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也能评职称
26 08 2009年近日有科普图书编辑在科学网博客讨论科普出版面临的困境,文中提到科普图书出版的困境之一是优秀作者资源的匮乏,并因此提出“科研工作者的科普成果也可以作为学术成果进行考核”,以鼓励科研工作者从事科普写作。
中国缺少优秀科普作者,这大概是出版界的共识。但如果为鼓励科技工作者从事科普创作而将科普作品作为学术成果对待,则不过是饮鸩止渴。科普需要深厚的学术功底,但科普不是科研,科普作品不是科研成果,自然不能作为科研人员的学术成果看待,这是十分简单的道理。将是否积极从事科普工作作为科技工作者晋升职称时的一个评价因素,我以为是可以的,但科普作品必须区别看待,不能看作学术成果。如果科普作品可以作为学术成果成为研究人员晋升职称的依据,可以想象,市场上将出现更多拼凑、低劣的科普作品。我国之所以每年出版大量学术专著,其中大部分可以称为白色垃圾,首要原因就是出版学术专著在评定职称时被当作重要学术成果。自从许多高校开始重奖SCI/EI文章或在评职时只看发表文章数量,这些高校的此类文章数量大幅上升,但随之而来的并非科研水平的明显提高,而是造假、抄袭、重复发表等行为的“蔚然成风”。
科普活动首先须是科技工作者的自觉行为,是科学家的兴趣和责任。物质和精神的激励是必要的,但不是出优秀科普作品的前提条件。在当下的中国,科普工作应首先关注与公众的健康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问题,帮助公众鉴别真伪优劣。只有如此才能得到公众的关注,才有可能逐渐培养公众科学思维的习惯,并且使公众对科学家产生信任,进而对科学问题和科学家的工作产生兴趣。然而,当中国的科学家面对到底该不该吃碘盐的问题、面对书店科普专柜充斥着大量另类养生“科普”图书时,大多数选择了沉默。正如饶毅所说,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中,有德有言的,恐怕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弦论固然奥妙,可你又怎能指望一个天天吃排毒养颜胶囊的人关心它?
因此,在我看来,科普出版面临困境的首要问题,是中国的科学家们对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问题不爱“说”。说的人多了,自然就会有人说出好东西,也就会被老百姓熟悉和喜欢上。老百姓喜欢的,出版商会不喜欢?从来没见你说过,突然搞出一个科技出版基金资助出版同时还能评职称的玩意,除了让出版社赚个书号钱,还能普及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