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传“当年明月”装疯说起

3 04 2025年

这几天中国的网上都在传,《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由于精神病发作,被送到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治疗。十几年前,出版社曾送过我一套《明朝那些事儿》,我翻了几页,发现这书不是给我这种文化程度的人看的,也没有兴趣给它写书评,所以就没有看下去。我以前只知道“当年明月”是广东海关的一个公务员,现在网上传说他被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收治,就查了一下,发现他已经跳槽去上海当了一个副局级的官。他是被上海市长龚正看中的。龚正曾经是海关总署的副署长,可能龚正是他的粉丝,那时就赏识“当年明月”。后来龚正去山东当省长,就把“当年明月”也调到了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当了一个处长,龚正到上海当市长,也把“当年明月”带到上海当上海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据网上的说法,“当年明月”猥亵女上司,又殴打了男上司,被鉴定出精神病发作,就被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收治了。这事的真假我们不知道,但已经传了这么多天,而且传遍了整个网络、上了热搜,没见“当年明月”或他的亲友出来辟谣,也没见上海市政府出来辟谣,所以这事大概率是真的,是可信的。但网上很多人认为“当年明月”是装疯,不是真疯。说他是怕被追究,为逃脱法律责任装疯,因为精神病人可以不用负法律责任。也有人认为他是卷入了官场斗争,不惜自污来自保。央视的评论员刘戈也是“当年明月”的粉丝,他晒出《明朝那些事》一个章节里的例子,叙述明朝也有一些官员怕受到迫害而装疯,说明“当年明月”装疯就是由此受到的启发。

 

中国古代的确经常有官员装疯,但古代没有精神病学和精神科医生,官员是不是真疯由皇帝说了算,很容易靠装疯蒙混过去。但现在想靠装疯来逃避制裁,未免太小瞧了精神病科的医生,更何况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算是中国一流的,有那么容易就靠装疯把医生骗过去吗?

 

中国的精神病鉴定经常会在网上遭到质疑,除了被认为是装疯的,更多的被认为是受到政治迫害,没病被精神病了。最近也有一个例子,江西南昌有一个叫李宜雪的女青年,两年前由于在商场威胁要自杀,被警察认为是精神病,送到江西精神病医院收治。出院之后,李宜雪就起诉江西精神病医院,还在网上直播,声称要曝光江西精神病医院怎么虐待病人。她因此成了网红,号称有好几亿点击。她做视频时经常骂人,被一个姓罗的告了,警察找上门。按警方的说法,李宜雪说自己有精神病,不应该承担法律责任,申请由北京权威机构对自己做精神鉴定。警方找了北京安定医院的3名医生对她做精神鉴定,认为她患有精神障碍,又有完全责任能力,社区政府就把李宜雪送精神病院收治。

 

但网上很多人认为她没有病,是遭到了迫害。我看到美国之音找了几个“海外民运人士”讨论这事,法轮功的媒体也认为她遭到了政治迫害。的确,专制独裁国家以前经常发生这种事,将持不同政见的人作为精神病关进精神病院,连判刑都不用。在十几年前,中国还是旧时代的时候,媒体大量曝光过,地方政府会把频繁上访的人当成精神病关进精神病院,“被精神病”这种说法就是那时开始出现的。现在是新时代了,即使还有被精神病的事,媒体也不会报道的,没有哪个记者敢去做调查。这不等于没有这种事情。不过,李宜雪并不是一个持不同政见的人,她其实是一个爱国、爱党的小粉红,地方政府有啥必要去迫害她?即使因为她成了网红,有损地方形象,要迫害她也完全可以以造谣的名义把她抓起来,没必要把她送到精神病院。即使要把她送到精神病院,北京安定医院的医生有什么必要配合地方政府迫害一个网红呢?

 

精神健康会越来越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那么怎样做鉴定、怎样收治也会变成一个越来越大的问题。不只中国是这样,美国也是这样。美国对于有可能对自己或别人造成伤害的精神病人,也可以强制收治,不过各州的规定不一样。加州的规定是,医生可以对精神病人强制收治不超过72小时。如果超过72小时认为病人还有危险,就要走法律程序,由法官批准延长收治时间,但最长不能超过30天。其他州有的规定得比较松,就有空子可钻。前一段时间有美国媒体报道说,有的所谓的精神诊疗中心为了赚医保的钱,强制长时间收留来看病的精神病人,因此制造出个人悲剧和家庭悲剧。

 

加州在几十年前的规定也很松,可以长时间一直强制收留病人,所以加州政府建了不少精神病疗养院,环境都还不错。但后来加州通过法律规定不能长时间强制收留精神病人,这些精神病疗养院也就废弃了,都空置了。前一阵有人提议说,现在加州住房这么紧张,应该把已经废弃的精神病疗养院利用起来,改造成住房。

 

但是,禁止长时间强制收留精神病人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有很多精神病人不认为自己有病,不会主动要求住院治疗;还有的精神病人虽然知道自己有病,也不愿意去医院接受治疗。这就会给家人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加州无家可归的问题很严重,无家可归者中相当一部分精神健康有问题。

 

所以在2022年加州新通过了一个法律:如果有家属、朋友或第一响应者(急救人员、精神科医生等)认为某人有严重的精神疾病,应该长时间住院治疗,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请。法官找精神科医生鉴定后,可以判决强制住院治疗,时间可以长达1年。1年之后如果医生还认为没能治好,可以再开庭审理,由法官判决再延长时间继续住院治疗。

 

但中国不是法治社会,是警察国家,法官的权力还不如警察。警察可以动不动就随便抓人,当然也可以动不动就随便把人送到精神病院强制治疗,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精神病鉴定和强制收治经常会遭到质疑。

 

2025.01.08录制

 

2025.02.01整理



无比庞大的人类细胞图谱工程

2 04 2025年

以前有“人类基因组工程”,后来又有“人类蛋白质组工程”,2016年有人发起一个更庞大的工程,叫做“人类细胞图谱工程”,有大约100个国家的3000多名科学家参与。这个工程的目的是,把人体里只要跟别的细胞有一点差别的所有细胞都绘制、确定下来。

 

为什么细胞跟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会有差别呢?因为基因的表达不同。而基因的表达不同,最主要的表现在从DNA转录成RNA获得的转录文本不同。这个工程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每一个细胞中的RNA转录文本确定下来,这叫做转录文本组。基因的表达还会受到DNA上化学修饰的影响,也就是所谓的表观遗传,所以这个工程还要把细胞里所有的DNA的化学修饰也都确定下来,这叫做表观基因组。

 

这项工程之所以能够进行下去,得益于生物技术的进步,做一次实验就可以把几千个细胞的转录文本组都测定好。过了这么几年,这个工程现在有了大的进展,最近宣布已经绘制了6200万个人体细胞。听上去很多,但人体总共有37.2万亿个细胞,现在的绘制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即使把人体所有的细胞的不同都绘制下来,确定了它们在身体的哪个器官、组织、部位,也不等于这项工作就完成了,因为这样绘制出来的图谱只是确定了这些细胞的空间分布,是静态的,而细胞是动态的。人体会发育,也会衰老,在发育、衰老的过程中,即使是同一个部位的细胞会发生变化,所以也必须把由于发育、衰老发生变化的细胞都绘制下来。

 

细胞与细胞之间会有联系、通讯,也会导致细胞发生变化,所以还要把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联系、通讯导致的变化也绘制下来。

 

即使把这些都绘制下来了,获得的也只是健康的细胞,而人会生病,就会出现病态的细胞,跟正常、健康的细胞又不一样,那么还必须把人体生病时出现的病态细胞也绘制下来。这样的话,这个工程的工作量就极为庞大,什么时候能完成就不知道了。

 

2024.11.21录制

 

2025.01.31整理



茶叶里的农药残留会增加癌症风险吗?

1 04 2025年

我在上次谈到喝茶有导致癌症的风险,举了中国研究者对中国人喝茶情况的研究。我本以为举中国自己的研究会更有说服力,因为举外国的研究一些中国人就会有借口说是外国人要抹黑中国的传统饮料,或者说外国人不懂得喝茶、不会喝茶,或者认为中国人是特殊人种,就像有些中国人抨击外国研究说吃中药有危险一样。但我没想到,不少人反而觉得中国人自己做的研究不可靠,认为中国人喝茶会有导致某种癌症的风险不是茶本身的问题,而是中国的茶叶有很高的农药残留造成的。

 

其实,最早发现喝茶会增加某种癌症,特别是胃癌和食道癌风险的,不是中国人,而是外国人。日本最早发现喝茶会增加胃癌的风险,英国以前也发现喝茶能够增加食道癌的风险,而且喝热茶的人得食道癌的风险是喝茶没那么热的人的3倍。所以,致癌风险显然不能归咎于中国的茶叶农药残留比较高。

 

目前也没有发现现在种茶使用的哪一种农药是致癌物。那些农药最早都是国外研发、从国外进口,后来中国自己生产的,国外对这些农药做过比较深入的研究,知道并没有导致癌症的风险。这不等于说这些农药就没有别的危害,有的是中毒、低毒,有的是剧毒,浓度过高会毒死人。但即使是喝了会死人的剧毒农药,含量很低时的慢性危害也不等于就一定是致癌的风险。

 

中国茶叶里农药残留比较高的问题,早在2012年就引起了关注(那个时候我还在中国),是被绿色和平组织炒起来的。他们在中国市场上买了一些茶叶做检测,发现普遍都有农药残留,而且普遍超标,甚至有的茶叶里含有十几二十种农药残留。但他们所谓的“超标”指的是超出了欧盟的限值,而不是中国的限值,除了极个别的例外,大部分都符合中国的限值。也就是说,在中国市场上用不着下架,只不过出口到欧盟就会被禁止进口。欧盟的限值往往定得非常严格,比中国的限值严格得多。中国的食品标准基本上都是抄的美国标准,欧盟的标准往往比美国标准还要严格得多,限值往往是美国标准的几分之一、几十分之一,所以欧盟经常被指责用严格的标准搞贸易壁垒。

 

在中国市场上使用欧盟的标准本来就不妥,而且即使超标,绿色和平组织测出来的量也很低。超标最严重的那种茶叶里有十几种农药残留,有的超标了,但即使把十几种农药残留的量全部加起来,也只有每千克几毫克的数量级。喝茶跟吃别的食品不同,每次用量很少,也就几克茶叶,即使里面农药残留超标,根据绿色和平组织测出来的结果,几克茶叶里也就十几微克农药残留。而且是残留在茶叶里的。我们喝茶并不是把茶叶吃下去,而是用水冲泡,而农药往往是脂溶性的,不溶于水,用水冲泡冲下来的农药残留的量就更少,可能就几微克,可以忽略不计,不会产生什么慢性危害。如果说每天吃下几微克农药残留就能产生什么危害,那么跟我们从别的食品,如蔬菜、水果、肉,甚至从环境、饮水、大气里摄入的农药残留相比,量也少得多,可以忽略不计。

 

这几天在微信公众号有一篇文章传得很广,而且标题起得很惊人:《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居民体内,惊现20种农药残留》。那篇论文其实早在2023年就已经发表了,不知为什么这几天突然被翻出来作为一个最新的重大发现。那篇论文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哈尔滨居民做的调查。他们找了91个哈尔滨居民,抽血、检测尿液、抽脑脊液,查有没有农药残留,查出了20种。

 

这个研究比较新的地方是检测了脑脊液的情况。这种研究以前有人做过很多,但一般也就查一下血液和尿液里的农药残留,没有人还抽脑脊液来查农药残留。所以他们研究的结果就有别人以前没有发现过的,在脑脊液里测出有6种三唑类农药,但在血液、尿液里没有查到。三唑类农药是一种低毒农药,在农业上用来杀真菌。

 

这20种农药的残留,有的在血液里,有的在尿液里,有的在脑脊液里,有的在三种体液都有发现。它们有的早已被禁用,为什么还能在体内检测到呢?那就是从环境摄入的。比如DDT早就被禁用很多年了,但它非常稳定,在环境里还有很多。之所以被禁用,也是因为它非常稳定,进入环境就很难被消除掉,所以直到现在,我们还会从环境里摄入DDT,还能够检测到。还有一小部分是从食物链里摄入的。他们对摄入的量做了评估,先根据检测结果估计每天摄入多少农药残留,再跟每天允许摄入的量做对比,发现这20种里有4种超过了每天允许摄入的量,这样就有健康风险了。从环境、饮水、大气以及别的东西里摄入的农药残留是历史遗留问题,好多种农药早就被禁用了,但因为以前用得非常多,又非常稳定,在环境里还残留着,除非移民到国外,不然的话就没有办法了。

 

从食物里摄入的农药残留属于监管的问题,只能要求政府做好监管,个人没法采取什么措施来避免。但不要因此就吓得花大价钱去买所谓的有机食品,因为有机食品本身也有健康风险,也存在着监管的问题。农药残留问题实际上被大大的夸大了,背后有推手。我一开始谈到的绿色和平组织之所以要炒作中国茶叶农药残留问题,就是为了推广“生态茶”。他们发布的报告有相当篇幅都在推广生态茶,说生态茶多好多好,可以避免农药残留什么的。那些在别的食品炒作农药残留问题的,也往往是搞有机食品或所谓生态食品的人,想吓唬大家去购买有机食品、生态食品,当然是花更多的钱,向他们交智商税。

 

2025.01.06录制

 

2025.01.30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