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 30

现在神医真是太多了,但再多神医也对病人没有好处。因为既然被称作神医,那么其医学理论和诊疗能力基本上就已经超出了常人的理解范围。尽管神医也会东一点西一点的引用中医或者现代医学的术语,但却让学过不管多少医学知识的医生听不懂。可能中医会装作很懂的样子,但也无法复制神医神奇的妙手回春。神医面对中医会说自己不是中医,面对西医会说自己不是西医。总之,只要你想质疑神医的理论和能力,先要把自己放到对神医一无所知的前提下。

既然神医的理论无法教给同时代和后代的医学工作者,神医的功力也无法像武侠小说中那样无线传输给别人,那么想治病就只能找神医,神医一死绝技就会失传。历史上的神医无不是如此,现代的神医如果能够成功神到老神到死,也会和历史上的神医一样只存在于文字中,后人只能惋惜神医的绝技没有流传下来,否则癌症、艾滋当然是不在话下了。

只是我怀疑,这样的神医究竟有什么用处?思来想去,我发现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因为现代医学的实践告诉我们,一种诊疗手段,如果其拥有者只能展示自己行过,却无法保证今后也能行,连能行和不能行的比例都无法给出。除了他自己谁也学不会,搞不懂,那么这就是一种失败的诊疗手段。过去很多只有少数人能够施行的手术,这些少数人也曾经被当成珍宝一样看待,经过几年的功夫,只要是用心的,居然很多人也能学会,甚至再过上几年,又变成很普通的手术。能够做到的人,也没有练成什么特异功能,他们的操作也没有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非凡,反而做得越好的,越接近教科书上的规范。

我想,既然选择了做医生这条路,还是学一些凡夫俗子的能耐吧。神医那种能耐,只可遇而不可求,别指望自己的天分、努力能够达到神医的境界。除非哪天自己想做神医了。因为觉得自己比神医对医学基础理论了解还强一些,所以如果我说自己是神医,未必不会比现有的神医成功。不过即便我成了神医,奉劝各位也不要向我拜师学艺,因为我也无法把自己的能耐传给别人,谁也不可能在我面前更神。如果谁说自己也是神医,那对于两个神医最好的选择就是永远不要碰面,就像古代两个算命的不能坐同一张桌子旁边一样。

Jul 19

姚明和其他一切能够吸引人众多人目光的人士一样,总能够惹的中医大仙适时的出来指指点点,巧的是每次中医大仙们出头都是在姚明决定不选择中医之后,不知道是不是生怕在此之前一旦被委以重任下不来台。这次姚明还是选择的手术治疗,像往常一样,中医大仙照旧威胁非中医的治疗会不能彻底治愈,甚至会毁掉姚明的运动生命云云。

驳斥中医大仙的医学理论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因为驳斥他们的理论实在是太初级,随便一本入门级的医学教材就可以了。这次我不想那么无聊,另辟蹊径,看看这位宣称能够给姚明治本的名中医的丰功伟绩如何,到底有什么成绩能够让他如此自信。目前能够发现的有这么几个:

第一、这位大仙在自己简历中所写的或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在网上查到的是关于山东省运动员备战九运会科技攻关的,从网上的介绍来看,已经结题并且颁奖。我特意又查了山东省相关几届全运会的成绩,在大仙没有攻关的八运会上,山东省金牌25,位列全国第三,九运会前大仙攻关一番,山东省金牌22,位列全国第七。虽然成绩稀里糊涂,但我相信分钱,拿奖,并且用这个奖作为评职称晋硕导的凭据,恐怕是一点不糊涂。

第二、大仙曾经发明过多种所谓的纯中药制剂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机能,有“新鲁运1-3”,“运乐922”。也许自家门口的全运会、省级以下运动会的运动员会大胆尝试一下,但如果是全世界关注的奥运会、各种锦标赛、职业联赛,运动员就不敢轻易动口了。弄不好像《疯狂的赛车》里面的耿健将一样,岂不冤哉!就连一向维护自家人的政府部门,也在奥运会之前提醒运动员不要乱服不明成分的中成药。不知道大仙的大力神药会不会在排除之列?

就是这样一位大仙,为我国运动事业做出了比运动员、教练员以及其他运动医学从业者更伟大贡献的中医专家,为我国排球事业做出了关键贡献,理由是陈忠和听了大仙的建议没有让赵蕊蕊在世锦赛复出,因为大仙威胁说如果复出伤病肯定会再复发,于是赵蕊蕊没有复出,于是伤病没有复发。奥运会赵蕊蕊复出也是听从了大仙的安排,不过好像成绩也不如意。尽管如此,大仙还是非常肯定的认为手术治不好姚明,姚明只要不接受中医的调理,不多喝点补肾汤肯定还会受伤。咱们的记者大人为了自己的报道能吸引人,列了一堆唬人的头衔给大仙,却没有仔细调查一下大仙的丰功伟绩。

此外,大仙的言论对中医其实帮助不大,除了所谓的肾功能语义模糊,搞不懂是中医的肾还是西医的肾以外,其他概念,比如酸中毒、钙质丢失、内环境等等和中医理论一点关系没有,好像除了中医这个头衔,大仙已经剩不下多少中医的内核了。大仙还在采访中发明了一个中医自古没有,现代医学中也没有的“运动性酸中毒”,这是大仙另外一个堪比备战九运会的丰功伟绩。

Jul 17

《中国青年报》载文《中医毕业生就业遭遇法律障碍》,似乎把中医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归结到当前法律中某些条文对中医不公平,于是从这个观点出发,找了几个例子来证明当今中医毕业生之所以难找到工作,是因为我国法律规定了中医毕业生不得从事非中医专业的临床工作。估计下一步就会有人出来呼吁修改相关法律条文了。这其实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中医毕业生就业难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法律问题。

中学作文学议论文就学过,要驳斥一个观点,最主要的和最根本的方式是驳斥它的论据。不说别的,单纯看《中国青年报》的文章中所列出的几个例子,就能够发现该文的论点站不住脚。

首先是三个应届中医专业毕业的学生的求职经历,前两个没说面试的情况,就现在这个就业环境,有三个找不到工作的医学生实在不是什么新闻,不知道是这几位够幸运还是够倒霉,能够上《中国青年报》的版面,还有很多非中医专业毕业的医学生也找不到工作,是不是也可以用法律来解释。况且前两个毕业生明显是女孩,中国的医院招工时歧视女生早就不是什么秘密,所谓因为法律规定的原因被拒绝因为两人都没有说自己的面试情况,所以很难得出这两个女生找不到工作就是法律的原因,根本不能排除本身表现较差的可能。

后一个小王倒是说了面试的情况,据说早在实习的时候医院有的科室就有意让他留院工作,之后另外一次面试的医院对他也很满意,而恰恰是因为法律的原因,小王没有找到工作。这似乎是中医毕业生因为法律障碍找不到工作的直接证据了。我们姑且相信小王说的是真的,因为之前也曾经有中医专业博士向我打听我原先工作的医院,介绍自己情况是有两点,自己的西医临床很棒,一点不比西医专业的同学差,另外就是担心的自己的中医专业背景不被医院接受。只是后来我听对方的一位师姐告诉我,这位中医博士的临床很差。即便小王的工作能力真的像他自己描述的那样,对中医来说也是很讽刺的事情。

之所以说对中医来说是很讽刺的事情,与文章后面介绍的几个中医专业背景的临床医师的遭遇原因一样。小王被作者可惜的,还有后面几个临床医师被作者惋惜的东西,无一例外是现代医学的临床工作能力。小王原先实习的医院是骨外科和心内科两个科室相中了他,我想科室领导相中一个实习生无非是因为两点:第一品质方面,踏实肯干,善于沟通;第二技能方面,善于动手,学东西快。这些和中医基本风马牛不相及,一个在病人面前大谈阴阳五行,八纲辨证的实习生会被带教老师当成怪胎。后面那些似乎令人惋惜的临床医生,其令人惋惜的也全是临床医学范畴内的手术能力,而不是背药方能够达到四级还是六级,或者号脉号的好。

总之,因为法律条文造成就业困难的,主要是因为中医这个名头,而不是学中医的人。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因为法律条文造成的人才闲置中,那些令人可惜的都是现代医学背景下的知识和能力,是掌握了现代医学知识和能力的中医毕业生。如果因为法律,限制了那些所谓的纯中医的工作,其实是值得庆贺的。

Jul 14

老婆没有经过我的同意买了一本《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医生》,这本书与白痴大全的《求医不如求己》同属于所谓的《国学健康绝学系列》,这本是系列之七,《求医不如求己》才排第九。中医的效果一般分为两种,一种叫做无用,一种叫做有害。对于本身可以自愈的疾病,中医大多数情况下是画蛇添足。我没有全部看过该书,因为怕浪费太多时间,就调了一段最能反映其基本情况的来细读,这也是很多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之一,那就是小儿发热。现代医学认为小儿发热的原因很多,但绝大多数是可以自愈的,也就说不用任何治疗,绝大多数小孩都可以平安度过,不留任何后遗症。现代医学能够教给家长的也不过是多喝点水,预防脱水。下面就让我们看看这本书是如何画蛇添足的。

总体上来说,作者把小儿发热分为:一岁半以内婴儿的发热,受凉引起的发热,手脚不冷、但面色发红的发热,白天晚上持续的发热,白天不热晚上热的发热,两岁以上孩子的发热这几种。和其他很多中医白痴养生书一样,光看这种分类就知道作者思维混乱,条理不清。如果现代医学科普书这样写,完全可以认为是愚弄读者,但中医限于能力,我们就不要过于苛求了。

具体来说,一岁半以内孩子发热是最简单的,因为这里似乎不用什么辨证了,只要用手捂小孩的前囟门就可以,直到捂的小孩子出汗为止,如果不出汗就要一直捂下去,孩子叫醒以后要“多给喂一些温开水或红糖水”。作者还用自己的孩子来举例,说有一次捂到一个半小时,直到手都麻了才出汗。真不知道看了这些的家长,一旦医生建议注意室内通风,注意孩子头部降温的时候会如何选择。

受凉引起的发热自然要用性热的东西,作者建议的生姜红糖水,如果能加上点葱白最好。手脚不冷面色发红,作者认为是内热较重,生姜红糖水就变成了绝对禁忌了,“应该让孩子大量喝温开水,也可以在水中加少量的盐,冲成淡盐水给孩子喝”。我很好奇,如果孩子发热时手脚一会热一会不热,或者原先冷后来又热该怎么处理?

白天晚上都热就“说明体内有内热或炎症”,那就应该用凉的东西去冷却它,作者建议的是苦瓜煮“水”,这里还加了一条禁忌,不能吃鱼和虾,我好像记得在中医那里,鱼和虾是生在水里的东西,所以性凉,不知道为什么不能用来清内热了。

如果是白天不热晚上热,那就是“体内寒重及亏虚引起的”,仍是要和生姜红糖水,最好再喝肉汤和淡淡的鸡汤,“同时让孩子多喝水”。

2岁以上孩子发烧就更简单了,按摩就行了,“一边搓,一边让孩子多喝些温开水”。这样搓的效果有多好呢?作者说了,一般两天就好了。那么不按摩几天能好呢?我女儿出生至今两次发热,我们都不知道按摩是什么东西,当然也不会去按摩,第一次不到两天,第二次两天半就好了。我是不是可以认为按摩和不按摩相差不大?

细心的人大概已经看出了,不管是什么样的治疗方式,也不管按照中医辨证孩子是体内寒还是热,都离不开喝水。这是唯一与现代医学一致的地方,也可能是唯一值得采用的东西。至于那些生姜、葱白、苦瓜,以及捂头顶和按摩的中医教教义,只不是画蛇添足,给孩子家长增加麻烦的同时,还要把孩子本身自愈的功劳揽到中医身上。就像古代的神汉在下雨前正好弄了一场神鬼乱舞,就要把下雨的功劳揽到自己头上一样。

Jul 11

昨天吃过晚饭带小小下楼转转。在楼下一家新开的花店门口停住了,看上去是专卖水栽花卉的。正好要买几盆这样的花,也顺便让小小多看一点植物,就想进去看看。还没进门,就被一个老太太拦住了,神色凝重的看着小小,很严肃的说小小缺钙。现在小孩只要让人看就缺钙,十个蒙九个大概蒙差不多。只是因为自己职业的关系,对任何外行危言耸听的谈论医学话题都不感冒甚至反感。看老太太罗里罗嗦没完没了,我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前几天刚去医院查了,钙不缺。”老太太露出一副很不屑的表情,说:“我自己医龄五十年了,我不管什么专家不专家。”不过我怀疑如果我说医院检查确实缺钙的话,她又会表现得很骄傲。不过好在总算不再纠缠小小缺不缺钙的问题,但下一个话题更扯淡。老太太先问小小是男孩还是女孩,然后问小小像我还是像她妈,我说像我多一点。老太太立刻中了奖一般,断定小小雄激素过多,雄激素过多的原因还是缺钙。说到这里我已经没有耐心听她胡说八道了,并且这期间我也发现老太太并不是花店的主人,就径直进了花店,把她凉在了那里。

鲁迅先生讽刺中国人喜欢对小孩子作一些夸张的没边的赞美甚至是预言,比如将来肯定当官等等,但忘了有时候也喜欢加一些无端的威胁,比如生辰里面缺东西,要从姓名里面补充;小小鼠年出生,老鼠见不得光,因此名字里面不能有“日”和“光”等等。这些东西现在还在流行,似乎又开始流行缺钙了。

Jul 04

南平医闹事件发生后,又有人出来贩卖陈词滥调,说什么医闹之所以生机盎然,是因为患方对医疗纠纷鉴定的不信任。说白了,医疗事故鉴定的专家本身就是医生,难免会袒护同行,要不然下次自己摊上医疗纠纷,就没有人帮自己了。因此患者不相信医疗事故鉴定,宁可将希望寄托在扰乱公共秩序,甚至暴力威胁医生身上。听起来好像有道理,但是不是那么回事。这些人在得出这个结论之前,忘了一个基本的前提,假如绝大多数医疗纠纷中,医生一方确实没有违反诊疗常规,不应该承担责任,医疗事故鉴定的专家们得出的绝大多数貌似利于医方的鉴定结论中是公正的,如果是这样的,那么医闹与医疗事故鉴定之间的关系,还有那么重要吗?甚至说,在患者家属心底里明白医方没有责任,但装作不明白的情况下拒绝医疗事故鉴定,那么医闹的生意兴隆还能用医疗事故鉴定的缺位来解释吗?

就拿这次南平医闹来说,病人在住院之前隐瞒了曾经在其他医院住院,但因为怕透析花钱,拒绝了其他医院要求其先进行透析,等血肌酐等指标有所好转以后再进行手术。而肾功能衰竭很容易引起心功能衰竭,急于手术治疗危险较高,这一点,我相信病人原先就诊的医院应该是向病人和家属讲明了的。目前看来病人的死亡可能与注射杜冷丁之后引起的呼吸心跳抑制有关,如果是心肺功能储备尚可的病人,应该复苏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我们经常进行麻醉状态下的内窥镜检查,有些病人在静脉注射麻醉剂后血氧饱和度很快下降,麻醉师最常做的也不过是抬高一下病人的下颌,顶多用面罩辅助一下,血氧饱和度很快就会升上来。但如果是心肾功能都很差的情况下,一方面药物不容易排除,对别人来说是一支药,对这样的病人来说可能就变成了好几支,另一方面心肺功能严重受损,本来机体就处在缺氧的代偿状态,对别人来说常见的不良反应,在他来说就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些都是一个普通医学专业人员最容易想到的死亡原因,恐怕也是病人家属听到的最多的专业解释。但病人家属一句话说的很好:“病人在你们医院死了,就应该赔钱。”这样的方针政策一确定,什么样的医疗事故鉴定能让病人心服口服呢?

还有,医疗事故鉴定的专家如果不是来自医务界,我很想问一下,应该来自哪里?除了医学专业人员,谁有资格对医疗纠纷进行鉴定?难道让病人家属投票解决?根据记者的报道?哪怕记者像编小说一样发新闻?由文化大师含泪宣布?还是让万能的政府协调解决?说穿了,不过是钱作怪。如果上面的那个病人有的是钱,或者看病治病不用自己花钱,那么就不会舍不得做几次透析,等心肾功能好转以后再进行手术;如果有钱,南平的医生可能也不会在乎手术之前再全面的检查一下病人的各项指标,而不用背上乱开检查的骂名;如果有钱,可能医闹的市场会冷清一些。事情应该就是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