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汤
2009年10月13日星期二“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
很好听的革命歌曲,内容似乎一看就懂。
身在老区,听到了一个新鲜的说法,觉得可以记录一下:
我们这儿老表叫的南瓜其实是丝瓜,丝瓜打汤,碧绿好看又好吃,你见过谁家的南瓜打汤?
恩,我是没见过,丝瓜汤倒是常见的。
“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
很好听的革命歌曲,内容似乎一看就懂。
身在老区,听到了一个新鲜的说法,觉得可以记录一下:
我们这儿老表叫的南瓜其实是丝瓜,丝瓜打汤,碧绿好看又好吃,你见过谁家的南瓜打汤?
恩,我是没见过,丝瓜汤倒是常见的。
是孟子里的一段: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後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以前有一点不明白,发明用俑来代替活人殉葬,难道不是一种进步吗,夫子为何要咒骂他们断子绝孙呢?
原来,答案就在“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就是说,夫子根本就反对以人殉葬,也不愿看到此种残忍的思想流传。在古时,以人殉葬,大概只是帝王将相才能办到的事情,俑的发明使此恶习普遍民间,至今未息。
夫子的伟大,正在此也!!!
想到夫子的另一故事,不引原文,直接翻译一下:“孔子家的马厩发生了火灾,孔子退朝回来,急忙问“伤人了吗?伤人了吗?”,不问马(等于现在的高级轿车)。
“不问马”的老夫子,这时真可爱啊。
无端哀悯风前树,
冥天黑地偃枝桠。
慧眼无多诗人泪,
看吹落花满天涯。
转阅西游记, 又见黑森林。
唐僧运多厄, 脱险累金睛。
妖魔虽狞恶, 偶或近人情。
君看黄袍怪, 吐珠献殷勤。
百花纵有嗔, 知当感心铭;
金角哭恹恹, 未忘手足亲。
魂飞魄已散, 旋身入净瓶;
刁钻红孩儿, 锤鼻喷火云,
劫得肉馒头, 长寿献父亲。。。
我居人间世, 寒暑颇多经。
过眼纷纷事, 难得口应心。
欲语话又止, 不敢道不平。
扰扰尘俗辈, 常不若山精。
我佛当何喻? 掩卷费沉吟。
往昔读水浒, 难忘黑森林。
林冲哀求命, 董超语可钦。
石秀吾所憎, 酷忍以自明。
谁念赢弱女, 刀下怖恐惊。
却赞英雄汉, 快意忘血腥。
中土人命贱, 所在乏温情。
典籍称仁义, 蒙眼对兽行。
最奇神明裔, 标榜古文明。
大言谈复兴, 妄言祖宗名。
我愿如犬儒, 自护此心灵。
白昼点灯笼, 人心安可寻?
董超道:“说什么闲话,救不得你!”
某年某月,于屈子烦冤跳水之日,大众开心啃粽子之时,乃有当代屈原,国学大师文怀沙受中央电视台邀请前往汨罗,在两千多年前屈原怀沙自沉的汨罗江边,以传统的吟唱方式吟唱千古绝唱——离骚,据说”其声幽婉,其情悠哉,其美至羡矣”
乖乖,好听呐,还有人激动地用“此曲只应天上有,人见哪得几回闻”来形容,也不怕古代屈原活过来再气死.
不料,李辉那小子居然发难,想撕开文大师的画皮,哼,哼,很厚的,有那么容易?
要说,”当代屈原”当深知”脸皮要厚,老命要长”的混世哲学,居然忍不住,跳出来发表个不伦不类的声明,引来一片嘲笑声.失策啊,失策!
“当代屈原”嘛,要声明何必费事,何需多言,只需幽婉悠哉的吟唱两句<<怀沙>>之赋:
邑犬群吠兮,吠所怪也。
非俊疑杰兮,固庸态也。
又骂人,又自许.骂完,也不妨跳跳水,做个真正的”当代屈原”.
不想死的话呢,不是还有钱老前辈的”水冷”典故,还可以爬呀爬呀爬上来的呀!
<<绣榻野史>>是明代后期的戏曲作家吕天成写的淫书,本无可观,文笔也一般,可是其中有一段却写得极好,和全书不类,颇能道出贞节牌坊背后的真相,女人守节的苦处,也许这是作者曾闻女子自道,斑斑泪点,隐约其间,不像男子能写出来的。
那是金氏的一段话:
依妇人守节,起初的还过了,三四年也就有些身子不快活,一到春天二三月间,春暖花开,天气温和,又合合弄的人昏昏倦倦的,只觉得身上冷一阵、热一阵,腮上红一阵、腿里又酸一阵,自家也晓不得,这是思想丈夫的光景。
到二十多岁,年纪又小,血气正旺,夜间易睡著,也还熬得些,。一到三四十岁,血气枯乾了,火又容易若动,昏间夜里盖夹被,反来伏去没思想,就远不的了﹔
到了夏间,沐浴洗到小肚子下,遇然挖著,一身打震蚊虫声儿婴的把蜜又咬,再睡不安稳。汗流大腿缝里,浙的半痒半疼,委实难过了﹔
到了秋天凉风刮起,人家有一夫一妇的,都关上窗儿,生了(火儿),吃些酒儿,做些事儿,偏偏自己冷冷清清,孤孤凄凄的,月亮照来,又寒的紧,促织的声,敲衣的声,听得人心酸起来,只恰得一个人儿搂著睡才好﹔
一到了冬天,一发难过,日里坐了对著火炉也没趣,风一阵、雪一阵,只要睡了,冷飕飕盖了棉被,里边又冷,外边又薄,身上又单,脚後又像是水一般,只管把两脚缩缩了才睡,思热烘烘的睡,搂了一个在身上,便是老头也好,思想前边才守的几年,後边还不知有四五十年,怎么捱的到老,有改嫁的体面不好,叫人睡的,那个人又要说出来,人便要知道。
尤其喜欢后两段:
“秋天”一段,“月亮照来,又寒的紧,促织的声,敲衣的声,听得人心酸起来”,在诗意中透着凄凉,“火儿”两字是我补的,原文应该是刊落了;
“冬天”一段,“冷飕飕盖了棉被,里边又冷,外边又薄,身上又单,脚後又像是水一般”没有切身体会,真不知道是怎么写出来的。
封建,为什么要反?
就是为了不要再有这些无谓的痛苦!
重阳节的那一天,陶渊明的外公孟嘉有个故事,记载在《晋书.孟嘉传》:
“君色和而正,温甚重之。九月九日,温游龙山,参佐毕集,四弟二甥咸在坐。时佐吏并著戎装。有风吹君帽堕落,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君初不自觉,良久如厕,温命取以还之。廷尉太原孙盛,为咨议参军,时在坐,温命笔令嘲之。文成示温,温以著坐处。君归,见嘲笑而请笔作答,了不容思,文辞超卓,四座叹之。”
那四座叹之,”文辞超卓”的回答,可惜无由得见了.无端觉得其实他就是这样回答的:
“不解吹愁吹帽落,恨杀西风。”
你怎么知道蒋捷词句不是引用他的原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