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出通知 严肃处理高校学术不端行为 中国留学生涉嫌购买文凭案在法国引关注
Mar 31

     尿毒症患者的无奈—-自助透析室

     作为一名从事血液透析工作二十多年的医生,看了下面央视的报道,我的心里非常难受。我只想说,他们是弱势群体,这只是他们为了活命的无奈之举,所以并不是他们的错。医改的核心是均等化,这一点我们没有成功。

     再有就是应该大力开展基层医院的血液透析工作。管理和规划只能是跟上,而不是将其扼杀。大医院拼命扩张血透室正是对新医改的反动。既得利益者非得不让尿毒症患者去价格相对便宜的基层医院去透析,把他们都赶到病人花不起或浪费医保费用的大医院去,是不是太不厚道了呢?

     至今,我仅看到钟南山院士是真心想医改的。他说,医改成功的标志,是到大医院看病的人越来越少。我们不少管理者、大医院的大院长们和钟南山一比,真是档次太低了啊!

     北京通州区卫生局取缔尿毒症患者自助透析室

     最近,北京通州区白庙村的一个普通农家小院吸引了很多媒体的关注。在那里,十名尿毒症患者由于付不起正规医院高昂的透析费,自己凑钱购买了三台二手血液透析机,建了一个自助透析室。十名患者中,有的人已经靠这样的自助透析维持了三四年的生命。

     这是一座安安静静的农家小院,三台透析机运转的声音格外清晰。十名尿毒症患者很少与村民接触,四年来他们过着几乎隐居的生活。但是前几天有媒体报道了他们的情况,这引起了当地政府部门的注意。在我们采访的途中,通州区卫生局、药监局、公安局等多部门的工作人员突然到临小院,给十名尿毒症患者下达了取缔通知书。这在小院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对于尿毒症患者来说假如几天不透析,可能就会有生命危险。听说当地卫生局不让他们透析了,病人们开始慌张起来。魏强是小院的初创者之一,他已经不是第一次遭遇政府部门的查处了,他们的自助透析室最早设立在河北省三河市。

     被三河市查处后,魏强他们才不得已搬到了通州(区)白庙村。其实通州区卫生局也清楚这些尿毒症患者只是自救而不是营利行为,因此并没有真的把他们的透析机没收。

     我们看到小院里除了三台透析机和一台透析机必配的水处理机,没有任何抢救设备。其实小院里的所有病人都知道,在这样简陋的环境下自助透析风险很大,随时可能发生死亡,但是魏强说就是靠这样的自助透析,小院救活了我们的生命。

     魏强本是内蒙古四子王旗的一名水果商,2004年被诊断出得了尿毒症。住了一年医院花了八万多块钱,魏强再也掏不出透析费了。无奈之下,他和几个病友合计着不如借点钱自己买台透析机划算。2006年他花9万多元买了一台二手的透析机正式开始了自助透析生活。

     后来,知道自助透析室的尿毒症患者越来越多,很多人纷纷加入这个队伍。病人中年龄最小的李丽丹说在小院里透析最大的好处是价格便宜,做一次透析只需要100块钱成本费,她可以隔三天就做一次。不像以前住医院一次透析要五六百块钱,她都是难受得不行了才会去做一次。

     小院采取的是平摊成本的模式,每个加入的成员需要一次性缴纳两万块钱的设备费,每次透析所用的药物等消耗品都是各用各的。房屋水电等日常费用以及一名护士的工资也是由病人们均摊。随着小院里病人的增多,大家的成本也越来越低。几个病人相处几年下来,都把小院当成了自己的家。

     尿毒症患者一旦开始透析就无法停止,小院里的病人们说现在除了亲戚朋友的救助,民政部门还给点低保费,可是我们发觉这其中少了重要的一个环节,医保报销。

     没有报销或者报销比例偏低,是病人们离开正规医院选择小院透析的重要原因。他们说假如有比较高的医保报销,花费能和小院差不多持平他们肯定会选择回医疗风险低的医院进行透析。

     2008年河北省三河市对当地的尿毒症患者实行免费透析政策,小院里一下子走了四五个三河市的患者。魏强说他现在虽然还不能享受到医保报销但是他也感觉到了医保政策在悄悄变化。因此已经四五年没回过家的他对未来开始有了一些期待。

     小院里病人们的感觉是对的,09年国家新医改方案公布在即。据专家介绍,未来尿毒症患者的透析问题将会纳入医保范畴,并且这种慢性病干预治疗将由社区卫生机构承担,这意味着尿毒症患者再也不用千里迢迢地跑到北京透析,他们可以在自家附近的社区医院就找到透析机。

     来源 中央电视台 自《千龙网》090330

发表评论

CAPTCHA Im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