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的存档

七绝 西施叹

2020年11月24日星期二

 

沉鱼溪畔浣纱女,一去姑苏命转悲。

自古红颜多祸水,千秋万代有谁疑?

三首与最近时事相关的近体诗

2020年1月20日星期一

致”海龟”

神州遍地东风劲,风引海龟穿大洋。
衣锦还乡情切切,位尊报国意昂昂。
谁期两岸阴云密,人陷其间心绪惶。
今日频传和议定,来年骤雨莫张狂。

2020.1.15

———————–

央视的“春晚”节目单最近出来了,其实不用看也能猜到大致会有些什么…… 从网友那里看到一张对比两则新闻的图片,有感而发:

歌舞升平宣盛世,年年“春晚”意难休。
民间辣饭凄凄咽,官府茅台滚滚流。

2020.1.14
—————-

2015年秋,出差途中得闲再访西安,遭遇雾霾。黄昏时分,信步独游古城墙,而得一联:遮天霾雾吞秋色,落日余晖照古城。最近偶观当日旧照,联想近年时事,遂成一首七律:

秋暮登城楼

十月长安叶初下,西风断雁一悲声。
遮天霾雾吞秋色,落日余晖照古城。
塔影依稀盛唐象,云空变幻彼时晴。
夜来还是秦朝月,后世流光望更明。

2020.1.14 定稿

七绝 读“鸟闻”有感

2020年1月17日星期五

看新闻有感人与鸟,剥白居易七绝以记之:

夏来“打”鸟开心事, 冬至围炉品味时.

何似春秋楼外走,  循街绕壁觅僵尸.


https://www.bbc.com/news/science-environment-50661448


点评一下2011年春晚对联”佳作”

2011年2月18日星期五

第一副联:

对句:一百八声钟响,一呼百应八方和
出句:五十六朵花开,五色十光六合春

一百八声钟来对五十六朵花(56个民族)?对不上嘛。还不如改成:
一百八个汉吼,一呼百应 八方和

哈哈,该出手时就出手啊。。。

第二副联:
出句:《游子吟》《乡愁》,《静夜思》《荷塘月色》
对句:《普天乐》“春晚”,《丰年瑞》《玉腊梅枝》

个人认为,这个上联是五副出句中最有意思的,也是最难对的。全句由四个文学名篇组成,浑然天成,表达出游子思乡的意境。下联如果完全对上的话,意境最好是游子归故乡的情景,而且格式上最好也是这样的:

唐诗名 现代诗名 唐诗名 现代文(或诗)名

或者

古诗名 现代诗(文)名 古诗名 现代文(诗)名

退而求其次,还可以用古文名,词牌名,戏曲名,或其他的。


但春晚选定的这个“佳作”真是有点太勉强了,除了“春晚”,其他三个都是词牌名,而这个什么“春晚”根本就没有对上《乡愁》。倒是优秀作中有一些还不错,比如:

《群英会》《故土》,《齐天乐》《大地春风》

意境不错,但查了一下,《大地春风》原来是一首民歌,可惜。

《丽人行》《雨巷》,《红楼梦》《绿野仙踪》

对仗,格式都不错。

本人两周前也凑了几句,意境一般,姑且算是无情对吧:

《新婚别》《雨巷》,《从军行》《林海雪原》
《老将行》《雨巷》,《红楼梦》《林海雪原》
《西施咏》《春怨》,《红楼梦》《林海雪原》

西施咏》《古意春宫怨》《南屏晚钟

第三副联:
出句:虎步腾空去,悄然兔耳听春步
对句:鸿篇任我裁,灿矣龙章续锦篇

这副还凑合,但锦篇与鸿篇有一些重复,改成新篇是不是更好一些?

第四幅联:
出句: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
对句:千秋民作本,多俯首听听

立意不错,但孝是百善之一,而民不是千秋。倒是优秀作里面有一些更好的,比如:

四时春在首,当乘兴游游

第五副联:
出句:春晚迎春春不晚
对句:岁寒守岁岁无寒

这副对联算是对的最好的一个了。

本人也凑了一句:民主为民民作主。应时之作,平仄也就管不了那么多了,呵呵。

 

蔡定剑:为民主辩护

2011年2月12日星期六

蔡定剑与方舟子,陈光标一起被选为2010中国榜样年度人物,分别代表了民主,科学和慈善,都是当前中国需要的。可惜蔡定剑教授去年去世了,终年才54岁。我去年有一篇博客文章,反驳“民主不适合现在中国的国情”,这里再转贴蔡先生的一篇文章,以此纪念英年早逝的蔡先生。

———————————–

《为民主辩护——对当前反民主理论的回答》
蔡定剑

实现民主作为国家的根本任务,已经写入了宪法。它是中国人民一个多世纪以来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也是中国人民今后长期不懈的奋斗目标。但是,随着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时期,一股反民主的理论思潮悄然升起,它与过去长期以来以“国情论”拒绝民主的理论汇合,成为当前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严重障碍。

民主制度中的“多数”与“少数”

对民主的指责主要来自两方面:民主存在多数人暴政的危险;民主的多数决定并没有真正实现过,实际上都是少数人在决定,多数论是虚假的。

多数人的暴政是民主制最大的危险。这不是一个新问题,更不是什么新的学术发现。但是,民主的价值大大优于它的危险性,专制暴政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远远甚于多数人的暴政。况且,现代民主制的完善,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上已能有效地克服多数人暴政的危险。二战以后对民主制最大的完善,就是创造了一套有效的制度防止多数人的暴政。其中几项最重要的制度:一是违宪审查;二是在保障人权方面的法治大大加强,个人权利在对抗来自政府或其他多数人的侵害方面,得到更有效的法律特别是司法的保障;三是媒体作为第四种力量,有效地发挥着保护弱者、维护正义、监督政府和强势群体的作用;四是非政府组织、法团主义等有效地发挥了保护个人和小群体的权利和自卫的作用。二战以后六十多年的事实已经证明,在民主制成熟的国家,多数人的暴政在制度上已经得到有效的防卫。

至于对民主多数是虚假的指责,的确,我们确实不能断定现在的民主制是否有真正的多数决定,因为现有的各种投票和表决制都没有要求投票决定一项内容都必须有所有公民的绝对多数通过,这样做是不太可能和不现实的。民主表决制一般只是按参加表决的人的相对或绝对多数决定问题。对参加投票或表决的有效性是否有最低参加人的限度也并不一定。对没有参加投票的可能大多数我们不知道他们的意见,所以,民主制是否有真正的多数决定我们无从知道。我们只能从制度上设置一种可以由多数人决定的制度。反民主论者不理解代议制民主的本质是一种制度安排,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程序保障。民主制与专制制度同样也许是少数人在统治,但不同的是这些“少数人”是通过一定的程序由民意产生的,他们做出决定不是个人恣意独断,而是要根据一定的程序采集民意,他们的行为要受到多数人有效的监督。民主就在于有一套由民意影响和做出决定的程序保障,而不在于是否真正由多数还是少数人做出决定。民主的正当性就在于大家都公认这种程序,而不一定是它的结果。但如果多数人不同意这个结果,可以改变这个结果。

民主与社会稳定

在有些人看来,民主被认为是危害社会稳定的制度,这完全是无视历史和错误地总结历史经验。

大量的历史事实证明,专制制度才是人类社会不稳定的根源。人类历史上发生的无数战争主要不外乎两种原因,一是争城掠地,二是争夺统治权。尽管民主制度有各种弊端,但在人类发展史上,它被证明是最好的政治制度,是抑制独裁和暴力的最适当工具。民主制度带来社会稳定不仅是对人民有益,也是对最高统治者的安全和生命最好的保障。

民主政权具有高度的稳定性,这也是被世界近代史所证明。北欧的瑞典、丹麦等国自从建立现代民主制度以来,三百多年没有战争和社会动乱。瑞典尽管是多党制,但八十多年来由于社会民主党实行以平等为基础的社会政策,绝大多数时候由它执政,社会非常稳定和谐。英国从资产阶级革命以来,国内也没有发生过战争和社会动乱。几乎没有一个真正民主成熟的国家会发生最高权的暴力争夺。尽管在民主国家也会发生最高领导人因政治丑闻导致罢免或辞职甚至被谋杀等,但都不至于引起政权危机和社会动乱,这就是民主制最大的好处。

认为民主会造成社会不稳定的重要依据是拉丁美洲国家、东南亚国家和中国民国之初的民主之乱。这完全是一种曲解。这些例子其实都是自称民主制的威权政府的例子。不能把民主转型前的制度与民主制混为一谈,把非民主制的弊端当作民主制的问题加以批判。发展中国家搞民主出现不稳定不是民主制本身的问题,而是从专制向民主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不稳定问题。专制向民主制发展与飞机起飞和卫星发射的原理相似,起飞和发射阶段的危险性最大,进入轨道以后才是稳定的,一般不会出现事故。难道我们因为惧怕发射时的危险就不发射卫星了吗?正确的态度是如何尽量减少发射时的危险系数。

印度是民主有利于社会稳定的最有力例证。1947年印度独立时,国家处于混乱之中。政府未经考验,政治派系林立,社会暴力盛行。半个世纪后,在民主制度的作用下,政治分歧都能在宪法框架内解决,政权更迭也能通过民主程序顺利过渡。正因为民主,印度才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民主,印度还成功地解决了语言和宗教问题。除了有一些历史根源很深的种族分离主义和教派冲突造成的暴力和不稳定外,印度的议会民主制把各种政治力量纳入了合法的政治斗争轨道,从而避免了大规模暴力革命、军事政变和社会动乱发生。

民主与经济发展

反民主论者另一个理由是,民主不利于经济发展和效率的提高,容易造成贫困。他们认为,穷人对面包感兴趣而不是对民主感兴趣。

民主制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这是一个已经被历史证明得很清楚的问题。从国际社会的版图看,民主制国家都是经济发达国家,非民主国家都是经济落后国家。这是一种客观事实。民主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两个因素:一是经济自由和市场竞争,民主制比其他制度为此提供了更有利的制度条件;二是民主为资本发展必不可少的财产权利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问题的复杂性在于,“民主”的国家也未必都能把经济搞好,非民主的国家也不是都不能搞好经济。在经济起飞的国家中,威权政府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新加坡、韩国和我国的台湾被认为是威权体制下更有利于发展经济的例子。“拉美化”在中国许多学者那里常常被认为是因实行民主而导致经济发展停滞、缺乏效率、社会贫富不均的代名词。它被认为是民主不利于经济发展和造成贫困的有力证明。

首先我们必须搞清楚,导致“拉美化”现象出现的不是民主政府,而是军人独裁统治或威权政府。这也正好说明,威权统治可能把经济推向高速发展,也可能把经济推向崩溃。威权统治只是在有些情况下也能发展经济,但是这种发展没有可持续性,而且有可能前功尽弃,甚至出现倒退。我们知道,拉丁美洲国家大多是在19世纪从西方殖民统治下独立的,独立后大多建立了形式上的共和国,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建立民主制,而是军人文人交替统治。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势力渗入拉丁美洲国家,支持军人独裁统治,以遏制共产主义势力在拉美发展,从而使拉美国家步入一个恶性循环的动荡时期,频繁出现军人政变。军人统治需要财团或民众的支持,所以上台的军人政权不是与财团勾结,就是鼓动民众,社会政策不是权钱结合掠夺性的,就是民粹主义的。经济停滞、贫富差距拉大、腐败丛生、社会动乱的“拉美化”现象就是这个时期形成的。在冷战结束后,美国等西方国家不再支持那里的军人统治,转而支持民主化。所以,20世纪八九十年代,拉丁美洲国家开始走上向民主化转型之路,出现了一系列民主政府。正是这些民主政府才使一些国家较好地克服了过去的经济危机,并使经济向健康方向发展。

一些国家的贫困是固有的,或是在专制体制下造成的,而较少的例子能说明贫困是民主引起的。只是民主不一定能有效地解决贫困问题,民主制的价值主要不在于解决经济发展和贫困。民主制只是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民主并不必然带来经济增长、社会和平、管理效率、自由市场。因为经济发展远不止民主一个因素,还有法治、管理、自然条件和人的因素等。在民主社会,公民政治权利能够有效地防止经济灾难,它使人民有机会表达他们的需要,要求适当的公共行动。政府能否对民众的疾苦做出反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来自民众的压力,公民权利的行使就能刺激政府的行为。没有哪个独立、民主的国家发生过真正的饥荒。

民主与腐败

腐败是现代市场经济社会的毒瘤,难以根治。反民主论者认为,威权政府更容易治理腐败,而民主不能治理腐败,甚至荒谬地提出“民主是催生腐败的制度根源之一”。他们的论据是拉美、非洲、东南亚、前苏联、东欧等地区民主化以后都腐败了。

从某个角度讲,民主选举必然会出现贿选和黑金政治,但民主有更多抑制腐败的因素,如公共预算和议会的审查监督制度,阳光政府和无所不在的媒体监督,公众的知情权和舆论监督,等等。不能把向民主过渡政府的腐败算在民主政府的头上。还有一点必须指出,民主国家虽然不能避免腐败,但是,民主国家与非民主国家的腐败有很大的不同:民主国家的腐败只限于有限领域,非民主国家的腐败则无所不在;民主国家的腐败通常能得到及时的揭露,非民主国家的腐败难以揭露,特别是高官的严重腐败通常被掩盖,许多在非民主时期掩盖的腐败会因为民主化被揭露;民主国家的腐败是可以医治的,非民主国家的腐败是不可救药的。历史上尽管也有专制的国家比较清廉,但是,专制国家一旦腐败以后往往是伴随腐败被葬送的。

民主与公民素质

中国长期以来流行“公民素质论”或“国情论”,认为中国公民素质低,特别是9亿农民,所以不宜扩大直接选举,发展民主。

尽管民主的实行与公民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素养有密切关系,但是,决定一个社会公民是否有参政热情和要求,主要不是公民的受教育程度,而是经济利益。一位法国专家告诉我他正在进行一项移民政治参与的研究。他说,在法国,来自北非的移民也常被指责缺少民主素质。调查显示,这些人也像其他人一样去教堂,也送子女上学,也关注自己周围的事,也对代表他们利益的组织感兴趣,这些现象说明他们是有兴趣和热情参与政治的。他们为什么没有参与?是因为没有给他们参与的渠道。这种情况说明公民没有政治参与热情是体制有问题,而不是他们的素质有问题。指责公民缺少民主素质是把因果搞颠倒了。

在任何社会,民主制度确实需要统治者与精英推动和建设,作为普通民众虽然不能创建民主制度,但没有人是不能享受民主的。古希腊的民主制与西方近代民主制建立,并不是当时社会公民的文化教育程度决定的,而是利益要求在政治上的表现。民主不是会不会、能不能的问题,而是给不给做的问题。说公民素质差搞不了民主显然只是个伪问题和托词而已。

我看世界杯的历程

2010年7月1日星期四

78年时还太小,没有赶上。

82年时家里刚买了一个黑白电视,记得看了一场决赛,意大利胜德国,也是看了一个热闹。

86年时支持普拉蒂尼,很高兴看到他们很早就淘汰了82年的冠军意大利,下一场熬 夜看了法国巴西的世纪大战,欣喜地看到法国进入半决赛,再下一场法国输给德国,十分沮丧。对马拉多纳的手球很气愤,但又惊喜地看到他两次从中场把球带进球门,一次对英格兰,一次对比利时。决赛时当然希望阿根廷拿下德国,果然如愿以偿。

90年时支持荷兰,可惜他们太令人失望了。同时为巴西惋惜不已,对阿根廷基本靠防守,坚持到加时赛后再踢点球晋级痛恨不已。最后阿根廷在决赛下半场被罚了一个点球而输给德国,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94年时看好巴西,并准确地预测了巴西与意大利在决赛相遇,而且巴西夺冠。那次世界杯在美国举行,当时是学生,几个同学开车去了一次现场,最后嫌门口的黄牛票价太贵,都没舍得掏钱进去看一场,记得好像是墨西哥的一场小组赛,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吸引力。

98年时继续支持巴西,但也同时希望法国能拿一次冠军,让普拉蒂尼高兴一次。决赛巴西居然能0:3输掉,让我无话可说。赛后有人议论说这是一场假球。

2002年时继续支持巴西,他们太强大了,夺冠几乎没有任何悬念。

2006年时已经无所谓了,就希望能看到一些精彩比赛。

世界杯足球之华山论剑

2010年6月30日星期三

金庸小说里头的华山派历来有气宗与剑宗两个流派,气宗讲究以内力制胜,剑宗则讲究以招数取胜。

在世界杯足球的发展历史上,也早已形成了两大流派,传统欧洲打法和拉丁技术流派,前者类似气宗,依赖身体条件,追求速度力量,大刀阔斧,长传冲吊,简练而实用。后者类似剑宗,讲究个人技术,强调带球突破,短传配合,穿针引线,打法细腻,进攻犀利而又漂亮。

当然,顶尖高手都是既有内力而又招数精奇。现代超一流的球队也是这样,传统欧洲派的代表德国,荷兰等顶尖球员的个人技术,传接配合也是一流,拉丁派的代表巴西,阿根廷,西班牙球员的身体素质也越来越强壮。

大约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起,两个流派开始相互融合,而未来的足球发展必定是两个流派之间的进一步融合,当然足球气宗会继续依赖其身体条件,而足球剑宗会继续强调技术配合。。。

点评两场2010年世界杯1/8决赛:巴西对智利,荷兰对斯洛伐克

2010年6月30日星期三
巴西这场应该是开赛以来发挥最出色的一场了,前三十分钟双方各有攻守,都创造出 了一些机会,都没有进球,很多情况是传球或射门就差了一点而已,但不能说进攻没有招数。另外27分钟左右时巴西有一个角球,3号队长把球停下来,立马被智利铲倒,这个球应该判点球。
巴西进球的那个角球,3号被防得(拉拽)顶不到球,好在后排插上的4号顶进了。
第二个球就不必多说了,最漂亮的一个,典型的巴西式配合,传球,最后晃过守门员进球。
第三个球传球队员18号从中场带球到前场,立下头功,11号的刁钻巧射也不得不佩服。如果换成欧洲二流前锋的大力劲射,多半也射不进。

另外巴西的防守也很成功,靠技术,站位,意识(主要是对对方传球线路的判断),而且出脚断球迅速,基本没有给智利太多的机会。实在是羡慕巴西的人才济济,有些后卫要是去别的国家,都可以踢中场甚至前锋。

比赛结束前十分钟,巴西主力球星9,10,11号(第二个进球的参与者)全部换下,上了一些替补,发现巴西这些前场替补与主力差别还是比较明显,板凳深度似乎不如西班牙。

荷兰队比较运气,两个进球,一个主要是靠11号鲁本的个人技术,当然后场那个长传也是十分准确。另一个进球,则是凭借经验,利用对方经验不足的弱点,打了一个偷袭。荷兰还有一些远射机会,但都没有抓住。

斯洛伐克机会也是相当多,可惜没有进球。最好的一个机会是11号Vittek禁区前沿直接面对守门员的劲射,直接冲守门员而去,结果可想而知,要是换成巴西前锋,这个球必进无疑。

大胆预测一下今年的世界杯

2010年6月10日星期四
小组出线情况:
A. France, Mexico
B. Argentina, Nigeria
C. England, USA
D. Germany, Ghana
E. Netherlands, Denmark
F. Italy, Slovakia
G. Brazil, Portugal
H. Spain, Chile

Quarterfinals:
Nigeria: England
Argentina: USA
Netherlands: Brazil
Italy: Spain

Semi-finals:
England: Brazil
Argentina: Spain

Final: Brazil beats Spain.

对英格兰能否进四强有所怀疑,先这么着。比赛开始后,预测再随时调整吧。:)

关于雪的一些打油诗

2010年2月27日星期六

近日北美大雪不断,适逢新语丝读书论坛上一些网友在讨论旧体诗,于是便想起古诗词有不少关于雪的名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等等等等,这些名篇虽然都与雪有关,其主题却并不是雪。而毛泽东的名篇沁园春,虽然以雪为题,全篇重点其实却是后面的风流人物。

想来想去,倒想起来一首真正以雪为主题的短诗,可能不是那么有名,但也算流传千古了,而且是打油诗的开山鼻祖:

江上一笼统,
井上黑窟窿,
黑狗身上白,
白狗身上肿。

这首诗的作者是一个姓张的唐代人,以打油为业,人称”张打油”。自张打油写了这首《雪诗》以后,这类俚俗语句的诗篇便被人称作打油诗了。

既然提到了有关雪的打油诗,又想起前些时候网友Latino2也愤怒地当了一回诗人:

车顶上,
积雪三尺三;
hood里,
电池木有电。
死丢必得啊!
大前天灯忘了关!

网友cornbug便开了一句玩笑: The girl next door could help.

于是我就即兴写了一首英文打油诗:

The Sun is red
The sky is blue
The snow is white on top of my car
As high as three feet and more
The car is dead
The man is stupid
The girl is so sweet from next door
To come over and warm my heart

无独有偶,我那8岁儿子最近在学校课堂上也写了一首英文短句:

Snowman

Snowy around and fat
Often fun to play with
Realistic and cold

似乎也颇得”白狗身上肿”的谐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