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论”的存档

科研成果的署名问题【六】——趣闻轶事

2010年8月5日星期四

【四个小笑话都是俺们的原创,所以俺署名第一作者。不过,如有愿意前来参与署名的,请支付1000欧元每篇,屈居第二作者,如果是5000欧元每篇,可以列名第一】

  一,不按贡献署名的好与坏

  A:上次导师在他的贡献远远大于我的情况下,给我署名了第一。

  B:你的导师怎么这么好啊!

  A:这次我的贡献比上一篇大,可是导师却署了他第一作者。

  B:你们老师真坏!

  二,根据需要署名

  导师:我得申请院士,这样,大家的好文章全部得署名我为第一。

  学生:我还想靠篇SCI论文申请冠名奖学金呢,老师哎——你怎么能这样!

  三,按照姓氏字母排序

  MacDonald:我决不招KFC为我的研究生,每次都让他当第一作者,我的麦辣鸡腿汉堡老是卖不出去,还反了他了!

  Pizza Hut:小麦啊,你还想读我的在职博士不?我可是第一作者让你好几回了,就因为你是M。

  四,搭车署名

  学生:师傅,师娘有时候在您的论文上署名,我女朋友也想署一个,她评高级吃饭师。

  导师:不行,你师娘帮我带了孩子,使得我有时间科研;而你的女朋友老占用你的工作时间去逛双安商场,是负贡献,我没找她要版面费就不错了。

科研成果的署名问题【五】——故事与丑闻

2010年8月5日星期四

  关于在科研成果的首创权问题上,吵架乃至反目成仇的比比皆是。

  有些历史上著名的丑闻,比如牛顿与莱布尼茨,为了争夺微积分的首个提出者光荣称号,大大地打了几嘴仗。

  我刚刚转过的胡克和牛顿的通信里也可以看出类似问题的存在,胡克总想说明牛顿在考虑的问题正是自己原本考虑过而且已经考虑差不多的东西。

  胡克除了和牛顿争夺这个第一之外,有时候还经常通过嘲笑牛顿来获得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们的支持。而当时牛顿有些初步成果(并不正确)给了胡克,在让胡克保密的情况下胡克依然拿到了公共场合去嘲讽。如果胡克能够在牛顿的错误基础上做深入研究,也许关于光反射的基本思想就成他的了,可惜他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牛顿的错误上。

  这些争执多数还不是对署名权的争执,基本是相互攻击对方的错误,宣扬自己的正确。

  中国当然也有类似的例子,这些天有朋友留言说到中国学者里关于某个科研成果的署名权争执。对于这个关于署名权的争执,其中争的是以前因为种种原因而没有署上的论文名字权。争执的主要内容是:

  C教授认为在他领导的机构出的一个东西主要是出自他本人,只是因为谦虚没有署名,但是实际的提出者却应该是他。

  而H教授则说,所有的署名发表论文均没有C教授,他当时仅仅是一个机构领导人罢了,对论文的主要内容并没有实质性的贡献,也所谓当时没有署名。

  双方各找一批人开始了论战,按说H教授还算得C教授带出来的,有点师生之谊。但是一旦双方开战,包括人身攻击在内的所有手段就都用上了,成为中国学术界最出名的事件之一。

  究竟谁是谁非,双方和观众众说纷纭,最后成了《罗生门》。

  如果C先生自己决定当时不署名,为什么后来却又一定要争夺这个首创权呢?

  1:因为谦虚,因为要着力扶植年轻人。但是最后却发现年轻人并不值得自己扶植。

  2:因为不好意思,毕竟自己在领导的岗位上,还想高风亮节一把。但是没想到一旦失去署名权,就永远失去了。

  3:因为确实主要贡献不是自己做的,当时想着署名不署名的都没啥意思,就没主动去抢,但是看到最后这个东西成了中国可以扬威世界学术界的东西,觉得需要把当年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作用体现出来,于是,开始拨乱反正。

  这样的事情内部闹闹也就罢了,最后大家气不愤吵到大街上去,就不好看了。但是不吵到大街上,似乎大家都无法平息心中的怒气,结果只能成为整个学术界都知道的事件。

  当然,署名权或首创权或最大贡献纷争里还有更著名的事件,就是中国第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杨李之争。这个都已经写成了好几本书,所以说起来就无需忌讳了。

  双方署名问题,多数是按了姓氏字母排序,这个似乎理论物理学界比较讲究。但是也有论文不是按照这个顺序,按照在前者的说法,是按照贡献进行的排序。开始合作时也是大家都不在乎这个东西,可是,等到发现这个东西是世界性的成果,而后面的合作也开始不愉快了,就开始了攻击和争夺。

  在这些故事里,其实我个人觉得关于署名权在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就没必要再去争执谁应该第一了,即便吃了哑巴亏也没有办法——白纸黑字都在那里存在很多年了,还能怎样。对方又不是一点贡献都没有而只是想来沾光的人。

  而就真正的贡献谁大谁小,大家也许还可以吵一会,但是也不需要吵太多的架。

  就宇称不守恒定理的问题,我个人就自己读到的双方说述,觉得是李先生先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没有杨先生的参与,也不会这么早就证明出来或者就无法证明出来。两个人的作用都不可或缺。

  但是,已经反目成仇,复合不再可能,那就都对此表示沉默吧。这样的事情,本人在世时都弄不水落石出,未来后人哪天再回来追溯也依然不会弄明白。就是一笔糊涂账了,没辙。

  所以,在署名问题上实事求是,该是谁贡献大就谁署名靠前,一定确定之后,未来就不要再找后账。

  这是我的个人看法。在某种意义上我同情H教授也是这个缘故,总不能一点贡献没有就被大家推举了署名吧。而事实上,后来大家的发展证明,都是有能力的,也就是在学术上都不是吃素的。

  那另外再开辟一片天地好了,虽然难度更大了。

  而杨和李都在后来开辟了新的天地,证实了自己的能力。这是争执的同时不忘良性竞争的最好案例,如果有争执,建议大家争着争着就弄出更漂亮的另外一个成果来了,而这一个成果,是别人想抢也抢不去的。

  如此,君意如何??  

科研成果的署名问题【四】——争端及其解决

2010年8月5日星期四

  署名问题代表这个科研成果的归属,究竟是谁的孩子,所以此事大到不可不察。

  当然,除了察之外,最好还是有宽容之心,你当了老大(第一作者或唯一作者),可是没到3个月呢,这论文就成了垃圾非但没用还妨碍大家看到更多好东西,这时候作者不作者的就没啥了。

  但是,有些好东西,大家都知道它在学术中的价值,给作者带来名或利,还是希望能够真正体现出自己贡献的。

  于是,总还是会争。

  如果争,怎么办。

  注意,我们不讨论本来对科研成果没有任何贡献却强制署名的情况,那个情况虽然广泛存在,但并不是正常现象。

  当大家都觉得贡献相当而犯争时的解决策略:

  1,你先当一次第一,我再当一次第一

  比如,开始比较初步的成果写成论文,可以先让一个人来作,延续延伸延长版本再换一个顺序。如果大家贡献相当,都想当第一,可是又不好意思在人家学报上声称俩人都是第一作者,自己都害臊,咋办?只有轮着来。

  这在大家还能继续合作下去的情况下可以实施。

  2,一个第一作者,一个通讯作者

  即便国内目前有些单位不认通讯作者,可是也只能采取这个方法,因为没有别的方法。至于谁当第一,那就剪子、包袱、锤您看行不?

  3,大家从同一个基础出发,各自独立去写一篇文章。

  如果争执不下,大家商量一下,以共同的基本思路为基础,大家各写各的文章,写完之后协调一下思路,别一稿两投,如果愿意挂对方为第二,也可以商量。

  4,打官司或一拍两散。

  这是最糟糕的解决策略。因为打公司也往往打不清楚,法官难断学术问题,那么最后还是一拍两散,也许大家此生再不和人合作写论文做科研了。

  5,找共同尊重的长辈调停

  或者就是找大家都能认可的长辈来调停冲突,但是一般情况下,结果往往是做“和事老”,大家各退一步,或各打五十大板。

  说一个和学术无关的有点启发性的例子,胡绳和胡乔木原来笔名都叫乔木,在延安因为这个原因打架,毛泽东同志调停,最后是双方都不再叫这个名字,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一般的调停都是这样。如果给了一方“公平”,另外一方拂袖而去的恶果那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

科研成果的署名问题【三】——访问学者与邀请人

2010年8月5日星期四

  访问学者到达一个单位进行一段时间的学术访问,和邀请人之间也会有类似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访问学者是带着想法来的,有自己的积累,可能要做什么问题也是完全清楚的。

  所以需要一个邀请人,或者是需要访问这个资历,或者是期待为未来更多的合作奠定基础,或者就是想有双方观点的交叉碰撞,如此等等。

  这样,根据我看到的情况,访问学者和邀请人的论文前者做第一作者的多些。原因其实还是主要贡献来自访问学者本人,而不是邀请人;如果换个角色,访问学者完全象学生那样来学习,题目的确定,思路和方法也基本是邀请人给定的,访问学者做的工作类似于助手,邀请人也可以做第一作者,不过此时倒是可以考虑把通讯作者让给访问学者。

科研成果的署名问题【二】——导师与研究生

2010年8月5日星期四

  这一篇主要来讨论导师和学生的署名冲突问题。

  我听到过数学界的朋友向我这么向我抱怨:我还不如不招研究生呢,招了来,我还得给他们找些肯定可以做得出来的题目,其实,在给他们找问题的过程中,我已经可以把问题解决了,我这又何苦呢!

  而对于很多需要做实验的导师来说,则会是另外一个样子:我需要学生,我这里有很多实验方案想去一个一个地试,可是却人手不够,很得不离开中科院找个大学当老师去,那里学生资源太多了。

  我们管理科学的导师对于学生的感觉则介于这两类导师之间,对学生说需要也需要,因为很多设想可以让学生帮着实现,当没有学生时,也能过得去,并不就因此学问没法做下去了。

  那么,不同学科,如何解决导师和研究生的署名争端呢?

  当然,我已经说过了基本原则,那就是“比贡献”。

  不过,导师学生总还是都有贡献(本文不讨论完全不负责任的导师情况),但是贡献大小,肯定是导师觉得自己大,学生觉得自己为主。如果没有师生关系的这一层约束,两下子甚至都会吵起来。

  我的看法,当学生在开始起步跟了导师做文章的时候,如果题目是导师帮着选择确定的,而做下去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也是老师提示的,学生自己只做了搜集资料,整理分析,最后成文等过程,应该考虑首先让导师成为成果的第一作者。

  如果出现这个有趣的情况呢:学生发现老师提供的东西是错的,甚至有可能开始的问题都是不存在的,自己需要另辟蹊径单独再来做下去,那么此时学生就可以做第一作者,老师屈居第二或通讯作者。不管怎样,主体贡献完全是学生自己,导师仅仅有领进门的作用,再去争夺第一那就是不合适的。

  但是,如果学生只起到了搜集,整理,最后成文的作用,选题,思路,方法和分析都是老师提供的,那么导师当然也可以毫不客气地担任第一作者。

  关于此事,我在罗德海老师的博文后有留言,虞左俊老师不太同意,觉得学生做了note也很重要。

  我还特别举例来说明这个事情,例子是作家与秘书的关系。秘书一般除了纪录作家的口述之外,有时候会订正作家记错的内容,对文字或文章进行修饰,对一些时事和史实进行查证。那么,是否最后出来的小说,剧本,散文之类的东西,秘书可以参与署名呢?

  当然不会。

  可是,为什么我们常见研究生会署名呢,其实,这与研究生培养的导师有关系,作为一个合格的导师,他不应该只是让研究生起到秘书的作用,而要在文中留出可供研究生发挥作用的空间,也就是说,得让研究生对内容有所贡献,即便不是主要贡献,如果一个导师把研究生当作秘书来用,那是失败的导师。

  也所以,很多研究生可以因为起到的作用并非主体或主导作用而参与署名。

  什么时候研究生可以毫不客气地充任第一作者呢?

  如果题目是研究生自己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想出来的,如果内容的组织,方法的选择,结果的分析都是研究生自己做的,而导师只是提供了科研条件和对于研究内容的咨询意见,则研究生可以当仁不让地充当第一作者的角色。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导师只是就自己所了解到的现象给出了一般性合理假设,而研究生在验证的过程中发现这一假设不完备,甚至不正确,推翻了开始的假设,并重新对结果进行了分析整理,和导师开始的思路已经大相径庭,尽管中间也经过了讨论商量,但是还是基本可以认为是另外一个独立的东西,此时可以学生做第一作者,导师充任通讯作者。

  一般情况下,学生不宜为通讯作者。否则,按照曹聪兄的说法,是学术乱伦。这么说也有道理,毕竟,导师一般情况下要从事该方向研究的可能性更大,而学生未来发展还未定呢,如果让他负担未来延续的责任?

  还有很多情况不同于以上,那么大家还是要根据贡献进行作者顺序排序,这个原则是不应该被背离的。

科研成果的署名问题【一】

2010年8月5日星期四

  在科研成果的署名问题上,已经出现了太多的争端与冲突,今后也还是会继续出现,所以,在这一问题上进行比较好的梳理还是有必要的。

  首先介绍一下署名唯一原则,那就是根据贡献,没有第二种原则可言。

  一般地,国际上比较认可的署名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这样,如果两个人在同一篇文章上贡献相当,则可以一个为第一作者,一个为通讯作者。

  不过,我们国内有国情,很多单位根本不认可通讯作者,只认第一作者,这会造成很大问题,一个直接的结果就是促使老师和学生争夺第一作者的署名权,最后,很可能师生一场,反而因此而成为仇家。

  如果一个人的贡献相对较大,则当然可以既是第一作者,又是通讯作者。不过,这样的情况在很多学科越来越少,毕竟,科研很难再是一个人的活动,而多数属于群体活动。

  如果多人在一个科研成果里的贡献很难区分,则也有解决方案,那就是在下面注明,从第一个作者到第N个作者大家的贡献是均等的。有很牛的学报上有这样的声明,不过显得有点可笑罢了——头5个作者对论文贡献完全一样,都是第一作者,这个未免也太巧了点吧。

  虽然我们前面说了唯一原则就是贡献,但是,大家对于科研成果贡献的多少却是可以争执的——你说你贡献大,我却觉得小,面对如此困境,如何解决?

  我想还是要看学科的不同,在数学学科中,往往想法是很重要的,在开始时有了一个好的想法,然后才能获得一个好的结果,那么,推导定理的人贡献大呢,还是想把问题和推导思想想清楚的人贡献大呢。我觉得,更应该是后者。

  据说,中国的数学家杨乐和张广厚先生就是一个长于提出问题和想法,另外一个则长于完成推导过程。

  在很多实验学科里,想法的重要性就比实现要小,每个人总可以有N多的想法,可是,这些想法能否可能获得验证,却并不容易,设计实验很复杂不说,要重复做,最后还要整理分析结果,去除噪声干扰,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实现者的贡献更大一些。

  对于我相对更加了解的管理学科,则是想法远远大于实现,除非你做管理做到了数学家的风格上去,核心是推导和定理证明。

  对于管理学科再多说几句。

  首先,管理科学(也包括管理学,管理工程等)要使用到各类其他学科的工具,但是很少对其他工具进行革命性的改造,这也是所有其他学科都有改行做管理科学的原因。而这样的使用多是应用这些工具以解决管理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工具使用过程中的难度不大,可以忽略不计。

  那么管理中有那些问题呢?简单列举几个:有些属于过程控制中的难题,有的是工艺上的问题,有些则是思路上没有更加开阔没有展开,有些则是解决问题的路径不是最优的,产生了差池。

  这些问题,很多情况下在其他学科都是简单问题,我是说在假设条件比较完备的状态下,而在管理中所以成了难题,是因为存在一些没有想到的约束,和理想状态相比多了一些奇怪的环境条件约束。那么,解决这些问题就基本上可以认为是约束下的最优方案确定或选择问题。如果你对于约束条件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和对相关学科知识的积累,才会更有助于解决这类问题。

  于是,谁是想出来这个主意的人,谁就是主要贡献者,做成果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

因为评述钱伟长先生而挨骂,我活该吗?

2010年8月4日星期三

  因为钱伟长先生的去世,我突然想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喜欢排名,科学家伙们也喜欢看排名,喜欢被排名。那么,对于已经全部离开人世的三钱,是否大家会关注他们之间的排名顺序呢?

  就做了一件挨骂的事情,那就是给三钱排名。

  一旦要排名,必然要说到谁好谁差,如果都一样好,那就不用排名了,实际上,不排名是不可能的,连佛祖那里还得讲排名顺序呢,正中间坐着今世释迦牟尼佛,左边是药师佛,表示往世,右边是阿弥陀佛表示来世【蒋科学纠正了我的错误认知,告诉我藥師佛是東方琉璃世界的佛,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佛。佛殿里有時供三世佛,過去現在未來,則過去佛是迦葉佛,未來佛是彌勒佛。】。头把交椅是管现在的佛坐的,这个倒也符合ISO9000的规范。

  我的排名,最后其实是这样:

  1,钱三强先生,原子弹之父。博士时期做的工作就已经很漂亮了,后来负责原子弹的研发,又有更好的工作。其夫人何泽慧先生也是让人钦敬的大学者,且对排名没兴趣,认为自己做的工作很简单,不值一提。

  2,钱学森先生,是导弹火箭之“爷”,在美国就已经功成名就。他指导出来的学生和部下是中国这一领域的各项技术之父。

  3,钱伟长先生,是中国近代力学之“叔”,博士期间的工作也很好。回国后又不幸被打成右派,遭遇值得同情,年纪长了之后成为终身大学校长,全国怕独此一家。

  也许里面在比较的过程中有不敬的言辞,尤其在钱伟长先生刚刚去世的当下,引起轩然大波,招来骂声无数。甚至,我的那篇排名文章是评论数最多的,其中一页10几个留言居然全部是被编辑部删除内容的,估计里面的污言秽语比较多。

  首先声明,我是在比较三钱,给他们仨排名,不可能做到将对他们在我国科学史上的最终地位做判定。换句话说,这些都是三人比较,于其他人无涉。

  也因此,我说的似乎不那么“敬”,其实是比较三人的时候出现的问题,对于这三位先生,我都很尊敬,即便他们身上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以前也曾经做错过事情,都没有影响到我对他们的尊敬。

  我们中国人还是喜欢“为X者讳”。

  尤其是,当一个人正在为自己尊重的人办丧事的事情,突然看到有人过来说,你们埋葬的这个人不如那谁谁谁,即使后面这个谁谁谁确实比这人强,这个时候说也似乎不合适。最好这样的时刻,所有过客都只说好听的话。

  所以,因为评述钱伟长先生,我在这里猛烈地挨骂,那还是很活该的,哈哈。

  骂的语句包括以下几类吧:

  1,死者为大,为逝者讳。

  这是依着中国一向的老传统。当然,如果是评述秦桧这样的人,不管活着还是死了,那是不必忌讳的。【还是秦桧这样的在死的那一刻我们也需要忌讳负面评述??不懂,请教于大家】

  2,你是哪颗葱?有何资格评述他老人家。

  如果因为现在的葱不如以前的葱粗大,就不能对前葱品头论足,也所以,传记作家们全部该杀。

  3,你不了解他,所以不能评述他。

  这就要看怎么才叫了解了?需要了解哪些才能张口说人。

  4,你远远不如人家,没资格评述。

  如果这样,按照中国人的总排名,只有爱因斯坦才有资格评述所有人。而这样的排名我们必须像108将那样,特别明确地排出来,取消所有并列第几的情形。这样,评述资格也就没有异议了。这个顺序是半序,运算过程不可逆。

  5,孩子,你还太小,没资格指点前辈。你没有经历过1957年,不知道当时的情形。

  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真的需要一个3000岁的老祖宗,他得依然活着,然后我们让他老人家来评述所有中国人,如果他愿意认识的话。

  6,钱伟长先生是一流的,今天的荣誉当之无愧。

  我也没有说他是二流啊,我甚至觉得他可能确实是一流的。我只是在说,他和钱学森钱三强先生比,要不如一些,也许不如得还很多。同时,我也认为他享受了这些荣誉很幸福幸运啊。

  7,谁侮辱我们校长,我们就不饶他。

  这个我就不回应了吧。

  梁启超先生的《李鸿章传》里对李鸿章有个最提纲挈领的简化评述:李不学无术。

  啊?竟然是这样来评述这位当时西方只知道李鸿章而不知道中国的大宰辅啊。而当时写这本书的梁启超先生才28岁,即便有前面的公车上书这样的大事件,他也还是年轻人啊。

  这里对“不学无术”一词的理解我们另外可以写一篇长文章,这里不去罗嗦它。随后,梁启超先生写道:

  虽然,事易地而殊,人易时而异,吾辈生于今日,而以此大业责李,吾知李必不任受。彼其所谓局外之訾议,不知剧中之艰难,言下盖有余痛焉。【就不翻译了,您看不懂可以请教身边人

  梁启超先生也并没有因为对李鸿章总体性的不高评价而在很多地方不说夸赞之语,该夸的还是夸了。如果我们只摘取负面评价,大概责备28岁的梁启超先生的话也一样可以落到任何敢于评述任何先人前辈的今世人头上。

  而梁启超先生也意识到会有人用类似的话责备传记作者,也就预先在文中作了说明。

  28岁的他老人家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我本来在写那篇文章的时候也想先说下这样的话来着,省得有人过来就义愤填膺的,可是,仔细想了想,觉得来看俺文章的人怎么都也算是科学界的人士了,不必蛇足,现在看,中国目前即便是科学界的各位,其基本水平也没有超过1901年《李鸿章传》出炉时的读者水准啊。

怎样才算赢得国际学术声誉?

2010年8月4日星期三

  很多人愿意提到“国际学术声誉”这样的词,也见过很多人说某某或自己赢得了国际学术声誉。

  到底啥叫国际学术声誉?得有怎样的证据才算是赢得呢?

  俺们不才,也曾经参加过几次国际会议,国际会议有的开得认真,有的开得潦草,也见过国际会议上大家的相互礼貌性的夸赞。另外,也常关注学术界其他方面的动向,了解一些学者声誉的由来。

  比如,在理学界的很多学科上,人们喜欢说“恨因斯坦是国际该领域最著名的三个牛人之一,在她的某篇论文或讲演中,引用了我的文章,认为我解决了世界三十八个问题之一”,或者“认为我为解决世界第九十个问题进行了铺垫性的工作,有很重大的基础性意义。”等等等等。钱伟长先生的成就里就有一个说法是爱因斯坦看了他的论文后很赞,不过这个似乎是孤证。

  而在工程或技术学界,有些说法则是“首先合成了XX晶体”,“根据她提出的理论又合成或发现了多种新材料”,等等。

  在管理科学界,喜欢说的话则是,“在哈佛大学李老大提出的啥啥环的概念上进行了扩展,给出了‘开放啥啥环’的说法,研究了其性质和特点,并随后在多个行业进行了应用与推广,取得了很大效益。”

  当然,也有牛的,“首次在管理上提出了‘烂围墙模式’,并获得了著名国际管理学家哈喇子教授的称赞”。

  如此等等。

  又有人说,还有一些客观的指标,比如,SCI论文引用数超过88次,所申请专利已经被某公司高价N百万元购买。还有说法,说我在顶级的“XX学术会议”以及“YY国际论坛”被邀请做大会报告,聆听者包括宇宙科学院院士M人,其中,比牛顿还多两笔的朱顿先生也在场。

  以上这些似乎都是很高的国际声誉。

  但是,似乎每个又都不是那么让人觉得踏实。很多可以找到例外。钱学森先生去世的时候,有朋友扒拉出钱老的SCI论文,说引用率不高嘛。被鸿飞兄嘲讽,说钱老和郭永怀郭老合作的论文有的根本没有发表,只是一个报告呢,可是价值却比所谓SCI的很多论文高多了。

  鸿飞兄博文里好像没好意思再多加上这么一句:您的脑袋被SCI的驴蹄子踢了吧?

  实际上,在我这个很不具备国际声望的科学家伙看来,具备国际声望更多其实应该为该领域国际顶尖的一些学者佩服其工作。比如,让丘成桐夸两句就比发100篇SCI数学的论文要重要得多,原因则是丘同志狂妄到不怎么肯夸人的。中国数学家里他就多次敬佩地夸过华罗庚,冯康,陈省身等三人罢了。【这里的“等”表示列举完毕】

  当然,也不是说丘同志没有夸过别人,可是敬佩地夸和礼貌地夸“你的工作很有意义”那是非常不同的。

  这仅仅是一个小例子。搞理论物理的,被霍金夸上几回,玩杂交水稻的,被我们袁隆平先生不断夸奖夸奖,这个还是感觉很好的,即便没有得奖,也应该能够体会到兴高采烈是啥意思。

  当然,除了学术上的国际声誉,还有工业上的声誉,一个工艺难题被你搞定了,人家企业不请别人,就单请你去【先给国企领导攻关然后被请不算】帮他解决问题,或者不断来买你的东西,这也是声誉。当这种购买服务,或知识,或产品,成为滥觞,你当然声誉就极高了,而如果国际该行业的老板们慢慢地都这样干,那你没有国际声誉都不可能。

  我多次引用过那句话,一位数学家说(大意):我所以愿意努力做科研,只是为了赢得同行里那几位吝于夸赞的家伙的几声叫好罢了。

  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声誉,如果这几位“吝于夸赞的家伙”是在国际上的知名人物,那就算国际声誉。而现在很多人总是慌着争取获得领导的夸赞,而领导的夸赞似乎又和你能不能说服他有因果关系,如此下去,忽悠之士当然会风行于神州。至于怎么说服领导,那就要研究一下领导的胃口究竟偏向于吃啥了,能影响领导口味选择的忽悠之士乃最佳者。

  我看方舟子同学的微博上说中国有国际声誉的学者就几个而已,这个数字有点说少了,我觉得,怎么也得有几十个吧。不过,您要让我指出来,我还真指不出这么多来,毕竟自己对于国际声望学者的知识太有限了。

  也许您能多说几个出来?

强项令董宣与曲项向天歌

2010年8月1日星期日

  光武帝刘秀的姐姐还是妹妹(就算姐姐吧,这个事懒得去查了),因为纵容家奴闹事,被董宣给办了。

  这位皇姐姐大怒,去找刘秀,说:老姐姐我受你部下的委屈了,老弟你看着办吧。

  刘秀也大怒,把董宣叫来:你,去给我皇姐姐赔个不是。

  董宣说:是你家姐姐的家奴惹是生非,我把他办了就是办了。我还是按照你定的规矩为民除害呢。

  刘秀大囧,可是皇姐姐却不依不饶,一定要董宣道歉。

  刘秀也恼了,自己当了个皇帝,连个处级干部都搞不定,在老姐姐面前也太没面子了。

  就令手下按倒董宣,磕头赔罪。

  结果,董宣也是一个颈椎病患者,就是不磕头,兵士们按都没法按。后人取名为“强项令”。项不是项目的项,就是脖子吧。

  刘秀乐了,唉,算了吧。

  皇姐姐说:老弟,当年我们当恶霸地主的时候,谁来欺负我们家人你都是找上门去,不报仇不拉倒,现在当了皇帝,咋成脓包了?

  估计这皇姐姐是个文盲,刘秀也没解释,解释也没用——老姐姐根本就听不懂。

  最后,说说那个偶尔会仰望的鹅,一般情况下,鹅是低头看草的,脖子自然是弯着的,骆宾王说:“曲项向天歌”。可是,我注意到的鹅当歌唱的时候,都是直着脖子的,曲项时根本就歌不出来。

  莫非我看到的鹅和唐代的骆老看到的不一样?

对不起,我不想仰望

2010年8月1日星期日

  有人留言,说对某人某人,你只有仰望。

  对不起,我颈椎不好,连一下不想仰望。而且,我还想站到姚明肩上去俯视呢。

  就象对于科学网,有人说这里是科学的圣地。

  对不起,您老人家可以那样认为,那是您的自由,但是对于我,只会认为这里是一个风景还不错的公园罢了,来这里逛公园的有我喜欢和欣赏的朋友,就一起坐下来好好聊聊。

  您难道还要坚持把我的脖子捋直,一定要让我仰望吗?

  您难道非拿棍子把我的膝盖打断,一定让我顶礼膜拜吗?

  我真的很费解,在中国,怎么连科学界的人都喜欢仰望和顶礼膜拜,这是怎么啦?

  或者说,对于一些人,你们习惯于仰望和顶礼膜拜,就觉得全体都应该如此??不如此就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