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 29

看了白水《旅鼠真的具有自我牺牲行为吗》这样的备课心得,很佩服他,作为语文老师,有这样的见解真是非常的难能可贵。实际上,如果搁在几年前,理科出身的我看到旅鼠的故事可能也会深信不疑。但是现在肯定不会了,这要感谢达尔文——进化论的鼻祖,感谢康德拉.劳伦兹、珍妮.古道儿等一批研究动物行为学的科学家,他们的科普作品把我在进化论、动物行为学方面扎扎实实地科普了一番。

无独有偶,我这几天我在翻看我那四年级女儿的语文书的时候,我也看到了类似于旅鼠这样的带有误导性的煽情的讲述动物行为的课文,看来语文教材在选材方面真的有待改进。

这篇课文讲了两个故事,一个是蚂蚁在火场中逃生会用滚球的方式逃离,另一个讲的是羚羊群被逼到悬崖边的时候,老的少的分开两组,少的利用老的躯体增加一个空中跳板,而顺利的跳过山涧。无疑,它要宣传的是团队精神,牺牲个体以实现团体的生存。先不讲这个精神对错如何,先来看看这两个故事。

我用“蚂蚁 大火 逃生”这样的关键字在google里搜,出来很多滚球的故事,其中有一条讲得还算客观:

 

“如果是一只,如果有洞的话,它会毫不犹豫地钻入洞穴,如果它没受伤到动不了的情况的话。
     如果是一群,在它家门口有大火的话,它们也会逃离火源的!但不一定是它们的洞穴,别的岩石缝隙 一样是它们最佳的选择!

     如果一群已经被大火包围了,而附近又没有可以藏身的地方和洞穴及缝隙的话,它们肯定会马上抱成一团,用滚的方式逃离火的包围!不过,这种现象极其罕见!”

 

即使是最罕见的,抱团逃离,实际上也是不值得这么大加赞赏的。

实际上,在蚂蚁王国里并没有个体的概念,一个蚂蚁是工蚁、兵蚁、还是一个水罐蚁(这是我起的名字)等,取决于它在年幼时的喂养方式。一群蚂蚁绝大部分都是雌蚁,但是它们一生都没有婚配的权利,除了蚁后。这些蚂蚁终生服务于它们的分工,就拿水罐蚁来说,它终生悬挂在储水房里,肚子涨得象圆球,它的作用就是一只水罐,在干旱的时候可以拯救整个群体。如果讲团队精神,讲那种牺牲自我以保全群体的话,水罐蚁最值得称赞。

科学地讲一个蚁群应该才能算一个真正的个体,一只蚂蚁只能算个体里的一个细胞或者一个组织,一群相同分工的蚂蚁相当于一个器官,器官之间分工协作,共同维持大个体的生存。

为什么说蚂蚁抱团滚球的方式不值得大加赞赏呢?打个比方:

假设一个人挥舞着棍棒朝你打过来,如果时间允许的话,你会选择逃开,如果时间不允许,眼看着打到腿或者胳膊,你会立即跳开以躲避棍棒,如果这个人太凶狠了,一棒子朝你的头打来,你又没时间躲避,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办?很显然,你会不由自主地用胳膊抱着头,你会用牺牲胳膊的方式来保护头。当然你还可以反击,这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

如果讲团队精神,胳膊真应该值得大赞特叹。但是恐怕没有哪个作者会用这个例子来做煽情式的宣传,因为它太常见了,实在也煽不起来情。

现在再来谈谈羚羊的故事。

实际上我根本不相信这个故事的真实性。真实的情况可能是这样,羚羊被逼到悬崖边,为了逃生,它们不得不冒险跳过山涧,由于山涧较宽,大部分的羚羊都没有跳过去,只有少数年少体壮的越过了山涧,也许有极少数——在羚羊数目比较多的时候才可能发生——在快要落下的时候,恰好踩到了同伴的背,借了一点力量保全自己的性命,被踩的当然跌落无疑。

说羚羊自动分成两群,老的少的各一群,所有的少的都踩着老的背过去,这太具有想象力了吧!羚羊不可能具备这样的智慧,如果真的具备这种智慧,恐怕也不是这么简单的单一的表现,它会利用它的智慧来给它提供更好的生存,而不仅仅是跳悬崖,它会发展成类似于人类这样的高智商的生物,或许我们该称之为羚羊人,而不是羚羊。

类似这样的故事,我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很多。比如,我记得说一个研究狼的人跟丛林里一大群狼建立了友谊之后,有一天晚上他的木屋的门被两三只狼敲开了,它们引导他来到一个狼群聚居的山洞,原来有只小狼受了很严重的伤,它们是来请可信赖的人类帮忙的。这个故事太感人了,太具有人情味了,太吸引人,以至于我为此感伤自己为什么不是那个被信任的人。

但是,记住,这是故事!

从文学上讲,允许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写动物的故事,至于拟人化拟过头了,让人以为是真的,也没什么关系。我小时候对于一些童话信以为真,以至于有时也分不清现实和童话,一个人躺在床上的时候,还以为看到了精灵在我的帐顶上玩耍。

拟人化的动物故事确实丰富了我们的情感,增强了我们的想象力。

但是选到教课书上,作为一个例子来宣扬一种精神,真是有问题!例子本身就经不住推敲,那么精神如果才能让人理解呢?真难为语文老师了。

Apr 03

为什么地球上会有生命?为什么会有人类?如果你对这些问题考虑得越多,如果你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角度找到的答案越多,那么你会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这是个奇迹!”

生命之于地球,是一系列偶然和必然的结果。说它是偶然,是因为产生生命的必要条件太多了,以至于在这许许多多的条件里,只要有一样不满足,地球便不能象这样生机活泼。说它是必然,那就是不论是物理、化学,还是生物,实际上是环环相扣的,有其一必有其二。如果想在已经产生生命的数不清的必要条件里去找一个例外,那么世界或许会象多米诺骨牌一样彻底倒掉,面目全非。

它最终形成这样的一个结局,以至于象我这样的一个生物体,可以打着键盘,把自己脑子里东西用一种符号表达出来,这不是奇迹还是什么呢?

前一段时间看到一篇文章《寻找外星人》,我又大大地为此感叹一番,天哪,这真是一个奇迹!

行星要不大不小,离开太阳的距离要真正好好,它得有颗卫星来维持自转的稳定以避免表面温度大起大落,它还得有个大好几百倍的兄弟(木星)吸收了各种彗星的撞击。另外还得感谢太阳,它呆在银河系的位置和它自身的大小也要真正好好,它得和银河系的旋臂同步而不穿越,否则的话,银河系旋臂里的星际气体和强大的辐射也会让地球不能称之为“地球”。等等。

一连串的偶然与巧合,让人不得不相信地球是“孤独的”。

言规正传,现在来谈谈水。

作为生命之源,水是当仁不让的,因为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什么生命体可以离开水生存。人类在探索地球的兄弟行星上是否有生命迹象的时候,首先要看看其上是否有水的痕迹。

地球早期的原始生命是浸泡在被喻为“原始营养汤”的原始海洋里的,靠着一层膜才得以建立起最原始的“自我”来。从这个角度,也许可以解释生命体,包括我们的人类,绝大部分物质是水,因为我们的细胞得被浸泡才能正常工作,营养物质需要液体才能被传送。

水是无色无味的,“无色”是一种客观现象,它很少吸收或者发射光线,外来的光线对它而言几乎是穿肠而过。

但“无味”或许仅仅是一种主观的感觉,这或许是进化的结果。试想,如果我们能感觉到水的味道,而它又是无处不在,那么是不是会干扰正常的饮食?高级生物之所以有味觉,乃是辅助其寻找食物的,对于有营养的物质标以美好的味道,对于没有营养的物质或者有害的物质,如果标以不好的恶心的味道,生物会自然而然避开。这也是一种进化的结果,有正常味觉的动物生存几率高,而味觉紊乱或没有味觉的动物,十有八九被淘汰掉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无处不在地都能感觉到水的味道,久而久之,它便没有味道了。

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的,氢原子分开120o分别粘在氧原子的外测。其大小比例,好比是一个网球粘上了两个乒乓球。如果能够把两个氢原子朝上氧原子朝下的话,小朋友或许立刻会认出来它很像米老鼠的头像。

一般的物质总是遇热膨胀遇冷收缩,作为液态的水,在这一点上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殊,所以用水壶烧开水不要超过其警戒水位,否则的话水加热到一定温度之后会满出来。

但是,当水的温度下降,到了结晶(也就是结冰)的温度,情形就大不一样了。

一般的物质,当它结晶的时候,其原子总是密集地堆积着,所以体积是变小了。比如盐,化学名称是氯化钠,固体状态下,其中的氯原子和钠原子分别居于立方体的顶点上,无穷多个立方体堆积,一个氯原子周围一定是围着6个钠原子,而一个钠原子周围一定围着6个氯原子。

但是,水分子,由于氢原子分开的角度是120o,所以其结晶的时候,分子和分子手拉手,形成了一种象蜂巢一样六边形的格局(这也是雪花为什么是六角形的缘故),如此,空洞就出来。水结冰,体积却会变大,原因就在于此。

当冰被加热到融化的时候,这种晶体结构被打破,坍塌,就像一个房子,倒塌之后的瓦砾堆一定没有房子的体积大。但是随着加热继续,液态的水分子运动加快,分子与分子之间撞击增强,推进其向外围扩张,于是体积也跟着增大,这是普通的热胀冷缩的原理。

世界是如此的奇妙,让人不由得感叹生命是一连串奇迹的结果。

假设,作为生命之源的水,在结冰的时候,体积不会变大而是变小,后果将会怎么样呢?

我们知道同样质量的物质,体积变大的时候密度一定会减小,这就是冰为什么浮在水面上的缘故。

如果水结冰的时候体积变小密度增大了,那么冰一定会沉下去。如此,经过一个冬天之后,水下一定集聚了一定量的冰。

来年春天,太阳从天空辐照大地,最先加热的是水面上的水。我们知道,水本身是热的不良导体,在中学时就曾学过这样的实验,试管底部养了一条小鱼,倾斜试管,加热上部的水,小鱼仍然活得自在。当太阳加热表面的水的时候,水下的冰也会“活”得很自在,即使是酷暑炎热的夏天。

冬天来临的时候,表面的水又会凝固下沉,次年春天,水下的冰并不会融化。如此,年复一年,不消多少年,河成了不再流动的冰河,海成了可以开汽车的冰海。只有在夏天,或者赤道地带,才能看见薄薄的一层水。

可以想象,假设这些是事实的话,无论地球和太阳,它们的大小和位置有多么得真正好好,地球的温度又是多么得适宜生命的成长,只有一层薄薄的水到冬天又被冻住的原始海洋,无论如何也演化不出来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