耸人听闻的垃圾食品

21 05 2007年

经常看到一些关于“垃圾食品”的帖子在网络上流传,基本上都来源于同一个版本,被好事者以及热衷于营养健康的人们贴来贴去。据说这些垃圾食品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包括油炸类食品、腌制类食品、加工类肉食品(肉干、肉松、香肠、火腿等)、饼干类食品(不包括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汽水可乐类饮料、方便类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罐头类食品(包括鱼肉类和水果类)、话梅蜜饯果脯类食品、冷冻甜品类食品(冰淇淋、冰棒、雪糕等)、烧烤类食品。

应该说以上食品确实是不宜多吃的,而有关专家的意见也是中肯的:“即使是垃圾食品也并非不能吃,关键是要懂得平衡自己的营养与热量,懂得均衡调配饮食,就可以减轻或避免垃圾食品对您的危害。”然而网上反对垃圾食品的理由却有一些非常荒谬,几乎把这些食品诬蔑成了杀人的毒药。例如:

# 油炸食品和罐头食品使蛋白质变性。

自己身上的蛋白变性当然不好,但食物中的蛋白早晚要分解成氨基酸,它变不变性有什么要紧的。其实熟食较之生食的优点之一就是加热变性后的蛋白质更容易被消化酶分解。这种人应该罚他吃生肉,让他好好享受享受没有变性的蛋白质。

# 方便面没有营养。

方便面里有淀粉、脂肪、蛋白质和无机盐,这些都是基本的营养。方便面虽然不是健康食品,但也不至于惨到没有营养。如果上世纪60年代人们能吃上“没有营养”的方便面,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饿死了。

# 1只烤鸡腿=60支烟的毒性。

这简直是耸人听闻!根本用不着专业知识,只凭常识判断也知道这是胡说。最好的办法就是把那家伙找来,我吃一根烤鸡腿就让他抽三包烟,看看谁先死。

可是,对于这些荒谬的理由质疑的人极少,大多数人表示很震惊以后再也不吃了;还有一些表示不用太紧张,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就没什么吃的了。

在宣传中胡编乱造似乎总是比事实真相更有效。



“西医”为何集体失语?

18 05 2007年

火焰塔的文章《我为什么要力挺方舟子》中有这么一段:

“……更让我们这些搞生物信息学的友邦惊诧的是,占从业人员绝大多数的西医们居然集体失语,当然我猜测西医们可能不屑于争执这类低级小问题,就象计算机人员如果被计算理论复杂系统计算智能最优化方法武装起来之后,就不稀罕去看csdn里成天那些学哪门编程语言好的口水战。”

从上下文中看似乎作者所说的“西医”也包括我们这些学生物的人们,于是我不禁一声叹息。我想说,我们这些“西医”确实说得太少了,但这不是由于不屑,也不是不敢或不愿,而是不能。

其实对于虚假保健品这些骗人的玩意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会说起,只是我们所说的并没有多少人听得见,也没有多大影响罢了。我曾经下意识地以为声名狼藉的核酸保健品早就完蛋了。谁承想打开窗户一看才知道人家还一直在热卖呢。

中国老百姓历来没有在报纸上发文章的习惯(发达国家我不清楚),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把文字变成铅字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虽然现在各种报纸铺天盖地,上面充斥着时尚小资们的无聊散文和毫无根据的养生保健知识,但正儿八经的科普文章要发表并不容易。大家不妨问问身边的科研人员有几个人常常在大众化的报纸上发表文章的,估计只是凤毛麟角。至于电视这种影响更大的媒体就更难了。百家讲坛基本都是历史故事,走近科学只是打着科学的旗号贩卖奇闻怪事。你别看一个炒鸡蛋的窍门都能上生活频道,但科普节目就是那么的少,而且常常有越来越少的趋势。

很显然,媒体有自己的选择取向。曾经在一次消协专家的讲座之后我问专家,为什么脑白金这样公然欺诈的行为无人过问。专家无奈地说,“脑白金、中央电视台、工商局它们都是一头的,没有你没有我对中央电视台没什么影响,但中央电视台不能没有脑白金。”越是虚假的保健品越会受到媒体的青睐。大家都知道青霉素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抗生素,它护佑着很多人的健康与生命。但这样的药物对媒体来说毫无意义,因为它生产成本较高,价格低廉,甚至常常处于亏本销售的状态,当然没有钱再去做广告(当然这并不是唯一的原因)。而虚假保健品生产成本很低,价格又极高,成本中份额最大的就是广告宣传的开销。这样的东西媒体当然喜欢,恨不得保健品越假越好。既然如此,媒体当然不会喜欢揭露虚假保健品的科普宣传了。

然而,媒体也有媒体的难处。媒体的选择取向归根结底是由大众的选择取向决定的。上论坛的人都知道热门的是股票基金体育影视娱乐美食等等,科学论坛大都门可罗雀。大众口味如此是个事实,敏锐的媒体自然不会不知道。再拿《科学成就健康》为例,如果作者不是方舟子而是一个毫无名气的家伙,不知道还有没有出版社愿意出版。内容好有多大的吸引力?有多少人愿意花钱买科普知识。另一方面,一些外行们写的严重偏离事实的“科普作品”却比比皆是,至于林光常、刘太医们这些骗子就更不消说了。

于是,我等“西医”只好闭口失语了。这叫做非不为也,是不能也。我们只能写点东西贴在bbs上,结果大致就是看的人基本是一些原本就懂的、不看也不会上当的人,而那些需要科普的人压根没有兴趣看。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科普越难越说明社会需要科普,我们不应该气馁,那就在这儿和火焰塔以及诸网友共勉吧。

 



IGF-1多少钱一斤?

21 04 2007年

首先要说明一下,在我前几天的文章《竟把杂质当精华》中根据方舟子等的推测以为蒙牛特仑苏中的造骨蛋白是由于使用激素导致牛奶中IGF-1的含量高于正常的牛奶,是一种副产品。今天看到了特仑苏专利的网页。原来蒙牛比我们想像的要“专业”得多――在牛奶中额外加入了大剂量的IGF-1。

我为我前几天的一些不够准确的说法表示歉意。不过资料的不足只是影响了我们对于真相的了解程度,而并不影响我们对该产品的质疑。针对专利提供给我们的信息,我想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专利说明书上有一个含IGF-1的液态奶增加大鼠骨骼密度的实验,也是唯一的一个动物实验。本来对于一种食品,也许我们不该苛求它的动物实验,但既然该专利的中心问题是关于一种生长因子,这样的动物实验就未免显得过于简陋。第一,对于实验动物,我们能看到的只是雌性SD大鼠104只,鼠龄与分组情况都不得而知。第二,对照组采用普通的灭菌调味奶灌胃。我认为此对照组是合理的,但也是不够的,还应该设立不给牛奶只给等剂量IGF-1的对照以及既不给牛奶也不给IGF-1的对照。这样我们才能大体看出牛奶和IGF-1何者对增加骨骼密度作用更大还有两者一块吃好还是分开单独吃好。第三,生物利用度的问题,也是方舟子主要质疑的方面。研究者应该检测大鼠血液等组织中IGF-1的浓度,确认实验组动物的相关组织中IGF-1的含量确实高于对照组(还不能太高,不然要出事)。这样才能说明IGF-1确实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体液并起到增加骨骼密度的作用。第四,实验中使用了超大剂量的生长因子,却又没有关注安全性问题。实验仅检测了骨骼密度一项指标,并没有数据表面实验组大鼠有没有出现某些异常的生理现象,比如体重、毛色、活力以及肝脾肾等器官与对照组有无不同。说通俗点,大鼠的实验只做了3个月,完了就处死了,不用为后半辈子担心,可是人们喝完牛奶以后还有几十年要活,甚至有人常年持续地喝这种牛奶。这都是该动物实验无法解答的问题。

不过更让我关心的是牛奶中添加的IGF-1的价格、来源和纯度。特仑苏虽然比普通的牛奶贵很多,但折算下来恐怕1毫克的IGF-1的价格还不到一毛钱。在生物化学等实验中常常用到各种各样的蛋白。大家都知道生物体内大量存在的蛋白比较便宜,比如胶原和牛血清白蛋白等;而微量蛋白就会很贵,单抗或者生长因子1毫克上千元甚至更高是很平常的事。在医疗上胰岛素、干扰素这些蛋白因子药物也是非常昂贵的。故而我看到这么便宜的生长因子眼睛都绿了,真想问问:您这IGF-1进的时候多少钱一斤啊?动不动就几十毫克,您这当饭吃呢?当然,我也知道食品中添加的生长因子是无法和药用或实验用的产品相比的,至少纯度要求要低得多。目前,在保健品和化妆品中添加生长因子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表皮生长因子(EGF)多用于美容产品(大约长皮就会美容,倒是很容易自圆其说)。我比较困惑的是这么多的生长因子是哪来的。我知道有两种方法可以制备生长因子,一是从动物的组织中提取,是传统的方法,再就是基因工程,比如可以用大肠杆菌表达。蒙牛的IGF-1购于上海统圆食品技术有限公司(http://www.shsk365.com/958job/Main/company.asp?uid=tongyuan),这是一个规模40人生产销售各类食品添加剂的公司。从这种IGF-1价格便宜还能口服基本可以推断这不是基因工程产品,应该是靠提取得到的(比如从鹿茸中提取)。但传统的提取方法成本也很高,毕竟生长因子在组织中的含量是很低的。因此这些用于保健品、化妆品中添加的生长因子可能只是含有一定比例生长因子的粗品。这些希望能有知情者指点一二。

另外,在特仑苏的专利中看到这样一段:

 

一种液态奶,含有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牛奶                   
50-90

IGF-1                  
0.25-0.50

乳化增稠剂              
0.1-0.3

水                      8.20-49.6

 

我没有见过特仑苏包装上的说明,不知道消费者购买的时候能不能知道这种“纯牛奶”中可能兑了将近一半的水。

 

PS.
又看到一位网友说起伊利的“CBP健骨营养蛋白”,搜索一下CBP,看到的全是关于伊利的网页。这年头做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的比我们做生化的懂得还多,惭愧。看来还得等着业内人士透露了:)



趋同进化(图文)

11 04 2007年

趋同进化是指起源不同而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相近或相似的形态和功能(乃至结构)的生物学单位。

这个说法比较晦涩。之所以用了“生物学单位”这个词,是因为趋同进化是进化中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广泛地分布于不同的层面上,小到分子,大到群体,到处都有它的影子。以下是一些例子。

分子水平:催化同一类反应的酶称为同功酶。这些酶常常并不具有相同的起源,是在进化中形成了相同的功能。它们的高级结构常常有些相似之处,但一级结构却没有同源性。

亚细胞水平:细菌的鞭毛和真核生物的鞭毛具有类似的功能和外观,但组成这两种鞭毛的蛋白却完全不同,运动机理也不一样。

器官水平:昆虫和鸟类都具有适合飞翔的翅,但翅的起源与生理结构完全不同。

生物体外观:鲸和海豚的体形象鱼类,前肢也象鱼的鳍。一些固着生活的动物如海葵、海百合等具有类似植物的体形。

群体:白蚁具有和蚂蚁极为相似的社会结构,都是一个生育力强大的蚁后,少数雄蚁和大量没有生育力的工蚁和兵蚁等。然而,蚂蚁属于膜翅目,完全变态,雄蚁是单倍体,只有雌蚁一半的染色体,是由未受精的卵发育成的。白蚁属于等翅目,不完全变态,雄白蚁是二倍体。

当然,我们平时说的趋同进化主要是指生物体水平的。

趋同进化可以看做是辐射适应的结果。不同起源的生物在同一个环境中生活经过长期的进化形成了适应该环境的形态和功能。或者从另一方面说,生物的变异在每一层面上几乎都可以产生出无限种可能,但对于一个特定的环境而言,能够适应并存活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可能。于是“重复”就在所难免。而这些“重复”就是我们看到的趋同进化。

与趋同进化相对的还有趋异进化,是指起源相同而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比如,人的臂、猫的前肢、鲸的胸鳍都是同源器官,但形态和功能却不同。再比如,同是食肉目动物,大熊猫的消耗系统和狮子的有很大差别。

趋异进化是起源相同的生物在不同的环境或生活方式中形成的结果。


 

以下是一些例子--

1、细菌鞭毛的结构:

真核生物的鞭毛:

真核鞭毛是由微管(microtubule)构成的,具有9+2结构。图中左下角的是中心体(也是微管构成的)。

2、

生活在海底的巨型管虫,是一种原始的动物。它看上去更像是一丛灌木。而它的生活方式也和植物颇为相似。成熟的巨型管虫没有口和内脏,靠体内共生的细菌提供能量。这些细菌是自养生物,可以利用海底温泉口火山口喷出的硫化氢等物质。

按照叶绿体的内共生假说,植物是利用与之“共生”的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

3、

乍一看,你会不会以为它是一只螳螂,可实际上它是螳蛉,属于脉翅目。螳螂则是螳螂目的(见下图)。这是一个趋同进化的好例子。

跟螳螂比比,是不是很像?

 

4、这是前段时间论坛上出现的昆虫图片。蝇属于双翅目,蜂属于膜翅目,然而很多蝇的外形很像蜂。

第二张图是蜜蜂。蜜蜂有4个翅膀,食蚜蝇有两个。不过蜜蜂停着的时候也不容易看出到底有几个翅膀。

食蚜蝇的复眼比蜜蜂大得多。有伸缩自如的口器。腿上没有蜜蜂那样的绒毛,不能携带花粉。最明显的是它没有蜜蜂那样的细腰。

食蚜蝇的体色应该是一种拟态,让捕食者误以为它是蜂,有厉害的毒刺,因而避而远之。

5、巨嘴鸟,属于鴷形目。(啄木鸟也属于这一目)

犀鸟,属于佛法僧目。(翠鸟也属于此目)

 

6、这是这是一些荇菜的图片。荇菜的叶子看上去很像一些睡莲科植物的叶子。

荇菜属于龙胆科,是被子植物中进化程度很高的一科。而睡莲科则是被子植物中比较原始的一科。但它们但叶子可以长得很像。这是趋同进化但结果。

(图中尖叶子是茨菇的)

不过荇菜一开花就露出了狐狸尾巴:) 

下面的植物是睡莲科的萍蓬草。如果不开花的时候,我没有把握把它和荇菜区分开。

萍蓬草的种子可食。

7、等翅目的白蚁长得和膜翅目的蚂蚁并不太像,但它们的社会模式非常相似。

8、

上面一张图是大戟科植物霸王鞭,它长得很像仙人掌科植物。不过只要在它身上掐一个小口,就会流出白色的乳汁。如同大多数大戟科植物一样,霸王鞭也有毒。

下图是仙人掌科植物山影。



竟把杂质当精华

6 04 2007年

一向不太关注食品的广告宣传。近日,在新语丝上看到蒙牛牛奶竟然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当成一个卖点,不禁感叹,这个世界太疯狂了,连生长因子都要吃!

也许对于消费者来说,生长因子还是个不错的字眼。促进生长听起来是件好事,因子也是当今食品、保健品宣传中常用的名词,什么益智因子等等。但可能大多数消费者并不知道生长因子还有个不太好听的名字。几乎所有的生长因子和生长因子受体的基因都被称为癌基因,那么生长因子就是癌基因的产物了。生长因子在体液中浓度非常低,作用却很大。人为地增加某一种生长因子的浓度无疑会增加机体患肿瘤的风险。

我很庆幸蒙牛只是吹牛,生长因子并不能通过消化道吸收。不然的话,很多人已经喝下了引起内分泌失调的、致癌的牛奶。

可是蒙牛也真是太会吹牛。本来是一种副产品,纵然无害也只相当于一种杂质,然而戴上一个“造骨牛奶蛋白”的花冠,摇身一变竟成了产品中最闪光的部分。如果说牛奶中有激素,会吓走很多消费者,但改叫“某某蛋白”却成了招徕顾客的幌子。可怜很多消费者并不知道蛋白、核酸、激素、生长因子这些名词的含义,只能任由商家误导。而身居要职的专家教授也来捧场,跟着一块忽悠大众。

在这儿,我想给蒙牛提个建议。想来蒙牛也没少给奶牛用抗生素吧,牛奶里也难免有些残留。建议蒙牛在以后的宣传中说牛奶里含有“抑菌因子”,可以提高人体对病菌的免疫力,用牛奶洗澡还能防治皮肤病呢。这样没准儿又能提高销量。到那时候可别忘了本“专家”的功劳。

我想对某些商家说,一个企业建立良好的信誉需要长期的努力,但败坏起来却很容易。欺骗大众看似简单,但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骗局拆穿之时就只能自食其果。

我想对某些专家说,掌握了知识不用来造福人民反而坑害人民,不怕遭报应吗?

我还想对“有关部门”说,对于这样的商家和专家需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治理。不然,我们老百姓就是天天骂他们的十八代祖宗也是无济于事。



两个孩子能够继承父亲基因的百分之几?

27 03 2007年

在赵若舟的文章《中央电视台的两次低级的科学错误》中有这么一段话:

其一,原解说词我忘了,大致意思是这样的:“一个儿子可以继承父亲50%的基因,两个儿子就可以继承父亲100%的基因。”这个错误高中理科生就可以发现,第二个儿子继承父亲的50%的基因中,又会有50%基因和第一个儿子的相同,因此两 个儿子中,只能继承父亲75%的基因,而不是100%。也就是说父子之间会有50%的基因相同,亲兄弟之间也会有50%的基因相同。

我没有看过那一期节目,但从这个100%基本可以推断中央台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比方说有这么一个问题:某种彩票买一张中奖的可能性是50%,那么买两张至少有一张中奖的可能性是多少?如果我们问一般的小学低年级学生,他大概会说,是100%。如果我们问学过一点概率的中学生,他会告诉我们是75%。

从75%这个数字看来,赵文中的算法至少要比中央台的算法高明许多。但实际上它也是不合适的。下面我们来做一个较为详细的分析。

我不知道电视节目里讲的是孩子还是儿子。我觉得讨论两个孩子比两个儿子更合适,因为如果是儿子,那么有一条Y染色体已经是确定的,在计算概率是要把它排除,增加了计算的繁琐程度。因此我们在这里主要讨论两个孩子的情况,多少也兼顾一下两个儿子的情况。另外,我们还需要两个假设,一是忽略Y染色体和X染色体基因数的差别;二是忽略线粒体遗传信息的影响。这样我们分析起来才比较简单。从这两个假设也可以看出缺乏基础知识会给思考问题造成一定的困难,所以这里并没有苛责赵文的意思。

首先,每个人的染色体都是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因此每个人都继承了父亲50%的基因。这不是一个概率问题,不是有人多有人少,平均是50%,而是大家都一样。可以看出这一步和买彩票是两回事。

如果一个父亲有两个孩子,那么这两个孩子所继承的父亲的基因有多少是相同的呢?这个答案是不确定的,我们只知道它介于0-100%之间(包括两端)。因为人有23对染色体,精子和卵细胞各有23条染色体,如果不考虑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的话,一个人可以产生2^23种精子或卵细胞(如果考虑到互换,那么这个数字又要扩大很多)。任意两个精子之间有多少基因相同我们当然无法知道。

那么两个孩子能够继承父亲多少基因呢?从上一段我们可以知道这个数字应该在50%-100%之间(含两端)。也就是说当两个孩子对应的精子基因完全相同时,他(她)们一共继承了父亲基因的50%,当他们对应的精子基因完全不同时,他们就继承了父亲100%的基因。当然这两种极端的情形都非常的少(几乎是不可能的)。仍然不考虑互换的话,我们可以把这些不同的情形都写出来:

23/46 (50%), 24/46, 25/46, 26/46, ……45/46, 46/46 (100%)

一共24项,而它们的概率分布恰恰是23次二项式的展开。这样我们知道,两个孩子继承父亲基因的平均比例是75%。也就是说,对于许许多多拥有两个孩子的父亲的平均结果是75%,而对于任何一个具体情况我们都无法知道这个比例是多少。而且,由于46不能被4 整除,我们在上面的排列中并不能找到75%这一数字(也就是说,两个人各从1-46之中任意抽出23个数字,他们两个之间不可能有一半的数字相同,要么有11个相同,要么12个,而不可能有11.5.个相同)。离75%最近的两个比例34/46和35/46出现的概率是C(11,23)/2^23=16%。可见,两个孩子正好遗传父亲75%左右的基因的概率并不大。如果考虑到互换虽然有可能出现75%,但概率又会小得多。

我们顺便再来看一下两个儿子的情况。因为父亲把Y染色体传给儿子,把X染色体传给女儿,所以如果一个父亲没有女儿的话,即使他有一万一亿个儿子他也无法把自己的基因全部传下去,他的X染色体始终无人继承。可见两个儿子和两个孩子的情况还是有所不同的,在概率的计算上也有差别。

以上的分析是针对全部染色体的。对于某一个单个的基因而言,生一个孩子就有50%的可能传下去,生两个就有75%的可能传下去,生三个87.5%,依此类推。这倒和买彩票的原理差不多。但我们必须明确,这里的75%是概率,而不是基因的比例。假使彩票一次中奖的金额是100元,买两张中奖的概率是75%,并不是说你买两张彩票会中75元。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
1)
某一个基因能被一个孩子继承的概率是50%,能被两个孩子继承的概率是75%。这都是概率问题。

2)
一个孩子能够继承父亲(或母亲)全部基因的50%,这是确定的,不是概率问题。两个孩子能继承多少比例的基因是概率问题,平均比例是75%。

3)
孩子有50%染色体和父亲(或母亲)相同,这是确定的,不是概率问题。同父同母的两个孩子之间基因相同的比例是概率问题,平均比例是50%。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央台的算法是完全错误的,而赵文中的算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合适。之所以不合适,是因为混淆了单个基因和全部基因以及必然事件和概率事件之间的差别。

最后还要指出,这里说的“相同”和“不同”是指的基因或染色体的来源,不是基因组的相似程度。不然的话,兄弟两个除了50%的相同之外,另50%其实也是基本相同的,毕竟都是人的基因。



说说农历

27 03 2007年

在我国现今使用的日历上可以看到两种历法――公历和农历。公历是世界上通用的历法,而农历则是我国所特有的。

按照历法的计算依据可以将历法分为阳历和阴历。阳历的依据是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公历就是一种阳历),阴历的依据则是月球围绕地球的公转。因此,阳历能够准确地反映由于地球公转引起的自然现象,如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昼夜长短的变化等。这些现象在阴历中显然没有准确的反映。阴历能够准确地反映由月球公转引起的现象,比如月亮的圆缺、潮汐的涨落(当然月球公转不是潮汐的唯一原因)等。这些则是阳历所无能为力的。

农历的主体是阴历,以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日,以月球公转一周为一月。月球公转的周期约29天半,所以农历的月有大月和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由于阴历不能准确地反映季节的变换,单纯使用阴历不能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因此我们的祖先又在历法中加入了二十四节气。

节气是与地球公转的轨道严格对应的(在日历上是精确到几时几分的)。地球公转一周是360度,平均分成24份,每15度就对应两个相邻节气的间隔。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就是夏至,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冬至,一年中太阳有两次直射赤道,就是春分和秋分。我们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节气和公历是基本对应的。比如,清明节在平年几乎都是4月5日(或6日),在闰年几乎都是4月4日(5日)。这一两天的差距是由于一年中的天数不是整数造成的。从这种意义上看,节气是比公历更严格的阳历。

由于阴历12个月约有354天,13个月约383天,而地球公转的周期为365-366天,因此为了保证阴历年的平均天数和地球公转周期一致就决定了阴历有时一年有12个月,有时又有13个月。这就是闰月了。阴历平均二到三年就会有一次闰月。那么闰月是怎样决定的呢?由于阴历的一个月为29-30天,而两个相邻的节气的间隔为15-16天,所以必然有的月份能遇到两个节气,而有的月份只有一个节气。在历法中把奇数的节气(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立秋等)称为“节”,把偶数的节气(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秋分等)称为“气” 。原则上如果某一月“有节无气”,那么它就会成为闰月。闰月上面是几月,闰月就称为“闰几月”。而闰月实际上的设定规则还要复杂得多,所以一般人不查日历的话根本就算不出哪一年该闰月,是闰几月。不利于大众的了解是阴历的一个弊端。

简单地说,我们的农历就是阴历和节气的组合。因此农历是阴阳合历。农民可以根据节气计划耕种收获,渔民可以根据阴历判断潮汐涨落。农历有很悠久的历史,至少在夏朝就已经比较成熟,所以农历又叫夏历。当然,随着科技的发展,历法也在进步,变得越来越准确了。

阴历还使用干支计年法,每一年都对应一组“干支”。由于干支的周期是60,所以会有一些人以为阴历的周期是60年,60年前的日历拿到今年就可以适用。这是不正确的。要使阴历的周期为60年,除非月球公转周期和地球公转周期的最小公倍数是60年。而60年这个数字实在是太小了。实际上这个最小公倍数可能是无穷大,因为地球公转周期与月球公转周期的比应该是一个无理数。干支完全是人为加上去的,和历法本身没有关系。其实不光是年,月、日、时也都对应于干支(就是我们说的“八字”了),难道60个月或60天以前的日历也能拿来用吗?

还有一些人认为节气是针对黄河流域的,并不适用于全国。这也是一种误解。因为我国的文化发源于黄河流域,所以节气的名称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比如单从字面理解,“大雪”、“大寒”这些节气在岭南显然是不适用的。但历法的依据是地球和月球的公转,这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是适用的。聪明的劳动人民从来都不生搬硬套。许多热带地区就是在冬至或小寒时节开始早稻插秧的,他们根本不会傻乎乎地等到谷雨。在我的家乡华北,虽然人们也常念“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但也没有人当真在阳历二月底去欣赏柳树的干树枝。劳动人民使用农历几千年也没有发生混乱,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有了更多的指示和参考只会越来越好。杞人忧天的全是不亲手参加劳动的纸上谈兵的家伙。相反,如果不同地区的节气使用不同的名称反倒会造成混乱。

最后再提一下皇历。和前面说的干支一样,皇历也是人为加上的东西。所谓宜什么,不宜什么压根儿就是迷信。不过只要不相信那上面的胡说,倒也没必要对皇历过于排斥。比如,没买到火车票的时候还可以安慰自己今天“不宜出行”,倒可以做为一种文化。同样,相信西洋的“星座”也是不可取的,正如把刚刚从脚上解下来的布条又紧紧地束在腰间一样的荒唐。



为什么说"男人将会灭绝"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27 10 2006年

论坛上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网友转贴“男人可能会灭绝”的帖子。这些帖子的内容大同小异,基本都是某些“科学家”预言男人可能灭绝,未来世界是女儿国等等。而得出这一预言的原因就是人类的Y染色体比X染色体小得多,而且数百万年以来Y染色体一直在变小,含有的基因也越来越少。

对于这种说法已有多位网友批驳过,在这里只是想说得再详尽一些。

首先,这种说法不合逻辑。从Y染色体变小根本无法推出它将会消失。我们不妨看看最初的计算机有多大多重,现在的计算机又怎样,总不至于说计算机也将消失吧。所谓“术也有专攻”,大到国家机器,小到亚细胞结构,能做好它的本职工作就是好的。什么东西都不是越大越复杂越好。把小汽车做的像航母一样大一样复杂,并不能使它开起来更快更方便更安全。削减并不意味着弱化。难道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单位进行精减,提高效率就意味着它要关门大吉了吗?

Y染色体的功能是决定哺乳动物的性别,促进雄性器官的发育及第二性征的形成。只要它的这些功能没有受到影响,它变大还是变小又有什么关系?

第二,这些“科学家”们对性别缺乏了解。多细胞生物有雌雄同体(株)的,也有雌雄异体(株)的。雌雄异体的物种会涉及到一个性别决定的问题。不同物种的性别决定方式五花八门。比如许多爬行动物的受精卵最初是没有性别的,卵孵化的温度将决定未来幼体的性别。这种性别决定方式受环境影响较大。一些鱼类的性别一生中可以发生多次改变。鸟类和哺乳动物的性别是由基因决定的。不过鸟类的性别不如哺乳动物的稳定。可以说哺乳动物的性别决定系统是生物界迄今为止最先进最完善的一种。如果雄性哺乳动物--男人都灭绝了,那其他物种中雄性的前景就更不保险了。

还有些“科学家”根据Y染色体比X染色体小就得出男人比女人“弱”的结论,而弱势的男人自然就有了灭绝的危险。这种比染色体的方法实在令人哭笑不得。唐氏综合症患者就比正常人整整多出一条21号染色体,可惜是傻子。超男(XYY)超女(XXX)染色体都比正常人多,一般智力也比较低下。再说,女性细胞中的两个X染色体在大多数时候都只有一个有用,这么算来还是男性的基因更多呢。我不知道这些科学家们知不知道蜜蜂和蚂蚁等膜翅目昆虫,它们的雄性都是单倍体,染色体只有雌性的一半。照此逻辑雄蜂雄蚁早该灭绝了,可是它们都好端端的活着,比人类的历史长了几个数量级。

在动物进化的历程中,雄性个体的作用总体上呈增加的趋势。男人可以说是所有雄性动物中最风光的。男人的作用并不只是提供精子,更不会在交配完了就被配偶吃掉。男人在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无疑是空前的。要说“男人能顶半边天”一点都不过分。而看似短小的Y染色体其实作用非常强大。果蝇的性别决定于X与Y染色体的比例,而在人类中,只要有一个Y染色体,哪怕再有2个甚至3个X染色体也仍表现为雄性(但不育)。诚然,男性中色盲弱智血友病心理问题犯罪都比女性多,但英雄伟人科学家也多为男性。这并不是由于男性或女性哪一方更优秀,而是由于女性担任着生育的重任,而男性则承担了更多的进化和社会的责任和风险。

第三,这些“科学家”们不懂进化。进化永远是适者生存,并不是简单的画线,变大的就越来越大,变小的就会消失。我们不妨想想,比起我们的灵长目祖先,我们的颅骨薄了很多,犬齿短了不少,脚趾也明显缩短,那么难道将来我们的颅骨犬齿和脚趾都会消失吗?连阑尾这样用处不大的器官尚且没有消失,更何况如此有用的Y染色体呢?我们再来看看线粒体的进化。现今的理论认为线粒体最初来源于和真核细胞共生的需氧菌,在数亿年的进化中线粒体DNA编码的基因越来越少,它自己也失去了独立生存的能力。那么线粒体的功能比之以前变弱了吗?恰恰相反,线粒体失去了一些基因把合成蛋白的任务更多地转交给宿主细胞有利于使它成为更加专业化的能量工厂(这里完全可以制造一个更加震惊的大预言--线粒体将会消失未来所有真核生物都会窒息而死。也不用管什么男人女人了)。Y染色体亦然,它一直在变小恰恰说明它变小后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当它缩短到最适大小后自然会停止变小,难道非要傻乎乎的变到没有才罢休吗?如果变小意味着弱化,那么自然选择该当留下那些较大的Y染色体才是啊。

因此,我们说“男人将会灭绝”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发表于2006-06-01
14:55:22  


狐话模仿棋

23 10 2006年
http://image.bbs.tom.com/data1/pic/111/966/966152.jpg

模仿棋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即黑棋模仿棋和白棋模仿棋。

黑模仿棋 
黑第一手走天元,接下来模仿白棋。
抛开胜负,从数学的角度而言,只要执黑者愿意他就可以一直模仿,直到天元一子被对方提掉。

据记载黑模仿棋是吴老先生小时候发明的。不过我想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一定也有人这么走过,只是没有记载罢了。

传说曾经有一个数学系的学生,并不会下围棋。他扬言只要他先走就可以赢老聂半子(当然他不知道要贴目)。他所以这么说就是以为自己发明了第一招下天元然后就模仿的妙计。其实一个人如果不会下棋,不知道打吃,提子也无可厚非,可是把千百年来玩这种黑白游戏的人都当成白痴,那就只能证明自己白痴。

理论上破黑模仿棋很容易,只要涉及天元的扭杀就可白快一气杀黑(如图)。但实际上白1时黑就会变招,不会傻傻地在2位继续模仿。或者白A时黑也不会在B位应。否则当年木谷先生也不会那么着急了,因为白棋靠天元太近很可能会吃亏。这对白棋来说确实是个难题。

然而在黑棋要贴目的情况下就不同了。即使不吃子双方对围黑棋也会由于贴不出目而告负。这时白棋根本不用想如何去破模仿棋,反倒是黑棋时时要想着何时变招。而棋盘越下越小,黑棋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因此,实行贴目之后黑模仿棋就自然消亡了。

白模仿棋 
严格地说,白模仿棋是一种严重的“条件模仿棋”,因为黑方(在不考虑胜负的情况下)可以随时中止模仿棋--只要走天元即可。

如果黑棋不贴目,白棋不会选择模仿,总是慢半拍自然有败无胜。而贴目制下,压力就在黑棋的一方。天元不是什么时候都能走的。如果天元一步效率不高则会导致局面落后。另外还可以通过对角征子对付模仿--只适用于白模仿棋。但不论是走天元还是造征子,都要保证对方变招后自己不至于吃亏。这在实战中很难把握。白棋一方压力也不一定小,因为变招是迟早的事,掌握不好时机反而会亏损。总之,模仿棋中双方的风险都很大。模仿棋的胜率也不高。

许多高手都尝试过白模仿棋。日本的藤泽库之助(朋斋)则是此道高手。藤泽段位低的时候曾在十番棋中赢过吴清源(藤泽为定先)。藤泽是日本历史上的第一个九段。吴清源升九段之后读卖新闻又主办了两人之间的十番棋,结果藤泽被降格。后来藤泽还想找回场子,无奈技不如人,使出模仿棋也没有用,结果一降再降。

发表于2006-03-01
17:20:03  


说说pi和e等无理数

23 10 2006年

当!当!当!各路朋友上眼了!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下面我来和大家做个有趣的游戏。

经过长时间的苦思冥想,刻苦攻关,终于有了灵光一闪的时刻。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

最近,内含子在研究中发现了一个神奇的数字,命名为t,可用以下极限表示:1+1/2+1/4+1/8+…+1/2^n(n-无穷)。那位说了,不就一个极限吗,有什么了不起的?嗯,那不见得。待我小举几个例子让你见识见识——任意做一个直角三角形,它的斜边与斜边中线的比值都是t;正方形对角线与其边长比值的平方等于t;同弧所对的圆心角与圆周角的比值是t;四边形的内角和与三角形的内角和比值是t;周角与平角、平角与直角角度的比值都是t,更神奇的是任何两个连续的整数中都有且只有一个能被t整除,除0外任何一个数与其本身的和再除以其本身都等于t……

请大家不要笑我,如果这个游戏不好玩,也别拿砖头拍我。这个t当然就是2了。

我们都知道,对于一个事物的定义要准确,但不必把它的性质都阐述出来。一个定义要有唯一的对象,但一个事物却可以有不同的定义方式。比如我们说什么是正三角形,只要说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就够了。而不必说三条边相等,三个角相等,每个角都是60度,一个角的角分线垂直平分对边。。。。等等等等。

就pi和e而言,它们不但是无理数,而且是超越数。我们不能象书写有理数那样写作1,2,3,1.5,2/3……也不能象有些无理数那样写作“根号二”,“根号五”什么的。对它们的精确表述只能用极限。为简便起见就用字母代替。因此对于e来说并不是我们用了那个极限的推导才得到这个数字,而是这个数字本来就存在,它具有许多神奇的特性,比如前面朋友说过的欧拉公式,再比如y=e^x图像每一点的切线斜率值恰好就等于y值,等等,当然也包括等于(1+1/n)^n的极限。pi也是如此。而且,在学无穷级数时我们都知道能计算出pi和e的级数其实都不是唯一的。所以并不是偏偏是这个极限而不是别的极限。

我们不妨再想想,有理数中0,1,2这些数哪个不是看似简单却在自然界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呢?

数字崇拜,古已有之。要不是pi和e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够通俗,就凭它们这神奇劲,还不知道得有多少人崇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