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农民

Recent News

Archives

4月 18, 2009 @ 2:58 pm

如何合理评价科技成果

目前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是:同行评价。这是一个综合的评价方法,对一个成熟的科研体系,如美国,很适用。但这种方法,在中国暂时无法大范围推广,主要原因是,中国还不具备这种成熟的科研体系,科研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很多领域,无法找到合适(包括学术水平和利益冲突两方面)的同行来评价。举个例子,美国申请自然科学基金(NSF),需要申请人和合作申请人,提供过去3年合作过(定义相当广泛)的人,或者发表文章共同署名的人,这些都是利益关系人,在评审的时候都需要排除在外,确保评审过程公平。而如果中国也这么做,那大部分申请将无法找到合适的小同行来评审。

对中国而言,我同意大多数人的观点:SCI仍然是最好的评价指标;也同意北帆的观点:不能把科学研究的目的异化为发文章。但这两点客观是矛盾的。如果用SCI一刀切的话,大部分科研工作者将去努力追求发SCI,去找发文章的捷径。我的建议是:在中国这种现实环境下,应该允许双轨制存在。即大部分一般高校和科研单位,仍然以SCI评价为主。但对于那些顶尖科研单位,SCI文章数量有一定量的单位,比如每年超过1000篇的单位,应逐步从追求量过渡到追求质到同行评价(可以是国际同行评价)。这样会形成两性循环,逐步淘汰那些不合格的科研单位和个人,从而真正提高整体研究的水平。NIBS等少数单位似乎有这样的尝试。

同行评价的最大的好处是,看到的是一个人的未来,而不是现在或者过去。而中国大部分人才引进和招聘,包括现在的国家级别的顶级人才引进政策也是看现在和过去(现在是一流大学的正教授)。我举一个了解的例子,记得在CORNELL大学的时候,附属的一个研究中心招聘一个助理教授,有两个候选人,一个是美国科学院院士的弟子,发的文章包括SCIENCE,Nature genetics, PNAS 等主流杂志文章近10篇,另外一个默默无闻,发的文章不过几篇TAG (IF=3左右)。但最后要的是后者。这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后者估计副教授的位置都拿不到,而前者毫无疑问可以拿几乎任何单位的正教授位置。一个知名教授的一句话,让我非常震惊,他说,后者将是全世界这个领域的前五。我不知道,是否这个选择就一定对,但毫无疑问,这个给了我们一个生动的例子来显示同行评价的魅力。对于科学研究来讲,每个人是有黄金时间的,一个人不大可能一辈子都非常的有创造性,但如果他已经功成名就了,比如已经是大学正教授了,其实很多情况下黄金时期已经过了。还没有成为教授的年轻人其实可能更有创造性。但是,如何判断,这种创造性其实也是非常有创造性的工作。显然中国目前官本位主导的人才招聘,显然招功成名就的正教授比招初出茅庐的博士后或者助理教授更安全,尽管对长远的发展并不一定有利。

发表于 未分类

发表评论

CAPTCHA Image
*

Categories

Links

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