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自然》社论:约翰·马多克斯奖

11 11 2012年

英国《自然》社论:约翰·马多克斯奖
两名意志坚定的人是一个捍卫科学奖的首届获奖者

《自然》2012年11月6日

英国精神病医生西蒙·威斯利和中国科学作家方是民(方舟子)是约翰·马多克斯奖的首届获奖者。该奖由《自然》和科恩基金会赞助,由英国慈善机构“理解科学”推动和组织,纪念《自然》前主编约翰·马多克斯。约翰在倡导可靠的科学方面贡献突出。该奖奖励那些倡导与公共兴趣有关的可靠科学和证据,特别强调那些在从事这一事业时面临困难和反对的人。在今年首次颁发时,评委们奖给了两个人,每人奖励2000英镑(3200美元)。

中国的快速现代化以及共产党政府对科学技术的赞赏让其牢牢地接纳科学家和科学成就,有时到了不加辨别的程度。有太多的投机分子进入这一宽松环境之中,随时准备用夸大其词的履历、造假论文和剽窃论文、假药以及没有临床证据的医疗方法为自己牟利。

2000年,方是民开始在他的新语丝网站上曝光这些胆大妄为之举。方曾受训成为一名生物化学家,但改行成为科学作家和评论员。作为一个局外人,他做了科学界想做但是经常做不成的很多事情——根除造假者。

例如,方曾质疑DNA保健品,当时该保健品大作广告,声称它能让疲劳的人、孕妇以及老人重获活力。最终,政府对此保健品发出了警告。方看上去尤其有兴趣抨击那些有权势或很知名的科学家。他甚至挑战政府对中国传统医学的支持。但是他的目标进行反扑,有一个案例尤其显得歹毒。在2010年夏天,受雇于一个泌尿科医生的暴徒用铁锤袭击了方,据方说,暴徒试图杀死他。方之前不仅挑战该泌尿科医生开展的一项外科手术的有效性,还质疑了他的履历。

方让一个模糊的体系变得透明。他在一个缺乏批评和争论的社会开辟了一个论坛。

西蒙·威斯利是伦敦国王学院精神病研究所的精神病医生,其专业主要涉及两个领域——军事人员和退伍军人的心理健康,以及慢性疲乏综合征。他和同事证明了慢性疲乏综合征和抑郁症的症状存在高度重叠。他从事一项重大而艰巨的研究来检验常见病毒感染和后来的疲乏之间的联系,发现并不存在简单的因果关系。随后他研发出了一种使用认知行为治疗技术的疗法,在许多病例中都有显著改善,有一些病例患者获得新生。这一疗法经过了大型临床试验的检验,被收入了英国国家健康与临床成就研究院的指南。

“一直以来,”提名他获奖的人说,“威斯利遭受到了来自一小部分有权势的人持续不断的虐待和阻挠,这些人把自己打扮成自助组织,对该疾病提倡一种极端而狭隘的观点。这一观点否认任何心理的和精神病的因素,到了把精神病学当成是一门抹黑精神病患者的卑鄙学科的地步。二十年来,威斯利收到了充满敌意的信件、电子邮件甚至死亡威胁。他和他的临床团队受到恶意投诉,议院也对其提出站不住脚的疑问。他在互联网上遭受恶毒的攻击,有组织地试图把他变成一个让人憎恨的人物。他被比作约瑟夫·门格尔——这一比较特别伤人,因为西蒙是纳粹大屠杀幸存者的儿子。也许很天真,西蒙面对这些攻击时,大多尝试与其对话,试图进行教育、让其放心,而不是以牙还牙。”

威斯利是第一个承认在这个领域从事研究的人也受到了类似的甚至更糟糕的虐待的。尽管如此,该奖认可威斯利对这些问题采取的非常公开的立场。

《自然》对西蒙·威斯利和方是民的获奖表示祝贺。

NATURE | EDITORIAL

John Maddox prize
Two strong-minded individuals are the first winners of an award for standing up for science.

06 November 2012

The British psychiatrist Simon Wessely and the Chinese science writer Shi-min Fang are the two inaugural winners of the John Maddox Prize. Sponsored by Nature and the Kohn Foundation, and stimulated and organized by the UK-based charity Sense About Science, the prize commemorates a former Editor of Nature, John Maddox. John was distinguished for his championing of robust science. The prize rewards individuals who have promoted sound science and evidence on a matter of public interest, with an emphasis on those who have faced difficulty or opposition in doing so. In this inaugural year, the judges (see go.nature.com/9rvd1t) were able to make two awards, each of £2,000 (US$3,200).

China’s rush to modernize and the communist government’s celebr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firmly embraced scientists and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sometimes uncritically. And into that permissive milieu has walked a plethora of opportunists ready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situation with padded CVs, fraudulent and plagiarized articles, bogus medicines and medical procedures carried out without clinical evidence.

In 2000, Shi-min Fang started to expose these escapades in his New Threads website. As an outsider, trained as a biochemist but turned science writer and commentator, he has done much of what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aims, but often fails, to do — root out the fakers.

For example, Fang called into question DNA supplements that were widely advertised as a means to rejuvenate the tired, the pregnant and the old. Eventually, the government issued warnings about the supplements. Fang seemed to especially relish smacking down powerful or popular scientists. He even challenged official suppor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ut his targets fought back, in one case with particular hostility. In the summer of 2010, thugs hired by a urologist attacked Fang with a hammer and, according to Fang, tried to kill him. Fang had previously challenged not only the efficacy of a surgical procedure developed by the urologist, but also his CV.

Fang imposes transparency on an opaque system. He has opened a forum for criticism and debate in a community that is otherwise devoid of it.

Simon Wessely is a psychiatrist at the Institute of Psychiatry, King’s College London, who has specialized in two areas above all — the mental health of military personnel and veterans, and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He and his colleagues demonstrated substantial overlap in symptoms between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and clinical depression. He carried out a massive and ambitious study to test the link between common viral infections and later fatigue, and found that there is no simple causal association. He subsequently developed a treatment approach using cognitive-behavioural therapy techniques, which in many cases brought about substantial improvement and in some was life transforming. This treatment was tested in large clinical trials and can now be found in the guidelines of the United Kingdom’s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linical Excellence.

“All along the way,” says the individual who nominated him for the prize, “Wessely has had to suffer continued abuse and obstruction from a powerful minority of people who, under the guise of self-help organizations, have sought to promote an extreme and narrow version of the disorder. This version repudiates any psychological or psychiatric element to the extent that psychiatry is viewed as a contemptible discipline, which, by association, denigrates psychiatric patients. Hostile letters, e-mails and even death threats have been directed at Professor Wessely over two decades. Mischievous complaints have been made against him and his clinical team, and bogus questions raised in the Houses of Parliament. He has suffered a vigorous Internet assault and coordinated attempts have been made to turn him into a hate figure. He has been compared to Josef Mengele — particularly hurtful since Simon is the son of holocaust survivors. Simon has, perhaps  naively, tried to deal with most of these by seeking dialogue and trying to educate and reassure, rather than by responding in kind.”

Wessely is the first to acknowledge that others working in this field have received similar or even worse abuse. Never-theless, the prize recognizes the very public stand that Wessely has taken over these issues.

Nature congratulates Simon Wessely and Shi-min Fang on their awards.

Nature 491, 160 (08 November 2012) doi:10.1038/491160a



工信部调查360浏览器 金山发布360窃取隐私证据

5 11 2012年

记者:史燕君
2012年11月05日国际金融报

由于安全软件存在于系统的最底层,因此,从技术上说,它想要收集什么信息就能收集到什么信息,关键取决于企业对于用户隐私的态度。这些公司在获取大量的信息之后,可以做很多数据分析、改进产品、发展新业务等,如果内控不严,就会造成信息泄露

由方舟子质疑奇虎360窃取用户隐私而引发的“方周大战”在持续。近日,工信部明确表示,对360通过其浏览器窃取用户的信息和隐私问题,“如果查实确有违法违规行为,我部将依法予以严肃处理。”

对于工信部的调查,奇虎360很自信,它在给记者发来的声明中表示欢迎。不过,来自同行们的举证对其似乎很不利。工信部表态后,金山、网秦、卡巴斯基等其他安全厂商纷纷表态,坚决支持工信部对360的调查,以彻底肃清安全软件行业中某些企业一直以来隐藏的隐私安全问题。其中,金山还出面提供360侵犯用户隐私的切实证据。在第三方分析机构易观国际举办的“安全沙龙”上,金山毒霸安全工程师、反病毒专家李铁军发布了360超范围收集政府、机构、个人隐私信息的确凿证据,并全程展示了360安全卫士操纵用户电脑,窃取用户隐私的全程视频。

昨日,互联网威慑防御(IDF)实验室创始人、安全专家万涛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作为独立第三方,IDF实验室正在对金山提供的证据以及结合360给出的回应进行验证核实,预计报告会在近几日得出。

万涛认为,此事的关键是由其引发的公众对于安全软件的信任危机。不过,从另一个方面讲,工信部的出面调查某款软件侵犯用户隐私在国内尚属首次,如能借此机会明确国内安全行业底线与规则,对促进行业自律和网民隐私保护都是利好。

金山举证360

据李铁军介绍,2010年底,有网友曾发现,在Google上可以搜索到大量中国网民使用互联网的隐私记录,信息包括个人浏览记录、账号密码、联系方式以及企业内网信息,据查证,这些数据来源恰是360公司。

记者看到,这些信息十分详实。比如,在淘宝购物的罗小姐的信息是:她于2010年12月16日19∶01下单购买了一件韩版时尚外套,价格69元,联系地址为上海市金山区某地,这一信息记录中甚至包括罗小姐的电话、网络订单号等详细信息。此外,一些用户的QQ账号、密码、政府机关、企业内网信息及经营数据也被360收集和泄密。

据金山公司的统计发现,此次泄露数据总条数141万条,其中涉及用户名信息的条目有247326个,包含用户名又包含密码的条目816个,邮件记录数21444个,QQ空间记录数229080个,淘宝信息90747个,内网记录数2474个,文档记录数7576个。

“相对于360收集的海量数据来说,目前Google抓取揭露的信息仅是冰山一角。”李铁军在会上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网名为“独立调查员”的网友曾举证了360定期收集用户隐私数据并上传到360服务器的行为。而在此次会议上,李铁军首次通过视频,复现了360安全卫士(7.3版),偷传用户使用电脑等私密操作行为到自有服务器,窃取用户隐私的全过程。

现场显示,电脑在已经关闭360“云安全计划”(云计划具有信息上传功能)并断网的条件下,360安全卫士仍会自动记录用户对电脑的操作信息。例如,测试人员在电脑中打开记事本、玩纸牌等操作行为,均被360安全卫士记录下来,而在该软件目录中,还可以找到记录了程序名称、运行时间及程序详细信息的文档。联网后,360安全卫士迅速将该文档信息上传到360服务器。随后,360立即删除在信息收集过程中产生的文件夹,使用户完全不会发觉360的这一行为。

技术成犯罪保护伞

“如果金山曝出的问题属实,那么360此举已经造成比较严重的超范围采集用户隐私。”对于金山的举证,万涛表示,作为独立第三方,IDF实验室正在对金山提供的证据进行检测,同时也会结合360方面的说法。

万涛表示,这一报告将会在近期出结果。不过,他透露,从目前来看,金山举证的问题有些确实存在。

一位不愿具名的安全领域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由于安全软件存在于系统的最底层,因此,从技术上说,它想要收集什么信息就能收集到什么信息,关键取决于企业对于用户隐私的态度。“这些公司在获取大量的信息之后,可以做很多数据分析、改进产品、发展新业务等,如果内控不严,就会造成信息泄露。”

事实上,近年来,网络信息安全事件频发,从2010年11月3日爆发的“3Q大战”到2011年12月下旬的程序员网站密码泄露事件,再到近日爆发的“方舟子和360大战”,用户隐私屡屡在网络上“裸奔”。

对此,上述不愿具名的安全领域人士表示,这种情况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一方面,国内在用户隐私方面的监管不健全,基本处于草莽时代;另一方面,企业窃取用户隐私只是一瞬间的事,之后往往会删除,这就导致事后取证困难。“这些都会助长企业的窃取之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政策与资源委员会专家成员于国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政府部门对互联网公司的监管也越来越难。尤其是一些网络公司实际都是在境外注册,而我国政府部门所管的只是这些互联网公司在中国国内的一个牌子而已,管理权限有限,力不从心。

透明评测是上策

尽管工信部表示要调查360公司,但于国富对此并不乐观。在他看来,检测的样本具有太强的主观性和随机性,所以,要求某一个鉴定机构给某一款软件发放“清白”的许可证,本身就是不靠谱的。

万涛认为,要减少这种安全软件企业的安全问题,开放源代码,增加透明度可能是改变当前现状的可行性办法。“广遭质疑的360云查杀症结就在于目前的‘不透明’,运营机理和如何上传数据以及相关标准、流程都不为公众知晓,这种不透明没有规范的行为的确很难让用户不担心,一旦自身暴露安全缺陷也容易为黑客大开方便之门。”

万涛建议:“安全厂商可以把特别核心的技术内容予以保护,比如引擎和病毒库,但涉及用户桌面端的系统控制权限机制和检测标准等这部分可以开源,组织安全爱好者一起来查找BUG,检测产品自身安全可靠性。”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质疑,360此前在声明中也表示,已经将产品代码提交有关部门检测。不过,360此举在万涛看来,有忽悠的成分。360软件提交的代表只是客户端代码,而其使用的是云端控制技术,单单检测桌面软件很难检测到问题,对整个过程与环境进行检测评估才能更好地说明问题。“把问题集中呈现在阳光下解决,推动行业自律,这是国内安全产业健康发展的正途。”



腾讯微访谈:方舟子与网友共话美国大选

26 10 2012年

2012年10月26日下午2~3点

二当家 : #提问司马南、方舟子# 奥巴马和罗姆尼,二位倾向于谁能赢?相对来说,哪位获胜对中国有利?

方舟子 : 谁能赢不好说,最新的民意调查结果表明结果会很接近,有的调查表明奥巴马赢,有的表明罗姆尼赢。一般来说总统谋求连任有资源优势。在野的时候对外政策会表现得强硬,上台了就会比较务实,所以不管谁在台上,对华政策都会差不多。

小何 : #提问司马南、方舟子# 方舟子(@fangzhouzi) 请问方博士:你如何看待美国大选与中国代表大会之间的区别。

方舟子 : 美国大选的结果没法内定,要看投票结果,而且由各个普通选民的投票来决定。中国的选举只是一个形式,而且普通选民只能选最无权力的最基层地方代表,影响不了结果。

流浪的猫 : #提问司马南、方舟子#都说美国大选比的是谁钱多,那美国的三公经费是多少呢,能不能做个对比呢

方舟子 : 竞选经费的多少会影响美国大选,但也不是比谁钱多,并不是经费多的那方就会获胜,否则不用投票了,或不用做民意调查预测谁可能获胜了,改比谁钱多就可以了。

永遠有多遠 : #提问司马南、方舟子#请问二位,你们有没有亲属是美国国籍?

方舟子 : 没有。

火眼金睛 : #提问方舟子、司马南#中国人有必要关心美国大选吗?

方舟子 : 很有必要。美国作为当今第一强国,在世界各国中与中国的关系最为重要,有必要了解其政治运作。了解美国大选也会为中国将来政治制度的改革提供借鉴。

竹强 : #提问司马南、方舟子#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在理论上是高于 美国民主制度的,但是为什么现目前,中国表面上没有美国民主呢

方舟子 : 一个在实际上只起橡皮图章作用的制度不可能理论上会高于由普选决定结果的制度。

赵超 : #提问司马南、方舟子#两位是党员吗?如果不是,给你们两位一次机会,你们会愿意接受机会加入中国共产党吗?说实话!!!方舟子(@fangzhouzi) 司马南(@simanan)

方舟子 : 我不是任何党派的成员,也不打算在将来加入任何党派。

开开心心 : #提问司马南、方舟子#美国教育界和科技界的人对奥、罗两人的选择会有明显倾向性吗?谢谢

方舟子 : 美国民主党是美国的自由派(左派)政党,其政治理念比较获得美国知识分子的认同,所以不管谁当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历来在美国教育界和科技界有比较多的支持者。

杨国科 : #提问司马南、方舟子#美国选举的时候,美国的普通民众都在做什么?他们能影响选举吗?还是选举在影响他们?

方舟子 : 美国大选的结果是由选民一人一票统计出来的,普通民众当然能影响选举结果。但选民在投票时,也会收到广告、宣传的影响。

yy : #提问司马南、方舟子#竞选基金是肿么回事?每个人都可以捐吗?公司可以捐吗?数额、使用有哪些限制?

方舟子 : 每个人每届给一个候选人的捐款不能超过2500美元。公司可以组成政治活动委员会进行捐款,但每届给一个候选人的捐款不能超过5000美元。

JohnChing : #提问司马南、方舟子# 美国选举会有地方利益博弈吗? 怎样体现地方利益平衡?

方舟子 : 美国总统选举是分州选的,谁在哪个州获胜,那个州的票数就全部归他。这种设计让人口少的小州显得比较重要,这就体现了地方与联邦的利益平衡。选举日这天还要选一大批地方官员,像州长、市长、议员、检察长、地方法官等。

王豫 : #提问司马南、方舟子#方博士觉得中国实行哪种民主模式比较好呢?

方舟子 : 民主模式可以很多种,但真正的民主应是每个选民的投票结果能够影响到国家最高领导人、地方各级最高领导人、民意代表的选举。

杨国科 : #提问司马南、方舟子#大选在即,美国会不会像国内某些地方,存在暗地收买选票,打架杀人放火,污蔑和陷害等等的行为存在?

方舟子 : 这种情况在美国一百多年前某些地方发生过,现在不会了。只有“污蔑”还会有,在演讲、竞选广告中,有时会有意无意地污蔑对方。

杨康叶 : #提问司马南、方舟子# 请问方舟子,你上次说了美国有的州支持哪个政党是很铁很稳固的,比如加州就是民主党的天下,只有俄亥俄和佛罗里达等州才是摇摆州,往往选举胜负在这几个州决定,请问那些铁的州的州长是不是一般都是一个政党的候选人选上?比如台湾的高雄市市长一般都是民进党的候选人当选一样

方舟子 : 不是,保险州只是针对总统选举而言的。加州上届的州长施瓦辛格就是共和党。

南宫莫璃 : #提问司马南、方舟子#请问两位,若是两位侯选人当中一位胜出,另外落选的那位会不会受到竞选成功的那位的事后故意针对?

方舟子 : 不会。即使获胜者对失败者心存芥蒂,美国的制度和社会也决定了他无法采取什么报复行动。

胡强 : #提问司马南、方舟子#问方舟子老师一个最直接的问题:您是否支持美国的政治制度?

方舟子 : 美国政治制度是由一群聪明人理性设计出来的,而且定下后大家都遵守,能得到很好的实施,是比较完善的制度。当然里面也存在很多问题,两百多年来也一直通过宪法修正的方式进行改进。

胡强 : #提问司马南、方舟子#民主党喜欢干预市场经济,怎么还是自由派呢?共和党才是自由派吧?

方舟子 : 美国政治中说的自由派指的是社会自由派,即通过干预市场经济来寻求社会平等、公正,也叫现代自由主义。共和党是经济自由派、社会保守派,属于古典自由主义。

阿拉丁 : #提问司马南、方舟子#在美式民主中宗教因数有多大? 方舟子(@fangzhouzi)

方舟子 : 宗教因素会有一定的影响,比如宗教势力比较强大的美国南方各州,一般都支持共和党总统候选人。

蓝色减肥网 : #提问司马南、方舟子# 请问两位老师,现在钓鱼岛争端正是时候,而在美国的选民比较倾向于中、日哪一方呢?奥巴马和罗姆尼有用这个观点造势的想法吗?

方舟子 : 美国普通选民大多对国际形势不关心,甚至茫然无知,我敢说绝大部分美国人听都没听说过钓鱼岛。他们更关心的是与其切身利益相关的美国国内政策。

baimeimao : #提问司马南、方舟子# 百度上说,“美国人口最多的加利福尼亚州所拥有的选举人票多达55张”,难道不是一人一票吗?

方舟子 : 美国总统在形式上是由各州派出的538个选举人投票选出的。一个州派多少个选举人与该州人口多少有关,加州分配到了55张选举人票。如果民主党候选人在加州获胜,这55张票就全部属于他了。最终把各州的票数加起来,谁获得一半以上的票数谁就是下届总统。



从一个人的战争到全民的行动

25 10 2012年

2011年12月28日方舟子在百度沸点做的主题演讲。@原味葵花籽 根据视频记录,视频见:

http://yule.iqiyi.com/20111228/b0d0af34f6303aaa.html

主持人:下面让我们依然用最热烈的掌声,请出我们今天的第三位演讲嘉宾,方舟子先生。

方舟子:主办方给我的演讲标题本来是“从一个人的‘打假斗士’到全民性的打假军团”,我觉得让我自己来自称“打假斗士”可能更有人要在网上骂我太自恋了。所以我把它标题改了一下,变成“从一个人的战争到全民的行动”。虽然很多人一想起“打假”、“揭假”或者是什么“谣言澄清”啊,马上想到的会是我。然后在微博上,每天都有人来@我或者是留评论来问我,说“这件事究竟是不是真的”,“你对这件事又有什么看法”。但实际上近年来我已经比较少参与这种揭假或者说澄清谣言的这种事情了。我更多的经历是放在做科普这一块,所以我看百度发布的这一个榜单,“十大谣言新闻”里头,我看了一下,只有一条我曾经在微博上辟过谣。就是关于那个新疆籍艾滋病人通过滴血食物传播病毒这一条,有人问我碰巧被我看到了我就澄清了一下,其他的几条都跟我没有关系,甚至有的是我第一次看到。这是个好事,就说明有越来越多的人已经都参与到了澄清谣言来揭假的这件工作当中了。这其中的一个很主要的一个原因是由于微博的壮大。

10年被称为是微博的元年,那11年就是微博的二年。微博二年跟元年相比呢,我觉得有两大特点:一个是竞争更激烈了,在以前是新浪微博一家独大,现在又有腾讯微博,还有网易的、搜狐的等等,大家都想来分这一块蛋糕;另外一个特点就是粉丝不值钱了,就是用户多了。我前几天看到《三联生活周刊》对我的报道,里面提到说,虽然方舟子的粉丝不是很多,只有150万……天哪,在一年以前,一个人如果有十几万的粉丝都已经是了不得了,现在150万都已经不值钱了。这是好事,说明你用户多,当然里面也可能有很多僵尸粉丝,那是另外一个问题。所以这个是去年以来,互联网舆论监督方面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看点,就是微博的壮大。

去年的另一个看点是造谣党和辟谣党之间的对抗越来越激烈。微博壮大了,但随之而来的是谣言多了,这个谣言不只是这个谣言新闻榜单上面的这些。我看了一下,其他的榜单里头也涉及到谣言的问题。比如说在“十大食品安全”里头涉及到的“西瓜膨大剂”,那实际上是被谣言给炒起来的。还有“十大健康问题”里头排第三位的“电脑辐射过量”,排第五位的“亚健康问题”,实际上也都是谣言,而且是抱着商业目的的谣言。这个“亚健康问题”是那些卖保健品的人给炒起来的一个谣言,“电脑辐射过量”这个是卖防辐射服的那些人炒起来的一个谣言。而且这都是很具有中国特色的谣言,因为到了国外你就听不到这些了。

去年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有人试图给谣言合法化,所以提出了种种的理由,比如说“用谣言倒逼真相”,比如说“造谣与传谣是公民的基本权利”,这个都是写在正儿八经的文章里头的。出来了谣言有些人看不惯就要辟谣,所以去年的另外一个表现,就是民间出现了一些自发的、辟谣的微博。所以造谣党就说这个辟谣带有黑社会的性质。我不知道他的意思是不是说,你这个不是官方的,是民间的组织,所以就是黑社会。南方一份著名的报纸还登了一篇评论,标题就叫“人民不能被辟谣党代表”。所以这是去年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有人试图把造谣和传谣给合法化,然后再来抹黑这些辟谣的。

去年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普通网民与意见领袖的对决越来越激烈了,这个也是因为微博的关系。微博拉近了这些名人跟普通网民的距离,以前这些名人被包装起来了,在媒体上在舞台上被包装起来的非常光鲜的形象,一旦到了微博的舞台,近距离的接触以后,对他们的形象造成了巨大的损伤。让很多人了解到原来这些人是这种德性,以前看上去好像是非常伟大光辉的形象就没了。所以我套用了一句名言:“微博是把一杀猪刀,毁了那么多名人的脸。”这可能也包括我,因为我看了一下“十大唇枪舌剑”里头有两条是跟我有关的,第三条是“方舟子对李开复”,第六条是“方舟子对王菲”,我不知道把我列到这个榜单里头对我是一种表扬还是一种批评。因为每一次发生这种争论的时候,总会有人在那里说,“你怎么不去打假不去做科普啊怎么老跟人吵架啊”什么的,所以有一些人都会跳出来对我表示失望,说我以前是非常支持你的,没想到你是这样的。所以我觉得我的形象也是被毁掉了,至少在某一些人的心目当中。

而另外一个呢就是公知——公共知识分子的简称——变成了一句骂人的话。这也是跟微博有关的。以前的公共知识分子,大家是高山仰止的、高高在上的。一旦到了微博以后呢,形象也毁了。幸好在05年《南方人物周刊》评中国公共知识分子的时候我把它给辞掉了,所以我现在也可以心安理得地跟着大家一起来骂公知了。以前呢是政府公信力没了,就是官员的公信力没有了。后来呢是专家的公信力没有了,专家变成了扔砖头的家了。现在是这些所谓的“意见领袖”、“公知”的公信力也没有了,因为微博的关系。其实我觉得这是好事,就是让大家知道还是只有自己靠得住,就不用去听那些所谓的“意见领袖”的煽忽。

经常有人问我说,你是怎么去做这些揭露造假啊,去利用这个互联网,因为我们基本上靠的是互联网这么一个工具来做的。也有人问你的流程是什么。其实这个流程我觉得很简单,往往是有人来举报,这种举报呢有各种途径,有的是给我发电子邮件,或者是在论坛上发帖子,当然现在有很多是来自微博的留言、私信等等。然后引起了我的注意以后我就做一番搜索,搜索完了以后贴出来。然后就有一些反馈,有一些评论,然后有很多的网友也跟着参与到搜索当中,再传播开去,引起了很多人的围观。所以有人老说你怎么知道那么多事情,为什么那些内幕底细你都知道,其实在现在这个时代你只要知道怎么去在网上搜索和肯花功夫肯花时间去搜索,那么基本上你想知道的东西都是能够知道的。所以我说搜索是寻找真相的一个绝佳的工具。当然在这方面百度就可以体现出她的价值了。虽然我本人像很多老网民一样还是习惯用谷歌,只有在谷歌上不去的时候再试一下百度。

限于时间,还有判断的能力,靠一个人搜索是没法做得非常完全的,这个时候互联网这个互动的属性就体现出来了。往往是这个雪球越滚越大,因为我公布出来的可能只是初步的一个结果,然后会有反馈,因为很多人自觉地来帮你做搜索的工作。包括比如说像不久前的,列入这个榜单的“方舟子对李开复”,一幕一幕的好戏大家都说跟看了个电视连续剧一样的,有人问我说你是不是有一个剧本,一个规划。其实也没有,因为后面的那些好戏往往是在跟网友的互动当中被激发出来的,因为有很多的网友来帮我寻找这些材料。包括像李开复他说在出的那本自传里头在“副教授”后面已经注明了那个英文的“assistant professor”这个单词了,但是我手上那个版本(第七次印刷的版本)并没有这个单词,所以我在微博上就贴了一个征集,我想知道他从哪个版本开始注明的,就征集第八次、第九次、第十次印刷的那一页的照片,结果就收到了很多。一比较就发现他从第八次才把那个英文的单词给注上去了。第八次是我揭露了唐骏以后才出来的。还有包括给我发视频。李开复本人在视频上接受电视采访的时候说“我跟奥巴马是同班同学,曾经在课堂上一起睡觉”什么的,他在很多的演讲视频、接受采访当中都讲了这么一句话。当然我不可能说去看那么多的视频、演讲是吧,那都是网友他们看到了以后来跟我说,给我一个视频的链接,然后告诉我说在第几分第几秒他讲了那一句话,就省了我很多的时间。所以不停地滚来滚去的互动,是逼近真相的一个催化剂,一步一步地走向真相。

当然最终如果说只是自得其乐的话那没什么用的,所以最终还是要传播开去的,只有通过传播才能够产生影响,然后由于大家的围观就带来了一种震慑力量。为什么大家很害怕,特别是这些名人这些被揭露的人,他们很害怕网上的舆论,就是这种围观带来的震慑力量。

互联网的这些属性让它成为了舆论监督的一个很重要的力量,这其中的这一些属性像“互动”、“传播”、“围观”这些最好地体现在微博上。这就是为什么微博越来越成为大家揭露造假、澄清谎言的一个绝好的渠道。但是微博的这些优点同时也是它的弱点。首先就是内容很受局限,140个字。所以你在这140个字里头往往只能给出一个线索或者给出一个结论性的东西,而没法去做充分的论证,把证据都给摆出来。当然现在也有微博服务商已经取消了字数的限制,像搜狐现在已经没有140个字的限制了。但现在大家已经形成这种快餐式的阅读,读微博的时候只是读那么一百多个字,你即使写一条很长很长的微博,真有耐心把它读下来的人还是很少的。甚至那140多个字都未必有人认真读的,大家都是瞄一眼看一下,所以这个本身它还是很受限制的。真正要做那种比较有技术含量的揭露造假,比如说像学术的造假,我觉得还是应在放到博客上面,放到网站上面。靠微博是很难做到的。

微博这种快餐式的阅读也导致另外一个局限,就是一个话题是很难持久下去的,像我跟李开复的那场戏,那场“电视剧”能够延续了有十来天,那已经算是很罕见的,就是因为那个比较好看所以大家都在那里围观。但一般的话题你只要谈那么一两天的话就有很多人表示不满。说你烦不烦哪,老是在说同样的一句话,一个话题。有时候真正的要澄清一个事实的真相的话靠一两天是不够的。因为往往有时候问题后面暴露得越来越充分,越来越多。所以这个也是微博的一个弱点。

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上微博发言的门槛非常的低,所以微博也就变成一个谣言的集散地。这是去年美国《外交政策》评论的一个标题,叫“谣言人民共和国”。所以这个不是我个人的一个观点,这已经是变成了一个国际观点了。那里面有一句话是“毋庸置疑,中国的新浪微博是世界上前所未有的最佳的造谣机器”。

既然微博变成了一个造谣机器了,变成了一个大的问题了,有一些人就想在这方面对它做一些净化或者管理的工作。目前有一些是微博的服务商自己在做的,比如说像新浪的微博它就有一个叫微博辟谣这种官方的微博,但这个很受限制,因为它只是有限地辟一些它认为值得辟的谣言,特别是跟政治有关的。跟政治有关的谣言它不辟的话可能就会对它有麻烦。它这个微博辟谣完了以后会给你一些处罚,比如说限制你一个月之内不能发微博之类的类似这种处罚。这个一般来说他们只是针对那些小客户,碰到很大客户的话,他们是不敢做这种处罚的。所以这个也很受限制,它怕影响到它整个微博的流量。

政府方面现在北京不是说要实行实名制嘛,给三个月时间,要改实名制,实名制能对抑制谣言起多大的作用?它也许会起到一些作用,比如说有一些人可能因此吓坏了不敢发微博,所以也许能够减少一点谣言。但是我觉得在减少谣言的传播和谣言的影响这方面他可能起到的作用不大。为什么?如果你是一个匿名的、无名的小卒去微博上发一个谣言,可能根本没有多少人会知道,过去的这一年在网上广泛传播的那些谣言,基本上都是那些实名认证的媒体人、半官方的微博,那些公众人物帮着传的。这样才传得众所周知,还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或者负面的作用。他们本来就实名,所以实名制对他们来说不会起到什么作用的,反而会起到一些负面的作用,就是辟谣的反而可能会受限制。一个普通的网民,看到一条谣言以后,他随便就上去发一下,或者进行一番人肉搜索之类的。现在要实行实名制了,他可能就没这个动力了。

所以微博要真正实现净化,关键的还是取决于自我的管理。这里面需要特别是名人和那些官方微博的自律。我刚才说了谣言之所以会扩散,之所以会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些名人的微博,官方半官方的微博促成的。那么他们不自律你有什么办法?也没有办法对吧,他们不自律我们没法对他们进行实质性的惩罚。本来在一个正常的社会,如果一个名人或者某一个机构经常传播这种谣言,甚至只要传播过一次谣言,那么就名誉扫地了。他本人可能都不好意思再去发微博了。但是在我们中国没有,那些名人可以反反复复地传播谣言,对他来说也没有太大的损失。

所以在微博上谣言的泛滥实际体现的是中国社会整个诚信的缺失。就是我们缺乏这么一套诚信的体制体系。这种诚信的体系很关键的一条就是后续的惩处,个人不诚信的行为会受到社会舆论严厉的谴责,就是某一种程度上的惩处。如果达不到这一点,或者社会舆论的谴责也起不到任何的效果,那么现在这个舆论的监督也就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看上去是很热闹,热热闹闹的一场戏,但是对他,对肇事者来说也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惩罚。

为什么在中国网上的舆论监督这么被看重,这个可能在其他的国家是没有的。在中国,特别在中国内地,某一个人一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一发现什么虚假的行为,他想到的第一个念头可能就是上网去,以前是发一个帖子,现在可能就是上网去发微博了。在一个比较正常的公民社会,一个人碰到了不公平的待遇的时候,他想到的也许是找民意代表,找议员什么的去反映,或者是找正规的媒体去反映。上网上去反映是不得已的一种做法。正因为我们中国大陆目前来说还缺乏这种规范的,反映问题的渠道,民意代表不代表民意,正规的媒体也不能真正的反映出民意,那么大家都只好一窝蜂地都上微博去了,都上网上去了。这是不得已的一种做法,但是这也是公民言论自由的一种体现。

一直有人问我有什么权利来打假,首先我要澄清一下我这不是打假,因为我不是国家权力机关,我没有这种打击的权力,我只是揭露造假。这揭露造假是每一个公民都有的言论自由的权利。在中国目前的这种体制下,这个权利就显得更为重要。所以我们不仅要利用这个权利,更要保卫这个权利,扩大这个权利。今天我就讲到这,看大家有什么问题。



方舟子称周鸿祎非常搞笑 正收集证据很快将起诉

13 10 2012年

【导读】方舟子与奇虎360之间的争论持续发酵。昨天,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接受经济之声独家采访;今天,方舟子对周鸿祎的话作出回应。公司无间道聚焦:方舟子再战周鸿祎。

中广网北京10月13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天下公司》昨天报道了网络名人方舟子与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之间的争论,目前,这场“口水仗”还没有结束的迹象。周鸿祎昨天接受经济之声独家采访时表示,他一定会做出正面反击。之后,他连续发出3条长微博,对方舟子提出质疑。

对于周鸿祎的反击,方舟子又会有什么回应呢?天下公司今天独家采访了方舟子,他表示说,周鸿祎的逻辑非常搞笑:

方舟子:我觉得(他)这件事情(的逻辑)非常搞笑——他设立的打假基金,我不去就变成假的打假,我觉得这很好笑。我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不去,我认为那是一个陷阱,或者我不愿意跟他们合作,抑或我认为他们就是想用这个钱来收买我等。他用这种非常奇怪的逻辑来认为你不去不行,我想只要有一点逻辑能力的人,都会认为这是非常荒唐。

周鸿祎表示,方舟子刚开始质疑360安全浏览器侵犯客户隐私的时候,360 的技术团队曾经采取电话、短信的方式联系他,而这种正常的技术服务方式被方舟子给歪曲了:

周鸿祎:我亲自在微博上做客服,当方舟子第一个微博出来的时候,我们把他当成一个正常的客户,会通过发私信或者用短信的方式跟他沟通。方舟子不把这个看成是一个服务的流程,非说是我们私下里要勾兑他,要收买他,我觉得完全不是正常的心态。

针对周鸿祎的这个说法,方舟子特地向我们描述了奇虎360当时与他沟通的情况。他认为,那绝对不是什么正常的客服服务:

方舟子:当时的情况不是跟一个用户进行解释和沟通。第一,我根本不是他的用户,我从来就没有用过360的东西。第二,当时他找到种种的关系,又是发私信又是打电话,又是通过别的渠道,找各种各样的关系,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不停要跟我进行所谓的私下沟通,或者要跟我见面,这绝对不是正常的客服服务方式。

方舟子和周鸿祎都以擅长网络争论而闻名于世,一个被称为“打假斗士”,一个被叫做“斗战胜佛”。如今,这两个人通过开始了一场激烈的厮杀。方舟子不断地抛出一些新的证据,来说明360的浏览器存在安全问题:

方舟子:昨天晚上偶然发现360会偷偷放入一个文件,然后伪装成网银的安全插件,实际上里面的内容跟网银的安全没有任何关系。现在他发了这个声明说,那个就是网银安全插件,但是又并没有什么证据,因为所谓网银安全插件都已经被人给破解了。他本来是每隔几分钟会发一个插件到用户的电脑上,现在没了,马上就停掉了,这不是做贼心虚吗?

对于这个质疑,周鸿祎在微博上说:“方舟子,我再告诉你两个事实,给你科普一下:第一、百度搜索是网银诈骗的大本营,建议你不要使用百度搜索进行支付。第二、互联网上的隐私威胁是百度搜索引擎的Cookies,你使用百度搜索,百度就在你的电脑里植入cookies,跟踪你的上网行为。”

在这场争论的一开始,周鸿祎就认定,百度是方舟子背后的“黑手”。在昨天的采访中,他表示说,他们邀请方舟子做他们公司打假基金的首席顾问,在搜索领域打击假医假药的现象,目的是要测试一下方舟子:

周鸿祎:我们也做了一个尝试,测验方舟子到底是想干什么。方舟子如果自立为打假斗士,又号称是懂这方面的专业知识,那大家是不是可以一起来打一打搜索引擎类的假。如果里面混有虚假欺诈,特别是跟医疗行业相关的虚假网站,这种打假是不是更有意义,结果又被他歪曲成好像我们要收买他。

对于周鸿祎的邀请,方舟子毫不领情。于是,周鸿祎在微博上质问道:“方舟子,你为什么不打虚假医疗广告的假?”对此,方舟子认为,百度的问题和360的问题完全是两回事,不能混淆在一起:

方舟子:我觉得这是很搞笑的一种做法,现在的问题是360的安全性的问题以及用户隐私的问题,这些问题跟百度搜索存在的问题完全是两回事,为什么想要混淆视听呢?他们的逻辑非常荒唐可笑。

方舟子表示,奇虎360指责自己被百度收买,侵犯了自己的名誉权,因此要告360诽谤。他对我们说,目前正在做准备,很快就会提起法律诉讼:

方舟子:我现在正在请律师着手对我的这个事情整理,包括搜集证据,写诉状等,应该很快会起诉他们,而且他们现在不停的出现侵犯我名誉权的各种各样做法,这些都会作为证据。



打假斗士方舟子VS斗战胜佛周鸿祎 史上最强吵架高手大决战

13 10 2012年

中广网北京10月12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中国的互联网江湖从来就不缺少话题。今年以来,在智能手机领域、搜索领域等等大小战争频频爆发。无论谁和谁打,怎么打,我们几乎都能看到奇虎360的影子。

360掌门人周鸿祎作为一个”特立独行”互联网斗士,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互联网人都给他取了一个和孙悟空一样的外号”斗战胜佛”。因为至今,无论面对的是马化腾、还是雷军,在这些互联网大佬面前,周鸿祎还没有打过败仗。

不过,这一次周鸿祎面对的对手,确实不寻常–他就是打假斗士方舟子,一个和周鸿祎一样狠的人。人们都知道,凡是方舟子盯上的人,绝大部分的下场都很惨。

作为生物学博士、科普作家,方舟子为何会”跨界”盯上的周鸿祎呢?这得从三天之前说起。

方舟子:三天前当时因为司马南成为舆论的焦点,所以我那段时间就要看他的微博,发现司马南的新浪微博是用360安全浏览器发的,所以这个时候我作为朋友就提醒他一下,360的浏览器其实不安全的,以前已经被曝过,特别像司马南更应该注意一下。

记者:这次如果向360打假的话,您这边手头有什么证据吗?

方舟子:有的,其实绝大部分证据以前媒体也都曝过,我自己也有一些证据,特别是这几天不少人陆陆续续的发证据过来,手上也有一些证据是以前媒体没有曝过的,我会陆续透露出来的。

记者:大家也是在网上有一些言论说方舟子您是科普这方面的专家,但是这个涉及到IT方面专业的事情这方面不知道您专不专业,

方舟子:我虽然不是IT界的人士,但是我并不是不懂IT,我还是中国人当中最早一批上互联网的,我在1991年就开始上网,算是一个元老,我在1995年的时候还主持过研发第一款简体中文的网游,所以我其实对IT东西其实是很熟悉的,更何况说了这些事情全都已经被IT业界的人士给曝露过了。

方舟子连续在网上发了10条微博,质疑360公司涉嫌泄露用户隐私。凭借着方舟子强大的人气,网上发起了一轮针对360浏览器安全性的大讨论。

作为中国最大的安全软件厂商,360公司哪里受得了这个气?昨晚,360公司发布了一篇措辞严厉的声明。360表示,自己公司根本没有泄露用户半点隐私,而对于方舟子,360认为他之所以炮轰360,是因为方舟子”收了钱”,替竞争对手在说话。而这个幕后高人,就是上个月与360刚刚进行过一次大战的百度。听到360的强硬回应,方舟子发怒了。

记者:昨天下午360这边发了一份公告,我看公告里面写的内容是您背后有高人指点,我想知道您怎么回应这个说法。

方舟子:我看到了他们发了个公告很公开的说,根据网友爆料,我被他们的竞争对手百度用金钱收买利用等等,纯粹是无稽之谈,根据的是网上的谣言甚至是他们捏造出来的,这么大一个上市公司竟然一份公告里面造谣、传谣。这个是让我觉得非常惊讶的,所以我肯定会起诉他们的,因为这个严重损害了我的名誉权。

方舟子:360其实原来跟它的竞争对手一直不断的出现这种公开的争论也好,互相指责批评也好,比如说以前跟金山、腾讯,现在又跟百度,所以它一直始终处于不断的争论当中的,所以我只要在任何的时候出来批评360的话,你都可以被人家联想到是不是跟360对手有关,没有任何证据的去怀疑一个人批评的动机,这个是非常不正当的。

方舟子决定起诉360公司,告他们诽谤。眼看事情要进入白热化程度,但是,就在昨天晚上,一直都没有发话的360董事长周鸿祎却突然现身了。周鸿祎在微博中表示,他希望和方舟子言和,并希望方舟子能够和他一起,在搜索领域打假,成为他们公司打假基金的首席顾问。

周鸿祎抛了一个绣球到方舟子手上,这可以看做是一个”示好”过程。可方舟子却毫不领情,直接把周鸿祎抛来的这个绣球,扔在了地上。

记者:昨天在网上看到周鸿祎先生作出了回应,他说要设立一个搜索的打假基金,聘请您作为首席顾问,我看您当时就拒绝了这个事,为什么呢?

方舟子:他那个是没有一点诚意的,你想同一天,在那之前做了个公告就捏造谣言或者是传播谣言,说我被百度收买,突然之间马上换了一幅嘴脸说要搞什么打假资金投入一千万请我当首席顾问等等,这实际上绝对是想用金钱来收买我,也许他们也在讽刺我拿别人的钱打假等等,所以我是根本不可能接受他们的建议的,我打假这么多年十几年我从来不拿别人的钱打假的,我要打谁都是靠我自己的判断。

记者:事情进行到现在这个阶段,我想问一下您下一步打算是什么?

方舟子:这件事只是随口一说,搞成这个样子有点出乎我的意料,我这个人就是这样子,你现在造我的谣言来攻击我,我反弹会更厉害,所以我这段时间会逐渐把我掌握的证据抛出来。

方舟子说,他没想到,自己的几条微博会引来360如此大的反应,乃至360说自己是抢手,拿人钱财。如今人家犯到我头上来了,那我就绝不退缩。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哪怕是”斗战胜佛”周鸿祎。

记者:我们也知道周鸿祎在IT界很多人称他为IT界的”斗战圣佛”,说他跟谁打他都打得赢,这一回您也是打假斗士,您怎么看待你的这个对手?

方舟子:周鸿祎以前跟人家斗来斗去,都是跟他的竞争对手斗的,抱着这种商业动机的,但是我不一样,因为我不是他的商业竞争对手,我也不抱有任何的这种商业的目的来批评质疑360,纯粹是出于公益的目的,出于自己的良心,所以他真的要来跟我斗的话我一点都不怕他。

记者:如果周鸿祎愿意跟您面对面坐下来商量这个事,你愿不愿意跟他应对这个事情?

方舟子:我是不愿意的,因为我的一个原则就是不跟这些对我批评的公司也好、个人也好有私下的沟通的,既然是公开提出的批评,那么你就应该公开的做出回应。

周鸿祎是很好斗的一个人,在业内不断挑出各种各样的事,也留有很大的炒作之名,现在惹上了方舟子。方舟子这个人是很厉害的,就算你不找他他可能还会找你,在他笔下倒下的人有很多,比如赫赫有名的唐骏学历”造假门”,包括韩寒的小说是他爸代写的。甚至十几年前他写了一篇文章挑战微软的垄断霸权,这也在当时中国掀起了非常大的波澜,怎么来看这两大名人的这场嘴仗?嘉宾主持袁元对此发表看法。

袁元:其实我个人听到这个事之后,我第一个感觉周鸿祎这次是麻烦比较大。因为我们知道,不管是3Q大战也罢,以往斗战圣佛的经历都是企业之间的战争,而且这种企业战争其实说实在的,各个企业都有在自己的经营过程中间,都有一些不是特别干净的措施或者言语,使得双方有一些攻击。

比如周鸿祎说百度做假药的事,这个事不是百度在做这件事,而是说因为你有竞价排名,有人利用百度竞价排名功能去做,所以百度来讲它毕竟不是中医药监督局,它没有办法发现哪些东西是真的哪些东西是假的,它没有这个功能和职能,但是他客观上的的确确通过所谓竞价排名功能,是造成了一些假药的泛滥,或者一些所谓的神医乱七八糟这些东西,这个行为现象的确有。因为他是公司之间的行为,周鸿祎在玩这些招数的时候他非常游刃有余。

他自从跟腾讯打了一仗以后,基本上很熟,包括跟很多这种厂商都几乎是大家说的,国内软件厂商基本上都已经说打遍了,所以这个时候周鸿祎相对来说站的高度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问题,这回不好的是他遇到的是方舟子,方舟子最大的特点他是个人,个人对企业的战争相对来说是比较难的。

方舟子长篇大论、劈头盖脸的控诉360和周鸿祎。但是,周鸿祎到现在为止仅在微博上发了几条消息,还没有正式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有人说,周鸿祎是不是没有底气,害怕方舟子了?

仔细一想,这确实有点不像”周鸿祎”这个斗战胜佛的风格。比如说,搜狗CEO王小川就在微博中设了个赌局,他就认为周鸿祎不会应战,因为真回应了、被咬上了,可是大麻烦。

不过,周鸿祎到底周鸿祎,在思考了一天之后,终于发出了声音。今天下午4点,周鸿祎通过我们经济之声《天下公司》独家回应方舟子的炮轰。

周鸿祎:360的产品也做了这么多年,也有这么多用户,像泄漏隐私这种问题绝对没有,自从360做了搜索特别拿到10%市场份额,我们搜索竞争对手不断给我们浏览器泼脏水,这次方舟子站出来说我们浏览器泄漏隐私其实根本不是第一个,在那之前像百度公司一些员工和代理商就在微博上伪装成普通的企业,宣称360浏览器有问题要卸载,又造了一个谣说什么四大券商通知卸载浏览器,后来券商这些公司自己都出来辟谣。

这次方舟子说360浏览器基本上还是这些材料的一个集大成,最开始我们没有理他,他就一直不断发微博抹黑,所以我想借你们的节目跟大家回应一下,无论是当年查杀流氓软件基本上得罪整个同行,包括我们后来做免费杀毒,也给卖杀毒软件的公司给得罪了,做搜索的对手一直都在从隐私这个方面来抹黑360,在2010年我们就发布了国内第一个用户隐私保护白皮书,这个在我们网站上现在还不断有更新,就是把360包括浏览器在内各个产品都做了一些什么,它会有什么功能,它实现原理都说的很明白,我觉得方舟子如果不明白可能看我们隐私保护白皮书,而且我们代码都在国家信息安全评论中心做了托管,可以去查看源代码。

周鸿祎:我们也有一些证据但是因为现在我们也在考虑进一步法律上的诉讼,现在不方便透露,但是第一点从目前方舟子现在爆的料来看,大部分是前一段百度公司对我们进行诬蔑所引用的这些材料,并没有他自己任何个人新的材料,他也不断的在那儿伪称这都是什么网友提供给他的。

第二点我亲自在微博上在做客服,所以方舟子第一个微博出来的时候,我们把他当成一个正常的客户,我们会通过发私信或者用短信的方式跟他沟通,方舟子不把这个看成服务的流程,非说我们私下里要勾兑他要收买他,我觉得这完全不是一个正常心态,昨天晚上我们也做了一个尝试,测验方舟子到底想干什么,方舟子如果自律为打假斗士又号称懂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我就知道大家是不是可以一起打一打搜索引擎的假,如果里面混了有虚假欺诈的这种,特别跟医疗行业相关的这些虚假网站,这种打假是不是更有意义,结果又被他歪曲成好像我们要收买他。

记者:方舟子也在说他要起诉360,长斗下去,360态度会是什么呢?

周鸿祎:我们也欢迎他去起诉,我们感觉已经从打假变成了假打,商业利益的操纵。我们也在搜集这方面的证据,我们也不排除用法律手段,你被人泼了脏水你就到处去解释,可能随着你的解释反而会帮着谣言放大。但是我想通了,我认为像方舟子这种没有底限我一定要正面汇集。

周鸿祎通过天下公司做了一个独家的媒体回应,周鸿祎说昨天晚上向方舟子抛出绣球,看看能不能和好,方舟子拒绝了。而现在周鸿祎又强硬起来,表明对方是假打,咱们就斗到底。

袁元:周鸿祎跟方舟子这一仗比较难缠的原因是因为方舟子是一个个人,以往他所有的斗战圣佛经历都是企业与企业之间,因为企业与企业之间都有利益或者厉害冲突,这种战争他打的已经非常的熟练了,但是你跟个人打的话,以方舟子而言,他不可能说为了这个战争去挣什么钱,即便百度愿意给方舟子这个钱我估计方舟子也不太敢收,这个事情是另外一个概念,如果要说这个事他拿百度的钱,以方舟子人品我相信他不会做这么明显的事情。

这件事到目前为止已经变成两件事,第一件事是360的浏览器究竟有没有漏洞。第二件事变成了方舟子有没有拿百度的钱,有没有在背后受人指使。

袁元:这里面有一个观点,360有没有漏洞这个东西不用回答,现在连微软都承认他的IE6有问题,谁敢保证自己的浏览器没有问题。

这次方舟子打到360痛处,打到心窝上,说如果你有问题是涉及安全隐私。

袁元:这是肯定的,就我刚刚说的,因为你有漏洞,就跟我们一直也在看微软不是也在不断说各种补丁,360再聪明,周鸿祎再能干,你的浏览器不可能快到微软之上,整个他的技术原母本这个东西在那儿放着,如果你能做出一个比微软还牛的浏览器,那是另外一个概念了。而且我个人认为360现在一个更大的错误他贸然的给方舟子扣了帽子他拿了百度的钱,除非你有却早证据,不然方舟子告他一个告一个准。

就现在事态发展到这个情况,他俩之间胜算谁会更大?

袁元:如果单纯从拿钱事来说方舟子肯定能告赢360。如果说所谓浏览器这个问题,这个问题说白了没有办法判断,任何一个浏览器都可能有这种漏洞,即便你360是做安全起家的,也不敢说我的浏览器没有任何问题,这个话谁现在都不敢讲,因为现在我们也知道全球其实做浏览器也不只是360一家,微软其他家我们也都看到都在做,在做的过程中间都出现过问题,所以我觉得这个东西有问题是正常的,我认为只有有了问题,技术才能进步,才能克服,可能我们整个东西才能有一个,科技才有一个发展可能性,如果我技术现在已经达到一个登峰造极的地步,根本就不可能有任何漏洞,根本不可能有任何问题,那我们还发展这个干什么,我们就没有必要了嘛。

以前周鸿祎和360都是和企业打架,其实没有任何意义,对市场也好、技术也好,消费者也好没有任何意义,相反这件事很有意义,方舟子作为个人他提出产品是否有漏洞,这会从某一个角度推动整个行业的至少是技术上的进步,从这个角度来讲应该说这件事更有意义。



腾讯微博微访谈:方舟子谈慎用360浏览器

12 10 2012年

2012年10月11日下午2~3点

江海之水 : #提问方舟子# 方老师怎么又开始打浏览器的假了。by the way 。作为搜索达人,方老师用什么搜索?有什么人肉的诀窍。

方舟子 : 我一直留意IT专业人士和媒体对360软件的批评,前天注意到司马南的新浪微博注明是用360浏览器发的,就作为朋友提醒他360浏览器早就被曝出采集隐私数据,要慎用。我一般搜索用谷歌,还有其他专业搜索,例如生物医学论文搜索用pubmed。

来福喵 : #提问方舟子#是不是应该让周鸿祎(@zhouhongyi)说几句

方舟子 : 应该。欢迎腾讯也请周鸿祎来做微访谈谈这个问题。

夏日雾咻咻 : #提问方舟子# 方老师你好,360浏览器泄漏信息我也经历过,但其杀毒软件不甚了解,会同样泄漏个人信息吗。能再用360安全软件吗

方舟子 : 以前也有人指控360杀毒软件采集用户数据,对此我没有深入了解。就像我对司马南说,对做“流氓软件”3721起家的人所做的所谓安全软件要保持警惕,特别是今年8月360还被揭露冒充微软系统补丁误导用户安装360浏览器,这种做法说明其本性并没有改变。

邓楚杰 : #提问方舟子# 360在微博上说你收受了百度的贿赂,是否要对此作出反击?

方舟子 : 我没有见到360官方或其高管对我有任何回应。我没有因为质疑360软件收过百度、腾讯、金山或任何其他公司的钱。我和王海不一样,从来不收钱揭假,揭假纯属出于公益和良知。说别人收受贿赂是严重的指控,是要有证据的,否则是造谣和诽谤。

任育 : #提问方舟子#方老师,您这么揭露360,不怕周鸿祎使流氓手段进行人身攻击吗?

方舟子 : 我遭受的人身攻击够多了,天天都在遭受,再多一个也无所谓。

甘来-28楼的狗剩 : #提问方舟子# 360的公关手段有目共睹,你预计这次揭露他们后,周鸿祎(@zhouhongyi) 会有如何的动作?

方舟子 : 周鸿祎他们到现在还保持沉默,也许就一直这么沉默下去。当然,背后的公关是少不了的。但是我觉得他们应该对此有个公开的回应,把问题解释清楚,那才是对用户负责的态度。

风 : #提问方舟子#IT专业人士和媒体对360软件的批评,是商业大战,今天我攻击你明天我再来反击,你为什么只注意业界对360的批评,看没看周鸿祎的解释?在这件事情上是不是选择接受采用了360敌方的观点?

方舟子 : 我见过周鸿祎、360官方此前对业界同行和媒体的回应,但我认为没有什么说服力。比如,他们在回应中否认泄露用户隐私,但是并没有否认采集用户隐私数据。

韦见 : #提问方舟子# 请问,你质疑360是根据什么来的?是通过网络上专业人士的评论吗?或者亲自进行过检测,因为您不是这个专业的。

方舟子 : 我不是IT业界人士,但是这不等于我不懂IT专业、没有IT知识。作为一名1991年起就上网的网民,我做网站、组织开发网络软件的历史比周鸿祎还要早。我对比了各种被公开出来的证据和360的回应,认为对360的质疑至少有一部分是有理由的。这几天我又收到了一些证据支持对360的质疑。

杨过 : #提问方舟子# 有人说你是借机重返新浪微博,这是真的吗?另外,你懂代码不?

方舟子 : 我在可预见的未来都不会重返新浪微博,请新浪微博的某些人不要整天意淫我会回去。何况360和新浪微博有深度合作(新浪微博有一个徽章就是颁发给使用360的),质疑360的微博经常被封杀,我怎么可能因此事再去新浪微博受辱。至于懂不懂代码,要看是什么样的代码了。

崔鑫鑫 : #提问方舟子#身边很多网民对自己隐私被泄露或利用,并没有明确的被伤害感,你怎么看待这个现状?

方舟子 : 国内很多网民不注重上网隐私保护,总觉得自己不是名人没有什么隐私。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你愿意天天收到垃圾邮件、垃圾软件、推销电话吗?你愿意别人盗取你的密码进入你的邮箱、微博、银行帐号吗?

认真的雪 : #提问方舟子# 在互联网上我最喜欢你和周鸿祎 。。。现在你打击360.。。让我何去何从

方舟子 : 谁有理就支持谁,不要只看姿势摆得好看。

蓝晓光 : #提问方舟子#7月2日,中新网河南新闻发布“奇虎360成功加入GFW防火长城 为国家安全保驾护航”的消息,第二天,周鸿祎(@zhouhongyi) 称360从未参与GFW项目 系假新闻抹黑。方舟子(@fangzhouzi) 你是否知道360到底有没有加入GFW?

方舟子 : 这个我不清楚。如果参与了,更值得我们警惕了。

浮尘俗事 : #提问方舟子#方先生对360安全卫士和360杀毒软件有什么看法,是否也认为存在安全问题而应该弃用?

方舟子 : 出于安全的原因,我本人不信任任何一款国产的杀毒软件和上网软件,对有制造“流氓软件”历史的人做出的软件更不会相信。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选择。

情绪化的控制 : #提问方舟子#那请问什么浏览器好呢?

方舟子 : 各种浏览器各有优缺点,不好说哪款最好。我本人平时用谷歌浏览器,谷歌浏览器打不开的网页用火狐,连火狐也打不开的只好用IE了。

美玉 : #提问方舟子#为什么?360浏览器有哪些不安全因素呢?

方舟子 : 它被业界人士指控悄悄地采集电脑用户的隐私数据上传到其服务器上。就我看到的证据而言,这些指控至少有一部分是成立的。

风 : #提问方舟子#3721时代流氓软件泛滥,现今没有360保护电脑里更是一堆流氓插件,你知道吗?

方舟子 : 你知不知道3721就是周鸿祎搞出来的?能够对付流氓插件的软件多了,又不是只有360声称能对付。

西蒙 : #提问方舟子# 就您所知,360浏览器窃取的用户隐私数据,都包括哪些内容呢?

方舟子 : 从公布出来的资料看,这些隐私数据甚至包括邮箱的ID和密码。

杨国科 : #提问方舟子#360杀毒软件安装用了一段时间,现在装了QQ杀毒,QQ杀毒提示删除360杀毒,于是我就去删,结果怎么也删不光360留下来的东西,怎么办好?

方舟子 : 如果删不掉,就只能格式化硬盘重装系统了。

李鹏云 : #提问方舟子#你是想借着攻击360扩大影响力吗?

方舟子 : 我每次揭假或批评某个名人,都有人这么说。你觉得我的影响力还需要再扩大吗?

张杰律师的乌龙茶 : #提问方舟子#我刚在新浪微博看到“360安全卫士”官方微博发布的声明,其中有:方舟子“被百度金钱收买和利用”这样的话,请您发表一下看法。谢谢!

方舟子 : 我刚刚看到360的官方声明。作为一家上市大公司,毫无根据地用所谓“网友曝料”攻击、诽谤批评者被人收买,是很不正当的做法。这是对我的名誉的严重损害,我只能起诉它,没有别的选择。访谈结束时间到了,谢谢大家!



搞笑背后的科学素养

28 09 2012年

方舟子:搞笑背后的科学素养

2012年09月27日03:29来源:北京晨报

近日,新一届搞笑诺贝尔奖在美国哈佛大学桑德斯剧院如期上演。本届搞笑诺贝尔奖共颁发给了来自10个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们,并按照惯例邀请了包括2007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里克·马斯金在内的5位真正的诺贝尔奖得主给他们颁奖。

搞笑诺贝尔奖诞生于1991年,至今已经是第22届,作为对诺贝尔奖的搞笑模仿,主要奖励那些“不同寻常”或者“细碎”的科研成果和“乍看起来 让人发笑但随后发人深省”的研究工作。而且,每一届的颁奖也都会邀请那些真正的诺贝尔奖得主作为颁奖嘉宾,因此它总会获得足够的关注。

另外,该奖项选择的获奖研究也通常都非常好玩,比如这一届中的“人在左倾时看埃菲尔铁塔会更小、马尾辫为什么只能左右摇摆而不能上下晃动、端咖 啡走路如何不洒出来”等获奖研究,让人们感到原来科学也可以很好玩、很生活,它并不总是严肃刻板正襟危坐,也并非离普通人的生活很遥远,很多科学领域中最 新的研究和发现,其实就体现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之中。

实际上,搞笑诺贝尔奖并非仅仅是为了搞笑,它的许多发现和成果,虽然看起来会很好玩,但往往也会引起人们的深思。

对此,科普作家方舟子说:“做研究的人未必是为了搞笑而去做,它或许不如那些正儿八经的、大的科学课题重要,但它却能给更多人以启发。”

琐碎得有趣

北京晨报:搞笑诺贝尔奖总是能引起很多人的兴趣,据您所了解的这个奖是怎么样的呢?

方舟子:在最开始,这个奖的搞笑成分确实很重,甚至经常会讽刺那些伪科学的研究,比如有一次得奖的一本叫做《众神之车》的书,内容是关于各种外 星人的发现和研究,其实就是在讽刺这本书。但是到后来,这个奖开始更多地颁给那些严肃的能够成立的科学研究,只不过是这些研究的内容会让人觉得有趣、好 玩、甚至匪夷所思而已。所以得奖的人也不会因此恼怒,大多数人都会去领奖。中国有一年也曾经得过一次这个奖。

北京晨报:这个奖是如何运作的?什么样的研究可以获奖呢?

方舟子:其实做研究的人未必是以搞笑为动机,现在得奖的很多研究原本都是很严肃的,只是研究的方向比较好玩而已。这些研究结果发表在各种研究杂志上,从而被评奖人挖掘出来,它们原本可能很不起眼,影响的范围也不大,普通人通常是在颁奖以后才知道这些研究。

搞笑诺贝尔奖正被越来越多的人和媒体所重视,其原因并非它的娱乐性,而是它将娱乐和科学研究结合在一起,让人们知道,科学并非只是关在研究所里的东西,也并非少数人的领域,它可能和每一个人都有关系,这也是它所引发的思考之一。

相对于那些高深的理论,尖端的研究,以转化为生产力,甚至是改变生产方式为目的的科学成果,搞笑诺贝尔则表现出科学的另外一个支流,让人们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科普作家方舟子表示:“很多人之所以把科学想象得高深、遥远,甚至很多科学研究者本身都是如此,其实是缺少科学的传统、素养和头脑所致,所以才难以发现生活中许许多多的科学道理。其实科学并不高远,它就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之中。”

科学不能没有调料

北京晨报:搞笑诺贝尔奖评选活动所奖励的成果,很多看起来都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却又很好玩。对此,您怎么看这种现象的?

方舟子:如果从影响力说,搞笑诺贝尔奖的评选更多是让人笑一笑,觉得好玩,也会让人们因此而深思。很多时候,它带给人们的不是生活方式的改变, 不是享受科学研究的成果,而是给我们一种启发。许多看起来很小的事情,其实都有它的科学原理,研究这些东西会非常琐碎,比如有一个得奖的研究是“吐司掉地 时,总是涂酱的一面朝地”,这本是一句谚语,但是有人通过研究发现,涂酱一面掉地的概率确实比较大。再比如另外一个得奖的研究“啄木鸟为什么不得脑震 荡”,对于人类来说,这也是一个很有借鉴价值的研究。

北京晨报:这是否意味着科学和普通人的生活其实非常近呢?

方舟子:其实主流的科学研究,普通人还是比较陌生的,这和科学研究专业化程度加深等有关,比如诺贝尔奖,所涉及的研究仍旧是比较高深的,或者是 能够转化为生产力等方面的成果,这样主流发展方向各国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不过另一面,科学不能只有主流而没有支流,不能因为对大的问题的研究,就排斥那些 和生活结合很紧密的、又好玩又琐碎的研究,这是不对的。比如搞笑诺贝尔奖的评选,它就好像是调料,虽然可能不是主料,但无疑是不能缺少的。

科学的动力是好奇

北京晨报:这些搞笑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为什么他们能够发现这么多其他人难以发觉的科学成果呢?

方舟子: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往往不是为了改变生活、改变生产方式等,它最初反映的是人的好奇心,这非常重要,国外许多科研人员从事这个工作,正 是因为觉得它很好玩,是出于探索世界,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想弄明白背后真正的原理。这种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正是科学发展的动力。
一个人如果觉得某件事情中间会有科学道理,他就会去想、去研究、去想方设法搞明白,尽管这个研究未必实用,未必会带来经济利益,甚至也未必重要,但它体现的是人最基本的求知欲望,满足好奇的欲望。

北京晨报:我们似乎很少有这方面的研究和成果,甚至会为这些新奇、搞笑的研究而震惊,我们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应呢?

方舟子:首先,我们的科研目前还处于模仿阶段,人家做什么我们也跟着做什么,没有自己的思想、观念和原创性。其二,我们的科研很多时候注重于功利的效果,只做那些有价值的研究,没有价值的则不愿关注,因此观念也很难拓宽,更加难以发现隐藏在平常生活中的科学原理。

科学不是少数人的专利

北京晨报:我们很多人通常会觉得科学是高高在上的,是少数人的专利,和普通人毫无关系,是什么造成这样的印象呢?

方舟子:其实不仅是常人,包括我们的许多科研人员也有这样的观念。怎么样很细心地去发现生活中的科学原理?一般人不会想这个,科研人员也不会, 不少科研人员,其实是把科研当做一种赚钱谋生的职业,和生活毫无关系,这反映的,是科学传统、科学素养的不足,很难以科学的头脑去看待生活。因此,会觉得 只有在研究所里的那些正儿八经的研究,才是科学研究,对生活中的科学少有发现。

北京晨报:为什么会这样呢?

方舟子:一个是因为我们缺少科学的传统。即便是引入科学观念、科学知识已经很多年,但是传统的思维方式仍旧在影响着人们。
另外一个就是我们的教育也存在问题,即便是数理化这些科学知识的教育,也更多是为了应付考试、局限于课本之中。把书本和生活分得很开,很少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得他们很少会用科学的目光去观察世界。

北京晨报:难道我们的科研人员也缺乏科学的素养和头脑吗?

方舟子:科研人员也有同样的问题,一个是因为教育,另外一个也和目前我们整体的科研体制有关。
在我们的科研领域中,并不鼓励类似搞笑诺贝尔这样的研究,更多的研究方向是实用的、能够转化为生产力的课题。而且,很多研究的项目都是科研机构官方所划定的,因此也决定了科研经费的走向,甚至直接影响着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没有经费的研究是不会去做的。
实际上在国外,这种搞笑项目的研究也同样难以获得经费,但他们依然会去做,而且其实也并不花费多少经费。这其实反映的正是我们当前科研的功利化倾向。

把科学家变成常人

北京晨报:搞笑诺贝尔奖的评选反映了什么?

方舟子:它除了让人们笑一笑,觉得好玩之余还能带来一点儿思考之外,同时也是科学观念,科学素养的一种体现。

北京晨报:那怎样培养国人的科学素养呢?

方舟子:科学素养要从小培养,在教育之初就要开始。有人说每一个小孩子都是天生的科学家,因为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索欲望。从某种角度来说,真正的科学家,总是保持着这种童真和好奇,因此他们才能在科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深入。但是我们目前的教育,并不是在培养和保持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恰恰相反是在磨灭和打压,如果孩子们对世界的好奇再也没有了,对所有的未知都习以为常了,那怎么可能去主动寻找答案呢?

此外,当前的科研领域也应该有所改变,虽然主流仍旧是研究那些重要的、有用的课题,但是对于主流之外的支流,也不应该排斥和轻视。其实所谓搞笑 诺贝尔奖,是一个功到自然成的事情,并不是说有人专门去研究这些东西,而是当人们具备了良好的科学素养、习惯于用科学的头脑去看待世界、看待生活的时候, 这些东西自然而然地就会被发现。

2012年搞笑诺贝尔奖榜单

心理学奖:身体靠左侧倾看埃菲尔铁塔更小
和平奖:把老旧弹药变成钻石
物理学奖:马尾辫为什么左右晃?
流体力学奖:端咖啡走路如何不洒?
解剖学奖:黑猩猩看屁股识同伴
医学奖:防止做肠镜时被“爆肠”
声学奖:一把令你瞬间沉默的枪
神经科学奖:死三文鱼身上找到脑信号
化学奖:瑞典居民毛发会变绿?
文学奖:一份美国政府报告



达人脱口秀:方舟子聊鲁迅

27 09 2012年

腾讯微博达人脱口秀2012年9月25日20:00~21:30

周欣 : #提问方舟子聊鲁迅#林语堂女儿林太乙说鲁迅的笔是可以杀人的,老师你是否认同?

方舟子 : 笔杀不了人,杀人的是权力。鲁迅无权无势,文笔再犀利也杀不了人。

Sagittarius : #提问方舟子聊鲁迅#请问方先生,鲁迅在你的人生中,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或者说起到了什么作用?

方舟子 : 在我人生观形成的阶段,鲁迅的著作起到了人生老师的作用。我没在中国社会上混过,无多少中国社会的阅历,对中国社会的了解很多都来自于鲁迅著作。

liusf969 : #提问方舟子聊鲁迅# 在20年代那样如火如荼的年代里,鲁迅这样的性格和作为,为什么没有加入国民党或共产党?

方舟子 : 鲁迅是个特立独行的人,又对中国社会和人性看得透,不至于狂热地投身到政治当中去。即使在晚年被视为共产党同路人,仍然没有丧失独立、批判立场。

花甲凡童 : #提问方舟子聊鲁迅#鲁迅没活到1966年代是幸运。老舍没投湖就不是老舍。郭看风使舵。巴金善良。冯友兰委曲求全。邓拓、吴晗……………….七天七夜说不完……

方舟子 : 鲁迅的地位比这些文人高得多,他如果活到1949年后,又留在内地,其情况大概会和宋庆龄差不多,被保护起来但不让他出声。不过我估计他会逃到香港。

花甲凡童 : #提问方舟子聊鲁迅#树人、作人、建人,仨兄弟的信仰、理想、事业各有哪些特点?3人互相在事业方面有哪些联系?

方舟子 : 周作人的成就主要是翻译和写小品文,和鲁迅不是一个数量级的。虽然有人把周作人的小品文捧得高得不得了,在我看来其实文字很平庸。周建人没什么建树。

Mercedes1988 : #提问方舟子聊鲁迅#听说鲁迅与日本人关系很暧昧,当年消极抗日什么的,不知真的假的?

方舟子 : 这是有人故意造谣。鲁迅死在七七事变之前,全民抗战还未爆发,但是鲁迅晚年已有很多抗日言论。

zhubi : #提问方舟子聊鲁迅#请问方老师,鲁迅先生要是生在当下,今天的人会如何评价他?

方舟子 : 和当时一样,会有很多人支持他,但是会有更多的人攻击、咒骂他。

胤懿 : #提问方舟子聊鲁迅#有人说韩寒是当代鲁迅,英爱说你对韩寒也研究恨透,评论一下!

方舟子 : 把一个不学无术的冒牌货和习惯性说谎者包装成“当代鲁迅”,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笑话之一。

子航 : #提问方舟子聊鲁迅#方舟子,你认为跟鲁迅的差距主要在哪里呢?

方舟子 : 我没有鲁迅的国学功力、文学才能和思想洞察力,他是国学大师、文学大师和思想大家,我不是。

Mean : #提问方舟子聊鲁迅#伟人鲁迅有什么明显的缺点吗?

方舟子 : 他往往把国外的情况设想得太好,比如对苏联情况的判断是错误的。

本初午子 : #提问方舟子聊鲁迅#您认为当代中国还需要鲁迅那样的人吗?

方舟子 : 现在的中国社会和鲁迅的时代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鲁迅的文章经常可以直接引用来评论最新发生的时事,当然还需要鲁迅那样的人,只不过那样的人不是有需要就会出现的。

江南雨 : #提问方舟子聊鲁迅#请问方老师,怎样评价鲁迅先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怎样评价鲁迅先生的杂文?对公知贬损和抹黑鲁迅先生作何解读?

方舟子 : 鲁迅在中国文学史的地位和他的杂文写作无人能企及。鲁迅看透了像公知这样的人,在文章中经常讽刺这类人,所以公知必然视鲁迅为敌。另一个原因是政府至今承认鲁迅的地位,和公知是事事要和政府对着干的,政府承认的他们就必然否认。

愚人 : #提问方舟子聊鲁迅#中学课本里删掉了那么多鲁迅的作品,你有什么看法?

方舟子 : 当局者发现鲁迅文章可以直接被拿来批判现实,怕学生学坏了。

乔大年 : #提问方舟子聊鲁迅#同为语言大师,鲁迅与钱钟书的主要区别在哪里啊?

方舟子 : 一个是宗师,一个是学究。

止痛片D卡普钦司基 : #提问方舟子聊鲁迅#为什么现在的公知都在黑鲁迅,难道因为鲁迅是民国时代的公知杀手?

方舟子 : 没错,他是公知杀手,当时的公知都恨他恨得要命。

吴钩霜雪明 : #提问方舟子聊鲁迅#看到很多人说你为什么不打贪官,我就想起了鲁迅说的“君子之徒曰:你何以不骂杀人不眨眼的军阀呢?斯亦卑怯也已!”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方舟子 : 这句话我以前也引用过。不过我其实也揭露过不少高官的,媒体不报道,一般人没法知道而已。

一秒都不歇 : #提问方舟子聊鲁迅#您认为鲁迅追求平等多一些还是追求自由多一些?

方舟子 : 鲁迅是真正的自由主义者,不像胡适还会去跟当局合作,当官,甚至想当总统。

子诚 : #提问方舟子聊鲁迅#您认为韩寒和鲁迅相离多远呢?

方舟子 : 代表着人性的两极。

姜丝可乐 : #提问方舟子聊鲁迅#鲁迅先生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为世人称颂,鲁迅先生的本意到底是做谁的“孺子牛”呢?

方舟子 : 本意是做周海婴的牛。

人在天涯 : #提问方舟子聊鲁迅#请问方老师,你对某人要操翻鲁迅怎么看?

方舟子 : 这种小丑不稀罕,鲁迅在活着和死后都有许多人声称要打倒他。

嵩下鲁 : #提问方舟子聊鲁迅#再问一次:首先赞叹一句:鲁迅和方老师很像啊!其次问一个问题,孔庆东教授说鲁迅很多言论都很极端,他举了个马拉车的例子,说社会被坏马拉偏了方向,要是好马往正确的方向拉,车还是会有些偏,所以好马也要朝一个极端的方向拉。鲁迅真的很极端么,我读先生的书很久,并不觉得啊?

方舟子 : 他不极端。一个不健康的社会会觉得特立独行的思想先驱者极端。

迷途小书童 : #提问方舟子聊鲁迅#请科普下鲁迅与周作人的矛盾?对于那些鲁迅不小心看到日本妞洗澡的野史怎么看?

方舟子 : 兄弟分家,多因财产。偷看洗澡什么的,不过是想多分财产的人捏造出来当借口的。

热情的水 : #提问方舟子聊鲁迅#请问方老师,台湾的李敖批评过鲁迅很多次,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方舟子 : 李敖自视太高,自以为白话文写作第一人,自然要攻击公认的白话文写作第一人鲁迅。

刘海楠 : #提问方舟子聊鲁迅#为什么鲁迅觉得文字比医术更能解救中国,他的文字是否解救中国?旧社会读书的人是少部分,相当少,他能影响的范围也相对狭小.就是到现在我们的官僚,封建主义,依然存在

方舟子 : 但是文字是可以传之久远的。他的文字现在还在产生影响,以后也还会。火种不灭,这就够了。



中国需要一场新无神论思想运动

2 09 2012年

(2012年7月14日下午在科学公园和中华无神论者主题活动“无神论的未来”的演讲,紧握铅笔根据录音整理)

(热烈的掌声)

谢谢!

大家应该能够听得懂我的话吧?不会像南方周末说的我讲的很多话有多么难听懂。其实南方周末的那篇报道挖我的思想根源,有一点他们没有挖出来,就是我这个反宗教这种做法,或者用一个贬义词——反宗教的行径,是由来已久的,比我做所谓的学术打假,甚至比我做科普都要更早。因为那是从1993年,我刚刚上网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到美国留学的留学生必过的一关,就是会有人来拉你入教。或者是华人教会的,或者是美国本土的一些宗教派别,像耶和华见证人、摩门教等等,他们要挨家挨户地去敲门然后传教,因为他们一个人必须在死之前至少拉两个人入教(笑声),所以它这样就成指数增长,否则就上不了天堂了。当时也是经常有人来拉我入教,拉我肯定是拉不动的,但是我就看到有朋友有同学被拉进去了。后来上了网,就是中文网,就是南方周末挖出来的那个ACT新闻组,他们也在那里面传这些宗教的东西。一开始把我惹怒的,是他们去传播那些神创论的东西,而为了传播神创论又来攻击进化论。那么,作为一个学生物出身的,碰到这种造进化论谣的,让我觉得难以容忍,所以我最开始是从批神创论开始。然后接下来,我觉得应该把基督教这个根也给拔掉,所以,我接下去就去批他们的《圣经》。其实,我对《圣经》是蛮熟悉的,在1990年,在出国前已经把它给通读过。当时是想去改变我的一个亲戚,他被一个从澳大利亚来的外教拉进去信了基督教。当时就想跟他辩论,看能不能把他给转化过来,(这也是)他父母交给我的一个任务。所以我当时为了跟他辩论,就把《圣经》给通读了。但是,这个转化的工作是很不成功的,直到现在他还是信基督教(笑声)。所以这对我也是一个教训,不要去试图转化某一个教徒,如果某一个教徒因为你对宗教的批判而改变了他的信仰,那只是一种意外,一种意外的惊喜,你千万不要把它作为一个目标,不要自信自己辩论能力多么强、口才多么好,那没用的。后来,我就在1993、1994年的时候写了一系列的批判基督教的文章,那些文章在网上流传得非常广,一开始是在留学生群体流传,后来又流传到台湾、香港,像很多台湾香港的网友知道我是因为读了我那些批基督教的文章,像写圣经一百个错误的类似的这些文章。后来又传回了大陆,等到大陆有了互联网以后,一开始就在像网易、天涯这样有宗教板块的(网站)上面流传,直到现在也还在流传,所以说起来,那可能是我影响力最大的一批文章了。华文的教会也是把我当成头号敌人的(笑声),在美国的那些华人教会他们会把我的文章印出来,作为一个反面的教材。在国内有一个以前很活跃的网友,现在不太活跃了,叫做安替,后来搞新闻去了,做了一个媒体人。他人比较奇特,他是回族,就是回民,按道理他应该信的是伊斯兰教,但是他又信基督教,他又特别佩服我,所以这完全是有一种三重矛盾全部都纠结在一块(的状况)。他曾经说过一句话,他认为我批基督教的这些文章写得很好,认为金陵神学院,就是中国最好的神学院,应该把我的这些批基督教的文章作为教材来用,只有能够把我这些文章给批倒了,才能够毕业(大笑)。当然,金陵神学院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不然很多人都毕不了业了。

所以,我跟宗教、特别是基督教的论战是由来已久了。后来做得少了,我把这个重点慢慢又转移到做科普方面去了。我在十年前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里面提到我们做科普的时候,在中国面临着四大敌人,就是中国科学面临的四大敌人。一个是中国科学界的浮夸腐败,这是一大敌人;第二个敌人呢,是中国人文学界的反科学的倾向;第三个敌人呢,是新闻界、教育界对伪科学的热衷。第四个敌人就是民间宗教、迷信的盛行。

科学和无神论实际上是亲兄弟,无神论的发展要比科学早一些,科学在某种程度上是建立在无神论的基础上的,因为无神论是科学的一个预设。所以在中国科学面临的这些敌人,无神论也或多或少面临着,都面临着相似的处境。中国无神论也面临着四大敌人,第一个敌人是来自官方的。在国外经常把中国说成是一个无神论国家,这是因为官方的哲学是认可无神论的,但实际上无神论在中国是很不受重视的,无神论者是一个弱势群体,而且这种倾向是越来越严重。我举个例子,官方政府有一个叫宗教事务局(的机构),它本来的意义就是控制、管理宗教,但是这几年来,政府已经是出于要利用宗教的目的,觉得宗教利用得好可以作为维稳的一支力量,所以宗教事务局现在就慢慢地变成了扶持宗教的机构,当然它还有管理的一面,但是这已经变得不是它们的重点了。宗教事务局的官员的发言、文章,还有他们出的一些资料,其实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在鼓励、扶持他们认可的宗教,或者他们说的所谓的正教,特别是自从法轮功事件以后,他们的一个反省就是觉得法轮功邪教之所以在中国一下子流传开去,是因为正教不兴,所以想通过扶持正教来反邪教,这实际上是一种饮鸩止渴的、玩火的行为。中国在新闻出版方面,政策的把握上是有问题的,是存在着误区的,这个未必是官方那么认为,有时候是编辑、总编他们自己的把握,他们认为如果批评了宗教就是在干预宗教信仰的自由,然而宣传宗教的话,他们反而能够容忍,所以传教的文章、传教的书在中国是很容易出版的,只要不触及政府的底线,但是批宗教的文章是很难出版的,书现在是没有看到过,有一些翻译的而且是很早以前的,现在基本上不出了,但是在书店可以看到很多宗教的读物、传教的书籍。包括我出的书,我2005年出的《江山无限》这本书,是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的,总算收了几篇批宗教的文章,比如把《无神论者是什么》收进去了,但是其中有一个问答,他们坚决要求删掉,就是“宗教有没有危害”,他们说不能讲宗教的危害,那个章节就非要删掉不可。这篇文章最近又收到《我的两个世界》这本书中,幸好现在这个出版社倒把它都给保留了。《我的两个世界》改得比较少,改的几个地方主要都是跟政治有关的,跟宗教方面有关的大多没有要求我改。所以这种(把关)基本上靠编辑来把握的,编辑的这种做法甚至要比官方的政策更严,怕惹事,所以这是目前面临的一个很大的困境,对中国无神论的传播来说,也就是渠道是很少的,要比宗教的宣传,比传教少得多。

第二个面临的挑战或者说敌人,同样是来自于人文学界的,或者更扩大一点,是来自于文化界的。现在文化界是把信教当成了一种时髦,特别是信基督教。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以前被我批过的一些人,像余杰、王怡啊,后来都纷纷去信教了,都宣布自己变成一个基督教徒了,而且他们信的都是最保守的原教旨的基督教。因为一般来说只有这种保守的原教旨宗教才会很热衷于拉人入教,如果是自由派的基督教,他们信自己的,甚至可能他们自己根本就不信,口头上说信,内心不信,他们不会硬要拉人入教,只有这些很保守的原教旨的基督教徒他们才很热衷于拉人进来,拉你一同下水,这可能也是自己心里没底气的一种表现,总觉得我拉得越多的人,我信的这个教比较真一样的。所以,现在就把这种信教,信原教旨基督教作为一种时髦,自称是文化基督徒。文化界的一些人,他们虽然本身不信教,但是,他们很推崇信教,号称是尊重宗教信仰,他们认为中国现在存在的很多问题,是因为没有信仰,所以觉得说有信仰比没有信仰好,这是他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我就觉得奇怪了,既然说有信仰比没有信仰好,你自己又不信,这不自相矛盾吗?自己口口声声说我不信,又希望别人去信,这不是很不自洽的、很虚伪的一种做法嘛!这些人不管你信不信教,他们同样把信教作为一种时髦的表现,作为一种西方先进文化的代表,认为我们这些无神论者是过时的,这种无神论的信仰也好,观念也好,是过时,是因为你在中国受的这种党的教育,把我们培养成了一个无神论者,是些落伍的、保守的人士……其实这些人根本就不知道现在新无神论运动在西方发达国家,正在蓬勃地兴起,那才是一种时髦。所以,这是我们面临的第二个挑战。

第三个挑战是来自教育界的,扩大一点也来自于新闻界的。科教界对无神论教育的忽视,甚至蔑视,这是很大的一个问题,造成了很多学生在宗教、科学、无神论观念上的困惑,思想的混乱。大家回想一下我们受的教育,我们是从来没有受过比较系统的无神论教育的,最多在一些哲学课上讲那么几句,言不由衷地讲几句,甚至连很多老师自己都不信政治课上的内容。对宗教是缺乏免疫力的,一旦遇到这种传教的人,给你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论来向你传教的时候,你就很容易变成他们的俘虏,这就是为什么我的那些留学生同学、朋友一出国之后就会很快入教的一个原因所在。当然这其中另外一个因素是,他们想找一个群体,加入进去,觉得我要融入美国的主流社会,我就要也跟着信教,像一些在国内是党员的,出了国之后,还更容易就加入基督教。这些也是我们面临着的一个挑战,缺乏对无神论的认识,很多人是通过我那篇《无神论是什么》才对无神论有一些思考,才有一些比较系统的看法,知道碰到传教的时候怎么跟他们对着干、怎么跟他们辩论。当然那个写得是很粗糙的,因为我那个《无神论者是什么》只是一个基本问题的问答,我最初想写一本书,如何系统阐述无神论的这些问题,但估计这本书写出来也没法出版,所以就一直没有写的动力。这就是我们面临着的第三个挑战。

第四个挑战是来自传统的,来自民间的,也就是民间宗教、迷信的盛行。我一直讲宗教和迷信,它们实际上是一个东西,宗教只不过更形而上一些,更系统化一些,就是成体系的迷信。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科学传统的,甚至也没有理性的传统,这些都是从西方传过来的东西。在历史上中国的这些传统的文人、古人,他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无神论者,没有这种理性的思考。谈起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无神论者,大家想想,可能就是汉朝的王充。《论衡》的作者,但是大家仔细看《论衡》的话,会发现里面也含有很多神神叨叨的东西,就是他对神秘、灵异现象同样是很迷信的,他不是我们今天说的现代意义上的无神论者。所以,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像古希腊古罗马出现过这种真正的无神论的哲学家、思想家。我们今天讲的这些问题,像无神论、有神论,还有不可知论,我把它翻译成“疑神论”,所有这些看法、观点,都是从国外传过来的,中国没有这种理性的传统,他们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往往都是稀里糊涂的,马马虎虎就这么过去就行了,不会去提出某个术语去做很清楚的界定。刚才有个网友问我,中国有没有这种不可知论,认为中国可能在传统上属于不可知论,我认为不是。中国在传统上都会受孔子的影响,就是“敬鬼神而远之”。“敬鬼神而远之”是不是一种不可知论,我认为不是,因为它的基础是“敬”,就是对鬼神还是“敬”的,只不过认为不值得去谈,认为它没法去谈,但是这跟不可知论是不一样的,不可知论的基础是不相信,也不会去敬这些鬼神,因为他都不信这种鬼神的存在,不会去接受它。我们的这个传统,最最开明的像孔子,他也是敬,把敬摆在第一位,所以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不可知论,或者我说的疑神论。我们没有这样的文化的传统,导致大家都很轻信,轻信的结果就是迷信,迷信再上一个层次就变成了宗教。所以在民间宗教就特别流行。然后那些发了财的成功人士,觉得必须要提高一下档次,然后也都要去信一种宗教,信佛教、信密宗、信基督教,还有像潘石屹他们信巴哈伊教什么的,觉得必须要拿一种教来信一信才觉得自己比较上层次。我们现在面临的就是这四个挑战。

宗教在中国实际上是很流行的,它的种类也不少,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的敌人是什么?首先,邪教不谈了,因为包括那些所谓正教本身也是在反(邪教)的,我们就谈这些所谓的正教。中国传统的本土的宗教,道教,现在实际上是基本上没有人信了,即使相信的人也是出于迷信的原因,已经不是在思想上信了。现在相信道教的人已经不是说要得道成仙了,像央视编导樊馨蔓那样相信世上有神仙的,估计已经非常少了;像很多人去李一那里去辟谷、交钱什么的,更多的是想去学养生方法,受骗上当交钱学个养生,未必是真的相信道教。所以道教肯定不会是我们的主要敌人,在民间信的人也不多,最多是有时候要捉捉鬼什么的,在农村可能还会有,但是只要有一定的文化档次的人已经不太相信这些了。所以道教不是我们的一个对手。

还有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在世界范围内是无神论者的一个强大的对手,但是伊斯兰教在中国有它的特殊性,中国的伊斯兰教是一种自我封闭的宗教,它不会热衷于传教,因为它是局限于家族内部,或者是局限于少数民族的内部,它不具有侵略性和攻击性。它所谓的“闹事”的话,往往是因为政治的原因,或者是其他比如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然后采取的一种从他们的角度来说自卫的方法,国内有发生过几次的这种回民闹事,从他们的角度这都是一种自卫的行为,它已经不会主动拉不信教的人入教。所以,从思想层面来说,它不是一种威胁,根本没必要跟他们去辩。网上有一些基督徒老是说你为什么不去批伊斯兰教,是不是因为你怕死,怕伊斯兰教来报复啊,来跟你同归于尽,这完全不是这个原因,因为在我看来伊斯兰教在思想上根本不构成威胁。

还有就是佛教。佛教目前在中国可能还是信的人最多,但是,中国的佛教有个特点,它已经世俗化了,完全世俗化了。信佛教的人虔诚的很少,信佛教的很多都是一种功利性,就是想得到一个保佑啊什么的。除了极个别的知识分子、文化人有一种形而上的追求、思想的追求,绝大部分人信佛教是出于一种功利的目的,把佛教变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已经世俗化了。寺庙也完全世俗化了,比如现在老说少林寺怎么敛财、变成了商人,变成一个公司,甚至要上市,这对无神论来说是个好事,宗教色彩已经非常淡了,完全把宗教当作一门生意来做,这对我们来说不构成威胁,人家现在是要赚钱,他们本身可能都不信,像那些敛财的方丈都把这个当作一个公司来经营了,本人可能都不信这些了,你去跟他们辩有什么用?所以,它不构成威胁。

那么,最大的威胁,最重要的敌人,还是来自于基督教,来自于原教旨的基督教。首先,这是由基督教的本性所决定的,因为基督教跟佛教、跟道教不一样,它在教义上是排他性的,它就是唯我独尊的。像中国传统的这些宗教,道教也好,佛教也好,实际上包容性很强的,你不信的话它也不会千方百计地拉你信。比如佛教比较讲缘分,它也许也会来拉你,来传教,你不信的话,它也不会很坚持。道教更不会了,不会说非要拉你跟我一起炼丹啊、修道什么的,它不会,更多的是强调自己的这种修养。而基督教是不一样的,我觉得这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基督教的理论基础是非常浅陋的,跟佛教不一样,佛教(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很复杂很精致的理论体系,所以它在某种程度上有一种自信,佛教能够满足不同层面、不同层次的人的需求。那些喜欢研究佛学的,他们有一种自信,觉得我层次比你要高,所以你不信的话,我也不会来强求你,只是觉得你的缘分不够,你悟性不够,还没有开悟,所以它不会强求你。但基督教不一样,它基本上没有理论,总结起来就那么几句话,所以信基督教的人心里是很虚的,很虚的一种表现就是攻击性特别强,排他性也特强,要把其他宗教给干掉,对他们来说,其他宗教构成了一种威胁。正是因为缺乏自信,特别担心会被其他宗教给消灭掉,所以就表现出这种排他性和攻击性。正因此,基督教、原教旨的基督教也把科学当成了它们的敌人,不仅把其他宗教当成敌人,又把科学当成敌人。佛教是不会把科学当成敌人的,它甚至想把科学也给包容进去,大家看佛教的传教文章,有时候还说你们科学的某一个观点证明了我们佛经上的哪一句话,它不会去反科学,这是一般来说的,比如它们不会去反进化论的东西。但是基督教就会,就是因为它这种排他性、攻击性,只要跟我的教义有冲突的,它就更讲究宗教的纯洁性,教义的纯洁性,所以会进行攻击,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要跟基督教干的原因。它们很有攻击性,很有侵略性,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我是一种自卫(笑声),你攻击的时候我反击回去嘛。

原教旨基督教势力最强大的是在美国,原教旨基督教在美国变成了妨碍美国社会进步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比如说,美国一些社会问题,涉及到同性恋的权利问题、人工流产合法化的问题、避孕的问题,还有一些科学的问题,干细胞研究的问题、克隆研究的问题,还有科学教育的问题,涉及到进化论教育问题,现在都面临着很大的阻力,这个阻力就是来自于原教旨的基督教,美国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是信原教旨的基督教的,所以它变成了美国社会发展的一大障碍。现在因为美国是世界第一强国,随着美国文化的扩张——因为文化有强势弱势之分,它是属于一种强势的文化——进入中国,这些宗教的东西、原教旨基督教的东西也跟着进来了,会被当成一种时髦、一种时尚被中国人所接受。这是(基督教)跟其他宗教不一样的地方,像伊斯兰教也有扩张性,但是信伊斯兰教的国家都是那些比较落后的国家,中国人本身瞧不起他们,所以他们没有什么影响力。而美国不一样,中国人中虽然很多人是恨美国的,有一种仇美(心理),但是这种仇美,在某种程度上是羡慕嫉妒恨,是因为羡慕美国,这是另一角度、另一层次的亲美。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所以,就是这种针对美国的又爱又恨的心态,会给美国这些文化当中的糟粕,美国原教旨基督教就是美国文化中的糟粕,给它们提供了土壤,提供了空间,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应该把基督教作为无神论的头号敌人的另外一个原因。

我刚才已经说了,原教旨基督教已经变成了妨碍美国社会进步、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随着原教旨基督教进入中国,现在是越来越时髦,不仅是文化界这样,在底层,在农村现在也是非常盛行,而且这还不太一样,因为文化界接受的那些至少不算是很邪的,虽然也是一些很保守的原教旨,但是在农村流传的都是那些比较邪的,甚至可以说是邪教,就是在基督教原教旨里面比较邪门的派别,在农村传得很广,像呼喊派、东方闪电等等,就是这种很极端的派别,在美国可能没有什么市场,在中国的农村传播得非常广。而且这个趋势是越来越严重,就是因为我刚才提到的那四大敌人给原教旨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制造了空间、给它们提供了便利,所以以后的挑战会越来越严重,宗教,特别是基督教会越来越成为妨碍中国社会进步、中国变成一个现代化国家、中国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在美国,在欧洲、澳洲的一些国家,有了一场新无神论的运动,就是他们本身也意识到了基督教的破坏力量。我觉得在中国也该有类似的运动,就是应该来一场新无神论的思想运动。在本质上这是一场启蒙运动。中国从来没有过启蒙运动,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启蒙运动,不像西方的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完了来一场思想的启蒙。这场思想启蒙运动奠定了西方国家现代化的基础,中国没有,一说起来都是“五四”的时候,欢迎“德先生”、“赛先生”,但那是出于救国的需要,从来没有上升到思想启蒙的层面。而且那段时期很短,马上大家都忙着去救国了,都去搞政治去了,已经不是搞思想启蒙了。而且影响力非常非常地小,大家谈起来说那时候曾经有过科学和玄学之争,那其实就是在文化圈里那几个文人在那里争来争去,然后报纸登了,当时没多少人知道,根本没有什么影响力。所以,中国从来就没有过一场启蒙运动,缺的是思想的启蒙,如果没有思想的启蒙,中国就不可能真正变成一个现代化的国家。那么,这个新无神论运动,就应该变成启蒙运动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应该是一个思想的运动,我们说新无神论运动,不是说要去把神庙给砸了,或者去拉人去什么教堂去跟他们辩论,不是,最主要是一个思想的运动,因为思想的运动是通过辩论的方式、批判的方式、传播的方式,来体现的。所以,第一点是思想的运动。

第二个,它的渠道应该是以网络为基础的,就目前来说你要通过传统的媒体是很难做到的,原因就是我一开始就谈到了,中国现在有传教的自由,没有批教的自由,它会以你不尊重宗教的信仰自由为理由,不让你说。但是在网络上,相对来说是比较宽松的,至少目前来说还没有人因为批宗教就把你给封杀掉了,至少目前没有。以后,互联网的影响会越来越大,所以,我们应该把这个作为一个最重要的传播的工具。这是第二个。

第三个,我们面对的人群,应该是旁观者,就是我们不是去试图改变那些信教的人,跟他们辩论的目的是要给旁观者看的,所以言辞再怎么激烈都没关系。如果是从要说服对方的目的的话,那最好不要用太激烈的言辞,给他们留一个面子,他还有可能被我们改变过来,你如果用很激烈的言辞的话,他们肯定是为了一张脸,即使内心被你说动了,他们也会死撑着。但这个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为了给旁观者看。所以你为了让旁观者觉得好看,为了让大家围观,为了有欣赏的价值(笑声),就用这种很激烈的、很锐利的言辞,这种锐利的言辞往往更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就会让旁观者一下子被触动了,内心被触动了,所以可能就转化过来了。我说的这些旁观者,还是应该有一定的层次的,我不是说让大家现在马上组织一个什么宣传队,然后跑到农村去(笑声),向农民传播,这完全是没有必要的,我们要达到这种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们要争取的那些人是有一定话语权的人,有一定影响力的人,所以这个网络就很重要,因为在网络上比较活跃的这些人往往还是有一定话语权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争取下一代青少年,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觉得我们在辩论的时候,要造声势,就是要在道德上、在智力上要压倒对方,要觉得我们档次就是比你们高,因为传教的那些人老觉得档次比我们高,觉得我们是很愚昧的,他们已经开悟了,已经上了层次了,然后觉得他们是更有道德的,觉得你们无神论者就是没有道德的。我们应该是反过来,就觉得是我们是更上层次的,我们就是比你们更有道德的。所以,我发明了一些说法,“文傻”啊什么的,这实际上就是从智力的角度就觉得我比你高,觉得他们这些人就是很傻。所以,不要怕,跟他们这种辩论,这种争论,不是平等的争论,在智力上完全是不平等的(笑声),没有必要说降低自己的身份,觉得我跟你们平起平坐,来跟你作一番学术的交流,那不是的,就是要批判他们,用文革的词汇来说就是要把他们搞到搞臭对吧(笑声),因为我以前在网上说过这句话,本来是带着开玩笑性质说的,我们跟这些搞伪科学的搞迷信的搞宗教的辩论,不是这种和风细雨的、春风般的温暖的,都不是,而是就是要把他们搞倒搞臭,把他们当敌人,像秋风扫落叶一样的。本来就是故意的,用一些文革的词汇来调侃,南方周末把这些词挖出来,说我在网上搞文革,没有这种幽默感,所以这就没有办法(笑声)。但是实际上确实是这样,我们不要用文革的语言的话,我们就是要觉得比他们高一档次,在道德上也是要比他们高。刚才像太簇、oztiger都从道德的角度,论证了无神论的道德基础比有神论要高得多,比宗教要高的。现在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在网上愿意跟这些宗教人士、跟有神论者辩论的人,很少,说来说去也就是那么几个人,大多数人都是出于旁观的心态,在思想上还是有点混乱,觉得你跟他们辩论的话,好像就不尊重他们,好像就是不宽容。很多人有一个误解,就觉得我们批判别人,是不宽容的一种表现,就觉得你作为一个讲科学的人,讲理性的人,应该宽容,但这是不对的。我们说的宽容,是在政治上的宽容、法律上的宽容,不会因为你信教,就把你抓起来,就在政治上打压你,这肯定不对。但是在思想上我们是不宽容的,科学是不宽容的,因为科学是讲证据的,讲逻辑的,所以,对那些没有证据、没有逻辑、胡说八道的,我们就是不应该宽容他,就是应该揭露他们,就是应该批判他们。所以就是要抱着这种不宽容的心态向有神论、宗教人士进行反击,本质上我们就是在反击他。以前,就是特异功能很时兴的时候,就是80年代,气功很流行的时候,当时中宣部有过一个政策,叫“三不”政策,“不批评、不争论、不宣传”,对一些气功的东西不要去宣传、不要批评、也不要争论,结果是怎么样,他们去宣传这些东西没人管,一有人批评,或者争论,他们都把你给打压下去,最后的结果就是特异功能、伪气功越来越泛滥,到最后就出现了邪教,才引起震动,那时候再来处理就已经晚了。其实,在无神论的思想运动方面,我们应该反过来的,不搞“三不”,我们要搞“三要”,就是要批判,不只是批评,要争论,要传播,我们不讲宣传,宣传这个名字现在都臭掉了,一说到宣传就觉得是不正当的方式就是不讲证据什么的。要传播,就是要跟他们去争夺地盘,你不跟他们争夺地盘的话,他们宗教的势力,就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强盛,到时候再跟他们争的话,就会处于劣势,就会越来越困难。所以就要乘现在宗教的势力还没有那么大的时候,我们就应该起来去反抗他们,去抵制他们。

无神论是很空(泛)的、很大的一个概念,所以,无神论者也是各种各样的人也有,也许一些很不道德的无神论也有,更多的人是一种朴素的无神论,对这个东西没有怎么样的思考,有一些有深度思考的人可能采取的是一种洁身自好的态度,觉得你们信不信教跟我什么关系。你去传播一个无神论,没有什么好处的,不像传教,传教可能有经济上的好处,因为宗教团体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经济的团体,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敛财的工具,所以有一种经济上的好处。然后还有一种认同感,就是群体认同感。而无神论是没有群体、团体,我们不会说搞一个无神论的教堂,大家每周到那里去,对吧?他们那个教堂的作用,就是起到一个凝聚力的作用,大家每周都聚在一块,就形成一个团体,我们无神论没有这样的团体的认同感。也没有获得这种心理的安慰,不会说因为你信了无神论,死后可以上天堂(笑声),不会给你提供一个心理的安慰。所以,为什么传播无神论的人那么少,不像这些传教的人那么热衷、狂热的一个原因。愿意传播无神论的人往往是出于公益,出于对社会正义的追求,出于社会责任感,都是出于个人的目的,这种人,就叫做“战斗的无神论者”,愿意传播自己的理念。我记得达尔文晚年曾经接待过两个无神论者,达尔文本身也是无神论者,但是在公开的场合他都说自己是不可知论者,然而他本身是一个无神论。我看过他跟两位无神论者的对话,那两个无神论者就希望达尔文能够出来公开地表示自己是个无神论者,然后,达尔文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他说“无神论的信仰是仅适合于有教养的人的,对于那些没有教养的普通的人,向他们传播无神论的时机还不成熟。”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无神论者,他肯定是把自己当作一个有教养的人,他只不过认为没必要去讲、去传播无神论。在他那个时候,也许是处于这种情况,因为在他们的时代有神论势力是非常强大的,那么他出于传播进化论,要为进化论生存空间的角度来看,他会是尽量地低调,尽量地不去讲这些无神论的东西。包括在美国也有,科学界也有这种讲“科学和宗教是可以调和的,是可以共存的”的人,他们可能本身也是无神论者,也是出于为科学争取生存空间这么一个现实的考虑。但是在中国,我们目前不需要这样的考虑,而且我们中国现在有教养的人是越来越多,所谓有教养是受过教育的,不是文盲的,不像说一两百年前那个时候了。这些人,通过与他们说理、辩论,是有可能来让他们接受无神论的。在网上,更是如此,所以,目前来说我们应该利用网上这个阵地,做一名“战斗的无神论者”。这是我送给大家的一句话。我今天送给大家的一本书,上面都写了这么一句话,“做战斗的无神论者”。今天就讲到这。

谢谢!(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