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我的二伯
2 10 2009年今年对我们高家来讲,真是多事之秋。去年十月七日,大伯住进了重症监护室至今。早上给家里打电话,听说二伯两天以前因为呼吸问题住进了医院,目前情况好转,他要求在医院里多住几天,医生同意了。公寓管理人员这几天帮他换了新地毯,一屋子的书,暂时装在了纸箱子里。可是谁能够想到,晚上得到噩耗,今天下午旧金山时间两点二十分,二伯因心肺衰竭,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二伯生于一九二七年八月,名沨字望之,望是姜太公望。
一九四六年二伯毕业于沪江大学附中,同年进入圣约翰大学,四七年被清华录取,转学清华大学外文系,主修法文,副修德文,1947年起在清华以学生身份从事中共地下党工作,隶属彭佩云领导,是清华大学文理学院地下党负责人。(当时朱镕基任清华大学工学院地下党负责人。)一九五一年毕业,去军委外事组短暂工作后,即去北京大学任校长办公室主任。宋运郊先生在《回忆我们的老校长——马寅初先生》一文里有提到二伯.
二伯后来去了北大历史系,又调中国社会科学院任世界宗教史研究所办公室主任兼基督教史研究室主任。出国后,一直在做学问,这几年在研究“孝经”.
二伯最好的应该还是英文。我的小姑婆艾其,燕京大学毕业,英文也很好,那时候跟她后来的先生(美国人)谈恋爱,可能是因为懒得写,二伯在上高中,就包揽了为她写情书。
二伯有过两次婚姻,无子女,对侄儿侄女视如己出。记得他两次结婚,都把新娘子带到南京三弟,四弟家里,大家欢聚一堂。
二伯一直关心侄儿侄女的成长,有一年他送我的生日礼物,是一套《安徒生童话全集》,我非常兴奋,这套书当时对一个小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财富。我读了一遍又一遍,现在还清晰地记得《豌豆公主》,《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这套童话一直伴随我长大成人。我们开始学英文后,二伯来信强调了看原著的重要性,每一位晚辈,他都挑了合适的英文原著,给我的,是Gone with the Wind,(飘) 和Pride and Prejudice” (傲慢与偏见)。
我读大学的时候二伯在金陵神学院工作过一段时间,我常常带着同学去他那里玩。他每次都会把我们带到新街口的冰激凌店,买很多冰激凌请我们吃。
二零零四年我在旧金山,跟二伯住得不远,他请我去他家里吃饭,那时候有一位沈先生照顾他,每天给他送饭,我们吃的就是沈先生送来的饭。父母来的时候,我们带着二伯一起去了优胜美地,二伯玩得非常开心。离开旧金山前,二伯来送行,请我去馆子里吃饭,我问他能不能写一些从前家里的事情,他说:“我有更重要的工作要做。”
二伯更重要的工作就是写书,如今他的几本书的手稿,留在旧金山的公寓里,还有满满一屋子书,这是他的遗产。
二伯在去年写了遗嘱,主要内容是,遗体火化,海葬,不办葬礼。二伯一生都在帮助他人,家财散尽,所剩钱款,仅够办最简单的后事。
漫漫长夜,吾不能眠,泪流满面,万分悲伤,思念我的二伯。
柳蝉
5/18/2007
高望之著作:
高望之《北京大学与民主运动》。该文于一九八八年五月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二十世纪中国民主运动史」会议上宣读。
高望之:《中国历史上的犹太教和犹太人》,刊《第十六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中国学者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高望之:《关于中国犹太人的若干问题》,1983年打印稿。
[埃及] 阿·费克里著,高望之等译:《埃及古代史》,商务印书馆,1973年版。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
世界史编年手册, (美)威廉·兰格主编;高望之等译, 三联书店, 1981
《英汉大词典》(The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八月,主编陆谷孙,参加部分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