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捉影”的存档

穿越地狱的“游戏”——电影《美丽人生》

2009年3月25日星期三

穿越地狱的“游戏”——电影《美丽人生》

    《神曲》里,但丁在维吉尔的引导下,穿越了地狱和炼狱。他看到了种种苦难,却只是看,苦难就在身边,却与他无关,他是苦难世界唯一的自由人。但丁之所以能像经历一场游戏一样穿越苦难、穿越地狱,是因为他有一个保护神。
    而地狱并不只在书本上,它有时会直接撞碎幻想的玻璃,突然横亘在你的眼前,就像一场红色革命,一夜之间就横在9亿人民面前那样,让你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也就是这样,一夜之间,地狱横在数百万犹太人面前。无数的家庭遭遇灭顶之灾。同样,灾难突然降临到意大利一个快乐的三口之家,就因为这个小家有一个半犹太人——基多和他的儿子。儿子只是半个犹太人,并非因为他还未成年,而是因为他的妈妈朵拉非犹太裔。可是,半个犹太人就是犹太人,这是纳粹的逻辑——与一切专制的逻辑一样——基多的儿子,在他的生日被一辆卡车带走,同车都是犹太人,随后他们又被赶上一节火车。爸爸告诉他:这是去参加一场非常好玩的游戏。当火车正要开动时,男孩的妈妈赶来了,她没能救出丈夫和儿子,于是她毅然挤上那开往地狱的火车。
    对于那个酷爱坦克却不爱洗澡的小男孩来说,地狱般的集中营里的生活只是一场游戏。他像但丁一样置身于苦难,却不受苦难的侵扰。不仅如此,他还没有但丁面对苦难时的恐惧和痛苦,反而觉得好玩,因为,他相信了爸爸的话:眼前是在进行一场规则特别的游戏。
    太特别了,这场游戏!600万犹太人在这场游戏中“回了天国”,回到他们的主耶和华那里,其中有许多跟小男孩一样大小的孩子们。而小男孩之所以幸运地没有过早成为“上帝的选民”,是因为他不喜欢洗澡。他不知道,去“洗澡”的孩子们被送进的不是洗澡间,而是毒气室!他因为不愿去洗澡而躲了起来,他不知道他实际上是躲开了死神。凭着这点运气,他逃过了一劫,得以在集中营中继续他的游戏,而他不知道,这是一场他与死神之间的捉迷藏游戏。他之所以最终逃过了死神的魔爪,除了那唯一的一次幸运之外,就全靠了他的保护神——爸爸基多。
    小男孩非常聪明,但那是天真的聪明。他没有窥破“游戏”的真相,他的怀疑一次次被爸爸瓦解。爸爸基多,才是真正的聪明,不,不止是聪明,那是伟大的生命智慧——机智加勇敢再加爱的人类智慧。正是凭着这种智慧,基多才把凄风苦雨的人间地狱变成了儿子快乐刺激的童真天堂。伟大的父亲,他像蜜蜂一样,采苦难为花粉,嚼碎,咽下,消化——消除一切苦味,注入父爱的甘甜,化而为蜜一般的快乐。你看他多快乐啊,任何滔天的罪恶和深重的苦难都无以摧毁他刚强的意志,任何浓重的乌云都不能遮没他灿烂的笑脸,在儿子面前,他永远是快乐的天使。伟大的父亲,即使是在走向死亡,当他经过儿子的眼前时,他仍然做出最后一次鬼脸,仍然迈出逗乐的步态!
    伟大的男人,他甘冒种种风险,想方设法保护着他的妻儿。他成功了,在最危险的时候,他帮助妻儿逃过了劫难,却暴露了自己。
    我们应该相信,那一声枪响把基多送上了天堂。因为,伟大的爱已经战胜了地狱,他实现了自我意志的自由,他已经穿过了“通向天堂的那一扇窄门”。
    人啊,你只有进入地狱之门,才能找到通往天堂的路。

(2005.2.5)

无所逃于天地间——电影《钢琴家》观感

2009年3月25日星期三

无所逃于天地间——电影《钢琴家》观感

    从来没有那么剧烈地激动过!甚至,我说出来你可能会觉得夸张不实、不可思议:不过是电影嘛,怎么会如此反应过度?说实话,我也头一次这样,从没看过这么触动我的电影,我简直像触了电网,连当时坐在我旁边的妻子都十分惊异:“看电影怎么看成这样?”
    到底怎样了?我当时,泫然泪下,双目如瀑,肌肉颤抖,全身栗栗,燥热由内而发,虚汗湿透内衣。而电影结束后,几天之内笑不自然,失失然如丧魂魄。
    《钢琴家》,一部反映纳粹灭绝犹太人的片子,叫我看后如罹大病,久久不能复原。观影已过月余,此刻提起犹然身如过电,肌肉微颤,心脏弱跳,身体虚脱。为什么会这样?恐怕非我所能答。我只能说,它引起了我最灭顶的幻觉,一种无所逃于天地间的灭顶的感觉。这大概是深植于灵魂最幽深处的恐惧,是灵魂对于自身毁灭本能的抗拒吧。
    我竭力想象,但我仍然想象不出,我无法想象自己身临其境,不敢想象用自己置换那可怜的钢琴家,不敢想象那样的灾难突然降临到我们的头顶,比如文革复现,比如我被追杀、通辑、忽然陷入灭顶的境地……而于我,这样的境遇难道不会发生吗?不不不,我想它太容易发生,纳粹我们曾经有过,文革我们曾经有过,灾难,灭顶的灾难,人类不止一次地遇上过……在这样的灾难中,一个艺术家,一个有良心的懦弱的人,他不愿背叛同胞又不能挺身相救,他不愿放弃正义又不能舍身取义,他不愿出卖人格又不能捍卫,他不愿抛却尊严又不能保持,甚至,他不能忘情艺术又不能投入其中,他那么无助而又无可告慰,他,成了被上帝抛弃被魔鬼追赶的人。突然之间,他代替了耶稣背起人类的十字架,他要承受整个人类的苦难。
    这样的一幕成了永远追随我的恶梦:德国军官集合了二十来个波兰犹太男人,让他们排成一条长队。军官从队列中每隔一人选一个,当胸一点,示意他们向前半步,选完后一声口令,叫这些被点出来的人扒下。而后他取出手枪,走到扒下的第一个,枪口指向脑壳,“怦”的一下,脑浆流出;再走到第二个,“怦”;第三个,“怦”……终于到了最后一个,“喀嗒”,没有子弹,那个扒着的颤栗着侧过脸来看了看不紧不慢装子弹的军官,刚埋下脸去,“怦”……这最后一个,正是刚才与我们的钢琴家说话的他的朋友,此时钢琴家就站在旁边,相距仅仅半步。非人间!这非人间让人不能呼吸!
    人类啊,人类有救赎的希望吗?
(2004.6.14)

电影《迁徙的鸟》:美的背后,是……

2009年3月25日星期三

电影《迁徙的鸟》:美的背后,是……

    完全没有料到,被几只鸟感动得一塌糊涂。
    电影票是我爱人的公司给她们的元旦礼物,元旦后一个满地铺雪的星期天,我作为家属随同爱人和她的同事们一同走进了北京剧院。放的是法国电影《迁徙的鸟》。这是我爱人说服她的同事们之后选定的片子,说实话,我要感谢她们的选择。
    美,触目惊心的美,匪夷所思的美。这就是大部分人对这部电影的印象,也是我的第一印象。我真不明白怎么会有人看不下去,那天至少有三个人只看了片刻就出场了。
    我完全被影片的美吸引着、震憾着。鸟儿飞起,耳边是翅膀拍击空气的声音,在浩瀚的、透明的蓝色中翔着,巨大的球状地表在视界的余光中晃荡,成为变幻不停的背景:贝壳般闪光的红色沙漠、镜子般明亮的蓝色湖泊、银光熠熠的皑皑雪峰、狂涛怒吼的万顷海洋……我已经不在座位上,我在那九万里的高空,我是击水三千里的大鹏:“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庄子·逍遥游第一》)
    “飞翔不是体力和智力可以解决的,它是一个奇迹”(该片的字幕),远离了人群、远离了城市,远离了地球,我与那几只美丽的大雁绝尘而去。
    然而,飞翔终须耗费体力,飞翔也常常面对风险。
    在行程数万里的飞行中,鸟儿们都拼尽全力,它们只能在有幸遇上什么可以落脚的东西时才能休息一下。电影上有一个镜头:大雁已经飞得疲惫不堪,终于在大海上遇上一艘轮船,借着夜色的保护,它们落到甲板上踏踏实实地睡着了。看到这里,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同时,心头有一种异样的辛酸涌起,我想到流落在京的自己与妻子,想到东莞打工的二舅一家,想到远在北欧的哥哥与嫂子,想起春运,想起千千万万往返于城市和农村的打工者。
    飞行中会遇上各种恶劣的天气,还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险情:当一只鸟儿断翅落向海滩而为一群海蟹瞬间食尽,当一只企鹅看着自己的孩子被一只鹰撕食,当一只大雁在“砰”的一声枪响中坠下,当一只大雁陷入粘稠的原油,我的心破裂成万千碎片,泪水零落成断线的珍珠……
    飞翔是鸟儿的命运,但飞翔也有终点,鸟儿离不开地球,因为地球是鸟儿的家。当这些大雁飞行万里来到南极,来到它们的家时,它们多么自在幸福啊!看着鸟儿夫妇的亲昵,看着鸟儿幼子的憨态,看着鸟儿之家优游捕食、自在嬉戏的情景,你的心间会油然而生一股暖暖的温情。大雁如人啊!
    大雁如人,人亦如雁。我国古代就把那些背井离乡、出外谋生的人叫作“雁户”。“唐编民有雁户,谓如雁去来无恒也”(《康煕字典》亥集中九“雁户”条)。雁户,就是“流亡在外受人雇用的人”。唐诗中有“洛苑鱼书至,江村雁户归”(唐刘禹锡《洛中送崔司业使君扶侍赴唐州》)之句,清人也有“流移嗟雁户,生计各西东”(清朱彝尊《晚次崞县》)的诗句。雁户,就是我们这些打工的人。
    过年,就是“江村雁户归”的时节。今年过年,我们仅仅二十户的“江村”共飞回了十来只“雁”。我家也飞回三只——哥哥难得从北欧飞回,我跟妻子也回来了。我的二舅原说要回家看看外婆,却没回成,他已经三四年没回过家。
    外出打工的人们络绎归乡,一个个衣着漂亮、精神抖擞,兜里揣着钱,心里揣着喜悦。看着他们见到家人时喜上眉梢、甜到心里的样子,你的心间也会油然而生一股暖暖的温情,跟看到大雁到了南极时一般无二。但当你跟他们聊起进城的感受,你将看到在这种衣锦还乡的美好情景背后,却有着更为深广的苦难,就像飞翔的美丽大雁之后,还有浩瀚无垠的背景。
    年假里看了一本书叫《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其中一篇的标题是《雁户:基本故事和变型故事》。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给我们讲了两个“雁户”——进城打工的农民的悲剧遭遇,并深刻揭示了他们苦难的根源。我不想重述这两个故事,因为我有的是这类的故事,它们时刻在我身边发生,我的邻居、我的亲人和我自己,都是这类故事的主角,我们都是在美丽的家乡和美丽的城市之间带着梦一起飞翔(《迁徙的鸟》在香港被译作《鸟与梦飞行》),沿着命运给定的轨迹飞翔。
    飞翔是美丽的,飞翔是孤独的,飞翔是疲惫的,飞翔是危险的。
    当我们不仅是想象飞翔,而是一步不离地跟随,就像导演雅克·贝汉和他的摄制组跟踪拍摄《迁徙的鸟》一样,“跟着迁徙的鸟儿们,飞越广袤的非洲与美洲大地,横穿浩瀚的太平洋与大西洋,偶尔停落在冰雪峥嵘的喜马拉雅山,有时也歇脚于撒哈拉沙漠弧线完美的沙丘之上”,600多人用整整四年时间,动用17个世界上最优秀的飞行员和两个科学考察队,耗资4000多万美元,途经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拍摄长达460多公里的记录胶片(以上引号中语句及所有数据出自《“飞翔是我的诺言”——雅克·贝汉与〈迁徙的鸟〉》,《新闻周刊》第165期);当我们像他们一样了解了飞翔的整个过程和全部细节;当我们像他们一样自己去体验飞翔;那时候,我们就会明白:飞翔是太美了,而美的背后,是艰辛。
(2004.2.13)

附:
一、《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吴思著,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定价23.8元,ISBN:7-5008-3087-4。

二、雁户资料

【雁户】流庸谓之雁户。唐编民有雁户,谓如雁去来五恒也
〖明〗张自烈《正字通》
引自《康煕字典》亥集中九

【雁户】居于异乡之民户。雁因时迁徙,故以为喻。《全唐诗》三五七刘禹锡洛中送崔司业使君扶侍赴唐州:“洛苑鱼书至,江村雁户归”
《辞源》3306

【流庸】流亡在外受人雇用的人。《汉书·昭帝纪》始元四年诏:“比岁不登,民匮于食,流庸未尽还。”《注》:“流庸,谓去其本乡而行为人庸作。”一作流庸。
《辞源》1788

【编民】也作编人、编户、编氓、编甿,编入户籍的平民。
《辞源》2450
(以上资料来自候鸟经济论坛:http://www.kangtian.cn/new_page_37.htm

【洛中送崔司业使君扶侍赴唐州】

唐 刘禹锡

绿野芳城路,残春柳絮飞。
风鸣骕骦马,日照老莱衣。
洛苑鱼书至,江村雁户归。
相思望淮水,双鲤不应稀。

(亦凡公益图书馆《全唐诗·卷三百五十七》:http://www.shuku.net:8082/novels/poem/ywgvzhfcklp/qts357.html

【晚次崞县】

清 朱彝尊

百战楼烦地,三春尚朔风。
雪飞寒食后,城闭夕阳中。
行役身将老,艰难岁不同。
流移嗟雁户,生计各西东。

(抚琴居选辑《金元明清诗选》:http://www.lyrist.org/ms_china/jymqs/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