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中的童年

文革中的童年

那年我外公去世了。父母考虑到我外婆还没有见过我,所以决定让妈妈带上我一起去奔丧。

一上火车,人山人海的,没有座位。有几位解放军叔叔学雷锋,专门占了几个位子等着让给老弱病残,看见我们母女,就让了一个位子。

那时我已经认识一些字了。小人书没得看,我认识的字大都来自似懂非懂的毛主席语录。什么吐故纳新,什么血液循环。。。背毛主席语录在是我的一种经常的表演。火车车厢里到处是语录,“斗私批修”啊,“狠斗私字一闪念”,“为人民服务”等等。一位解放军叔叔和我有点熟了,但不太相信我都认识那些语录,就指着“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说:如果你念给我听,我就把这本《毛主席语录》送给你。他拿出来的是一本当时最时髦的三合一还是四合一的语录,就是除了语录,还有老三篇和毛诗或最新最高指示的。平常认字在我是一种随时随刻的表演,但第一次面对物质诱惑,俺觉得他小瞧了我,于是坚决不念,越鼓动越坚决。搞得大家都很无趣。(这叫自由意志的价值高于毛泽东思想不?)

到了外婆家后一两天,舅舅也回来了。舅舅当时是个20几的小伙子,在青海地质队工作。舅舅身高近一米九,我感到自己太渺小了。晚上他把外衣脱了,小心翼翼地掀起他的毛衣,原来里面的毛背心上别满了像章!舅舅很大放,随我挑。我觉得好看些精致些的挑了十几个据为己有,真rich啊。当时舅舅应该还讲了一些一路上保卫像章、交换像章的故事,不过我只记得他的表情,不记得他说了什么。

后来好像是庆九大召开,院子里人人发了一个特大的像章,凭印象有12厘米直径吧。父亲把多年攒的像章装满了一个小铁盒(铁盒是装银耳用的,里外写满繁体字。我当时不知道什么是银耳)。

一天中午,父亲下班回来,看见我振振有词:“什么人站在革命人民方面,他就是革命派,什么人站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方面,他就是反革命派。什么人只是口头上站在革命人民方面而在行动上则另是一样,他就是一个口头革命派,…”。我父亲就逗我:“你要当什么派?” 我想了一会儿,认真回答:“口头革命派!”

2009年12月18日新语丝论坛

文革中的童年
那年我外公去世了。父母考虑到我外婆还没有见过我,所以决定让妈妈带上我一起去奔丧。
一上火车,人山人海的,没有座位。有几位解放军叔叔学雷锋,专门占了几个位子等着让给老弱病残,看见我们母女,就让了一个位子。
那时我已经认识一些字了。小人书没得看,我认识的字大都来自似懂非懂的毛主席语录。什么吐故纳新,什么血液循环。。。背毛主席语录在是我的一种经常的表演。火车车厢里到处是语录,“斗私批修”啊,“狠斗私字一闪念”,“为人民服务”等等。一位解放军叔叔和我有点熟了,但不太相信我都认识那些语录,就指着“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说:如果你念给我听,我就把这本《毛主席语录》送给你。他拿出来的是一本当时最时髦的三合一还是四合一的语录,就是除了语录,还有老三篇和毛诗或最新最高指示的。平常认字在我是一种随时随刻的表演,但第一次面对物质诱惑,俺觉得他小瞧了我,于是坚决不念,越鼓动越坚决。搞得大家都很无趣。(这叫自由意志的价值高于毛泽东思想不?)
到了外婆家后一两天,舅舅也回来了。舅舅当时是个20几的小伙子,在青海地质队工作。舅舅身高近一米九,我感到自己太渺小了。晚上他把外衣脱了,小心翼翼地掀起他的毛衣,原来里面的毛背心上别满了像章!舅舅很大放,随我挑。我觉得好看些精致些的挑了十几个据为己有,真rich啊。当时舅舅应该还讲了一些一路上保卫像章、交换像章的故事,不过我只记得他的表情,不记得他说了什么。
后来好像是庆九大召开,院子里人人发了一个特大的像章,凭印象有12厘米直径吧。父亲把多年攒的像章装满了一个小铁盒(铁盒是装银耳用的,里外写满繁体字。我当时不知道什么是银耳)。
一天中午,父亲下班回来,看见我振振有词:“什么人站在革命人民方面,他就是革命派,什么人站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方面,他就是反革命派。什么人只是口头上站在革命人民方面而在行动上则另是一样,他就是一个口头革命派,…”。我父亲就逗我:“你要当什么派?” 我想了一会儿,认真回答:“口头革命派!”
2009年12月18日新语丝论坛

我喜欢各种石头做的东西,玉当然也不例外。四月份,一个多年的同事去缅甸,回来时带一个缅甸玉的小乌龟送给我,满心欢喜。

little.JPG


我喜欢各种石头做的东西,玉当然也不例外。四月份,一个多年的同事去缅甸,回来时带一个缅甸玉的小乌龟送给我,满心欢喜。

《THE TWILIGHT ZONE》系列小说

(一)巴士奇遇记

There’s always another story behind in THE TWILIGHT ZONE.

——————————

Bus在寒风里驶下这座古老的石桥,冲进了黑乎乎的郊区。才6点多一点, 车上总共不到十个乘客。“妈的,现在人们礼拜四就开始过周末了”。马克 自言自语道。

这样也好,说不定今天就能抓住那个捣乱的家伙。马克想着。十几天来这家伙 简直让马克发疯了。

从上个礼拜一开始,一连三天总有人拉响在教堂站下车的铃声,然而每次马克 停下车把门打开时却又没人真的下车。头两回马克没太在意,想着大概是谁迷糊 了看错了站。第三次时马克就几乎肯定是有人在恶作剧。这不光是事不过三。

教堂站是终点前的第三站,是专门为这个小教堂设的。平时晚上没人在这儿下车。 站就在教堂门前,教堂后面是一大片墓地,所以有时人们又把这一站叫墓地站。

为什么偏偏每回都是在这一站搞错呢,一定是有人成心捣乱!

上礼拜四五没发生,过了个周末,马克以为这事儿就过去了,于是决定把它忘了算了。其实他知道他也没什么招数。不料同样的事礼拜一又开始了。一连三天 马克都在留心反光镜,想发现到底是谁在捣乱,甚至当听到铃声时还会很快回头扫一眼。然而一连三天都没什么收获。而且,每次回头看时,那几个人要么在打盹儿,要么一本正经正襟危坐。这更让马克火大。

一边开着一边想如果抓到了那家伙该怎样收拾他。当众臭骂一顿然后赶下车那是肯定的。动手打架可能会有麻烦,但如果他先动手的话。。。哼!

不知不觉间已到了教堂的前一站。马克打开车门,有四个人下了车。他下意识地回头看了眼车厢,发现只剩下了一个乘客,那个有着东方人面孔的男子。

那人马克有印象。他几乎每天都是这个时间终点上终点下,一上车便直奔最后一排座位,坐下后两手放在膝盖上,一脸的严肃表情,不跟任何人打招呼。下车时他总是预先站在门口,等门一开便冲下去直奔靠在路边电杆上的一辆破自行车,没等马克关上车门便已拐进了灌木后的小路上。他也在马克的怀疑之列(其实剩下的那 四五个人都是),但不是首选。

今天看来是抓不到了。马克想着,有点失望。

“叮铛!”

“妈的!”马克先是楞了一下,然后几乎是脱口而出。

原来是你小子!这不是公然挑衅吗?好吧,你想玩儿老子陪你!马克放慢了速度, 琢磨着该怎么收拾这家伙。

不一会儿到站了。马克没有立马就停车,而是让右前轮冲上了道牙然后又掰了回来, 车身剧烈震动了一下才停下来。

“墓地到了!” 马克打开车门,恶狠狠地吼了一声,同时转过头来。 “了”字还卡在嗓子眼里,马克怔住了。 只见那人正向前门走来,面带笑容,大声自言自语着,不知是哪国语言。临下车还 回头向马克道了声晚安,然后有说有笑地消失在路灯的阴影里。

一阵寒风吹进来,马克打了个寒蝉。这时他才回过神来,只觉得头皮麻麻的。不顾车门还开着,猛踩油门向马路中央冲去。

—————————

This is a man’s love story in THE TWILIGHT ZONE.

 

(二)授计

You are about to enter another dimension. A dimension not only of sight and sound, but of mind. A journey into a wondrous land of imagination. Next stop, the Twilight Zone!

—————

午饭后我像往常一样靠在大楼前面的水泥花栏上抽烟喝咖啡。天高云淡,空气清爽,现在是这地方一年里最舒服的季节。

一辆警车在前面的马路上呼啸而过。我下意识地朝马路方向看去,隔着路边的矮树墙,一顶红帽子一晃一晃地朝通向大楼 drive way的拐弯处移动。

一定是梅子,我想。梅子是设计处的副处长。平时总喜欢穿绿裤子蓝褂子或蓝裤子绿褂子,带一顶红帽子,人们都叫她小红帽。

看见梅子,我想起了昨晚做的梦。

昨晚的梦里,也是在这儿这个时间梅子向我抱怨她们处长肥头宋。记得在梦里我告诉她,肥头这人知识老化又自以为是,你不能凡事面面俱到让他没什么可说的,要让他有机会纠正你一些错误,比如平时做点小错事啥的。比较奇怪的是,梦里的梅子没穿绿褂子也没带红帽子,而是穿了件大红旗袍,从树墙上直接飘了过来,但在梦里好像也没觉得那有什么不正常。

今早醒来,梦里说的每句话都清楚记得,自己还颇为惊奇了一阵。

看到梅子已经拐过弯朝这边走来,脑子里突然冒出个念头: 她会不会真的跟我谈肥头宋呢?如果真提起可就巧了,那样的话就把昨天梦里的回答说一遍看她有什么反应。

“Hey 老胡,想什么心事呢”

“Oh,Hi 梅子,你好”

“告儿你啊,你昨天出的那主意还真灵!”

昨天?出主意?昨天我没上班呀。

“还有更奇的呢。。。”

我极力想回忆昨天跟谁通过电话发过email,可是脑子一片空白。

“我前两天还梦见问你这事,你也是说‘要不就做点小错事啥的’”

一口烟憋在嗓子眼儿里,我剧烈地咳嗽起来。

“你说是不是很神?。。。你没事儿吧?。。。”.

眼前星星乱飞,树和花栏悬在天上,梅子穿着大红旗袍,站在树上面。

————————–

Zhuang Zi once asked himself “Is that I am dreaming about becoming a butterfly, or I am actually in the dream of a butterfly?” If you, my frields, are puzzled by the same question as he was, that is because you are in a place called THE TWILIGHT ZONE.

 

(三)半马

There are parellel worlds alongside each other. We are living in both worlds simultaneously. These two worlds would collide in The Twilight Zone.

————————

才八点半,梅子就被闹钟吵醒了。

要是往常,周末一定是睡到中午的,可是今天不行。明天是今年的第一个半马,晚上得早睡,明天才能精力充沛跑出好成绩。为了这次能有所突破,她不但坚持训练了好几个月,还把各种能想到的细节一一写在张纸上,两三周来也七七八八地列了一大张。

她从床头柜上那起那张清单看了起来。

“头发:扎起来?戴帽子?”

“墨镜:橡皮儿筋” 。。。。。。

“水泡:凡士林”

凡士林是昨晚最后写上去的。 以往每次跑完长距离,梅子小脚趾都会被压出水泡,随后的几天走路总不得劲,曾经试过换大点的鞋薄袜子都没效果。无奈之下,昨晚在新语丝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说了句:

“俺是不是该买双分脚趾的?每次跑长的,小脚趾都被旁边的脚趾压出水泡。分脚趾的袜子是不是可以解决这问题?有人穿过吗?”

胡阿米回了句:“两脚趾间抹点油,或干脆把鞋剪个洞让小脚趾露出来。”

“抹油?剪鞋? 真逗!”梅子想着,不过想到这个胡阿米算是个nice guy,便应付了一下:“鞋子一点不小,可能应该剪袜子,有点舍不得”

后来虎子也发了一帖:“俺换穿大一号鞋以后就没有这个问题了。另外俺也用whoami 的法子,在脚趾间抹凡士林,不晓得是哪个办法起了作用,反正现在脚趾不起泡了。”

虎国军是个长跑健将,也不乱说话,梅子这才有点相信了。于是说了句:“好,听你俩的。没有凡士林就涂面霜吧”

“不过胡阿米的剪鞋肯定是XJBC!”梅子想着,但没发这句。

不久胡阿米又冒出句:“涂花椒油吧,既润滑有起麻醉作用,起了泡也不疼。”

“哈哈哈,等跑完鞋子还不成重庆火锅了!”想到这儿梅子不禁笑了起来,“就不知抹油这招儿管不管用,要真灵就 一定以他俩的名义给打假基金捐两百。”

下了床,梅子第一件事就是去壁橱查看运动服,这是她多年的习惯。上衣短裤静静地挂在衣架上,鞋在正下方,袜子团成一团塞在鞋里。

“哎呀!”她惊呼了一声。往常她都要把袜子折成三折放在鞋上面的,多年来她都相信这会让她跑出好成绩。她赶紧弯下腰把袜 子拽了出来。

“哎呀”她发现有点不对。

袜子看上去是被穿过的形状,脚尖处有些脏印儿,两边小脚趾的位置都被剪了个半寸大小的洞,一股浓烈的花椒油味儿扑鼻而来!

———————–

Don’t worry my friends. The lady in this story did finish her Marathon the next day, and broke her own record. Let’s hope that she keep her promise of donation. Although that promise was made in THE TWILIGHT ZONE.

《THE TWILIGHT ZONE》系列小说
(一)巴士奇遇记
There’s always another story behind in THE TWILIGHT ZONE.
——————————
Bus在寒风里驶下这座古老的石桥,冲进了黑乎乎的郊区。才6点多一点, 车上总共不到十个乘客。“妈的,现在人们礼拜四就开始过周末了”。马克 自言自语道。
这样也好,说不定今天就能抓住那个捣乱的家伙。马克想着。十几天来这家伙 简直让马克发疯了。
从上个礼拜一开始,一连三天总有人拉响在教堂站下车的铃声,然而每次马克 停下车把门打开时却又没人真的下车。头两回马克没太在意,想着大概是谁迷糊 了看错了站。第三次时马克就几乎肯定是有人在恶作剧。这不光是事不过三。
教堂站是终点前的第三站,是专门为这个小教堂设的。平时晚上没人在这儿下车。 站就在教堂门前,教堂后面是一大片墓地,所以有时人们又把这一站叫墓地站。
为什么偏偏每回都是在这一站搞错呢,一定是有人成心捣乱!
上礼拜四五没发生,过了个周末,马克以为这事儿就过去了,于是决定把它忘了算了。其实他知道他也没什么招数。不料同样的事礼拜一又开始了。一连三天 马克都在留心反光镜,想发现到底是谁在捣乱,甚至当听到铃声时还会很快回头扫一眼。然而一连三天都没什么收获。而且,每次回头看时,那几个人要么在打盹儿,要么一本正经正襟危坐。这更让马克火大。
一边开着一边想如果抓到了那家伙该怎样收拾他。当众臭骂一顿然后赶下车那是肯定的。动手打架可能会有麻烦,但如果他先动手的话。。。哼!
不知不觉间已到了教堂的前一站。马克打开车门,有四个人下了车。他下意识地回头看了眼车厢,发现只剩下了一个乘客,那个有着东方人面孔的男子。
那人马克有印象。他几乎每天都是这个时间终点上终点下,一上车便直奔最后一排座位,坐下后两手放在膝盖上,一脸的严肃表情,不跟任何人打招呼。下车时他总是预先站在门口,等门一开便冲下去直奔靠在路边电杆上的一辆破自行车,没等马克关上车门便已拐进了灌木后的小路上。他也在马克的怀疑之列(其实剩下的那 四五个人都是),但不是首选。
今天看来是抓不到了。马克想着,有点失望。
“叮铛!”
“妈的!”马克先是楞了一下,然后几乎是脱口而出。
原来是你小子!这不是公然挑衅吗?好吧,你想玩儿老子陪你!马克放慢了速度, 琢磨着该怎么收拾这家伙。
不一会儿到站了。马克没有立马就停车,而是让右前轮冲上了道牙然后又掰了回来, 车身剧烈震动了一下才停下来。
“墓地到了!” 马克打开车门,恶狠狠地吼了一声,同时转过头来。 “了”字还卡在嗓子眼里,马克怔住了。 只见那人正向前门走来,面带笑容,大声自言自语着,不知是哪国语言。临下车还 回头向马克道了声晚安,然后有说有笑地消失在路灯的阴影里。
一阵寒风吹进来,马克打了个寒蝉。这时他才回过神来,只觉得头皮麻麻的。不顾车门还开着,猛踩油门向马路中央冲去。
—————————
This is a man’s love story in THE TWILIGHT ZONE.
 
(二)授计
You are about to enter another dimension. A dimension not only of sight and sound, but of mind. A journey into a […]

泡坛十经

泡坛一季度的总结

一.做人要像人,做霸不可像霸。

二.按本色做人,按角色说话,按好色定位。

三.把所有的人都拍了也就谁也没拍了。

四.有洗脚水的地方常常最滑,爬起来站稳都难。

五.包是一种态度,跑跑也是一种泡坛方法。

六.不怕精分分骂你,就怕大家都不理你。:-)

七.可以得罪狂人,但不可得罪好人。

八.五胜者祸,无胜者帝。

九.学习不一定上坛,但不上坛绝对学不到东西。

十.人把江湖带进坛子,江湖也就可以把人带出坛子。

参考文献

——-

曾国藩从政十经:

一做人要像人,做官不可像官。

二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按特色定位。

三把所有的人都得罪了也就谁也不得罪了。

四有油水的地方常常最滑,爬起来站稳都难。

五沉默是一种态度,拖也是一种工作方法。

六不怕群众骂你,就怕群众不找你。

七可以得罪忙人,但不可得罪闲人。

八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九当官不一定花钱,不花钱绝对当不上官。

十人不能把钱带进坟墓,但弄不好钱就可以把人带进坟墓。

2009-04-22, 08:41:17:于新语丝读书论坛

泡坛十经
泡坛一季度的总结
一.做人要像人,做霸不可像霸。
二.按本色做人,按角色说话,按好色定位。
三.把所有的人都拍了也就谁也没拍了。
四.有洗脚水的地方常常最滑,爬起来站稳都难。
五.包是一种态度,跑跑也是一种泡坛方法。
六.不怕精分分骂你,就怕大家都不理你。:-)
七.可以得罪狂人,但不可得罪好人。
八.五胜者祸,无胜者帝。
九.学习不一定上坛,但不上坛绝对学不到东西。
十.人把江湖带进坛子,江湖也就可以把人带出坛子。
参考文献
——-
曾国藩从政十经:
一做人要像人,做官不可像官。
二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按特色定位。
三把所有的人都得罪了也就谁也不得罪了。
四有油水的地方常常最滑,爬起来站稳都难。
五沉默是一种态度,拖也是一种工作方法。
六不怕群众骂你,就怕群众不找你。
七可以得罪忙人,但不可得罪闲人。
八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九当官不一定花钱,不花钱绝对当不上官。
十人不能把钱带进坟墓,但弄不好钱就可以把人带进坟墓。
2009-04-22, 08:41:17:于新语丝读书论坛

在快乐中变老

在快乐中变老

经常听人说,有时也自我打气说,要Aging Gracefully,但怎么做到这一点,却是需要不断地想也不一定都能想清楚的事。

首先,不健康很难快乐,不快乐就不可能优雅,所以健康是第一的。那么在健康的大前提下如何快乐呢?

我一贯认为让我比较快乐的终极追求是自由。但如何获得自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需要很多选择和权衡的事,所以每当我接触了比较快乐的老人后,就不由的琢磨他/或听他讲他快乐的原因,然后再反省,根据自己的水平改答案。最近因为种种原因,我比较集中地接触了一些受过较好教育的老人,于是有了一点新的心得,试着总结一二。

1。年轻时过得认真,有理想有追求有良心,会保护你的老年生活并给你带来安慰

一个过得用心的、比较高尚的人会吸引人品好的朋友,也会影响周围的人多体现自己高尚的一面。他的家人孩子一般受他教育和影响也会人品较好并会爱戴他。年老时,良好的名声、受朋友尊敬、受家人爱戴,无疑是生活的最好保证。每当你回忆起当年的种种义举壮举,也会十分快乐,内心得到安慰。

也许我可以还用我的一个亲戚做例子。吴是我的一个远亲,长我两辈。显然我有很多亲戚比他近得多,但很多亲戚我都忘记了却没忘他。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在我父亲眼里十分令人尊重,父亲每次去北京都会去看他。现在他已经去世了,最近我们还去看望了他96岁的夫人,这令她非常高兴。医护人员现在也会定期去看她,虽然原因复杂,但毕竟和吴生前的人品有很大关系。 顺便说一下,这位96岁的老人依然相当健康,思路清晰,记忆甚好。她不吃任何补品。

2。过简单的生活,但不能太穷

以前学生时代听老师说,读书一开始书很厚,慢慢把它吃透就读薄了。我把它推及生活,年轻时生活里要学着应付很多事,慢慢就可以丢弃一些你不想过的生活方式,丢弃一些繁文缛节,使生活得到了简化。如你有足够智慧,简化的生活也不会给自己造成什么失礼失节的麻烦,达到所谓随心所欲又不逾矩。这样做的好处是在年老体力不佳时,简化的生活让你更轻松,生活质量更好。

有时候生活简化要依靠金钱,比如请人帮你做家务,比如生病时买质量更好的医疗产品等等,所以钱可以很有用。年老时太穷有时会很艰苦。

当你到达所谓随心所欲又不逾矩的境界时,只要自己想得通,就不会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了,这算是得到一种心灵的自由。我认识的一位81岁的老人在79岁时娶妻生子。面对几十年的老朋友,他坦然请客收礼。你觉得他会在乎别人的眼光吗?

我的父母亲目前是这么简化日常生活的,记在这里以后做个参考: 中午吃米饭,炒菜量多一点。晚餐是很多种米(大米、小米、扁豆、薏米、玉米、红枣等)的粥,煮粥时上面把面食(买的)和中午的菜一起热一下 。晚上的粥吃一半,剩下一半第二天一早再用微波炉热一下配咸菜吃一顿,加上煮鸡蛋和酸奶。吃完午餐顺便把各种米泡上准备晚上煮。鸡蛋一次煮三四天的。

早晨六点起床做一些运动,早餐后买菜购物记账,读书聊天(父亲)/准备午餐(母亲),中午吃饭听《有报天天读》后午休,下午看报上网玩游戏,晚上看电视到近11点,记日记后休息。可以说生活很规律。

3。心胸开阔,看淡身外之物

一帮老人开班会,老班长耳背,答非所问,闹了许多笑话,大家一笑置之。但讨论到今后搞活动,大家说他打电话都听不懂,要换联系人,他还不太愿意。 我问“你们是毕业60年了改选班长吗?”,我旁边一位老先生很认真的说,“就是这个意思”。看样子改选还不一定顺利呢,呵呵。

另一个老人,一个成功的学者、双料院士,他的成功学教诲是:机会是要往后看的,而不是往前看。为什么呢?因为勤勤恳恳做好手头的事情,回头看就是抓住了上帝给你的机会;往前看,好高骛远,没有做好该做好的事,就是放弃了给你的机会。 他把学生们都顶上去做院长所长,做国家大项目负责人,自己问他们要点小钱做自己喜欢的项目,没有压力,自由自在,去年还得到外省的院士突出贡献奖。这样的生活显然更自由吧?(将相和补充说,人过半百以后,要做胜任有余的事情)

你们觉得现实生活中看得开的人多?还是看不开的人多呢?

4。保持生活情趣,活到老学到老

一位老人讲故事说自己退休后什么都学,美声美术英语电脑,五笔输入20万字。她的口号是100岁的境界,80岁的年龄,60岁的健康,20岁的激情,5岁的童心,真是非常难得。她的样子看上去很开心,但健康已不太好。

我想我以后应该过得比她生活质量更好吧?因为我自认为比她更理性更健康啊。

回顾一下眼下俺有什么需进步的地方,嗯,显然是生活不够规律。这点一直被认为影响健康,但俺好像一时还改不了。今天俺决定暂时放自己一码等50岁以后再改。

 

在快乐中变老
经常听人说,有时也自我打气说,要Aging Gracefully,但怎么做到这一点,却是需要不断地想也不一定都能想清楚的事。
首先,不健康很难快乐,不快乐就不可能优雅,所以健康是第一的。那么在健康的大前提下如何快乐呢?
我一贯认为让我比较快乐的终极追求是自由。但如何获得自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需要很多选择和权衡的事,所以每当我接触了比较快乐的老人后,就不由的琢磨他/或听他讲他快乐的原因,然后再反省,根据自己的水平改答案。最近因为种种原因,我比较集中地接触了一些受过较好教育的老人,于是有了一点新的心得,试着总结一二。
1。年轻时过得认真,有理想有追求有良心,会保护你的老年生活并给你带来安慰
一个过得用心的、比较高尚的人会吸引人品好的朋友,也会影响周围的人多体现自己高尚的一面。他的家人孩子一般受他教育和影响也会人品较好并会爱戴他。年老时,良好的名声、受朋友尊敬、受家人爱戴,无疑是生活的最好保证。每当你回忆起当年的种种义举壮举,也会十分快乐,内心得到安慰。
也许我可以还用我的一个亲戚做例子。吴是我的一个远亲,长我两辈。显然我有很多亲戚比他近得多,但很多亲戚我都忘记了却没忘他。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在我父亲眼里十分令人尊重,父亲每次去北京都会去看他。现在他已经去世了,最近我们还去看望了他96岁的夫人,这令她非常高兴。医护人员现在也会定期去看她,虽然原因复杂,但毕竟和吴生前的人品有很大关系。 顺便说一下,这位96岁的老人依然相当健康,思路清晰,记忆甚好。她不吃任何补品。
2。过简单的生活,但不能太穷
以前学生时代听老师说,读书一开始书很厚,慢慢把它吃透就读薄了。我把它推及生活,年轻时生活里要学着应付很多事,慢慢就可以丢弃一些你不想过的生活方式,丢弃一些繁文缛节,使生活得到了简化。如你有足够智慧,简化的生活也不会给自己造成什么失礼失节的麻烦,达到所谓随心所欲又不逾矩。这样做的好处是在年老体力不佳时,简化的生活让你更轻松,生活质量更好。
有时候生活简化要依靠金钱,比如请人帮你做家务,比如生病时买质量更好的医疗产品等等,所以钱可以很有用。年老时太穷有时会很艰苦。
当你到达所谓随心所欲又不逾矩的境界时,只要自己想得通,就不会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了,这算是得到一种心灵的自由。我认识的一位81岁的老人在79岁时娶妻生子。面对几十年的老朋友,他坦然请客收礼。你觉得他会在乎别人的眼光吗?
我的父母亲目前是这么简化日常生活的,记在这里以后做个参考: 中午吃米饭,炒菜量多一点。晚餐是很多种米(大米、小米、扁豆、薏米、玉米、红枣等)的粥,煮粥时上面把面食(买的)和中午的菜一起热一下 。晚上的粥吃一半,剩下一半第二天一早再用微波炉热一下配咸菜吃一顿,加上煮鸡蛋和酸奶。吃完午餐顺便把各种米泡上准备晚上煮。鸡蛋一次煮三四天的。
早晨六点起床做一些运动,早餐后买菜购物记账,读书聊天(父亲)/准备午餐(母亲),中午吃饭听《有报天天读》后午休,下午看报上网玩游戏,晚上看电视到近11点,记日记后休息。可以说生活很规律。
3。心胸开阔,看淡身外之物
一帮老人开班会,老班长耳背,答非所问,闹了许多笑话,大家一笑置之。但讨论到今后搞活动,大家说他打电话都听不懂,要换联系人,他还不太愿意。 我问“你们是毕业60年了改选班长吗?”,我旁边一位老先生很认真的说,“就是这个意思”。看样子改选还不一定顺利呢,呵呵。
另一个老人,一个成功的学者、双料院士,他的成功学教诲是:机会是要往后看的,而不是往前看。为什么呢?因为勤勤恳恳做好手头的事情,回头看就是抓住了上帝给你的机会;往前看,好高骛远,没有做好该做好的事,就是放弃了给你的机会。 他把学生们都顶上去做院长所长,做国家大项目负责人,自己问他们要点小钱做自己喜欢的项目,没有压力,自由自在,去年还得到外省的院士突出贡献奖。这样的生活显然更自由吧?(将相和补充说,人过半百以后,要做胜任有余的事情)
你们觉得现实生活中看得开的人多?还是看不开的人多呢?
4。保持生活情趣,活到老学到老
一位老人讲故事说自己退休后什么都学,美声美术英语电脑,五笔输入20万字。她的口号是100岁的境界,80岁的年龄,60岁的健康,20岁的激情,5岁的童心,真是非常难得。她的样子看上去很开心,但健康已不太好。
我想我以后应该过得比她生活质量更好吧?因为我自认为比她更理性更健康啊。
回顾一下眼下俺有什么需进步的地方,嗯,显然是生活不够规律。这点一直被认为影响健康,但俺好像一时还改不了。今天俺决定暂时放自己一码等50岁以后再改。
 

老教堂

church.jpg


学做面包

学做面包

自从去年买了个奢侈的炉子,就觉得不学会做面包对不起花的钱。妙的是湘女也开始在坛子里讲发面做包子,激发了俺做面食的兴趣。

1。发面经验之谈

面包品种太多不说了,就谈一点发面吧。一句话,太容易了。

半杯牛奶,微波炉加热15秒。感觉一下在40多度就行了,太热了就冷一会儿,太多了就喝几口。

加一点糖,加一点干酵母。一点是多少?没量过,大概半茶匙吧。搅合,放一边几分钟。

大碗放入干面粉,我一般做300-400克。加入牛奶酵母液,揉至光滑。做面包的面团不可太干,必要时加入适量的温水。

准备一杯水,在微波炉里加热至很烫(一两分钟)。把放了面团的碗放入微波炉,旁边放着热水杯。这是为了给面团一个温暖潮湿的小环境。等面团发两三倍大。

拿出发好的面团,揉小(挤出气),整形(看你要做成啥样的),放入烤盘二次发酵至2倍大就可以烤了。以上两次发酵大概会花你半天时间,一起床就和面,中午来的及吃。

下面是俺做的不算太成功的面包,但俺对自己要求低,觉得过得去。

第一次学做(向日葵籽)酸面包,样子还过得去吧?坦白地说酸度不够。(酸面包发酵不同,等更有经验了再谈)

另一种是俺自由发挥的酒泡cranberry的面包,黄油多了一点,太软了没了样子,但味道还是不错的,算是按德国的某种圣诞节面包做的。

 

img_0195.JPG

2。几个不错的链接

http://blog.sina.com.cn/junsmore [慢慢补充]

做了几个花卷和枣糕

huajuan1.JPG

 

huajuan2.JPG

 

date-cake.JPG

学做面包
自从去年买了个奢侈的炉子,就觉得不学会做面包对不起花的钱。妙的是湘女也开始在坛子里讲发面做包子,激发了俺做面食的兴趣。
1。发面经验之谈
面包品种太多不说了,就谈一点发面吧。一句话,太容易了。
半杯牛奶,微波炉加热15秒。感觉一下在40多度就行了,太热了就冷一会儿,太多了就喝几口。
加一点糖,加一点干酵母。一点是多少?没量过,大概半茶匙吧。搅合,放一边几分钟。
大碗放入干面粉,我一般做300-400克。加入牛奶酵母液,揉至光滑。做面包的面团不可太干,必要时加入适量的温水。
准备一杯水,在微波炉里加热至很烫(一两分钟)。把放了面团的碗放入微波炉,旁边放着热水杯。这是为了给面团一个温暖潮湿的小环境。等面团发两三倍大。
拿出发好的面团,揉小(挤出气),整形(看你要做成啥样的),放入烤盘二次发酵至2倍大就可以烤了。以上两次发酵大概会花你半天时间,一起床就和面,中午来的及吃。
下面是俺做的不算太成功的面包,但俺对自己要求低,觉得过得去。
第一次学做(向日葵籽)酸面包,样子还过得去吧?坦白地说酸度不够。(酸面包发酵不同,等更有经验了再谈)
另一种是俺自由发挥的酒泡cranberry的面包,黄油多了一点,太软了没了样子,但味道还是不错的,算是按德国的某种圣诞节面包做的。
 

2。几个不错的链接
http://blog.sina.com.cn/junsmore [慢慢补充]
做了几个花卷和枣糕

 

 

秋前算账

秋前算账

世事难料,谁也不知道现在是不是秋天,但及时算账肯定是必要的,否则哪天突然到了清算的时候,你的帐和人人心里的一本帐无法平衡,岂不是死有余辜?

我是从三十几岁的时候发现自己不会算账的。国外的孩子在中学都多多少少学一些财务知识,可俺们从中国出来的在这方面可以说未到科普水平,所以一旦踏入社会, 就时有理解问题。如果有人在你20岁的时候对你说说“暗恋类似于商誉,只有到了某一时刻才显出价值。”(这是一个比较阳光的看法,阴暗点的看法是“暗恋是收不回的呆账”),你明白人家在说什么吗?看看,不会算账是非常非常糟糕的,可能你一生的错误都源于此啊。

自从俺意识到自己不会算账的严重后果,就一直想补课,但意志薄弱借口多多一直也没做。这几年,俺的公 司换了老板后很注意洗脑,一会儿让俺学《打破一切常规》,一会儿让俺学《7 害必死》,俺就觉得不学算账不行了。你想啊,连《7 害必死》里讲感情,都要用银行账户的概念表达,不学怎么能有效工作呢? 09年俺开始自学,在图书馆里借了一本中文的财务书,看了四、五个周末。去年公司又把俺送去3天学习班,俺才入了一点点门。

---------

注解:

1。《打破一切常规》是指《First, Break All the Rules》,这是一本很有趣的书。大概7年前朋友介绍给我看的,后来俺发现宋江给戴宗们每人发了一本。

2。《7 害必死》是指《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里面讲到了emotional bank account的概念。 理解别人、注意小节、信守承诺、阐明期望、诚恳正直、勇于道歉是六种存款。关于勇于道歉,有句话叫 “弱者才会残忍,只有强者懂得温柔。”

3。商誉:抄笔记一段答将相和

老将和老赛有个公司,资本余额分别是$300,000及$100,000。此时,二人同意让梅子以现金$300,000入伙取得1/3合伙权益,并设立商誉

X = $300,000 * 3 = $900,000

梅子入伙后合伙人之权益为:

老将 $300,000

老赛 $100,000

梅子$300,000

合计 $700,000

差额 $200,000

这差额$200,000便是商誉,归功于旧合伙人,予老将3/4、老赛1/4。

---------

为啥这么多年想补课都没做,09年就做了呢?让戴宗给吓的。他说他要我去学一种Finance for Non-Finance Managers的课,有三期,学完了要考试。俺知道这不是一门容易的课,不准备一下三天学习班会考煳的。

自学的细节不表,但要表扬一下自己的认真,做了近50页笔记。

学习班在一个五星酒店里举办。和打麻将一样四个人一桌,我一看呼延灼也来了,赶紧在他边上抢个位子。另外两人是索超和洪教头。呼延灼被派海外后,索超是他的继任者,两人一起工作多年。索超很敦实,年青,幽默,更妙的是,他是学Finance的出身啊。洪教头年纪较大,刚来公司不久。

这三天很长很长啊。

第一天从基本概念谈起

A + E + D = L + C + R

什么?什么?我预习了也顶不住,被老师灌的头晕眼花的,一会儿明白,一会儿糊涂。

第二天,各种比率分析报表轮番轰炸:如何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获利能力分析等等。最后老师拿出俺公司和俺们的最大竞争对手的年报让俺们分析。在老师的帮助下,俺们明白了俺公司比对手强的道理。但俺也读出了一点别的,俺公司在大唐的投资好像。。。俺不说了吧。

第三天,俺们学开公司

老师给了每组同样的投资,要我们开一间造船厂。老师先招标,大家竞标,这个有很多讲究,主要看你有多大胆。然后大家各显其能,可借贷,可向其他组买半成品或成品。因为船的大小和交货期不同,你也得决定建不建新的生产线或现有生产线改建等等。所有动作都有时间上的条件限制和金钱上的考量。我们吵啊闹啊,玩得开心死了。最后要算账了,俺们的Balance Sheet 怎么也算不平。这时就要索超显身手了,他三下两下把数字给改了!然后我们就算应收帐周转率,负债比率,资产报酬率等等。最后老师让我们去演示,我们组就让索超代表,最后老师给我们评了第一,呵呵。第一不是随便评的,给了理由,“有冒险精神”。第一名每个人考试有加分。

回到家,俺还惦记着那个Balance Sheet,吭哧吭哧算到半夜11点也没算对。

前几天戴宗说我该去第二期学习班了,一看时间就在下个月,而且是俺度假回来的第二天。怎么办呢,只好再花五个周末复习吧。

下面这个就是俺们玩游戏时用的板,不同颜色的片片代表不同数目的money。

board.JPG

谈真正怎么算账我肯定连资格的边都谈不上,但我想鼓励大家都找机会补一点课,这样至少可以帮助你了解和钱打交道的人在一些做法上的动机。另外,我看这个坛子有许多人在抄股票,看懂人家的年报总是有好处的吧(这个我还在学习中)?

财报其实是公司的自传体小说,每个公司会有三套年报分别给公众、老板和税务。这么做有问题吗?

其实这就好像我讲生活里发生的事情,讲给家人、讲给小孩、讲给你们听时肯定会有所侧重或保留,尽管都是实话一样。你们自己也一样,你在报税的时候,肯定想尽量减少应纳税的收入吧?找工作的时候你肯定又想告诉别人“我现在挣很多,挖我要花大价钱”,海归时,这又是毅然的本钱。所以年报也就是在规定范围内精心打造财务故事。

这里我推荐一本书吧,《The Secret language of Financial Report》,这是一个老头子(审计师,教授,顾问)为没上过商业学校的“聪明风趣的老奶奶”写的。听上去是为我写的。 别的不说了,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一个关于Big 8 变成 Big 4 的系谱图,感慨一下。以前俺们私下里把毕马威叫“坑骗蒙拐(KPMG)” 的,呵呵,其实他们还不错啦。

结束俺的感慨之前,想起一个搞笑短信,当时刚好是我做自学笔记时国内的朋友发给我的,不知是不是鼓励俺的意思。我当时就把它抄在我的笔记扉页,提醒自己算账和生活有多么近。贴出来,让大家也感觉一下。

新编会计科目

身体是固定资产,

年龄是累计折旧,

暗恋是收不回的呆帐,

思念是日记帐,

爱情是无形资产,

缘份是营业外收入,

结婚是合并报表,

爱人是应付帐款,

孩子是其它应付款,

生活是持续经营,

吵架是坏帐准备

打架是营业损失,

眼泪是冲减所有者权益。

看病是维修费,

买衣服是包装费,

回忆是财务分析

旧情难忘是递延资产,

情人是营业外支出,

错爱是高估利润,

找个老外是外币业务,

自己设小金库是稳健性原则,

离婚是破产清算,

反思是内部盘点,

再婚是资产重组,

解释是更正分录,

复合是回转分录,

误会是错误分录。

预付帐款是提前祝你生日快乐!

秋前算账
世事难料,谁也不知道现在是不是秋天,但及时算账肯定是必要的,否则哪天突然到了清算的时候,你的帐和人人心里的一本帐无法平衡,岂不是死有余辜?
我是从三十几岁的时候发现自己不会算账的。国外的孩子在中学都多多少少学一些财务知识,可俺们从中国出来的在这方面可以说未到科普水平,所以一旦踏入社会, 就时有理解问题。如果有人在你20岁的时候对你说说“暗恋类似于商誉,只有到了某一时刻才显出价值。”(这是一个比较阳光的看法,阴暗点的看法是“暗恋是收不回的呆账”),你明白人家在说什么吗?看看,不会算账是非常非常糟糕的,可能你一生的错误都源于此啊。
自从俺意识到自己不会算账的严重后果,就一直想补课,但意志薄弱借口多多一直也没做。这几年,俺的公 司换了老板后很注意洗脑,一会儿让俺学《打破一切常规》,一会儿让俺学《7 害必死》,俺就觉得不学算账不行了。你想啊,连《7 害必死》里讲感情,都要用银行账户的概念表达,不学怎么能有效工作呢? 09年俺开始自学,在图书馆里借了一本中文的财务书,看了四、五个周末。去年公司又把俺送去3天学习班,俺才入了一点点门。
---------
注解:
1。《打破一切常规》是指《First, Break All the Rules》,这是一本很有趣的书。大概7年前朋友介绍给我看的,后来俺发现宋江给戴宗们每人发了一本。
2。《7 害必死》是指《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里面讲到了emotional bank account的概念。 理解别人、注意小节、信守承诺、阐明期望、诚恳正直、勇于道歉是六种存款。关于勇于道歉,有句话叫 “弱者才会残忍,只有强者懂得温柔。”
3。商誉:抄笔记一段答将相和
老将和老赛有个公司,资本余额分别是$300,000及$100,000。此时,二人同意让梅子以现金$300,000入伙取得1/3合伙权益,并设立商誉
X = $300,000 * 3 = $900,000
梅子入伙后合伙人之权益为:
老将 $300,000
老赛 $100,000
梅子$300,000
合计 $700,000
差额 $200,000
这差额$200,000便是商誉,归功于旧合伙人,予老将3/4、老赛1/4。
---------
为啥这么多年想补课都没做,09年就做了呢?让戴宗给吓的。他说他要我去学一种Finance for Non-Finance Managers的课,有三期,学完了要考试。俺知道这不是一门容易的课,不准备一下三天学习班会考煳的。
自学的细节不表,但要表扬一下自己的认真,做了近50页笔记。
学习班在一个五星酒店里举办。和打麻将一样四个人一桌,我一看呼延灼也来了,赶紧在他边上抢个位子。另外两人是索超和洪教头。呼延灼被派海外后,索超是他的继任者,两人一起工作多年。索超很敦实,年青,幽默,更妙的是,他是学Finance的出身啊。洪教头年纪较大,刚来公司不久。
这三天很长很长啊。
第一天从基本概念谈起
A + E + D = L + C + R
什么?什么?我预习了也顶不住,被老师灌的头晕眼花的,一会儿明白,一会儿糊涂。
第二天,各种比率分析报表轮番轰炸:如何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获利能力分析等等。最后老师拿出俺公司和俺们的最大竞争对手的年报让俺们分析。在老师的帮助下,俺们明白了俺公司比对手强的道理。但俺也读出了一点别的,俺公司在大唐的投资好像。。。俺不说了吧。
第三天,俺们学开公司
老师给了每组同样的投资,要我们开一间造船厂。老师先招标,大家竞标,这个有很多讲究,主要看你有多大胆。然后大家各显其能,可借贷,可向其他组买半成品或成品。因为船的大小和交货期不同,你也得决定建不建新的生产线或现有生产线改建等等。所有动作都有时间上的条件限制和金钱上的考量。我们吵啊闹啊,玩得开心死了。最后要算账了,俺们的Balance Sheet 怎么也算不平。这时就要索超显身手了,他三下两下把数字给改了!然后我们就算应收帐周转率,负债比率,资产报酬率等等。最后老师让我们去演示,我们组就让索超代表,最后老师给我们评了第一,呵呵。第一不是随便评的,给了理由,“有冒险精神”。第一名每个人考试有加分。
回到家,俺还惦记着那个Balance Sheet,吭哧吭哧算到半夜11点也没算对。
前几天戴宗说我该去第二期学习班了,一看时间就在下个月,而且是俺度假回来的第二天。怎么办呢,只好再花五个周末复习吧。
下面这个就是俺们玩游戏时用的板,不同颜色的片片代表不同数目的money。

谈真正怎么算账我肯定连资格的边都谈不上,但我想鼓励大家都找机会补一点课,这样至少可以帮助你了解和钱打交道的人在一些做法上的动机。另外,我看这个坛子有许多人在抄股票,看懂人家的年报总是有好处的吧(这个我还在学习中)?
财报其实是公司的自传体小说,每个公司会有三套年报分别给公众、老板和税务。这么做有问题吗?
其实这就好像我讲生活里发生的事情,讲给家人、讲给小孩、讲给你们听时肯定会有所侧重或保留,尽管都是实话一样。你们自己也一样,你在报税的时候,肯定想尽量减少应纳税的收入吧?找工作的时候你肯定又想告诉别人“我现在挣很多,挖我要花大价钱”,海归时,这又是毅然的本钱。所以年报也就是在规定范围内精心打造财务故事。
这里我推荐一本书吧,《The Secret language of Financial Report》,这是一个老头子(审计师,教授,顾问)为没上过商业学校的“聪明风趣的老奶奶”写的。听上去是为我写的。 别的不说了,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一个关于Big […]

乡下故事(西北篇)

乡下故事(西北篇)

我几乎没有在乡下住的经历。除了旅游和学习以外,仅在乡下住过两次,一次是1970年在西北黄土高原的边上住了两个多月,另一次是80年代在江南老家。

我从小生活在城市里,院子里的大人哪里来的都有,大家都讲普通话。在1970年那次下乡前,我对乡下生活一无所知,也没听过方言。

那次下乡的直接原因是林彪的一号战备命令。动员准备工作应该是1969年12 月开始的,院子里的人十有八九都要下去。父亲上街买了许多本来用不到的东西:每人一件蓝色绒领的大衣,五六十厘米直径的水缸,还有大锅什么的。元旦一过,大家就下去了。大卡车来拉我们那天,我很及时地生病了,所以父亲就带着一家先走而把我留下了,好在母亲单位不用下乡。

母亲上班的地方比较远,中午回不来,于是白天我被寄存在邻居家。邻居朱妈妈是一个寡妇,烈士家属,一儿一女在上中学/或下乡。她的公公曾是院领导,这时也已去世,埋在本市烈士陵园。大家都下乡了,院子里变得异常安静,我也没有任何玩伴可找,只好每天在朱家看看小人书,看看朱妈妈纳鞋底做衣服打发时间。

过了两个星期左右,父亲回来接我了。他先带着我去中药店买明矾,解释说乡下的水需要沉淀。回来的路上我们没做公交车,因为去乡下的车不能开到村里,要走六七里,父亲怕我走不动,要我预演一下。我对下乡很兴奋,当然表现特好,让他放心。

到了乡下那天,下了车果然走了很久。终于走到村口,村口第一家院子地势高,养着全村第一厉害的狗。再走进来,父亲指着远远的在门口有一颗“树中树”的院子说,我们就住那里。进了院子,我一看奶奶正在房东家里擀面条呢。很快我们就吃饭了,好奇怪,才下午4点多嘛。原来我们是入乡随俗每天改吃两顿了。第二天一早,大家刚刚在朦朦胧胧中起床,我就开始叫肚子痛,又说那痛法从未有过。父亲奶奶都很紧张,不知我得了什么怪病,最后终于搞明白了,原来我饿了。从此我早餐就要吃两个馒头了。

当地人的作息时间是这样的:7点不到就起床上工,九点多下工,回家吃早餐。大概10点多再上工至3点左右,约四点吃第二餐,六七点天就黑了,大家就洗洗睡了。冬天很冷,但我们因为有一次把蓆子烤煳的经历,没敢再烧炕,入睡比较难。通常睡前父亲会打开俺家那个有短波的东方红牌收音机听一会新闻。

我们院子里的格局是这样的:入了院门,左边是茅坑,秫秸秆堆等,右边是羊圈。再进来,左边的偏房就是我们的住所,再向里就是一左一右两家房东了。我们的房子是一个套间,外加一个厨房。厨房用风箱鼓风烧麦秸和玉米秸,我们还有一个带来的煤油炉。房东是兄弟俩。哥哥住左边这家,是个小学老师,我们叫他张老师。张师母是个小脚,会剪非常漂亮的窗花。他们有一女(容)一儿。张老师的弟弟弟媳一家没那么体面,弟媳为人粗鲁,三个女儿川草、霞,还有一个更小的忘了名字。两家关系紧张,两妯娌不串门。

当地吃水困难,几个窖的窖水轮流用。窖水不是地下水,而是地面水汇集的,所以比较脏。我们每天一般只取一铁桶水,我们几个孩子轮流抬回来,别人是用扁担一次担两桶。水是不能多取的,大家都自觉。这样的用水量,我们每天就只能用它做饭饮用。洗脸我和姐姐共用一盆底水,洗衣洗澡都谈不到了。我们每天用掸子使劲拍衣服,让它少点土,脏慢一点。中间母亲来过一次,给我们带来干净衣服,带走了脏的。头发自然是两个多月没洗。

我本来在城里刚开始上了不到4个月小学就停了课,这会儿和张老师说说就上了二年级。小学是一个旧庙改造的,只有三个班,一四年级一个班,二三年级一个班,五六年级一个班。桌子和板凳都是厚木板架在垒起来的土坯上。我和一个漂亮小姑娘同桌,她比我大两岁,但也不比我高,说话声音很轻,但我听得懂。张老师就教这个班。

容要出嫁了,她17岁,长得很漂亮。一天准新郎来串门,一路来全村都在门口看。小伙子穿了一件宝蓝色的对襟棉袄,脖子上还包了一条新的白毛巾,很精神。容在院子里不肯进屋,我就和她聊天。她告诉我初几不能动刀、初几不能扫地等等。

过年了,张师母做了很多花馍,有鱼(鱼鳍是分开做的)、老虎、小人(小人的裙子上用篦子压了花边),还染了色。馍是用高精面粉做的,雪白,据说可以放一两个月。到了初二,各家就拎着花馍等宝贝去串门了。张师母也教我和姐姐剪剪纸,我们以前所谓剪纸其实是用小刀刻纸,但张师母确实是用剪刀剪的。她家的炕非常暖和,铺着炕席摞着被子,大家围坐在炕上剪剪纸是一个很大的享受。

春节过后,容出嫁了。张老师请了村里人来吃了一顿流水席。其实算不得席,因为只摆了一张方桌,就在我家和他家之间的棚子下,大家站着吃了面条。俺爹代表俺们城里人吃了一碗。

这个村的二队住着俺们院的头牌英语老师陈老师和女儿圆圆。陈老师长得像《乡村女教师》里的谢尔盖,女儿也特好看。一天大人在他家学习,奶奶让我和姐姐为某事叫父亲回家。陈老师房东家的狗是俺村第二厉害的,我们去时可能就有些胆战,姐姐一推院门,发现狗没栓,她怪叫一声撒腿就跑。我在她身后啥也没看见,被她搞糊涂了,也跟着她瞎跑,就被狗追上来比较温柔地咬了一口,隔着棉裤,破了一点点皮。从此俺对狗的态度就有点像老虎对黔驴了。

有一次,院里派人给我们送了些药,是牛痘疫苗,谁也不会打,也没有针筒。陈老师可能是得了太太的熏陶,发明了以下接种法:用酒精消毒上手臂皮肤,用酒精消毒过的缝衣针在皮肤上划一个十字,有一点破渗出血就好了。一个细玻璃管(不知原来干啥的),吸出一点疫苗,吹在皮肤破口处,等干。这次接种似乎与任何正规的接种效果无异,反正俺胳膊上至今有个记号。

再再后来俺们就回城了。俺的馒头量也恢复一个。

陈老师回来的晚一些,在乡下待到五月左右。他们回来后,我看到圆圆的手臂上有许多抓痕,跳蚤咬得太厉害了。后来我就成了陈老师家的常客,好像他的另一个女儿似的。他从我初三起就常帮我补补英语,我也和陈师母学做菜,帮圆圆转学等等。现在我回国还会去看他。

乡下故事(西北篇)
我几乎没有在乡下住的经历。除了旅游和学习以外,仅在乡下住过两次,一次是1970年在西北黄土高原的边上住了两个多月,另一次是80年代在江南老家。
我从小生活在城市里,院子里的大人哪里来的都有,大家都讲普通话。在1970年那次下乡前,我对乡下生活一无所知,也没听过方言。
那次下乡的直接原因是林彪的一号战备命令。动员准备工作应该是1969年12 月开始的,院子里的人十有八九都要下去。父亲上街买了许多本来用不到的东西:每人一件蓝色绒领的大衣,五六十厘米直径的水缸,还有大锅什么的。元旦一过,大家就下去了。大卡车来拉我们那天,我很及时地生病了,所以父亲就带着一家先走而把我留下了,好在母亲单位不用下乡。
母亲上班的地方比较远,中午回不来,于是白天我被寄存在邻居家。邻居朱妈妈是一个寡妇,烈士家属,一儿一女在上中学/或下乡。她的公公曾是院领导,这时也已去世,埋在本市烈士陵园。大家都下乡了,院子里变得异常安静,我也没有任何玩伴可找,只好每天在朱家看看小人书,看看朱妈妈纳鞋底做衣服打发时间。
过了两个星期左右,父亲回来接我了。他先带着我去中药店买明矾,解释说乡下的水需要沉淀。回来的路上我们没做公交车,因为去乡下的车不能开到村里,要走六七里,父亲怕我走不动,要我预演一下。我对下乡很兴奋,当然表现特好,让他放心。
到了乡下那天,下了车果然走了很久。终于走到村口,村口第一家院子地势高,养着全村第一厉害的狗。再走进来,父亲指着远远的在门口有一颗“树中树”的院子说,我们就住那里。进了院子,我一看奶奶正在房东家里擀面条呢。很快我们就吃饭了,好奇怪,才下午4点多嘛。原来我们是入乡随俗每天改吃两顿了。第二天一早,大家刚刚在朦朦胧胧中起床,我就开始叫肚子痛,又说那痛法从未有过。父亲奶奶都很紧张,不知我得了什么怪病,最后终于搞明白了,原来我饿了。从此我早餐就要吃两个馒头了。
当地人的作息时间是这样的:7点不到就起床上工,九点多下工,回家吃早餐。大概10点多再上工至3点左右,约四点吃第二餐,六七点天就黑了,大家就洗洗睡了。冬天很冷,但我们因为有一次把蓆子烤煳的经历,没敢再烧炕,入睡比较难。通常睡前父亲会打开俺家那个有短波的东方红牌收音机听一会新闻。
我们院子里的格局是这样的:入了院门,左边是茅坑,秫秸秆堆等,右边是羊圈。再进来,左边的偏房就是我们的住所,再向里就是一左一右两家房东了。我们的房子是一个套间,外加一个厨房。厨房用风箱鼓风烧麦秸和玉米秸,我们还有一个带来的煤油炉。房东是兄弟俩。哥哥住左边这家,是个小学老师,我们叫他张老师。张师母是个小脚,会剪非常漂亮的窗花。他们有一女(容)一儿。张老师的弟弟弟媳一家没那么体面,弟媳为人粗鲁,三个女儿川草、霞,还有一个更小的忘了名字。两家关系紧张,两妯娌不串门。
当地吃水困难,几个窖的窖水轮流用。窖水不是地下水,而是地面水汇集的,所以比较脏。我们每天一般只取一铁桶水,我们几个孩子轮流抬回来,别人是用扁担一次担两桶。水是不能多取的,大家都自觉。这样的用水量,我们每天就只能用它做饭饮用。洗脸我和姐姐共用一盆底水,洗衣洗澡都谈不到了。我们每天用掸子使劲拍衣服,让它少点土,脏慢一点。中间母亲来过一次,给我们带来干净衣服,带走了脏的。头发自然是两个多月没洗。
我本来在城里刚开始上了不到4个月小学就停了课,这会儿和张老师说说就上了二年级。小学是一个旧庙改造的,只有三个班,一四年级一个班,二三年级一个班,五六年级一个班。桌子和板凳都是厚木板架在垒起来的土坯上。我和一个漂亮小姑娘同桌,她比我大两岁,但也不比我高,说话声音很轻,但我听得懂。张老师就教这个班。
容要出嫁了,她17岁,长得很漂亮。一天准新郎来串门,一路来全村都在门口看。小伙子穿了一件宝蓝色的对襟棉袄,脖子上还包了一条新的白毛巾,很精神。容在院子里不肯进屋,我就和她聊天。她告诉我初几不能动刀、初几不能扫地等等。
过年了,张师母做了很多花馍,有鱼(鱼鳍是分开做的)、老虎、小人(小人的裙子上用篦子压了花边),还染了色。馍是用高精面粉做的,雪白,据说可以放一两个月。到了初二,各家就拎着花馍等宝贝去串门了。张师母也教我和姐姐剪剪纸,我们以前所谓剪纸其实是用小刀刻纸,但张师母确实是用剪刀剪的。她家的炕非常暖和,铺着炕席摞着被子,大家围坐在炕上剪剪纸是一个很大的享受。
春节过后,容出嫁了。张老师请了村里人来吃了一顿流水席。其实算不得席,因为只摆了一张方桌,就在我家和他家之间的棚子下,大家站着吃了面条。俺爹代表俺们城里人吃了一碗。
这个村的二队住着俺们院的头牌英语老师陈老师和女儿圆圆。陈老师长得像《乡村女教师》里的谢尔盖,女儿也特好看。一天大人在他家学习,奶奶让我和姐姐为某事叫父亲回家。陈老师房东家的狗是俺村第二厉害的,我们去时可能就有些胆战,姐姐一推院门,发现狗没栓,她怪叫一声撒腿就跑。我在她身后啥也没看见,被她搞糊涂了,也跟着她瞎跑,就被狗追上来比较温柔地咬了一口,隔着棉裤,破了一点点皮。从此俺对狗的态度就有点像老虎对黔驴了。
有一次,院里派人给我们送了些药,是牛痘疫苗,谁也不会打,也没有针筒。陈老师可能是得了太太的熏陶,发明了以下接种法:用酒精消毒上手臂皮肤,用酒精消毒过的缝衣针在皮肤上划一个十字,有一点破渗出血就好了。一个细玻璃管(不知原来干啥的),吸出一点疫苗,吹在皮肤破口处,等干。这次接种似乎与任何正规的接种效果无异,反正俺胳膊上至今有个记号。
再再后来俺们就回城了。俺的馒头量也恢复一个。
陈老师回来的晚一些,在乡下待到五月左右。他们回来后,我看到圆圆的手臂上有许多抓痕,跳蚤咬得太厉害了。后来我就成了陈老师家的常客,好像他的另一个女儿似的。他从我初三起就常帮我补补英语,我也和陈师母学做菜,帮圆圆转学等等。现在我回国还会去看他。

条子能拉多长

拉条子是拉面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前见过某朋友做拉条子,也仿做过,不太成功。

这几天网友说起来了,再做一次。

第一步,和面,相当软。一开始粘手,后来不粘,面团光滑,手碗都很干净。

第二步,搓成长条,放盘子里。涂油。拍照一张给湘女看。

涂油的条子

第三步,N小时后炒菜(我做的是洋葱青椒牛肉片),放水,下面。下面前,拍照。

拉过的条子

吃完。上网前,一杯茶。拍照。

yuanqinhua.JPG

本来我看别人做的,是做较短的条子,涂油前压扁。我为了美观做成了你们看到的样子。结果拉长后的条子不够细和薄,煮了较久才熟,菜都融掉了。压扁后拉长的条子自然更容易熟,口感更好。

另外胡阿米的话也许是对的(他的方法是和较硬的面,然后一次次掺水压进面里),我这样饧出来的面无论饧多久也是拉不到拉面那么细的。

 

狮子头

 

lionhead-1.JPG

 

羊排

img_0187.jpg

面包 - 向日葵籽酸面包 和 酒味果仁面包

img_0195.JPG

 

拉条子是拉面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前见过某朋友做拉条子,也仿做过,不太成功。
这几天网友说起来了,再做一次。
第一步,和面,相当软。一开始粘手,后来不粘,面团光滑,手碗都很干净。
第二步,搓成长条,放盘子里。涂油。拍照一张给湘女看。

第三步,N小时后炒菜(我做的是洋葱青椒牛肉片),放水,下面。下面前,拍照。

吃完。上网前,一杯茶。拍照。

本来我看别人做的,饧前是做较短的条子,涂油前压扁。我为了美观做成了你们看到的样子。结果拉长后的条子不够细和薄,煮了较久才熟,菜都融掉了。压扁后拉长的条子自然更容易熟,口感更好。
另外胡阿米的话也许是对的(他的方法是和较硬的面,然后一次次掺水压进面里),我这样饧出来的面无论饧多久也是拉不到拉面那么细的。
 
狮子头
 

 
羊排

面包 - 向日葵籽酸面包 和 酒味果仁面包

 

« Previous Entries  Next Ent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