了呢,然后等85岁的时候,突然推出一本10000页的回忆录。
 
  可是,赖昌星先生没憋住——加拿大实在是太寂寞了。
  在加拿大已经确保下半生安全的这么一块神奇的地方,赖先生却终于耐不住安全的寂寞了,在完全没人招惹他且我国政府也没空理会他的情况,他就自己主动跳了出来。
 
  当然,他能混迹的地方也肯定不是什么学术界,自然也和坑蒙拐骗、吃喝嫖赌有关,出来后不干什么好事,自然就被广泛关注,连加拿大警方都受不了这主儿跳出来后的行为。各类官司就一拉溜地打下去了。
 
  绝大多数同胞其实是耐不出海外寂寞的,而且那纯洁的不揉眼里沙子的学术界也一样,不光赖昌星这厮如此。这么说并不是我看不起我们自己同胞,而是实情这样。
  
  也所以,李宗盛唱到:寂寞难耐,寂寞难耐…….
  
  我个人倾向于相信,赖昌星降落到了中国的大地后,不是因为被抓而沮丧,反而会有“终于又回来了”的胡汉三般的畅快感。也许接下来他就要在监狱里大显身手了,至于显到什么地步?您老就好好展开您的想象力吧,我个人猜测,监狱里有个两室一厅还是有可能的,再差也一定比在加拿大监狱里要荣光多了,他在厦门远华锤炼出来的本事也终于有用武之地了。
  
  海龟啊海龟,宁愿回来缩头,绝不海外伸展。
  
  中国人,在海外,第一代移民还是很难水乳交融的,除了极其个别的情况。第二代移民则容易多了,基本是可以融入,可是,第二和第一代之间的距离又大得出奇。也所以,那国内改革开放后出去的第一代移民,其实承受着最大的痛苦,包括第二代带来的疏离感,和自身难以安于环境的不安的心。
  而纷纷海龟的根本原因,说的俗点,是生活与思维习惯上的中西差异;说的雅点,是文化冲突。赖昌星就无法合于加国惯常的行为模式,回来对于他真是解脱。我估计,也许过几年,杨秀珠也受不了有钱的寂寞,大别墅住不下去了,而自愿回来蹲大狱也未可知呀。
 
  如此,海外教授,回来后肯定会遇到超国民待遇的前提下,还不收拾行囊?
 
【“千人计划”引进人才在上海享受通关礼遇,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8/250815.shtm

饶毅教授:知易行难ABC到RST!

2011年9月4日星期日
A
 
  饶毅教授从美国正教授任上回到中国,在北京大学任职院长,同时在科学网上被力邀开博,引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浪潮,让人无法忽略。
 
B
 
  我于饶毅教授的学问了解很少,作为一个外行也不懂,只是听说发表了N多大牛杂志的文章,也时不时地预测一下诺贝尔奖啥的,很拉风。就猜测应该是好的吧。
 
C
 
  但是,我对饶毅教授有一点非常不看好。那就是把科学网的博客放给编辑去打理,自称连进入博客的密码也不知道,大概也不关心,把自己的博客文章当成了发布“单向”文件的领地,这就没意思了。
 
  也所以,看到饶毅教授一篇不再候选院士的博客,N多的留言,我就觉得留言的大家很可怜——饶毅教授可能连看都不会看,他只告知大家他的想法和决定(一如以前的博文),至于大家的反馈,那和他是一点关系都没有的。
 
D
 
  有趣的是,饶毅教授在科学网上也曾经反馈过两次。其中一次是对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正教授嵇少丞的意见。
  后来,科学网上的黄老邪委婉批评道:看来只有北美正教授的意见,饶毅教授才是回的。
  此言一出,让人很意外的,饶毅教授居然也回了一下,而且很尊敬的样子。
  黄老邪就不再说什么,我看后心里话:“原来饶毅教授对于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意见也是回的嘛”,看来饶毅教授尊重的还不只是北美正教授。
 
E
 
  从那之后,俺们只敢恭恭敬敬地阅读饶毅院长的博文,回复是断断不敢的。因为除了中科院院士和北美正教授,我此等低身份的博主饶毅院长一定是不会理的,加上俺们也算得想要个脸面的人,就别凑那个热闹了,俺们家里本来也有5岁的热闹可看,并不缺这个。
 
  也所以,看着那么多的“芸芸众生”在饶毅院长那里留言表示支持,我真的无言以对。留言的许多人还是我的朋友,可是,在饶毅院长那里,这些人都只能算是他的fans(这次翻译成“烦死”),“芸芸众生”而已吧。
 
F
 
  饶毅教授来中国,心态和所准备采用的基本策略其实从他对于博客文章的态度就可以看得出来。
  从这些细节上看,饶毅教授“向上”投机的心态怕是无法避免的。甚至“向上”简直就是贴在饶毅院长头上最明显位置上的一块标签。
  也所以,和大家异口同声的支持非常不同的是,我看一个人,更愿意看这类细节,而不去看粗节;因为看粗节,全是忧国忧民道德高尚。而看细节,其人品如何,应该是更明显的。
  类似地,也正是因为看到了施一公教授的这类细节太多,也引得我对于这个人人品的憎恶无与伦比——中国科学界再缺人也不至于缺这样的人吧。
 
G
 
  也所以,别人看饶毅不再候选中科院院士是英雄之举,在我看,只是“向上”投机未成而完败罢了,有意思的是,他立刻声明,很明智地不再继续蹚浑水。应该说,这倒是一个正确的决策。
   
  不过,和其他大多学者的意见一致的是,我个人是主张饶毅教授当选院士的。即便一个学者有投机的心态,可是水平在那里,那就让他当好了。反正中国科学院的院士里投机分子本来就很多,再多他一个又能如何?!
  另外,在科学院院士选举的问题上,应该秉承就事论事的原则,只要水平到了,哪怕道德品质再差,也应该当选,包括对于段振豪的候选我也是持这个态度。事实上,包括牛顿在内的大科学家,其个人品行也不见得可以做大家的楷模。
 
H
 
  从院士话题扯开一些。前几天,看到饶毅院长在人民日报撰文说到中国学者们的职称给得太高,一个美国来的博士后就能直接当教授,很荒唐,大家都应该从讲师或助理教授开始做起。这个判断应该说没有什么大问题。
  不过,他忽略了一种情形,那就是对于丘成桐和陶轩哲这样的天才科学家,博士毕业立刻给正教授、讲座教授都是可以的。
 
I
 
  那不是饶毅院长文章的什么大问题。在一个一般性的文章中忽略掉天才当然没有关系,算不得有错处。
  
  但是,我们同时还要知道,饶毅教授是主管着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他的这些不成熟的主张完全可以从自己的学院开始做起,继而向全国的大学提建议。先把学院的部分教授降格为副教授,副教授降格为讲师,这个过程完全可以按照饶毅院长之前设计的策略进行。他如此牛逼的人物,又是正院长,说服自己属下的这些职员接轨国际总不至于有什么问题吧?!
  如果连饶毅院长自己负责的学院在改革上都搞不定,你天天指导全国科学界应该这样应该那样,是不是就没有意义了啊?
 
J
 
  也所以,从饶毅院长的行与言来对比,王阳明的伟大也就可见了。之前老是争论“知易行难”还是“知难行易”的问题,王大哲学家烦了,觉得难道不应该知行合一吗?!
  是啊,为什么不能知行合一?!王阳明就做到了,而且所做的消灭朱宸濠叛乱的事迹都在江西,刚好在饶毅教授的老家那里。
  饶毅教授应该好好读读在江西取得人生最大成功的王阳明及其弟子的专著。
   
  比如,你说你懂得尊重人,那么,你每天都很忙,我们理解,那你能不能一个月回一次大家的支持或者反对?如果不能,你老人家对别人的尊重又体现在哪里呢?挑来挑去,就挑了北美正教授和中科院院士的意见来回吗?科学网上的各位也不能算外人,总还能算同行或百分之几个同行吧。
 
K
 
  很早以前,我听过两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系系主任温元凯的讲演,他曾经一度是中国最年轻的副教授,改革家。他就不断地说自己改革思想如何如何,听得我这个刚上大学的学生一愣一愣的,就想这人简直是太牛了,不当总理都浪费。
  再然后,一次新闻联播的头条新闻,温元凯宣称自己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系的改革尝试宣告失败。
  
  哦。温先生的能力大概也就如此了吧。再后来,就听说温教授成了投资顾问啥的,从化学家的身份上彻底远离了,改革家也不做了,不过富翁还是做得的。
 
L
 
  中国的事情不是不能干好,邓小平先生在那个封闭的中国,一步一步,还是把中国从泥坑里带了出来,不愧为伟人。
  而在中国已经改革开放如斯的今天,在舆论如何大好的今天(看科学网上的这些“烦死fans”的支持就能知道),饶毅院长和饶毅教授却心向秋风独自凉了,这让我想到了祢衡、孔融这类名士。
 
M
 
  饶毅院长的改革思路,在我看来,其实并非是向国际接轨,更多是希望生吞活剥美国的体制,映射到中国罢了。而在这个过程中,个人判断,饶毅院长希望强调的是大家知道整个过程中他个人的贡献,而不是改革的成效。
 
  但是,不管从什么意义上说,我个人都愿意饶毅教授的改革能够获得成功。中国沉疴已久,邓小平先生的一轮改革过后,现在是暮气沉沉,所以怎么做改革的事情都不过分,只是策略要有所侧重罢了。
 
N
 
  尚记得饶毅院长第一个改革矛头对准了他的同事,同样也在科学网上开博客公开反对饶毅的一位博主教授身上,他已经退休,希望自己的实验室和研究方向留给自己的弟子,一位副教授。
  其实,不管这位教授的科研方向是重要还是不重要,都可以用1-2年的时间冲淡它的存在和影响,教授不已经退休了嘛,还能怎样。但是饶毅院长一定要把矛盾公开化,直接撤销实验室,毫无回旋的余地,其做事风格如是,院长的执行能力也就太让人质疑了。连个退休教授的矛盾都要一意挑起,而不是将其(指方向和实验室)化大为小,化小为无,如此二杆子脾气让人不禁怀疑:这是文章里那个饶毅吗?似乎和李逵更为相像一些呢。
 
O
 
  饶毅教授还有个弟弟饶海教授,也在科学网上算是活跃的人物,因为我对施一公教授的恶感(彼时对饶毅教授并无任何恶感),写了一些对施教授的质疑之词,而众所周知饶毅教授和施教授是哼哈二将,所以,饶海教授在各个不同博主的博文后对我攻击,搞得我很是无奈。
 
  刚刚看到张三火的博文后有饶海教授对我的最新攻击,说张三火北京巡诊的时候可以把我这个“脸黑心黑”的人治疗一下。饶海教授的说法你可以当成玩笑,但是背后的东西并不玩笑。
 
  这个且不说他,张三火是中医,而饶海教授和饶毅教授都是现代生物学的徒子徒孙,本来两者应该是相悖的,可是,饶海教授为了反对我,就不惜到张三火那里说来说去,对于中医和现代医学应该是一对矛盾的事实一概罔顾,自己过了瘾再说。
  从这里看,两兄弟的行为方式真是一家里培养出来的,绝无二致啊。不客气地说,看饶海的模样就能感觉得到饶毅的未来。
 
P
 
  关于饶毅院长的未来,我个人的推测是,生活还是要继续,他改革前锋的名头依然存在,可是做不成事的结果也同样会得到。而过了几年之后,饶毅教授携中组部和国家领导支持之威再能够到得某些更高的岗位上也完全正常。
 
  不过,另外一个去向,饶毅教授也许应该考虑回到美国再做冯妇,然后反思一下自己这几年的言论与行为,过几年卷土重来,再为中国作出更多实质性的贡献,也是一直值得推荐的路径。
 
  如果从现在的道路上继续前行,怕连舆论支持都要失去了。
  尽管进行舆论支持的部分学者并没有足够的脑回,所谓支持多是添乱而已,或者竟然会继续膨胀了饶毅教授作为中国宣称不候选院士第一人的巨大心欲。但是,也要注意,所谓舆论,都是一时的,踏实做出来的事情才是长久的。
 
 
  从我个人的感觉上说,北大生科院的学生们肯定是很喜欢饶毅院长的,这个很正常,一个院长愿意和学生打成一片,而不是高高在自己的院长办公室里,太值得喜欢了,如果我在那里求学我也喜欢;只是,我不知道北大生科院的教授们对于饶毅院长的看法如何,也许是正面的,也许是有保留的,也许竟是冷眼旁观的。
  当然,你可以说是他们之间是有利益冲突的,即便有点保留性的看法也应该。当不候选院士之后,不知道饶毅院长在北大感觉如何?有些许的尴尬也会有的,不过时间一过,这点小事就会被忘记了。
 
  鲁迅先生说:时间永在流驶,街市依旧太平。
 
R
 
  接下来,最为期待的还是饶毅院长接下来实打实的改革能够持续。如果不能持续,富翁温元凯就是前例。如果还能持续,期待着他的成功。
  不过,需要饶毅院长注意的是,改革第一不要自打嘴巴,第二不要制造新的矛盾。
  比如,你欣赏北大化学学院的传统做法,很鄙视前任院长陈章良的投机取向。那下一步就从这里开始,多向他尊敬的人学习,重建起一个更蓬勃向上的北大生科院文化氛围,让老师们都能感觉到在这里可以实现梦想,那就相当不容易了。
 
S
 
  饶毅教授更为让我觉得有问题之处在于他并不清楚自己的定位到底在那里。从官面上看,似乎他既和中组部说得上话,又被科技部礼聘了去当评审专家,也拿了科技部的项目;而从科学界这个摸不着脚丫子的界来说,似乎他又是从取得科学家伙们的认可开始的。我个人的感觉是,他是想两头讨巧,官面上获得更高的认可,同时又要从科学家伙们这里取得科学界新领袖的舆论地位。
 
T
 
  很糟糕,这两点似乎饶毅教授都没有做好。尽管无脑的“烦死fans”无数,可是,这些人既然除了高喊支持就没有别的作用,有了反而是累赘。要知道,饶毅教授想玩转的可是最有脑子的科学界呀。

董文华该不该给赖昌星送几次牢饭?

2011年9月4日星期日
  俺们觉得还是应该的。
 
  如果允许,董文华甚至应该到监狱里做一次红歌专场演出,如果实在找不到搭档,俺们愿意和她老人家一起合唱《血染的风采》。

【院士系列2】中科院取全球科学家候选,多少现有院士会被迫离开

2011年9月4日星期日
  俺们就喜欢假设,尤其是那些不可验证的假设,俺们更喜欢了,这样,俺想说成啥就说成啥,反正都没意义。
 
  如果中国科学院牛起来,把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当成候选人,限定名额,每个学部最多100人,那么,当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先生们是不是全都得灰溜溜地撤走呢?
 
  如果是,那当不当的也就那么回事儿了。
 
  否则,就是“中国的科学,世界的笑柄。”
 
  当然,何院士说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得对中国科学有贡献才行。这话也有一定的道理,不过,也有一定的没道理,看怎么理解。反正1949年后第一批和第二批的学部委员时代没这回事,由于第二批和第一批的差别时间是2年,当时其实是特别照顾没赶上在第一时间报效祖国的那些大牛们,因为下一次再选就是1980年,可能有些老先生熬不到这时候,所以,得抓紧时间选。
 
  那个时候,也许有的人刚刚偷渡回国呢,浑身还都是水呢,肯定来不及对中国的科学有贡献。按照何氏院士评选标准,那肯定是不够格的。
 
  院士这玩意儿,就是智力和影响为上,没那能耐,就别去玩。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最大问题是,没资格玩的人玩得起劲,有资格玩的人也许也在里面,也许在外面,不过似乎玩得不甚起劲,甚或懒得玩。
 
  顺便说一句,我过2年就要申请当院士啦,到时候,谁不选我谁就是嫉贤妒能,你们都提前听好喽!

【院士系列4】谁在我跟前提“院士”二字我跟谁急!

2011年9月4日星期日
  话说天朝某地,某人,某时,申请三次院士而不得,郁闷!
 
  又加学生、同事,原来给自己拎包的小厮都当了院士,更郁闷!
 
  后来,整个大楼都知道了某人的郁闷,不时安慰几句:某先生,那些院士的水平比您凹多了。
 
  结果马屁拍错了地方,使得某人大怒,但伸手不能打笑脸人,瞪视N眼,愤愤而去。
 
  从此,单位所有人都不敢在某面前提“院士”二字。
 
  又一日,经院士学生百般活动,终有一日成为院士,其喜洋洋者矣!
 
  又某日,会上有后生称:某院士,您……
 
  某曰:我虽然是院士,可是请别叫我院士,谁叫我院士我跟谁急,直接叫“先生”即可!
 
  呜呼!众绝倒!

施一公教授该不该当院士?会不会真的被选上?

2011年9月4日星期日
  第一个问题,答案一个字:该!

  第二个问题,答案一个字:会!

 
  理由则有很多字:
 
  1,发表了很多中国科学家(包括在世的所有中科院院士)一辈子难以企及的期刊的论文。C啊,N啊,S啊,啥啥的。
  【说明学术基础雄厚,这里不讨论对于人类的实在贡献,虚拟贡献总是有很大吧】
 
  2,在饶毅教授永久退出院士候选,永做院士弃选者之后,保持了低调,只在受访时表示了不解,没有敢表示极大愤怒。
  【总体还算懂事】
 
  3,先是中国国籍,又坚决入得美国籍,之后又回来重做冯妇,可谓“浪子回头金不换”。其实,在我国历史上,浪子比那些老老实实在家侍奉老爹老娘的那些非浪子要值钱的多,后者一分钱都不值。
  【很有政治价值,并可能带动一大批入了美国籍的中国人“回头是岸”】
  
  4,已弃院士饶毅教授很自信地预测了:本轮施一公必上!
  【要知道,饶教授连诺贝尔奖都预测准了好几回了,预测自己当不上也预测准了,这次也会大差不差】
  
  5,施教授对烫手不烫手的利益,从来没有拒绝的时候,而且趋之如骛的时候很多,这样的人中科院院士局不鼓励还鼓励谁啊。
  【杰出中年啦,长江啦,啥啥啦,都是】
 
  6,这次如果他再当不上,美科院院士王晓东还不得出来说二茬三茬话呀,国务院的压力就太大了,估计温总理顶不住。
  【中国的科学工蚁们也得炸窝】

万一施一公教授当选不了院士……

2011年9月4日星期日
   我觉得,除非支持施教授的67%的院士哪天同时拉肚子,没工夫投票(排除手机短信投票的渠道),也许剩下的那33%的院士会把他咔嚓了。不过基于以上的情况出现的概率为万分之一,所以,施一公教授本轮必能当选。
 
   但是,如果真的出现集体拉肚子的情况呢,这不是万一嘛,那么,会出现以下情形:
 
   1,在公布消息之前,中央紧急召见中科院院士局和生命科学部牵头人,苦口婆心地说“再投一次票或者修改一下投票结果吧,这位也是我们惹不起的主儿,你们别让中央为难啦。”
 
   2,结果公布后,科学工蚁和与科学无关的媒体再次形成舆论炸窝的状况;
 
   3,施教授对这一结果表示感谢和理解,表示后年继续申请。
 
   根据我对施教授的了解,大家可能会盼望的那个也“声明退出未来的院士候选”绝对不会出现。
   原因?还需要我再多说吗?

判断我国科学家是否还能保持基本理性的入门判据

2011年9月4日星期日
  所有强调、强化科学家脸上标签的行为都是阻碍中国科学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官本位在科学界的典型表现,争烈士或为别人争烈士之类就是此类表现之一。
 
  所有支持往科学家脸上贴标签的行为都是非理性行为。即使我们必须得贴,教授、副教授的标签还不够?还需要再贴上几个才算合理?莫非要象玩拱猪似的,最后弄上一满脸的纸条才过瘾?
 
  所有支持脸上贴着“超一流”标签的科学家伙强化标签意识的科学家伙,难说理性,甚至可以说毫无理性。
 
  如果如此非理性持续下去,中国科学界就真成“非诚勿扰”的现实版和科学界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