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12
2008年
【标明的成分】
地黄、葛根、黄芪、天花粉、五味子、山药、玉米须、格列本脲。
【声称的功效】
滋肾养阴,益气生津。用于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体倦无力、眠差腰痛、尿糖及血糖升高之气阴两虚型消渴症。国内临床上用以治疗2型糖尿病。
【真相】
消渴丸是国内临床上用以治疗2型糖尿病的最常用的中成药,药名 ...
评论 : 无评论 »
分类 : 中医批判
21
12
2008年
【标明的成分】
牛黄、水牛角浓缩粉、麝香、黄连、黄芩、栀子、雄黄、冰片、郁金、朱砂、珍珠。
【声称的功效】
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用于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
【真相】
安宫牛黄丸处方源于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辩》。“安宫”即“安心宫”,“心宫”也就是心包,中医认为心是思维器官,把心宫安 ...
评论 : 无评论 »
分类 : 中医批判
18
12
2008年
【标明的成分】
人工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甘草。
【声称的功效】
清热解毒。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真相】
牛黄解毒片是最常用的清热、降火的中成药之一。中医所说的“上火”是对许多症状的一个笼统、模糊的说法,因 ...
评论 : 1篇评论 »
分类 : 中医批判
16
12
2008年
出过一本《我是鸡汤》的“心灵鸡汤”专家连岳给科学松鼠会的科普文集写的序言中,以科学松鼠会为榜样要求科普作家谦卑:“科学的进步使人谦卑,科普作者,应该也把谦卑放在第一位,因为他们最知道,在自己身后,其实有海量的更内行的专业人士,只不过,他们没有写文章罢了。科学松鼠会的模式,志同道合者的聚集,其实是科普比较有效的存在方式:每个人都只写自己的专业,这既增加了文章的公信 ...
评论 : 无评论 »
分类 : 学术打假
15
12
2008年
【标明的成分】
金银花、连翘、薄荷素油、牛蒡子、淡豆豉、荆芥、桔梗、甘草、芦根、淡竹叶、马来酸氯苯那敏、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
【声称的功效】
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真相】
中医认为感冒是风邪由皮毛、口鼻乘虚而入引起的,将感冒分成风寒、风 ...
评论 : 3篇评论 »
分类 : 中医批判
14
12
2008年
【标明的成分】
广藿香油、紫苏叶油、白芷、苍术、厚朴(姜制)、生半夏、茯苓、陈皮、大腹皮、甘草浸膏。
【声称的功效】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临床用于治疗感冒、呕吐、泄泻、中暑、霍乱、手足癣等。
【真相】
中医典籍中所说的藿香现在定名为“广藿香”(主产于广东、海南,故名),为唇形科植物,茎叶含有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广藿香醇。中医认 ...
评论 : 无评论 »
分类 : 中医批判
13
12
2008年
原文提及:“甘草酸占甘草的含量大约是4%,即每天服用的甘草不应超过0.3克。”甘草酸含量是根据王世润等《甘草酸的提取工艺及应用》(天津轻工业学报,1999,(1)1:17):“甘草酸作为其主要成分,随产地不同含量亦不同,一般在4~14%之内”,而取下限,因为以为这是周知的常识,未注文献出处。现查到王静竹等《甘草及其炮制品中 ...
评论 : 无评论 »
分类 : 中医批判
13
12
2008年
中国教育电视台网站、腾讯网、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青年网共同主办
“中国教育时代人物”称号获得者名单(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陈景润、陈章良、丁祖诒、方舟子、方永刚、顾明远、霍英东、胡福明、厉以宁、卢勤、李嘉诚、李阳、刘彭芝、林毅夫、季羡林、马祖光、启功、苏步青、邵逸夫、魏书生、王力、王选、王大中、王思明、王梓坤、徐本禹、于漪、俞敏洪、张华、曾宪梓
评论 : 无评论 »
分类 : 其他
12
12
2008年
【标明的成分】
甘草浸膏、阿片粉、八角茴香油、樟脑、苯甲酸钠、酒石酸锑钾。
【声称的功效】
镇咳祛痰。
【真相】
复方甘草片中起镇咳作用的有效成分是阿片,因为阿片能够抑制咳嗽反射中枢。阿片即著名毒品鸦片,因此临床发现服用复方甘草片能够成瘾,形成药物依赖[1][ ...
评论 : 无评论 »
分类 : 中医批判
11
12
2008年
记者:李群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12月09日
蒙牛在宣传中多次提到的OMP(Osteoblast Milk Protein)到底是含有激素类蛋白IGF-1的GFC,还是与MBP(碱性牛奶蛋白,英文全称为Milk Basic Protein)成分相似的物质?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到,蒙牛向有关部门提交的《蒙牛特仑苏OMP牛奶情况汇报》(下称“汇报”)称,OMP是与MBP成分相 ...
评论 : 无评论 »
分类 : 保健骗局
« 前一页
后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