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的存档

从一则利匹妥广告说起

2009年10月25日星期日

最近开车上下班每天都听到收音机里播放一个关于利匹妥(Lipitor)的广告。一个富有磁性的男声说: “利匹妥能成功降低胆固醇,……,(吧啦吧啦)。现在还没有FDA批准的非专利版本的利匹妥,如果您换用其它的降胆固醇的非专利药,等于是使用一个完全不同的药方。如果利匹妥对您管用,为什么要换呢?”这个广告前半部分讲利匹妥被FDA批准了,可以治疗心血管类疾病和降胆固醇等,自然是在推销这个 药物;后部分则“阻击”与立匹妥竞争的同类药物,尤其是价格相对低廉的非专利药,最后来一句“如果利匹妥对您管用,为什么要换呢?”,温和的反诘腔调,实则是循循善诱人只用利匹妥。无可否认,这是一个还不错的广告:内容清晰而详尽地讲了自己的药用与药效;“阻击”同类药物时,手段巧妙,不是过分贬低和抨击,在法规管理的适度范围之内。

但是,与利匹妥同类的降胆固醇药那么多,它们也都是FDA批准的,同样治疗心血管类疾病和降胆固醇,一定要选利匹妥吗?为什么其它降胆固醇药比如默克公司的佐克(Zocor)已经有了非专利版本,而辉瑞公司的利匹妥还没有?吃药一定要吃昂贵的品牌药 (Brand name drugs)吗,选择同样疗效而价格低廉的非专利药(Generic drugs)对病人岂不更合算?

利匹妥和佐克都是品牌药。品牌药是制药公司开发出的新药,这个新指当初开发出这个药时,这种药是治疗某种疾病的新的化学或生物分子,或已知的化学或生物分子有新的治疗用途。开发出该药的制药公司拥有该药的专利,专利保护期20年。当公司推出这个新药时,会给它一个品牌品,同步面市。药物的品牌名,也叫商标名。制药公司给其药物起品牌名,好象父母给小孩起名字,一般要起得响亮,容易记,不犯文化忌讳,有纪念意义,能讨好彩头。品牌名要注册,这个名字从而在商标法保护范围内,其它公司未经授权不得乱用。一个药物的活性成分往往是某个化学小分子或者是生物大分子如多肽或者蛋白质等。制药公司 给药物有另外一个名字反映这个化学组成,这个名字叫通用名或者说非专利名,一般从活性组分的化学名称提炼而来。比如说,利匹妥是辉瑞给这种降胆固醇药定的商标名,其活性分子是一种抑制素,化学名称太长太复杂,它的通用名叫阿托伐抑制素(Atorvastatin)。佐克是默克公司的降胆固醇药的商标名,它的非专利名是奚姆伐抑制素(Simvastatin ),其活性成分也是抑制素的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泰诺(Tylenol)的通用名则是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 ),基本完全来自其活性小分子的化学名称。

根据1984年的“药物价格竞争和专利期限重生法案” ,品牌药的专利保护期过期后,其它公司也可以生产制造这种药物,此即所谓的非专利药。它根据品牌药的生产法复制而来,与品牌药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其用途、剂量、强度、服用法、质量、药效和安全性能与品牌药一样。但是他们不能使用同样的商标名,而是使用反映化学组成的通用名以明晓世人这是该品牌药的非专利版本。这些药会另外标明生产厂家的名字,也可能用营销商店的名字(即所谓的Store brand)。

品牌药的开发历经前期的体外研发阶段,而后还必须经过严格的三期临床人体测试,整个过程平均需要十多年,花费上亿。新药刚上市时,制药公司还要打广告让医生 和公众了解和信任这个药物,这也是一笔不菲的营销费用。所以新药被审批通过后,FDA会让开发出该新药的制药公司拥有一段时间的绝对市场营销权,以保证制 药公司一定的盈利,鼓励制药公司开发新药。对非专利药而言,无需研发和营销方面的巨额花费,一般而言,一个非专利药的成本可能只占其原始品牌药的15%到 20%,所以它们的价格也比原始品牌药低很多。比如乙酰氨基酚,从上世纪末就开始使用,本世纪50年代后被公众广泛接受,因专利早已过期,众多厂家生产。 同样的包装,50粒药丸,每颗含500mg有效成分,品牌药泰诺的价格是8.99 美元;而RiteAid本店的非专利药乙酰氨基酚只要5.99元。同样20粒胶囊,每粒500毫克有效成分的包装,泰诺的价格是5.69美元; RiteAid的对应非专利版本则是3.99美元。在非专利药出来之前,泰诺的价格更高。那么两者的药效有差别吗?没有。实际上,有研究心血管药药物的临 床实验结果表明,非专利版本和其原始品牌药的效果与安全性毫无二致。有个加拿大的网站上卖佐克,每粒10mg有效成分共84粒药丸,价格65美元,然而其 相应的非专利药,每粒10mg有效成分共112粒药丸,则只要58美元。在美国,佐克和利匹妥的价格比加拿大高一倍多。据分析家估计,现在病人每天使用利 匹妥的花费大约是2.5到3美元,如若其非专利药出来,费用可降到75美分到1美元,碰到打折的店,甚至可以低到10美分一天。

所以对于病人而言,能治病的新药是福音,能治病的非专利药何尝不是更实惠?制药公司开发新药,福祉世人,然而药物同时也是商品,需要给公司带来利润和效益。各制药公司开发药物,有研发方面的竞争,也有商务策略上的竞争。降胆固醇药的市场宏大,小分子药物降胆固醇的一个主要手段是抑制素类药物,与 辉瑞的利匹妥竞争的有老对手默克的佐克和美伐克(Mevacor/Altocor), 以及诺华的莱斯可(Lescol),BMS的普罗伐克(Pravachol),阿斯特拉-詹尼卡公司的克来斯妥(Crestor)和拜尔公司的贝克(Baycol)等。其中,默克公司实际上是研究开发抑制素降胆固醇小分子药物的先驱,率先开发上市了这类药物中的第一个新药美伐克。从研究机理到产生一个在人体上安全有效的药物,以 及向公众教育降胆固醇与防治心血管类疾病的重要性,和让他们接受使用小分子化学药物来降胆固醇,默克都花了很大的功夫和投入很多时间与资金。辉瑞的利匹妥只是一个防制药物,比美伐克晚出现了十年,算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吧。因为这个药物在人体上的疗效范围较大,不会被某些肝脏中的酶代谢降解,所以比其他的同 类药物略占优势。辉瑞十分擅长促销,所以利匹妥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短短几年内就赶超同侪,把持了降胆固醇药的头把交椅。回顾这段历史,可见,在利匹妥之前,有其他的行之有效的降胆固醇药;在它的同期,它也不是独霸天下只此一家的。病人可以根据医生指导在这几个药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一个。

这个晚出现,给了利匹妥另一个好处,那就是竞争对手的专利保护期纷纷失效了, 它仍然在专利保护期内,享受着绝对市场营销权。佐克的非专利药在美国已于2006年6月上市,非专利版本的普罗伐克和美伐克也已上市,而利匹妥的专利到 2010年后才失效。非专利药低廉的价格也给利匹妥带来了冲击。利匹妥是全球销售额最高的药物,2008年在美国的销售额是124亿美元,是给 辉瑞公司盈利的数一数二的药物,所以辉瑞想方设法意图延长利匹妥的专利有效期,防止非专利药厂商来瓜分利匹妥的市场。技术手段上,通过将利匹妥与其他药物 形成组合疗法和改变利匹妥配方等申请新专利。2006年,FDA没有批准利匹妥与另一药物的组合疗法,辉瑞深受重创。今年,因为已经临近利匹妥专利过期之时,有药厂已经开始或意欲生产利匹妥的非专利药了。辉瑞或者与其打官司,或者与其谈判达成协议,用各种手段让它们推迟这个非专利药上市。另外,辉瑞加大了力度,通过广告、游说和拉拢雇佣一些大夫官员来宣传利匹妥,阻击竞争对手们的非专利药。这则广告就是一个例子。

它听上去很美,实则也不尽然。保险公司一般鼓励病人使用非专利药,现今美国70%的处方药都是非专利药。病人能用奚姆伐抑制素,干嘛一定要用佐克?又为什么不从利匹妥转换使用非专利版本的佐克。确实,从2006年6月后,很多大夫和病人转而使用佐克的非专利药了。使用非专利药,负担得起的病人能省钱,收入低的病人也负担得起,保险公司的效率可以提高,非专利药的冲击也会促使制药公司继续开发新药,而不是固守着已有的品牌药来“摇钱”。

这则广告还不算太过分,过分的是言过其实或者弄虚作假。今年9月,辉瑞公司被FDA重罚了23亿美元,FDA指控它是通过不良手段推 销药物的“惯犯”,而且故意将某些没被FDA批准通过的适用病症也加在某些药物的广告中,等于是欺骗误导医生和病人。这个罚款数额创造了历史记录,也给了辉瑞乃至其它的制药公司一记警钟。

妈妈怎么给宝宝刷牙

2009年10月10日星期六

宝宝的牙长出来后,保健大夫就建议要开始给宝宝刷牙了。那时宝宝还小,根本无法听懂指令和配合妈妈,所以妈妈采取的策略是宝宝喝完奶后,再喝点水,以免奶里的糖分残留在牙齿上引起蛀牙。一岁半后,宝宝的乳牙都长出来了,也能听懂很多话,妈妈决定要开始给宝宝刷牙了。妈妈先给宝宝买来了幼儿牙刷和可以吞食的儿童牙膏。妈妈自己刷牙的时候,先让宝宝在旁边“观摩”。妈妈刷完了,该给宝宝刷了。妈妈先给宝宝解释了一下,然后让宝宝张开嘴,用没放牙膏的空牙刷来给宝宝刷。宝宝张开嘴,然后合上上下牙关,一下咬住了牙刷。妈妈说,“张开呀,张开呀”。几个回合后,总算刷完了。然后又让宝宝漱口。妈妈也是先示范。然后用可饮用的凉水给宝宝,果不其然,第一口水宝宝喝下去了。妈妈引导了半天,宝宝终于学会了把水咕噜几下然后吐出来。

几次之后,开始使用牙膏了。妈妈先解释,这是有牙膏的。宝宝舔了舔,吧嗒吧嗒,觉得好吃。妈妈赶紧说,“不要吃呀,不是吃的”。妈妈拿《天线宝宝》里的榜样教育宝宝: “Fiona和Francis有没有刷牙呀?……她们怎么刷的呀?……哦,这样刷,这样刷……”宝宝终于明白了,榜样起作用了。妈妈赶紧表扬和鼓励:“真乖呀。”“刷得多干净呀。”“真聪明呀。”“下次还这么刷,好吗?”“刷牙好好玩啦,对吗?”

坚持了几周之后,宝宝好象厌倦了这个游 戏。妈妈刚把牙刷放宝宝嘴里,宝宝要么一口咬住牙刷不松口,要么就猛摆头。哎呀,真麻烦。妈妈只好哄,说,“看,这是什么牙刷呀?”“恐龙呀。”“牙膏上 有狮子吗?还有毛毛虫。你在哪里见过狮子呀?”就是为了把宝宝的注意力忽悠过来,让宝宝配合妈妈,“张嘴,Please!”

又过了一段时间,宝宝不吃妈妈这一套了。妈妈刚把牙刷拿起来,宝宝干脆抬起胳膊,埋下头,拒绝刷牙。妈妈给她戴高帽子也不听,拿小动物诱惑她也不听。折腾来折腾去,故意摆头,还窃笑。妈妈生气了,放下杯子牙刷,板着脸走开,扑到了卧室床上,头埋在被子里,只给这世界一个后脊梁。妈妈一天也很辛苦呀,跟宝宝说好话那么多,也不容易不是?宝宝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咚咚咚”赶紧跑到了卧室,看见妈妈这个样子,悲痛地嚎啕大哭起来。过了不到一分钟,妈妈抬头轻声问:“去刷牙吗?”宝宝说:“唔,刷牙。”乖乖地,被妈妈牵到了浴室;乖乖地,配合妈妈刷完了牙,漱好了口,整个过程顺利毫无抵抗,历时两分钟。

妈妈很高兴这个秘密新武器。哄、劝、诱总是要花十多分钟的呀。几次三番后,常规武器失效时,妈妈就使出这个杀手锏。嘿嘿,屡试不爽,每次宝宝都很动情地赔出一些眼泪。不过,妈妈觉得宝宝哭的声音越来越小,动的情越来越弱。这天,宝宝又抬起胳膊埋下头不肯刷牙了。妈妈折腾半天,最后板下了脸,把杯子“重重”地一放,“噌”,就见宝宝滑下小椅子,转身就往卧室跑去,剩下了妈妈在洗手间,笑也快笑死了。

欲知妈妈再用何高招让宝宝刷牙?妈妈暂时也不知道。

买菜

2009年10月10日星期六

没来美国之前,有同学说在美国吃不到豆腐,她于是买了本教怎么自己磨黄豆做豆腐的菜谱。她还说她哥哥在美国自己发豆芽。等我到了美国,发现其实美国的各大城市甚至一些中小城市,基本都已经有了华人开的菜蔬食品店,豆腐是必然有的;就连一些美式食品超市里也有豆腐卖。

抵达美国的第一天,放下行李没多久,晕晕乎乎就被师姐拉着去美式食品超市买菜。但见这超市高大宽敞明亮,货架整齐,各色菜蔬水果肉类品种丰富,摆放有序。那些或绿或红或白的蔬菜水果颜色鲜艳又娇嫩,个子也大,而且,隔一会儿,就听“滋—”的声音,放蔬菜的货架顶上喷出如烟如雾的细水流,洒在那些蔬菜上,难怪它们能保持流光溢彩的娇嫩。猝不及防地,我被那滋声吓了一下,水汽润湿了我探头看蔬菜的脸;超市里冷气开得大,我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美式食品超市里货物品种固然丰富,然而很多东西我却第一次见。比如说那些香料吧,能有几十种,很多我连名字都没听说过。象那绰号“lady finger”的小纺锤型的秋葵,切开来粘乎乎,按通常炒青菜的做法炒了,吃上去却感觉有些犯酸。好的是,那儿的半成品和成品比较多,忙的时候,切好的沙拉拌一拌,匹萨在烤箱烤一烤,汉堡用微波炉热一热,就把肚皮和胃口打发了。那儿的鸡蛋、牛奶和肉类比较新鲜;蔬菜水果都理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卖相好,质量可靠。美式食品超市里差不多都有鲜花卖,有盆栽的,以及大捧的花束:红的黄的粉的玫瑰,艳丽的黄色菊花,或者花蕊长长容易掉粉的百合。我们以前住的地方街对面就有个美式食品超市。晚饭后,一家人会去那儿遛个弯,顺便捎带点什么回来。

中西部的中式食品店,一般门面都小,东西摆放拥挤,好像杂货铺。其时新蔬菜的数量和质量难有保证。东西海岸的大城市,因为华人多,中国超市也就大。波士顿的“李小二”是那儿的华人对某个中国超市的昵称。加州的“99大华”,十几家连锁店横贯北加到南加,规模可与美式食品超市媲美。这些超市里有来自中国各地的蔬果和调料,港台风味的居多;还有来自日本和东南亚的蔬果调料和点心。在那儿我终于见到了久闻大名的榴莲和鱼露。在中国超市买过东南亚人喜欢的大个青木瓜,切成细丝凉拌了吃,清脆爽口。象苦瓜、芋头和香菜等等,在美式超市永远没有,只能在中国超市买到。中国超市没有务虚的鲜花束卖,除了台湾人喜欢的兰花,装在盆里,但是一般都有务实的活鱼卖,装在巨大的鱼缸,水浑浊发黄,鱼游来游去,特色鲜明。

中国店里有速冻包子饺子、老干妈、油盐酱醋茶,标着中国汉字,店里放着港台流行歌曲,店里走来走去的中国人,就是一个小的中国世界了。还有国语笑话可以听啦。有天我对柜台后的小二说:“来两只猪脚。”忙碌的小二突然抬头很严肃地对我说:“猪有四只脚呀,为什么只买两只?”我一愣,然后对他眨眨眼,故意压低声音对他说:“这样这猪就不会在我家里跑了。”他和他旁边的另一个小二都哈哈大笑,他麻利地将两只猪脚装袋,称重,扎好,高高兴兴地交给了我。另一厢,听一女声娇嗔曰:“这鱼这么小,塞牙缝都不够呀。”小二嗔back,说:“哟,您这牙缝可真够大的。”

前不久,发现了另外一个别有特色的买菜的好去处:农夫市场(Farmer’s Market)。在一片开阔的空地,农场主们或者中介吧,自己搭起棚摆起摊卖蔬菜水果。往往是前一天甚至当天采摘的,装在卡车里运来,卡车就停在棚子后。这些蔬果无疑非常新 鲜,很多还标榜是有机食品(Organic)。有些蔬菜在超市里是见不着的。那大白桃,一个半磅多,皮薄肉嫩汁甜,摊主们切了片给免费品尝。新出土的嫩花生,不用烘焙,直接就可以吃,有的壳都还没有变硬,捏得出水来。带着孩子逛农夫市场,孩子特喜欢,好奇地东张西望。市场里总还有一位“流浪歌手”在一隅支起了音箱边谈吉它边唱 歌,打开的吉它盒放在前面,买菜的人经过时往里面放一点钱。

货源充足了,“巧妇”们也不再有无米之炊的烦忧,TA们各显神通,做出各种佳肴。能做地道的中国菜,也有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中西结合的DIY新菜式。网上有些人写菜谱,配照片,因此成一方大家。文学城里的“毛毛妈厨房”,西西河的GraceUSA,还有会做精致点心的“EuphoCafe”,都甚受爱饕餮的网民们追捧。我和老公都喜欢从那儿如法炮制些菜点来改善生活。

我老家有种藕梢,是池塘里初发未长大的嫩藕的前身,只在初夏短短的一两个月内才有。在老家也只可能在“农夫市场”上买当天的时新货。这个在美国无论中国 美国超市都没有,也不可能有吧,也不可能自己象发豆芽磨豆腐一样去做的。前段时间去小学同学家做客,他们居然从某个超市里“发掘”出了罐头装的藕梢,(当然这藕梢不是家乡那种脆嫩的藕梢),拌小红尖椒炒了吃,即使难以完全传达记忆中的家乡风味,创意和心意真是百分之百。

“孤独的乔治”有新篇

2009年10月5日星期一

我看见了乔治,那个“孤独的乔治”。它体型硕大,据说有200多磅,令人印象深刻。它的甲壳高拱,脖子细长,头小小的,昂起头来给人感觉有点象长颈 鹿。它就是那个著名的象龟,不过我看见的是录像上的它而已,它现在居住在南美戈拉帕格斯群岛之一的桑塔克鲁兹岛上的达尔文研究站中。戈拉帕格斯群岛上的巨 龟很有名,“孤独的乔治”是其平塔岛龟种里剩下的最后一只,堪称当今世界上已知的最珍稀的动物。

那儿曾经有很多的巨龟,而且在不同的岛上,因为对不同生态环境的适应,巨龟的形态也多种多样,比如龟脖子的长短,龟甲平伏或高凸等。1835年查尔 斯·达尔文曾到此群岛考察,观察到了这种现象,促进了他的基于自然选择的进化论的成熟。19世纪后因为渔夫和海盗们的捕杀,以及生存环境被破坏,戈拉帕格 斯群岛上巨龟的数量迅速减少,原来多种形态的龟种,有些已经灭绝。1964年开设的达尔文研究站,旨在保护仍然幸存的动物。科学家们将一些幸存的濒临灭绝 的雄龟和雌龟带回研究站,让它们交配,待它们产卵后,将龟蛋小心翼翼地挪到恒温箱,孵出小象龟,“抚养”它们长到5岁能自我保护抵抗外界侵袭后再送回到岛上。这种措施很成功,保护了好几种濒临灭绝的龟种。曾经,岛上的山羊对植被破坏严重,厄瓜多尔政府1959年将戈拉帕格斯群岛划为国家公园后,公园守卫们进行了旷日持久的灭杀山羊大战,岛上的植被开始回复了原来的生机,象龟们的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当时以为平塔龟已经灭绝了。1971年12月有位生物学家发现平塔岛上有只独来独往的巨龟。1972年到处杀山羊的守卫们终于找到了这只雄龟,把它带回了研究站,并亲昵地叫它“孤独的乔治”。它的故事传遍了全球。研究站曾悬赏一万美金想找到一只平塔岛雌龟给乔治配对,希望它的基因仍然能传下去,然而至今无人兑奖。1993年起,乔治被安排与来自邻近岛上某个相近亚种的两只雌龟住在了一起,乔治终于不那么孤独了。假如它们能产下小象龟,虽然不是纯种的平塔龟,起码,还有一半乔治的基因。科学家们估计乔治现在大约在60到90岁之间,象龟的寿命能长达150多年,所以乔治正当壮年,而且它身体健康,小乔治的出现当指日可待。

然而,乔治一直在考验拭目以待翘首以待的科学家和感兴趣的公众们的耐心。十多年来,一直没有这样的喜讯传出。科学家们还采取了一些性刺激的措施帮助乔 治学习如何和雌龟们交欢。终于,到了2008年7月,研究站发布了新闻,乔治的一个老婆下了几个蛋。遗憾的是,四五个月后,这些蛋都没有孵出小象龟 来。科学家们失望又伤心。今年7月,在一个居然完全相同的日子,21号,戈拉帕格斯公园又报道乔治的伴侣之一下了5个蛋,而且状况良好,但要等到11月份 才会确定这些蛋能否孵出小象龟。

据科学家们对群岛上现存的部分象龟的DNA序列分析的结果,在伊莎贝拉岛上的一只雄龟有一半基因与乔治的相同,它应该是某个平塔龟和伊莎贝拉龟杂交的第一代后裔,是乔治的表亲或堂亲。伊莎贝拉岛上有两千多只象龟,也许其中还隐藏着一只纯种的平塔龟也未为可知。乔治呀,乔治,如果你懂,你是否会为找到亲人而欣喜?或者,将为人父更令你喜悦?

据说,地球上的生物99%的都灭绝了,乔治能侥幸残存下来,若能在现代科技手段和人类的关爱下有子嗣将基因传递下去,应该是一段有趣的生态保护佳话吧。祝福乔治能瓜瓞绵延,子孙后代生生不息,永不再孤独。(祝福的大话是这么说的,谁知多少年后,人类也好,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也好,是否都会灰飞烟灭,因为进化不知终点,没有方向,只是,自己不要让自己死得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