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9日
【先转载一则消息】
2010年7月17日下午,台湾综艺大哥大张菲的妈妈谭氏过世,享寿85岁。谭氏3名子女,除了排行老二的张菲(本名张彦明)唱作俱佳,老大费贞绫(恒述法师,本名张彦琼,出家前艺名费贞绫,是60年代性感明星)及弟弟费玉清(本名张彦亭),先后都在演艺圈各拥一片天。
张菲一家3姊弟,平时对父母相当孝顺,姊姊恒述法师已出家。逢年过节,张菲与费玉清2兄弟都会准备红包或零用钱孝亲。据张菲表示,2兄弟的孝亲总额,1年至少1千万元。
除了金钱外,过去费玉清出国演唱,几乎都会带着妈妈到处跑,返台后也会回张菲家带爸爸外出吃饭。另姊姊恒述法师也会不定时带父母聚餐,张家人平均1周至少聚餐1次。
去年5月,张妈妈意外从桑拿房楼梯摔下来,导致骨盆裂伤住院20多天,当时张菲事亲至孝,不仅全家人在医院一起过母亲节,他还把妈妈的牌搭子全部找来在医院吃泰国菜。出院后,恒述法师也曾带她出门散心,当时恒述说:“因妈妈摔跤住院2个月,出院后在家静养,加上她2位艺人儿子张菲和费玉清不在台北,所以换我带妈妈出门透透气。”
此外,张菲3姊弟平常工作繁忙很难凑在一起,但去年8月,因90多岁的张爸爸(张舞曦)当选模范父亲,3人也骄傲陪爸爸现身,当时张妈因在家养病缺席。据悉,张菲父母多年前已离异,爸爸跟张菲住,妈妈则跟费玉清同住。
——————————————————————————————————
【转载结束】
转载这则消息是因为里面的费玉清是我最喜欢的歌星,从小到现在都没有改变过。当然,我对张国荣的深沉的嗓子也很有兴趣,但是喜爱程度却远远不及对费玉清。
可能是因为母亲和费玉清一起生活的缘故,费在每次出去演出时都要带上妈妈,毕竟,他作为艺人,也有自己无奈的地方,演出即是存在的方式,不得不为的。能做到这一点,相当不容易了,我还没有怎么听说有多少艺人有这样的行为。
可惜的是,似乎张菲的名声更大,我却不知道他,就知道他家老弟的歌那是尤其婉转悠扬,每到高音立刻转换为假声,轻飘飘地就过去了,让人更加回味其风格。
一下子想到了《一地鸡毛》里的小林,当小林的恩师来北京看病,他老婆因为小林老家老是来人打扰他们的生活而摔碟子打碗表达意见时,小林就悲哀地想到那些书报上的尊师故事。想着小学的老师当年对自己的恩情,道:谁不想对自己的亲人老师无微不至地好啊,可是就这生存条件,哪里让人有机会表达啊。
其实,类似的事情费玉清这样的艺人也一样都有,不过,不管怎样,在自己的条件下,好好用心就可以。
所以,这里也为我最喜爱的歌星的母亲遥祝,过段时间再好好听一下费玉清那些悠扬的声音。
发表于:艺论 | 无评论 »
2010年7月19日
看到题目,大家就知道我在说啥,这就是老是抢市面上最热的话题带来的方便——你根本不用解释。
事后的事情更有趣,院长接受记者采访说:当时一个女生都没有。而网上发贴的网友名字却是女里女气的,应该是要故意引起人的注意无疑。
其实,很多学校会不时遇到这类问题:学生到齐了,老师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来不了了。虽然模特还不是老师,可是如果这堂课的全部内容就是画模特,那他比老师还重要。
俺们做老师时也体会过组织者的焦灼,那次是航班延误。上海浦东上课,组织者在深圳着急,我在北京很无奈。
其实,那次我已经给他们想好了应对措施,那就是让上海我的朋友过去讲就是了,俺们不认识的人很多,可是干应急管理这个行当咱们不认识的可就是少数了。不过不到最后一刻,不做这个选择。
所以,这位院长在想尽了办法但是却没有人愿意替代的情况下,还想不改变本节课的内容,就做了自我牺牲——这本身真没啥,是典型的职业精神,且是职业的应急管理精神。
我至少很佩服他的这个作为!以后老师、院长、校长们都有这职业精神,何求课上不好?
至于网上的嚷嚷,实在没太大意思,好像大家都没在浴室照过镜子似的,大惊小怪。
发表于:时论 | 无评论 »
2010年7月19日
看见了报上的新消息:截止去年底,北京市实际常住人口达到1972万人,人口总量以每年54.3万的速度膨胀,70%是流动人口。同时,北京98%的能源靠外地调入,由于北京人口的快速膨胀,新增交通供给、南水北调水量可能被新增人口抵消或吞噬。
虽然有著名经济学家说,北京承担个3亿5亿的人口没问题,以后也会确实达到这个数目。可是俺们咋觉得这个数字很恐怖呢?
于是,有人说:迁都吧?
迁哪里合适?南京?那是金粉之地,似乎在那里的王朝都没有长命的,按照历史规律,算了,不作为候选地。
西安?似乎倒还可以考虑,不过内城有点小,要不就往咸阳左近考虑下?
武汉?九省通衢之处,交通倒是便利,可是,可是,至少我不太喜欢武汉,不知道国家领导怎么想?
成都?重庆?西南边陲,沃野之地,成都本来就带着一个“都”字,也明显是块首都的料,可以考虑,只是害怕国家各部委人的去了天天喝酒搓小麻将去,这个环境会有点负面影响。重庆呢?做过陪都,资格还是有点的,只是山城,雨有点多,是否也应该考虑气候问题。
要不,香格里拉?每位领导一个小四合院,在青石板的门口接待来访的各国贵宾,沐着细雨,也倒惬意。
其实,真要迁都,俺们倒觉得应该找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带动一下经济完全不发达地区的发展,如此,塔克拉玛干可以作为第一选择。
您老觉得呢?帮国家参谋参谋看——
发表于:事论 | 无评论 »
2010年7月17日
新《三国》里,诸葛亮的形象被彻底破坏了。
基本上被塑造成了一个每时每刻都愁眉苦脸的形象了,后期更是如此。这和大家心中的智慧的诸葛亮差别有点大了。
刘禅请了一个胖小伙子来扮,倒是有点意思。刘备在教自己儿子的时候也发现了这孩子玩的东西一学一个会,可是,文化知识却就是不入耳。
所以,让刘禅尊诸葛亮为“相父”——也就是二爹,比二叔近一点,不过还没有到当后爹的地步。
刘禅在诸葛亮老出岐山之后,有次诧异地问道:相父,人家老曹家也没来惹咱们,咱们为啥老平白无故地去惹人家呀?
诸葛亮对此问题早有答案,就阐述了一阵子,解释的大意大家都能想象地出来,我就不说了,或者您去看这段电视剧去。
其实,侵略性这个东西是需要保持的,而且,容易不进则退。
以前有人夸奖郑和下西洋是和平之旅,和抢掠无关,其实这样的事实也许有,可是这样的做法不见得正确。而且,另外说了,中国也不是从来猫在家里不去找人家外国的茬,唐太宗不断地去征朝鲜(还是新罗啊)就是一个典型例证。如果我们觉得忽必烈还算和我们有点亲戚,不绝对算是蒙古国的前辈,那他老人家前往征服的国家就更多了。这些都应该算在中国对外侵略史里的一页。
所以,诸葛亮的回答我认为是有道理的,当你老宣扬和平,那么很快就会失去斗志,等到别人来斗你的时候,那就至于投降的份了。而北伐——N出岐山——都属于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的一种训练。
而事实上,三国最后的结果就是被更有侵略性的司马家给统一了,刘禅只能装聋作哑地混过了最后的岁月——此处了不思蜀矣!成都这么好的地方,连我都想到那里永远定居下去,刘禅作为四川省省长会自愿离开?
至少俺们不信!可见他老人家也是没办法啦,但是他却不是那侵略性的主儿,那就被侵略吧。
如此世界,侵略性早就不表现在疆土的争夺上,而换到了其他领域,但是不管怎样,好像保持它要好过剔除它。
发表于:史论 | 无评论 »
2010年7月17日
初赴巴黎,似乎被瑞安航空公司给骗了,我们非但因为航班取消而晚来了一天半(每人还另外多加了10块钱),且落地的机场也不是原本计划的那个,即使那个并非戴高乐机场。
这样,落地后先经过了2个多小时的大巴奔波,才算停住,下车以为到了梦想中的巴黎,结果却发现才仅仅是计划中要落的机场候机厅那里。
而此时是凌晨的3点不到的样子,没有去巴黎的大巴,甚至没有出租车。
天亮后9点半,才到了巴黎,随后坐上了地铁前往预定的宾馆,一看巴黎的地铁也失望了一下,远远不如我们北京的先进,热且不说,站台也显得老旧。
就以为巴黎不会有浪漫了。
两天后的第三夜,巴黎给了我们一场透彻的夜雨。
对于雨,我是叶公好龙一般地喜欢,尤其在北方,我每次遇雨几乎都要提笔作文,雨里的我或伤感或凝思,总有情绪在慢慢出现着。
可是,到了雨的重庆,却不同了,那雨是永远不停止的雨,于是再也不会金贵,也不再让你保持在一种美好的情绪里面。
不过,巴黎的五天雨却是罕见的,这一点符合了中国北方雨的特征,是我所喜欢的。
住在7层楼上,刚好窗户朝向街道,就能看得到街对面的顶楼,似乎再使劲伸伸脖子就可以看到远处的建筑和天空了。
然后就听见了隆隆的雷声,和随即倾盆而下的大雨,把闹热的巴黎浇了一个透心凉。
打开窗帘,就有雨丝飘进来,凉意缤纷,在没有空调的午夜时分正在担忧睡着需要时间的我就顿时欣喜了,巴黎毕竟还是没有让人太失望,至少这场雨算得恰逢其时吧。
开窗还是虚掩,我犹豫了一下,在看过这纷纷坠落的大雨后,还是选择了虚掩,雨声就渐渐地小了下去,如黄昏时无风的密林,昏暗而显得别有情致。
渐渐睡去——
第二天,下得楼来,走到街上,自然是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我笑笑,看着人烟稀少的街道,抬步继续走向前往,今天周末,准备着再去看看巴黎更为壮观的景致呢。
发表于:欧行漫记 | 无评论 »
2010年7月17日
只在巴黎待了5日,只是那5日的阳光恰似北京的初夏,热烈而持久。
可是,转眼南欧却晚风乍起,恰如如水的秋凉了。
走过街头,树上的枝叶在风中缓缓摆动,已然黄昏时节,西边的阳光慢慢地透过楼或树间的缝隙撒落在路上或林间,偶尔闪动一下,却显得慵懒而萧索。
心就逐渐沉静下去…….
发表于:欧行漫记 | 无评论 »
2010年7月17日
能够拥有复杂的情绪是一种幸福。
现在,至少我们中国人每天被一些特别简单的情绪所左右:或搞笑地乐一下,或生一顿气,被委屈了,或很无味地平淡无奇。
那么,什么是复杂的情绪呢?
按照我的说法,那就伤感、欣慰、平静,这些都算是。
尤其是,当你发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机会体味伤感的情绪了,你就会发现每天你陷在怎样的无聊情绪里面了。
那么,长长地伤感一次吧,如果你还有这样的能力。
发表于:人论 | 无评论 »
2010年7月17日
看到作家部长王蒙的一段俏皮话:
说中国古有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现在我们有啥?
答案是:小品和短信。
突然就想,原来的朝代都有一个字来简称,周、秦、汉、晋,等等,今天我们的朝代给一个字的简称,哪个合适啊?
是“共”?
还是“华”?
或者其他?您老给个答案看看。
发表于:事论 | 3篇评论 »
2010年7月17日
女人对不爱的男人都狠得起来。
最厉害的那句话是:即使这世界只剩下你一个男人,我也不会跟你。
可是,男人如果要捍卫一下尊严,也可以稍微反驳一下:
如果这世界上只剩下我一个男人,我会要你?!
确实,真有这一刻,只怕这男人连尾骨都要被抢走了,不过,女人可以继续反驳:抢到你的人一定不是最美丽的女人,大约应该是最强壮的女人吧,一巴掌打趴下六个的那种。
哈哈
发表于:趣论 | 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