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崇拜太阳……

16 09 2007年
   国人初到美国,往往会觉得美国的阳光格外明媚,这当然不是因为美国的太阳比中国的明亮,而是人家空气没有受到什么污染。其次会发现美国人特别喜爱阳光,海滨、草地上挤满了晒太阳的人们,大街上见不到有人打太阳伞,而在户外活动,也不像中国人那样选阴凉的地方,而是在太阳底下进行。美国姑娘们以把皮肤晒成褐色为美,太阳晒少了,还要专门在室内用紫外辐射来照。如果美国化妆品像在中国那样 ...


研究研究张阳德主任的洋人合作伙伴

14 09 2007年
   在被我欣赏了一番之后,原来登有张阳德主任的履历的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的网站以及张阳德当主席的“美国纳米科技协会”和主编的“国际英文期刊”“Nanoscience”的网站都在今天关闭了,不知是永久关闭,还是在做改动。不过我已把相关网页都存了下来,在google快照中也都还找得到,想赖是赖不掉的。我下面的研究材料,就取自已经关闭的网页。

 &nb ...



小蛾子如何解决了大问题

13 09 2007年
   生物课本在介绍进化论时都会提到,一种蛾子翅膀颜色的变化证明了自然选择理论之正确。但是教科书过于简略的介绍,使学生们没有领会到,这同时也是一个理解科学研究是如何进行和深入的绝好例子。   这种蛾子是桦树的主要害虫,因此中文学名叫桦尺蛾,英文则称之为“斑点蛾”,这是因为在19世纪中叶之前人们见到的这种蛾,都是浅灰色的翅膀上散布着一些黑色 ...


富敏荣没有当过我的律师

13 09 2007年
【方舟子按:这篇报道把“方舟子诉《探索与争鸣》名誉权案”也列为富敏荣经手案件,给读者的印象好像是富敏荣曾经当过我的律师,而实际上他当的是对方《探索与争鸣》的律师,且在法庭上对我进行政治批判,试图把我打成“国外反华势力的代表”,显得很不专业。富敏荣是不是对他在该案中的表现很骄傲?】

“史上最强女助理”发律师声明否认上传裸照

http://news.tom.com/2007-09-03/0 ...



转:学术翻译应该谨慎,至少要多查字典——评刘华杰的翻译

12 09 2007年
  学术翻译应该谨慎,至少要多查字典——评刘华杰的翻译

  作者:Soldier King

  近读北京大学刘华杰教授翻译的《科学哲学:当代进阶教程》一书,感到非常不舒服。以前也看过《新语丝》上“揭发”刘华杰翻译错误的文章,总是有所保留。试想一个处于如此重要位置的人,何以犯如此低下的错误。看过刘译的《科学哲学》后,我开始相信《新语丝》上所言不虚了。

  下面是我发现的一些错误,不 ...



继续欣赏张阳德主任的履历

12 09 2007年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兼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主任张阳德的亲笔英文履历是个宝藏,昨天我挖出了几块宝,歇息一下,再挖几锄头。

   在这份履历中,有一个栏目叫“Untaken Key ResearchPrograms”,翻译过来就是“没有从事的关键研究项目”。张主任怎么突然变得这么谦虚,把自己没做的研究也都列出来,而且列出了12项之 ...



消失不了的“费城实验”【图版】

9 09 2007年
(摘自《方舟子破解世界之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

   科学史上有过一次著名的“费城实验”,即富兰克林在1752年在费城用风筝把雷电收集到莱顿瓶中。在伪科学史上,也有过一次“费城实验”,比前者著名得多,有无数的文章、书籍、电影、电视在介绍、讨论它。这是现代邪教宣传品中经常提到的一个事件。在中文邪教网站上,有一篇《神秘的空间突破试验——美国海军费 ...



《IT时报》采访方舟子:我是网上挨骂最多的人

7 09 2007年
方舟子:我是网上挨骂最多的人

《IT时报》2007.9.7.

   目前互联网上最知名、争议也最大的“打假斗士”方舟子,刚刚发表了新书《方舟子破解世界之谜》,又恰逢其新浪博客点击量突破500万,本想趁这双喜临门之际,当面采访他,但这位“铁面无私的打假斗士”在记者的再三要求下,仍婉拒了“面谈”,只答应接受邮件采访,他的理由是“唯有文字形式的书面回答才能准确、 ...



为什么中国名牌大学那么容易受骗?

6 09 2007年
   讽刺小说之所以有趣,在于它对现实生活做了恰当的夸张,有其合理的荒诞。如果现实居然比小说还要夸张,我们是应该怪小说家太没有想象力,还是怪现实太过荒诞?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出现的种种怪现象,就都经常让人联想到《围城》,甚至觉得超出了《围城》的描绘。

   例如,以钱钟书的生花妙笔,也写不出会有这样的怪事:一名年仅24岁的国内师范大学化 ...



揭露《济南时报》一篇抄袭方舟子作品的文章

6 09 2007年
【方舟子按:上次是《齐鲁晚报》,这次是《济南时报》,且似乎是编辑所为(“钟青”者,中青也),莫非济南报界专出强盗?】

  方先生:

  你好!

  很喜欢读你的作品,也很佩服你的为人。你最近出的这几本书我都买了,感谢你提供了这么好的作品。

  昨天看到一篇文章,几乎完全照抄了你在中国青年报8月22日登载的那篇《不可能的怪物》。登载的报纸是济南时报,9月4日,24版,科技新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