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这是一份重要的历史记录,大海就是一切根据一九五五年四月二十五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办公厅编印的内部材料〈〈中医问题资料〉〉第二辑扫校,建议舟子在新语丝发表,以纪念那些先知先觉的爱国者。〈〈改造中医基本方案〉〉有单行本,可惜本人一直没有找寻到,现在这个文本是个摘录本,估计删除了一些对中医不利的言论,这个缺憾只有等以后找到原本来弥补了。)
改造中医基本方案(摘录)
—-改造中医座谈会记录—-
卷首语
中国已经从封建势力与半殖民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彻底消灭了传统的反动统治,先得感谢共产党的领导,和民主人士的共同努力。现在全国解放,为期不远!我们自然科学工作者中间的医务工作者,大家应该加紧学习,为广大人民而服务,以迎接独立富强的新中国的建设高潮。关于保健方面,在反动政权统治时期,“民族健康 ”是从来不受注意的,有时也只是唱唱高调,虽然也有保健设施,那不过是为了官僚阶级和都市少数人们着想,广大人民得不到丝毫实惠。今后的一切,必须“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才能正确地执行,以唯物史观的社会发展过程来说,那是十分必要的。
中医的存在,关系民族健康至巨,废止中医的政策,在现阶段,是无法实行的,但是中医的传统思想是反科学、唯心的、主观的、根本不应该让他再发展下去。现在是科学的社会,科学是唯物的、客观的,因此感到唯心的中医学说(玄说), 必须彻底清除。不过现在的中医执业人员,我们要同情地教育他,改造他,把他们从玄学中解放出来,决不能采取以往一部份卫政人员的意见来压制他们,反对他们学习,或是放任不管;那是资本主义社会不民主的作风,我们应当特别指出,中医要从学习中改造过来,那是极端重要的。
中国的庞大地区,无疑地便是农村,农民的生命, 一大部份还是由这种未受健全教育的中医支配着,实在万分危险;可是科学医师太少,而且多半集中在都市,正如 毛主席所说: “所谓国民卫生,离开了三万万六千万农民,岂非大半成了空话”那么对于已经开业的中医,究应如何处理,很成问题;据估计,在解放前全国中医人数约三十余万(他们自称八十三万,是夸张的。),以成份而论,要以师徒传授的占绝对多数,学验程度虽然高下悬殊,然而事实上暂时还需要,因为还可以安慰心理上的空虚。 毛主席也说过: “采取适当方法,教育旧医生们,使他们获得新观点、新方法,为人民服务”,现在我们要研究出一个基本方案来贡献政府,作为过渡时期改造中医的参考,以尽为人民工作的责任。
这一项的动机,并不是由我个人出发,因为本市已创立十有四年历史的中西医药研究社,和解放后新组织的中医新教育促进会同人,对于此一问题,很为关切,经联合讨论之后,觉得问题太重要,决不是少数人所能解决,当时决定由本人来邀请各方面的医学专家,特别是对于中医问题素有研究的知名之士,来共同商讨,在客观立场和群众观点的一定条件之下,拟订具体办法,为彻底解决之计,我当然是责无旁贷的!
在九月二十五日, 我便邀请了合于上列条件的医界先进余云岫等, 出席者共十五人,假中华医学会大礼堂举行座谈会;这个会议,不重形式,各人都可自由发表意见,对于改造中医的原则、方法,已作了详尽的讨论,并且综合各方面的主张,作成结论,这个基本方案,就是这样产生的,可说是很具体的,很宽大的,当然也很合理的,绝不是以前那一套脱离现实的空论;只要能实行,大概并不十分困难吧。
最后我还得声明,这个方案是出于善意的建议性质,将来中央人民政府是否采纳到何种程度,尚不可知,或在实施过程之中,还有多少小问题,未能提到,希望吾医界人士,尽量补充指正,不过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一点是已经做到了。同时也希望中医界的执业者不要误会,我们的本意,是配合新民主主义医药卫生建设计划的推行,为着广大人民的健康和整个医药文化的进步而努力,这种「论事而不论人」的忠实态度,在过去是很少看到的,我想中医同仁中的前进分子,必能了解我们召集这个会议的苦心。
一九四九年开国纪念日 宋大仁 于上海
出席名单
余云岫 中国医药革命倡导者 前上海市医师公会理事长
唐 哲 国立同济医学院院长
瞿绍衡 北京、上海生生医院院长
汤蠡舟 前卫生署医政司长 东南医院院长 教授 中国红十字会副秘书长
张昌绍 国立上海医学院药理教授 中华医学杂志主编
顾学箕 国立上海医学院公共卫生教授
王吉民 中华医史学会会长
江晦鸣 中国红十字会组训处处长
陈义文 华东人民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师
李士珍 上海市立产妇科医院医师
叶劲秋 中西医药研究社常务理事
沈乾一 中西医药研究社理事 虹桥疗养院医师
姜春华 中西医药研究社理事
宋大仁 中西医药研究社常务理事 中华医史学会执行委员 医史教授 上海市中医师公会顾问
庞京周 前同德医学院院长 前上海市医师公会会长(因病提书面意见)
改造中医座谈会记录
—–改造中医基本方案—–
时间 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五日上午九时
地 点:上海中华医学会礼堂
出席者:名单见前
讨论要点
A·如何处理中医问题: (1)登记问题(2)限止产生问题
B:·如何予以再教育: (1)教育的范围(2)教育材料时间及方法(3)教育机构
如何组成(4)城市与乡村如何分别实施(5)中药的整理 ,
C·如何领导中医协助公共卫生
D·如何领导中医推行新民主主义的政策
主席 宋大仁 纪录 姜春华 江晦鸣
主席:中医革命问题,已经过二十多年,首先倡导的,是余云岫先生,为什么到今天还要讨论「改造中医」这个问题?就是由于过去的政治不能和学术结合,单靠学术人士呐喊,徒然无用,所以一直到今天始终还是个没有解决的问题。目前中医究竟有多少呢?他们自己曾经号称过八十三万,据另外的估计,最多不过三十万人左右,并无正确的统计。但事实上中医的人数之多和深入民间的普遍,那是毫无疑问的。因此,今天的中医依旧以不科学的医术,占着他们广大的人数,普遍地替人民医病,这对于人民的健康,实在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当然, 对于将来公医制度的推行,也是一个最大的阻力!所以我们今天这个座谈会,要求理论必须与现实结合,学术必须和政治结合起来,我们应该根据学术立场,贡献意见,把我们共同讨论的总结,提供中央人民政府作为处理中医的一个参考。现在就请各位先生发表高见。
庞京周 :(书面意见)座谈会的名称最好改为“中医问题座谈会”,而不要用“改造”两个字,因为中医在此大潮流中,泰半早有“低能情意综llterlSlty ComDlexe”,若用“改造”二字,充其量不过座谈而已,那末,可能引起无谓的纷扰,于事未必有益。
张昌绍: 在没有讨论本题以前,我想先把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会上海方面医组筹委,曾为中医问题于六月间开过几次座谈会,现在向大家介绍一下,那初步的结论,认为中医必须淘汰,从登记和限制产生入手,一次登记以后,不再补发开业执照,然后再按照每年新的医学毕业生的产量,逐步再加淘汰,比如某年有新毕业生二千名,即于当年抽去中医的开业执照二千名,被淘汰的,设法协助他们转业,或予以再教育,使能参加公共卫生方面的工作。至于如何再教育?那几次的座谈会,尚未讨论及此。
A·如何处理中医问题
余云岫: 我在一九二九年全国卫生会议的席上,早巳提出废止中医的议案,我当时的办法是不论中医的出身和学力如何,即使还在医塾里的学徒,都给他们登记起来,并且由政府发给开业执照,维持他们开业到死为止,以后不再产生新的中医,我计算当时登记的中医,年龄最少者,大约不下二十岁,假如一个人活满六十岁,不过再四十年的光阴,大都可以把中医肃清。不想过去的国民党政府,不重视科学,到今天还形成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我深信中央人民政府,以辩证唯物论做根柢的,当然会依着科学来发展医学问题,来处理中医问题。所以我主张一刀二断,第一、给中医一次总登记,要登记便从今年做,不必延至明年做;第二、不使得中医再产生,不论养成中医的学校和私授学徒,除一次登记以后,不许再收容新的生徒,政府不再给予开业证书;第三、从前我的提案,是预备四十年后肃清中医,现在是要开点快车,教他们学习。因为中医存在一日,对于社会大众的思想进步,是一个最大的障碍。目前中医散布极广,和乡村农民或一般小城市的市民接触最多,他们的邪说不是尚迷信,就是反卫生,在目前占有百分之八十文盲的中国,他们的反宣传,可以抵过一切科学文字的宣传而有余。我们必需要把科学思想转换他们的脑经,教他们用新文化的方向,走向大众,必须把科学的真实性,向大众宣传,不许再用五运六气三部九候的玄言,让他们搞坏了大众的思想,损害了大众健康。
汤蠡舟 : 余先生所提的中医登记办法,最好,也最彻底, 我十分赞同。 照过去的中医登记,由于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本来办完一次登记,可以不再续办,却为了上述的原因,又开放登记起来,如此一次,两次的下去,不但中医不见其少,反而日见增多,所以中医近年来竟号称有八十三万人了。如果国民党政府不被打倒,而再糊涂下去,真不知伊於胡底?不过办理一次登记,执行的技术,却值得十分的注意,照台湾的例子,当年废除中医也是限于一次办理登记的,直到光复时调查台湾全境的中医仅只剩五个人了,并且都是年老而在开业。为什么能执行得如此彻底呢?在技术上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登记公告的日期要放长。所以我主张(一) 一次登记的公告期间要延长,就是一年也不为多。 二; 一次登记办完以后,就凭任何力量也不许再通融“开放登记”的要求。
余云岫 : 把登记和公告的期间放长,的确是很好很慎密的办法,但是不能忘记,只限一次登记!可是我对于每年抽去执照而淘汰中医的办法,认为不甚合理,但在登记时,有不愿登记的,应该随时由政府协助他们转业。
汤蠡舟 :中国医生总数太少,每年抽去一批的办法似不妥善, 如果采每年抽去执照的方式来淘汰中医,倒不如干脆地一次登记后,尽可能给他们终身执业的机会,要近乎人情些。
瞿绍衡: 我完全同意余先生的主张赞成一次登记,决不赞成再办中医的养成教育。
主席 : 现在让我们谈谈中医登记的资格问题,我的意见,多少应该有个起码的根据,若是不识字的,或是从师一年的,也给他们执照,准许他们开业,未免太方便了。方便事小,害人事大,似可根据以前国民党各省政府所发的或地方政府(指县级)所发的开业证照,凭照登记,较为适当。不过少数内地小县或边远省区,根本就没有办过中医登记的也有,现在要找政府证件就有问题了。
汤蠡舟 : 国民党政府的政治腐败,要向国民党政府找根据,并不可靠,即使取得过去的地方政府证明,也太容易,难以全信的。
顾学箕 :取据证明,确有许多困难的地方,乡村的中医很多,而乡村连个中医公会的组织都没有,如何能取得乡村中医资格的相当证明呢?
庞京周 :(书面意见) 「登记问题」,想必是指如何获得中医这个称号,历来办理卫政者对此观点,大体上并未十分错误;目前人民政府,必已更有成竹,似乎不应由我们来决定什么标准。至于谈到如何限止产生,此乃是处理中医的根本要图,我以为在座诸君,宜向余云岫先生请教;而以他一九二九年向“全国卫生会议”的建议为依据,最为妥善。当年若照他的主张,则今日所谓「中医问题」,也就早巳不成问题了。不幸被焦易堂等误尽苍生,延误了二十年,我恐自今日起,未必即能照余先生的方案再行严峻,以求速效。倘能照余先生的方案实行,已是大幸。
余云岫:登记不妨做到宽大一点,宽大到什么程度呢?过于刻迫,成不了大事,古来所以有“水清则无鱼”的话儿。要登记的中医,至少须取得他的业师证明书为证。只要以后不再产生中医,这次登记不妨宽大,害处不会有多的。
汤蠡舟 :就我所知上海的几个中医学校,虽已完全停办,但在内地像长沙, 恐怕还有中医学校存在。
张昌绍 : 这次我去北京还看到“华北国医学院”的广告,声称要配合新民主主义政策,发展中医教育,恐怕内地像这一类的中医教育机构还不少哩!
叶劲秋 :我晓得四川、江西、广州、和香港,就还有中医职业学校,而且广西桂林还有官立的呢,人民政府值得调查一下,限令停办,中医教材无法审订,误人不浅。
李士珍 :中医登记,应该经过考试,予以甄别,合格的开业,不合格的淘汰,如果太宽了,无异留着他们,继续危害人民的健康;中医的不科学,尚迷信,多少年来,不知误了多少人?在今天还能允许低能的中医一直地混下去吗?不过,考试的科目也要有适当的选择,我以为除了中医本身的学科以外,像生理、解剖、公共卫生等,也可以列入试题。
张昌绍 : 宽大固然可以避免登记时的执行困难,但是登记还是须要合理的限制,过去新医登记很严格,中医登记特别松,那末不仅是不公平,简直犯了严重的错误。中医本来不科学的,如让刚刚学点中医皮毛的人,也登记开业,岂不是为害更大吗?今后办理中医登记,我看应该是有条件的,就是必须经过相当的甄别。
汤蠡舟: 由于新旧医学的本质不同,就因为新医是科学的,容易找到一定的标准,而中医呢,是旧的,是不科学的,便找不出一定的标准;所以过去办理中医考试, 一向漫无标准,到今天,这问题还依然存在着。因此,考中医委实是个难题,究竟应该由中医自己或委托新医来主考,都成问题。比方说,就由中医自己来主考吧?如考某种内科病,由于主考的人所学的宗派不同,主火、主风、主痰、主理脾胃,各人自己有套理论,而且只有自己肚里有数,叫应考的人,如何能做到“恰如共宗”的写出答案呢?
余云岫: 我记得张维时代(一九四七)的上海卫生局,在考试中医的时候,有一位老中医跑到卫生局,竭力主张全榜及第,不许一人落第,卫生局对他没有办法。
张昌绍: 今后登记总不能像以前太迁就中医的水平,而滥予通过,即使不用考试方式,,也应该有个最低的限制,像不识字的中医和走方郎中,总不能再让他们登记了。
余云岫 : 我一贯的主张,如认真只办理一次总登记,还是稍宽无妨,但最低的限制也是应该有的,多少要他们具有相当的证明,就这样好好地做下去,肃清中医一定有希望的。
瞿绍衡: 今天我们的座谈,应该有个结论,提供中央人民政府参考,假如在政府未订出处理中医的实施办法以前,我们能慎重的不断的讨论出完善的实施方案,以供政府采择,是很有必要的。从前的政府,政出多门,政治的效率,如何会有呢?今天的人民政府,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是从农村向城市发展起来的;农村的情况,比我们要了解得多,会前听张昌绍先生谈到东北医学教育情形,有一种一年毕业的医学教育制度,而且所造就出来的医生,并不让学过正规教育的医生;这就是中国共产党针对着广大人民的需要,正确地订出了新医学教育速成的一种制度,并且实施成功了。从这个事实,我们也可以相信中医是可以再教育的,如果“量才施教”,灌输解剖生理诊断等等基本学识,而侧重在帮助公医制度的推行,像中医界就有不少可造就的青年,我们帮助他们学习,他们也可以改造成为科学医的人才,如此很可能加以“量才利用”来帮助公医事业的发展。
顾学箕 : 瞿先生的意见很好,我对于处理中医的办法,想具体地说明一下:第一、中医只办一次总登记,初步登记的资格,不妨放宽,但必须具有能通国文的程度。
第二、中医的分布,在乡村虽比新医普遍,但有的乡村,也会找不出一个中医出来,所以目前中医在乡村所占的地位,仍属重要。我办过乡村卫生,有一次扑灭天花,还是利用中医种痘先生加以训练来解决的。那时侯如果不去利用他们却依靠谁解决呢?因此我认为乡村常见的几种流行病,如沙眼、癞痢头、下腿溃疡等等,是可以训练中医来解决的。
第三、中医经过初步登记以后,第二步凡四十岁以下的中医,能改造的,予以再教育,如成绩认为合格,再给终身永久性的开业执照。
汤蠡舟 : 以往的自然倾向,城市医生水准高,乡村医生水准低,解放后,这个倾向也许要改变。不过,处理中医问题,不像处理经济问题,经济应该城乡交流,中医应该城乡断流,就是说乡村中医,限在乡村登记,和乡村开业,城市中医,限在城市登记,和城市开业,这就叫做断流。这个办法,乡村中医水平低,不用限制, 也不会到城市去;当然,断流的效果,无异专对城市的中医,不让他们下乡,于是城乡的中医,各别局限在城乡,只要公医制度推行得快,他们靠着私有的开业的方式,是不能各别的在城乡立足,很可能加速地淘汰了。
张昌绍 : 这个不让中医下乡的办法,我想无论在理论上或执行上, 不容易搞得通的。
江晦鸣: 综合各位先生的高见,可以找得出一个结论,我认为:第一、事实上目前的中医与群众接触最广,中医与群众关系也最深,在公医制度未普及以前,群众离开了中医,很多找不到医生来治病,因此我们应该毫无疑问的,中医只宜办理一次总登记;但不妨放宽、发给临时开业执照,让他们都得到开业和改造的机会,而且现阶段群众还需要他们,这时候如果严格地考试起来,假使让他们转业或沦为失业,都不是照顾各方面的好办法。第二、登记以后予以分期分区再教育,当授完教育之后,便应该再给他们严格的甄别试验,合格的发给永久开业执照, 不合格的, 配合每年新医学校毕业生的产量,依新增的人数,作为淘汰的人数;每年被淘汰的,应尽量帮助他们转业。我再重复一遍说,第一步办理中医总登记时,标准不妨放宽,笫二步改造中医予以再教育后,淘汰不妨稍严,依程序上说,不是先甄别后登记,而是先登记后甄别,这样各方面都容易照顾到了。
余云岫: 如何处理中医问题,讨论到此处,差不多有结论了。但对于目前中医学徒们处理,也必须加以限制,已学满三年以上的一律准予登记,只学到一两年的应劝导改业。已开业中医的登记,至少要考国文,再放宽也就无从放宽了。 不过,限制中医产生,应该一刀两断,不许再有任何形式的养成教育。
B·如何予以再教育
庞京周 :(书面意见)教育的范围与材料时间,我另有一种看法,目前要教育中医,决不重在浅浅的一些生理、病理、解剖的皮毛—–即「科学教育」,而应着重在心理的改造。只要他们知道“以寸口切脉,五行六气为说,实不足以诊断一切疾病。”只要他们知道中医不过是: “凭传说经验,及望问闻切为手段,然后使用某几种国产药物处方,聊以使某几种疾病的症状减轻,或某几种疾病痊愈的人物,而且永远是这几种病,亦无法再行增加或改良其手段与方法的 ;则—切问题,自然迎刃而解。换言之,他们首先应该虚心,不要以为旧医药,就是民族医药,就是民族健康保障者,非但如此,并且要使他们知道:他们能治的病类范围,实际上相当狭小的,这一点是首应教育的第一纲。其次要中医扬弃一些不相干的旧药,不再加入处方中骗人。以前老是说“他们每年替国家节省多少多少漏巵”,但是细核中医的处方,每年不知有多少人的血汗,化费在药罐内瞎煮,徒然供国药店老板等的享受,这是要教育中医的第二纲。传染病与一般习见疾病的科学诊断,不必定要使中医人人能自习成功;倘能编订此等教材,使彼等自修,似乎尚非甚难,而且大有裨益。所谓协助公共卫生的问题,亦即连带解决,此为教育中医的第三纲。除此之外,若论「教材」 「时间」 「教育机构」「师资」等,恐怕座谈会上决不能谈出具体办法来。我不主张叫“改造中医座会”,因为改成了一半叫他什么呢?设使上海中医改造了一半,又算什么呢?主要的关键,还在限止产生的问题上哩!目前我国新医所负本身岗位上的任务,已经很多,如果想以两万余人业余时间去教育三十万人——甚至号称八十万人,而又倡言所订方案期限如何如何, 而结果终于无力实行。中医思想方向, 一经正确,自会努力前进,分头求学。正如政治上一切改造,仍需要人们自己组织团结,找寻学习途径,我的本意决不是鄙弃他们,摒诸门外,不过不主张立即论及教育机构和期限教法等而巳。
余云岫 : 再教育的范围,首先要彻底改造中医的思想,应该以形象教育的方式,打破中医迷恋玄说的旧梦,例如疟由疟蚊的媒介,和疟原虫在血中发育的经过,都可以由形象去观察清楚的,而且新医学没有一椿不可以利用形象标明的,这样地教育了中医,无异间接地教育了群众。只要中医破除了医学上的迷信,慢慢就可以影响群众的思想,走上大众科学的大路,像阴阳五行的顽固根苗,才可以从此拔去。其次,内科传染病的处理,外科的急救,简易的检验(验血和验尿),初步的诊断(打诊和听诊)和注射强心针及预防接种等等,都可教他们学习和应用。
汤蠡舟: 实施中医的再教育,有个先决问题,值得研究。如果用新医学去训练,学科完毕以后,是否承认他们为新医?中医多半未学过医学基础的自然科学,是否有能力接受新医学的训练,实在还成问题。所以经过短期的训练以后,未必能完全了然传染病之处理全程,恐怕经过再教育的中医,还有保持着中医的原来资格和身份的必要。至于再教育的范围,像以“形象教育”的方式,注重实习,内科传染病处理,和外科的急救,我同意余先生的主张,不过注射是有流弊的,打诊听诊也有问题的,但打防疫针和种痘,是可以训练的。
余云岫 : 听汤先生说因中医而天花流行,和在前顾先生报告利用中医扑灭天花;闯祸的是中医,救人的也是中医,如顾虑不能教他们注射,似乎是多余的。至于打诊听诊,我想这个简单的诊断方法,只要听觉没有故障,不会不能辨别的,除开心脏的一部分复杂听诊以外,像肺脏的水泡音捻发音等,也不会不能辨别的,但是有一件,教的时候,必须书本和实习并用,如果不去实际教他们应用,不要说中医,就是名为新医,也是纸上谈兵的。
顾学箕 : 汤先生所提的中医经过再教育后的地位,须看今后中央人民政府所制订的医师制度如何,才可以确定;一个国家有两种本质不同的医师, 一名中医一名西医,总是不通的,从学历程度上为分野,才是合理的。假定今后的医师制度采用双轨制或多轨制,那么,这个问题自会迎刃而解。像苏联有一种“医助”的制度,所谓“医助”的程度,相等于医护员,很可以供我们参考,将来经过改造的中医,不妨归入“医助”或另定其他恰如共份的名称,俾和医师区别。
唐 哲 : 中医经过改造以后,如正名为“医助”,我想是合理的。将来推行公医制度还少不了这样广大地一批成员,来补救和克服现阶段我国医务人才十分贫乏的困难。
张昌绍 :改造中医这个问题,可分远景和近景来看。从远景看,“中医学”虽不可以科学化,但“中医生”是可以科学化的,使改造后的科学化的中医生,成为今后的初级或中级的医务员,成为推行公医制度的医务干部,是可能的。从近景看,中医生经过改造后,使他们认识了传染病,明白了急救的处置,初步可望减少闯祸;经过相当时期,再给他们一次训练,或发展到几个阶段的训练,便可能使他们的学识和技能;逐步的提高,如此发展下去,前进的中医都科学化了, 一般人民的科学认识也提高了,只有不前进的中医生,不是人民不信任他们,就是他们再也无法叫人问津,自然要被淘汰。
陈义文 :改造中医的目的,是要把中医吸收到新医的阵营里来。那就是说,可以改造的;应该是培植他,而不是排挤他, 一九二九年没有把中医问题处理得好,固由于顽固的保守的势力,从中作梗,和国民党政府的执行的不彻底;诚然,中医是不科学的,是应该被消灭的,共产党的方向,是要紧密的和群众结合,是不可以脱离群众的。目前农村里广大的人民,由于找不到新医,还是需要中医的,不然势必造成农村医疗的真空和脱节,只有改造中医,所以中医是必须加以再教育的。我对于中医再教育的看法:
第一, 要使卫生机关教育化,政教合一,使能普遍的都能负担训练中医的任务;
第二, 第二,再教育的范围,我赞同余先生的看法,应站在帮助中医进步的立场,给以训练;
第三, 中医经过再教育以后,决不可再打“中医”的旗号,不然,中医、西医这两个怪名词,不容易被取销的,我认为改造中医,就应该坚决地洗除这浓重的宗派色彩。
李士珍 :再教育的结果,无疑问地是要把不科学的中医,蜕变成科学化。因此,中
医不但要学科学的内容,更应该具有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科学的知识和应用科学的技能。
瞿绍衡 : 中医再教育的教材,依我看来如采用现行助产士教科书的标准,除开助产学科以外,都很适合,先请专家参考助产士教科书的内容和程度,拟订教育纲要,再为研究,订出统一的课本。我希望我们的人民政府,也要精审地制订具体的办法,俾能切合实际。
张昌绍 : 现在有个与中医再教育发生最密切联系的一个问题,就是中药整理问题,这方面,我知道余先生素有研究,想请教余先生谈一谈。
余云岫 : 谈到中药整理,确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首先我们应该确立一个讨论的基本条件,就是中医与中药应该分开,照历史的发展,药是先有的,是各处地方土人的土药,医生的用药,是着实在后。某几种中药是有效的,某几个中医用药是有点经验的,所以中医往往也能够医好病,因此中医以为他们的处方能医好病,就是他们的学说不差的证明,学说既然不差,中医当然不可废弃,这样观念是错误的!要晓得上古时代只有土药单方,后来交通渐广,国境渐大,土药单方的交流也渐多,人类对于药的智识也一天一天丰富起来,本草一部书就是这样成就的;所以唐以前的医书方多论少,宋以后的医书论多于方,这是唐以前的医生凭证处方,是直观的,不会通过什么空论,中医的学术,不是真凭什么理论研究而昌明,乃是利用土药的效能,傅会种种玄说而成就的。
当年我主张中医革命,曾拟出两个口号: “打倒旧医空论”, “研究国药实效”,这个做法,到今朝还是需要的。讲到中药的实效,就好比进餐一样,西方的麦做成面包,能够荣养,我们的米煮成了饭,不见得不能荣养,效用是相同的,推而广之,蓖麻子油、泻盐能通便,大黄、玄明粉也能通便,如果一通便就可完事的病,何必定要用蓖麻子油和泻盐等呢?跟着如果中国自己土地出产的药, 确有实效的话, 我们为什么不好好儿利用呢?苏联日本都很研究和利用国产药品,独有我们中国新医们不屑一顾土药,自己有家私,不知运用,这是富家子弟懒惰习惯,现在不漂亮了,尤其面临封锁,正给我们很好的刺戟,更应该自力更生,研究国药,取给自己。国药有实效的很多,我的经验,像羌活独活治偻麻窒斯的疼痛,柴胡解祛微热,款冬花治咳嗽,就有显著的实例。但是目前我国化学工业还不发达,从药理上作分析研究, 一时尚难进行,我有个近乎“倒行逆施”的办法,择验方中似乎有效的而为中医所常用的药物, 依其性质, 分别制成浸剂、酊剂`、粉剂、膏剂、先来试用于病人,因为这些药,中医老早把病人当试验动物,试用过了。用量谨慎一点,是不会发生危险的,用了以为有效的,就可以广为利用,等到我们化工发展的时候,或者外来货价廉的时候,再进行正式的药理学程序研究,我以为这是目前局面权宜上适当的步骤。总而言之,我们要认定是中国人,对于国产药物,应该热心地、不歪曲地、找出它有效,不应该鄙弃地、冷淡地、歪曲地说它无效。
张昌绍 :我对余先生的主张,完全同意。总括的说:中医要改造,中药要利用。至于中药如何来利用呢?我以为:第一、生药标准化,由于鉴别真伪甚难,须依生药组织、分类,鉴定合理的、划一的标准名称;第二、制剂合理化,依共性能作成浸膏、粉、片、酊、之类,打破煎药旧习,尽可能保留其有效成份,使其合于成药或便于调配的要求。第三,本草科学化,参考科学文献,精选常用而确有药效的中药若干种,依名称,科属、产地、形态、成份、药理、效能、应用、剂量等,有系统的编成初步的药典,以供临床的应用,再逐步补充改正,以臻完善。
余云岫:“道地药材”是句话,是相当有道理的,药的好不好,产地和有效的成份都很有关系,刚才张先生所提的生药标准化,可从上海著名的几家中药店去买来,比较研究,形色臭味,显微镜下的组织,初步化学的反应等等,这样做起来,在目前也可以大约地分别真伪良否了。
主席 :C,如何领导中医协助公卫生,和D,党如何领导中医推行新民主主义政策,请大家合并讨论,发表高见。
李士珍 : 中医做公共卫生的工作,不甚适宜,但可以灌输他们公共卫生常识,辅助农村卫生的推行。至于推行新民主主义政策,必须他们每个人都要政治学习。中医当然要与政治结合,使能知道如何尽主人的责任,如何真正为人民服务。
顾学箕 :公共卫生是应该给中医训练的,过去新医学教育的失败,多采英美的制度,把治疗和公共卫生分开;今后无论任何专科医师,都要具有公共卫生的头脑,都是公共卫生医师,而医学教育的总方针,应该是治疗、保健、预防并重,所以中医的再教育,也应该以公共卫生的训练为前提。
结 论
主席 : 综合各位先生的意见,中医改造是社会进化所必需的,今天所得到的原则和方法,大要如下:
一,改造中医的第一步:
A 。登记:限期办理全国一次总登记,(在登记期内可以城乡断流)公告期间放长,相当一年左右,使边远的中医,不致失去登记的机会。
B.登记资格:已开业的须具有公会(解放前的)及业师(业师本身限于领有伪政府证照者)或学校的负责证明(或过去伪政府登记证件),最低限度,须通国文。未开业的,须具有学医三年以上的证明。均由省市政府统一发给临时性执照。
C.不合上列条件的不予登记,协助或劝导转业。
D。一次登记期满以后,不再办理登记。
E.学校均予停办,私人绝对不准再收门徒,永远停止产生。
二, 改造中医的第二步:举办中医再教育,应注意的要点:
A。凡经一次登记以后,领有临时执照的中医,均应稳步地分区、分期、予以再教育。
B.再教育的方式,系短期的,以形象教育为主,参考老解放区训练医务干部的速成教育方法进行。
C.再教育的学习大纲暂拟如下:
(甲)基础:
1\简要的解剖(附组织)
2\简要的生理与病理
3\ 简要的细菌(附寄生虫)
4\科学的本草
(乙)应用:
1、简易的诊断(器械诊察 如 听诊 耳镜 肛门扩张器 子宫镜 喉头反射镜 及各种反射检查等 其他直觉诊察技术 如问诊 望诊 闻诊及触诊等易行易知的)
2、简易的各种化验法(验血验尿等)
3、内外科的重要处理(传染病消毒和外科急救等)
4、简易的技术(除旧有方药 针灸 按摩外 如内科的灌肠 外科的止血 包扎 洗眼 导尿和注射技术——注射疫苗及强心剂等)
5,公共卫生(偏重防疫及乡村卫生妇婴保健等)
6`习见的地方病防治(因地教以沙眼、癞痢头、下腿溃疡或其他地方病的防治)
(丙)政治学习,生产劳动等。
D、 卫生机关学校化,政教合一,使卫生机关,担负训练中医的任务,在城市利用业余时间,分期集中训练,如在乡村因集中不易,应由各县\区(镇) 、卫生医疗事务所,就近设法教育,并由县级卫生行政机构负责考验。
E、理论与实践结合,务使所学的新知识和新技能,都能实地应用。
F、青年中医应挑选可造的(有自然科学根底的),给予几个阶段的训练,逐步提高。 (对于学理的进修,必要时亦可采用函授方式。)
三,改造中医的第三步:
厉行中医的甄别和淘汰,应注意的要点:
A.凡中医经再教育期满后,应跋予甄别注重实地考验,及格的给以正式(永久性的或定期较长的)职业证书或执照,不及格的淘汰,予以转业。如特别仅对某项课目不及格者,得予再补习的机会,但仍须经考验及格后,始可给以正式的执照。
B.新的医师制度暂时应采双轨制,或多轨制;经甄别及格的中医,应确定其身份,不再称为中医,依其教育程度,称为医助(医佐或医士)或称中(初)级医务员。
四,改造中医的两个附带任务:
(甲)整理中药,供临床应用和药理研究,应注意的要点:
A.从调查统计着手,吸收有效的,废弃无效的。鉴定有效药的科属和统一名称,使生药标准化。
B.依有效药的性质和效能(旧有泡制法必须废除)分别制成浸膏,酊、片、粉等各种制剂;重定剂量,便利配方。
C.参考科学文献精选常用而确有药效的生药若干种,依名称、科别、产地、形态、成份、药理、效能、应用剂量等,有系统的编成初步药典,以供临床的采用,使本草科学化。
D.由自力更生物尽共用为起点,用科学方法尽量研究中药的实效,以达充分代替西药的目的。
(乙)帮助中医成为新中国的公共卫生员,应注意的要点:
A.医学教育的总方针,应该是保健、预防、治疗的合一,三者并重,将来每一个医务工作者,应该都是新中国的公共卫生员,中医经再教育后,自然应该参加这个阵营。
B.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应该推行公医制度初步工作,和扫除阻碍为公医制度铺路的准备工作。中医经再教育后,准许开业,但须依其自然的分布,因地因时的需要,分别参加乡村卫生工作)或城市助理卫生工作。
C.逐步提高政治学习,搞通思想,为新中国医事卫生建设,和保卫人民健康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