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农历

27 03 2007年

在我国现今使用的日历上可以看到两种历法――公历和农历。公历是世界上通用的历法,而农历则是我国所特有的。

按照历法的计算依据可以将历法分为阳历和阴历。阳历的依据是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公历就是一种阳历),阴历的依据则是月球围绕地球的公转。因此,阳历能够准确地反映由于地球公转引起的自然现象,如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昼夜长短的变化等。这些现象在阴历中显然没有准确的反映。阴历能够准确地反映由月球公转引起的现象,比如月亮的圆缺、潮汐的涨落(当然月球公转不是潮汐的唯一原因)等。这些则是阳历所无能为力的。

农历的主体是阴历,以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日,以月球公转一周为一月。月球公转的周期约29天半,所以农历的月有大月和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由于阴历不能准确地反映季节的变换,单纯使用阴历不能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因此我们的祖先又在历法中加入了二十四节气。

节气是与地球公转的轨道严格对应的(在日历上是精确到几时几分的)。地球公转一周是360度,平均分成24份,每15度就对应两个相邻节气的间隔。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就是夏至,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冬至,一年中太阳有两次直射赤道,就是春分和秋分。我们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节气和公历是基本对应的。比如,清明节在平年几乎都是4月5日(或6日),在闰年几乎都是4月4日(5日)。这一两天的差距是由于一年中的天数不是整数造成的。从这种意义上看,节气是比公历更严格的阳历。

由于阴历12个月约有354天,13个月约383天,而地球公转的周期为365-366天,因此为了保证阴历年的平均天数和地球公转周期一致就决定了阴历有时一年有12个月,有时又有13个月。这就是闰月了。阴历平均二到三年就会有一次闰月。那么闰月是怎样决定的呢?由于阴历的一个月为29-30天,而两个相邻的节气的间隔为15-16天,所以必然有的月份能遇到两个节气,而有的月份只有一个节气。在历法中把奇数的节气(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立秋等)称为“节”,把偶数的节气(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秋分等)称为“气” 。原则上如果某一月“有节无气”,那么它就会成为闰月。闰月上面是几月,闰月就称为“闰几月”。而闰月实际上的设定规则还要复杂得多,所以一般人不查日历的话根本就算不出哪一年该闰月,是闰几月。不利于大众的了解是阴历的一个弊端。

简单地说,我们的农历就是阴历和节气的组合。因此农历是阴阳合历。农民可以根据节气计划耕种收获,渔民可以根据阴历判断潮汐涨落。农历有很悠久的历史,至少在夏朝就已经比较成熟,所以农历又叫夏历。当然,随着科技的发展,历法也在进步,变得越来越准确了。

阴历还使用干支计年法,每一年都对应一组“干支”。由于干支的周期是60,所以会有一些人以为阴历的周期是60年,60年前的日历拿到今年就可以适用。这是不正确的。要使阴历的周期为60年,除非月球公转周期和地球公转周期的最小公倍数是60年。而60年这个数字实在是太小了。实际上这个最小公倍数可能是无穷大,因为地球公转周期与月球公转周期的比应该是一个无理数。干支完全是人为加上去的,和历法本身没有关系。其实不光是年,月、日、时也都对应于干支(就是我们说的“八字”了),难道60个月或60天以前的日历也能拿来用吗?

还有一些人认为节气是针对黄河流域的,并不适用于全国。这也是一种误解。因为我国的文化发源于黄河流域,所以节气的名称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比如单从字面理解,“大雪”、“大寒”这些节气在岭南显然是不适用的。但历法的依据是地球和月球的公转,这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是适用的。聪明的劳动人民从来都不生搬硬套。许多热带地区就是在冬至或小寒时节开始早稻插秧的,他们根本不会傻乎乎地等到谷雨。在我的家乡华北,虽然人们也常念“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但也没有人当真在阳历二月底去欣赏柳树的干树枝。劳动人民使用农历几千年也没有发生混乱,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有了更多的指示和参考只会越来越好。杞人忧天的全是不亲手参加劳动的纸上谈兵的家伙。相反,如果不同地区的节气使用不同的名称反倒会造成混乱。

最后再提一下皇历。和前面说的干支一样,皇历也是人为加上的东西。所谓宜什么,不宜什么压根儿就是迷信。不过只要不相信那上面的胡说,倒也没必要对皇历过于排斥。比如,没买到火车票的时候还可以安慰自己今天“不宜出行”,倒可以做为一种文化。同样,相信西洋的“星座”也是不可取的,正如把刚刚从脚上解下来的布条又紧紧地束在腰间一样的荒唐。


操作

文章信息

留言

您可以用这些标签 :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ode> <em> <i> <strike> <strong>

CAPTCHA Im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