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各地纷纷在“文化”方面大做文章,好像“文化”是一个地方最好的“名片”,什么东西都想往“文化”上靠,但“实质和内容”往往又很薄很薄。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海南大特区当旅游报的记者,对这方面的“情形”应该说了解的比较深刻。
青海自然在这方面也不甘落后,互助就搞了一个“土族风情园”,想以国内独一无二的“创举”招徕八方宾客。但坦率地讲,它给我的印象远非是“独一无二”的,那种“大而全”的手段实在太过一般,太觉得与其它许多地方相仿——总之在园内走一圈下来,惟一留下点记忆的是“榨油房”,听说它原本属于偏僻的土族之村……
回到诗——
三十年来,难道我们的诗不也是如此吗:千方百计地想把“人家”的东西仿制过来,好像是将汉语诗歌带到了一个里程碑的高度与广度,但却离“我们”越来越远,越来越陌生了。我并不反对了解“人家”的诗的状态——相反,我认为这方面做得远远不够——但一定不能因此而失去自己。在学习“人家”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至少时常问自己两点:第一,与“人家”相比我们的优势是什么?(注意,不是问我们与“人家”的差距,我想,我们与“人家”应该没有任何差距,九十多年前是这样,九十多年后更是如此。)第二,在“我们”之间相比,我的优势是什么?
我相信在我寻找自己的优势的过程中,其实是在垒构自己真正独特的牧诗之“法”的内容,这内容逐渐翔实而接近完美,正是我接近自己的最佳之途。
一步步走着,便意味着一步步接近着自己。
8
这次“南丝”之旅,我计划至少拜谒五十座寺庙,而佑宁寺是第一座。
关于游历寺庙的经历与感想我另有计划撰写至少五十篇比较长的“大散文”。
在此,我要申明我并非是严格意义上的“朝圣者”,也不可能是,因为,我内心无“圣”!
我说过“诗是没有技术的宗教”,但如果硬要说它的“主”是什么,我想只能是“自己”。这并不是说诗只是“自己”,“自己”仅仅是通往诗的一个介质,甚至可以说是惟一的介质——离开“自己”的诗我总觉得十分苍白、干枯,虽有诗形,但没有血肉,严惩地缺乏生命力。
我现在之所以说“自己”不是“圣”,是强调诗绝对的排它性!“自己”到自己的道路不仅是最便捷的,也是最熟悉的,更是最不与“人家”和别人碰撞的。
“诗”无前例的真谛,于是自然地跑到我的面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