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的存档

直观一个有趣的加速度问题

2009年3月31日星期二

直观一个有趣的加速度问题

abada

如果你从停到停, 用了1个单位时间, 开车走了1个单位距离, 那么, 可以肯定, 其中必定有某一时刻, 你开车的加速度(或减速度)不低于4.

这是个有趣的命题. 其中假设了速度是连续的、开始的时候和结束的时候速度都是0。

这个命题的证明可以非常直观。需要用到的微积分定理也可以做直观的视觉表达,即罗尔定理或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罗尔定理是说,如果一条水平线与一条连续且导数有限的曲线有两个交点,那么,在这两个交点之间,曲线上至少有一个点,其切线也是一条水平线。如图:

 

 

 

把坐标轴旋转一下,罗尔定理就变为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如果一直线与一连续且导数有限的曲线有两个交点, 那么,在这两个交点之间, 曲线上至少有一点, 其切线与那条直线平行.

 

好了,我们可以用画图的方法, 直观证明本文开头的命题.如图:

 

如图在时间-速度坐标系中画个等腰三角形(两边红色).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个单位,说明可表示1个单位位移.
  
  假设有一个时间-速度曲线,从原点出发,在1个单位时间后速度也为0 ,而且这个曲线与t时间轴所夹的面积也是1个单位, 说明这个曲线代表的物体运动, 在这1个单位时间中, 发生的位移是1个单位. 这个曲线若是连续的, 那么, 它就正好符合本文开头所述的车的运动的情况. 曲线与三角形的每个腰, 都至少有一个交点, 一个是原点(0,0), 另一个是(1,0).

  
  现在看上图.那条曲线不可能全在那个三角形的内部. 假如是这样的话, 那么曲线与t轴所夹面积就会小于三角形的面积1,就不符合开始的假设了.  
   
  所以,曲线要么与三角形重合, 要么至少有1点在三角形之外. 这样, 曲线与三角形的除了原点(0,0)或(1,0)之外, 就至少还有另外1个交点. 这时, 根据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曲线上至少有一点,其切线与那三角形的某腰相平行, 即有相同的斜率.
  
  而那等腰三角形的腰的斜率的绝对值=2/(1/2)=4.
  
  于是可知, 那曲线上至少有一点, 其斜率(的绝对值)是4. 而时间-速度曲线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恰恰就是那点的瞬时加速度. 于是本文开头的命题得证.
  
      

直观相对论–用动画方式”看见”相对论时间效应

2009年3月30日星期一

直观相对论–用动画方式”看见”相对论时间效应

abada制作动画视频

 

《直观相对论的时间效应》

试图用动画视频,让人直观地“看到”相对论的时间效应。

 

 

 

<直观相对论2>

–用动画方式”看见”同时性的相对性

 


 

 

 

用动画看”光速不变”


 

直观圆锥体、球体等的体积算法

2009年3月30日星期一

我们尽量用彩色图形来直观圆锥体、球体等的体积。 

需要几个步骤来解决:
  

    1)圆柱体的微分单元是三棱柱, 而圆锥体的微分单元是三棱锥。

 

所以, 只要证明三棱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三棱柱的体积的1/3,即可知圆锥体积是同底同高的圆柱体的体积的1/3。
  

  2)如图,一个三棱柱可以切分成三个三棱锥:
  

 

(上图中,第二个“等底等高”的“高”是横着的,而“底”是竖着的。 )
  
  现在需要证明,这三个三棱锥,体积都是相等的,也就是各自的体积都是图中三棱柱的体积的1/3.
  
  证明需要的命题是:底面全等,且高度相等的三棱锥,体积必然相同。
  
  
  3)如图,底面全等,且高度相等的三棱锥,体积必然相同。这个命题的证明,需要基本的一个原理:祖暅原理。
   
  这个原理说:如果两个高度相等的立体,在任何同样高度下的截面面积都相等,那么,这两个立体的体积就相等。
  
  所以,下图可证明:若两三棱锥的底面(三角形)全等,高度相等,那么它们在任何高度上的截面(三角形)也必然全等。于是可以根据祖暅原理断言:
  
  等底等高的三棱锥,体积都相等:
  

 

三棱柱的体积,与立方体的体积一样,是底面积乘以高,(三棱柱可来自于半个立方体):

 

 

知道有关三角形的相似、比例、全等的一些定理,就可深入完成证明。

  
  下面这个图, 说明了一个直接的、有趣的推论:

 

 

注意上面这个图,在推算球体的体积的时候,还可以用到。
  
  
  
  
  下面再给几个有趣的推论,直到求出球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公式:
  
  1) 金字塔锥的体积也是: (1/3)x底面积x高.
  
  
  这是由于金字塔锥是两个三棱锥构成的:

 

 

 

2)下面的图说明,球体的微分单元是金字塔锥体。
  
  由此可知,球体的体积 = (1/3)x 球的表面积 x 球半径.

 

上面的公式说明,球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只要知道其中一个信息,那么就可知道另一个信息。实际上,根据球体半径推算球体的体积,可以更先一步。
  
  
  3)球体的体积。
  
  先看半球的体积:

 

 

 

  
  这还要用到祖暅原理。上图中,左边的内部被挖空一个圆锥体的圆柱体,我们前面见过,右边是一个半球,高度(球半径)与左边的挖空圆柱体高度相同,都是R.
  
  根据图,在任何一个高度h上的水平截面,左边的被截环(绿色)面积是:πR2 - πh2.  而右边的图里,被截的圆(绿色)面积是:πr2 = π(R2- h2).
  
  可见,两形体在任何高度上的截面面积都是相等的。于是,根据祖暅原理,上面两形体的体积相同。
  
  左边形体的体积=圆柱体的体积-圆锥体的体积=(2/3)πR3.
  
  
所以,右边的半球的体积也是=(2/3)πR3.
  
  可知整个球体的体积公式是:
  
  V=(4/3)πR3.
  
  
  再根据球的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公式,可得球体的表面积公式为:
  
  S=4πR2.

(我们用直观方法得出了球的体积公式。学了微积分的人容易知道用下图的微积分算法求出球的体积公式)

 

直观梯形等的面积算法

2009年3月29日星期日

直观记忆梯形等的面积算法

abada

      爱因斯坦是喜爱并善于用视觉和直觉思维的大科学家。谢天谢地,许多伟大的数学和物理成果,
都可以凭良好的直觉、视觉想象力,直观地把握。从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到牛顿的《自然
哲学的数学原理》,甚至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都是如此。
 
当我用直觉和想象直观地“看到”这些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成果时,我常常会觉得,语言和文字,
此时是多么的贫乏和无趣,甚至是多余的。
 
是的,是图形,那些伟大的图形,超越了语种,甚至超越了人类的语言,直接了当地,活生生地,
把一些深刻的自然规律,立即呈现在我们眼前。
 
我本人喜爱的科普作品,多是有非常趣味的“图解”版(当然这不是指配上一些意义不大的插画
的的版本)。我也非常喜欢给孩子画这些图形,进行科学启蒙教育。

我们从简单的几何学开始。

比如,现在仍有许多学生如此背公式记忆梯形的面积:

上底加下底乘高除以2。

但死记硬背,不便于理解记忆,时间长了就忘了。

我给孩子们建议的算法,是视觉记忆+推理,如下:

1)梯形是两个三角形。 如图(2个三角形同高但不同底):

 

 

于是, 只要知道三角形的面积算法,就可知道梯形的面积算法.
  
  
  2)三角形是半个平行四边形.如图:

 

于是,只要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算法,就可知道三角形的面积算法,并知道梯形面积算法.
  
  3)平行四边形,与同底同高的矩形面积相同. 如图:

 

 

而矩形面积,按定义就是底乘以高.
  
  
  倒过去说就是:
  
  由于矩形面积为ah, 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是ah, 于是三角形的面积是ah/2,

     进而梯形面积是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的和: (ah/2) + (b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