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

Recent News

Archives

存档:7月, 2009

7月 12, 2009 @ 1:53 pm

隐蔽的无神论者斯宾诺莎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信仰斯宾诺莎的那个在存在事物的有秩序的和谐中显示出来的上帝,而不信仰那个同人类的命运和行为有牵累的上帝。”

      这是在斯宾诺莎泛神论或自然神论的基础上谈论上帝,对于斯宾诺莎的泛神论,所谓的上帝,不过是大自然而已。他的《伦理学》被看作是泛神论有史以来最系统、最全面的的哲学代表作。

      由于泛神论表面上的模棱两可性,不同学派的人都可以各取所需。声称受斯宾诺莎影响的人当中,有唯心主义一派如谢林、费希特、黑格尔,也有唯物论阵营的代表如狄德罗、费尔巴哈甚至马克思。有神学宗教一派把他的观点看作对传统神学宗教观的变革和更新,无神论则把他的观点看作是对神学宗教世界观的否定。

      但是从斯宾诺莎对上帝观念的论述,应该把斯宾诺莎的泛神论在本质上看作是一种隐蔽的无神论。

      他对神的存在-其无穷,无限,永恒,自因或自在自为(借用康德的说法),必然等等属性-的证明,和他对大自然本身(他的所谓“实体”概念)的存在的证明是逻辑等同关系,两者是一回事。

      斯宾诺莎对于神-自然同一性证明的思路如下:已知上帝是无限和完美的存在。如果上帝是无限的,他就不可能是有边界有限制的,否则他就是有限的了。因此不可能存在任何上帝不是的东西。所以不可能出现上帝是一个实体,世界又是另一个实体的情形。因为这会给上帝的存在施加限制,因此上帝一定是和所有存在物共处一处,即两者是同一的。

      斯宾诺莎对对神和自然的那种不可分割性的证明,否定了人格化的,有目的的,超自然,凌驾于自然之上,主导和干预自然和人类社会过程的那种神的可能,因而与所有宗教观念背道而驰。流行的宗教观念中,无论是基督教、犹太教、还是伊斯兰教,创造主和被创造物都是清清楚楚分离的两种存在,创造主和被创造物不可能是同一个东西。斯宾诺莎在伦理学论神的卷一中反复证明神和实体(自然)的同一性,对超自然神祗的观念无疑是釜底抽薪。

      斯宾诺莎对神的物质和心灵属性的观点,与正统神学背道而驶,以致被视为离经叛道,一种威胁,被所属的犹太教会革除教门。大家罗素谈到斯宾诺莎时的一段话很耐人寻味,“他生来是个犹太人,但是犹太人把他驱逐出教。基督教徒对他同样恨之入骨;尽管他的全部哲学贯彻着‘神’这个观念,正统信徒仍旧斥责他讲无神论。”

      斯宾诺莎自己对生活的态度,是注重今生今世的生活质量,而不是象宗教徒那样更为注重来世或另外一个天国的幸福。当然,作为一个道德方面“至高无上的”(罗素语)哲学家,他并不追求名誉、财富和感官享受。

      在拉丁文本《伦理学》卷四有这样一句概括性的话,曾经被他的友人在出荷兰文版时为了保护他而略去。“在本书第一部分的附录里,我已经指出自然的运动并不依照目的,因为那个永恒无限的本质即我们所称为神或自然,它的动作都是基于它所赖以存在的必然性”(贺麟老先生的译文有些拗口,英文版更清楚些,”That eternal and infinite being we call God, or Nature, acts from the same necessity from which he exists” (Part IV, Preface).

      我更倾向于把斯宾诺莎的泛神论看作隐蔽的无神论。

发表于 文史哲 · 4 Comments »

7月 4, 2009 @ 2:23 pm

读书论坛也谈书:eddie名著读后随感

      《Standoff at Tiananmen》这本书早就读了,eddie上次点名让我写书评。其实写是写了,他不知道是我这个一上新语丝论坛就跟他抡圆了大掐其架的ID而已。也不算什么正式书评,只是些随想。考虑到读书论坛也不能只掐架,偶尔谈谈读书做个调剂还是说的过去的,于是稍微修改后发在这里跟大家交流一下:

      书写的确实好,读后很有收获,澄清了许多以前的想当然。佩服作者对史料裁剪取舍的驾驭能力,很复杂的一个历史事件,处理的井井有条,从容不迫,有枝说枝,有叶说叶,但读来一点也不枯燥。切入角度大开大合,游刃有余,主线条依然清晰可索,扣人心弦。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他们在事件中的作用,往往寥寥数笔就交代的清清楚楚。

      事实部分没有什么发言权,相信都是有详实的资料作依据的(书后附有20多部包括主要当事人回忆录的文献资料)。作者基本没用” 官方资料”(指原政府官员的回忆录之类),担心其准确性。这不是没有道理,但其实所有一手资料,包括所有当事人的回忆录,又何尝没有类似的问题呢?谁知道他/她心里当时真正是怎么想和做的,又或有没有选择性的遗忘和把想当然作为事实,甚至不诚实的情况? (就象吾尔开希说他在北师大宣布学自联的成立那样) 那个真正的历史我们也许永远无法100%达到。史家所能做的,无非是尽量占有资料希望发现互相印证,或互相矛盾的证据,以尽可能接近她而已。

      另外一个我觉得很有价值,但有人可能认为是缺憾的地方,是书中通过对事件的描述试图揭示群众运动的狂热、盲目、从众和偶然性的一面。这个跟许多从正面描述群众运动的作品不同。不是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力量的冲突,而是从一个个历史人物的行为举止和言论及其相互关系铺垫事件发生的宿命。比如,我很容易得到一种印象,如果不是柴玲在三角地声情并茂的演说,绝食可能不会有这样的规模;更如果李禄早一点找到柴玲,也许绝食就不会发生。还有后来在广场上,多少次撤离的提议和决议,被”广场热”的影响融化,既是群众运动的狂热和非理智,也是当事人的一念之差所致。

      也很欣赏点缀其中的歌词,从开头的”80年代的新一辈”,到结尾的”最后一枪”,无一不是恰到好处地烘托氛围,为全书增色不少。书中几乎没有写景,但唯一的(?)一处,就是张伯笠和一批学生领袖五月底的一个下午在未名湖边度过的那一个小时。那种悠扬凄美,血色黄昏,生活的宁静和安详,与即将开始的血腥和危险形成强烈的对比,摄人心魄,显示了娴熟的以景托情的掌控水平。表明理科生也可以具有高超的“煽情”功夫:-)

      再就是英文。作为母语非英语的作者,难得的文笔流畅,遣词造句地道,丝毫不留常见的中式英语痕迹,可见功力深厚。有人说可作为学英文的材料来读,此言不虚。

      因此向还没有买书的网友大力推荐,实在值得一读并珍藏一本。

http://www.standoffattiananmen.com/

 

(发于新语丝读书论坛 2009-07-03, 21:44:23)

发表于 文史哲, 读书杂谈, 读书 · No Comments »

Categories

Links

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