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萝卜白菜 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
Mar 04

为什么心理治疗具有治疗作用

心理治疗可以宽泛地定义为治疗师试图向患者提供一些新的人际经验的过程。治疗师所提供的这些经验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目的是使这些经验能够增加患者应付生活中的痛苦和参与健康人际关系的能力。心理治疗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即治疗师本人(而非器械或药物),患者以及医患之间的治疗关系。心理治疗的最终效果将取决于这种治疗关系,而治疗关系的建立和维持则取决于训练有素的治疗师和患者双方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
为什么这种医师与患者之间的治疗关系具有治疗作用?

首先,患者期望着从治疗中获得帮助。在任何临床医学领域,患者往往是相信医师具有高超的医术和仁慈的情怀而来求治的。患者的这种信任和期望来自于人类生活的共同经验。人类个体在生命开始的许多年中都处于对父母和家人的依赖关系中,儿童从大人的爱护、关心和注意中去获得满足、排除恐惧、减缓痛苦,从而养成对来自大人帮助的期望。这种自幼习得的经验会在成年时期的某些情景下支配人的行为,比如患者求助于心理医师。患者胸怀这样的期望是成功的心理治疗的基础。在精神分析理论中,这就是正性移情(positive transference)现象,因为患者把自己早年获得的一种对父母的良好期望转移到了我们成年生活中的其他人——包括心理治疗师——身上,希望他们也能够起到一种类似于父母的作用。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自幼即被剥夺对父母的依赖关系的孩子容易缺乏这种期望经验,长大后很难以这样的方式相信他人,他们根深蒂固的怀疑和不信任的态度往往需要治疗师花数月乃至数年的时间来加以克服,甚至可能使心理治疗无法进行下去。

其次,治疗师使患者相信自己可以改变生活当中的自己。大多数的患者认为自己已是难以改变自己的了,而其周围的亲人和朋友也许有相同的看法。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治疗师将会运用其所在流派的理论和概念,帮助患者理清思维、情绪和行为上的混乱,这种系统性的理论解释和概念描述将会增强患者对自身问题的控制能力,进而在治疗师的帮助下实现自己在生活中的改变。

在治疗关系中,患者会采纳治疗师对待生活的良好态度。这个过程称作认同(identification),这也是一个与童年早期经验相关的心理学过程,我们会有意无意地从我们所崇拜和敬爱的人身上吸收和采纳一些好的特征和品质。比如一位对自己过分苛刻要求、对他人求全责备的患者就可能会采纳治疗师的宽容和现实的态度,使自己在生活中更具备对待事物的灵活性。

在治疗关系中,患者可以安全地讨论“危险”问题。内怀“邪恶”的思想或“不端”的情感会使人感到羞耻,这种羞耻感是患者与他人交往的重大障碍。把这些听起来很“危险”的想法说出来与治疗师讨论则不会受到谴责、羞辱或惩罚,同时患者也可以在治疗中尝试新的行为方式以期获得一种最好改变自己的途径,而不必担心这种治疗关系中的实验式的行为改变会招致任何不良后果。当然,必须加以一些限制来保障这种安全性,比如心理治疗的时间和地点是有限制的,如从下午2点开始(而不是夜晚),时间45分钟(而不可太长),地点在医师的办公室(而不是私人场所或公共场合);而治疗师必须是谨慎、克制和职业的;医患之间的活动也是严格控制的。这些限制可能会带来一些不方便,但对治疗是非常有益的。比如在这种明确的限制下,一个被性冲动所困扰的患者就可以逐渐学会只是讨论这种感受而不必将这种冲动付诸实施。

最后,心理治疗拓宽了患者生活的视野,增加了患者在现实生活中进行选择的可能性。通过心理治疗患者达到对自我更加完善的认识,促进患者对生活中多个方面深入的理解,包括对周围的人的理解,从而在现实生活中也能够象在治疗关系中一样,用一种更为有效的更为满意的方式,与他人建立一种更为健康的关系,这样心理治疗就通过帮助患者重新认识自我和环境,使其重新面对一个光明的将来。

心理治疗各流派的理论和技术都各不相同,但治疗效果都是通过建立和运用这种医患关系得以体现的。职业化的治疗关系是实施心理治疗的“手术台”,是心理治疗成功的关键。同时也应当指出,心理治疗和治疗关系都不能改变患者的生活处境,如心理治疗无法消除患者的社会应激,也不能改变患者的贫困状态。心理治疗所能够做到的是增强其自信,激发、培养和促进其改变生活的能力,从而帮助患者更为有效地应付环境压力。

心理治疗 B版

心理治疗是医学领域在走向科学的进程中最“忽悠”的部分,最“不科学”的部分。它的处境和中医有相似的地方,就是治疗的效果很难采用常规的现代流行病学和生物统计学的方法来评估。无法满意地评估,却无法掩盖人们对疗效的好奇心。中医的疗效,在中国已经被几千年的历史证明了,最有力的“证据”就是,中国人有了中医,所以才没有在瘟疫,灾害和战争中全体灭亡。
心理治疗原来还是很有效果的,从麦斯麦,到催眠术,到精神分析,风行西方国家,势头在20世纪的后半叶才下滑。想当年,人家法国,有能力的就当分析师,没有能力就积极争当病人;人家美国,开头是有毛病的才去接受分析,很快人们发现,没有接受分析的人才是真的有毛病。

还是按照大师的建议谈收费问题。在人们心甘情愿的时候,收费没有成为很大的问题。尤其在二战以后稳定的日子里,如果钱可以买到心安幸福宽慰,人生的事情是多么的美妙啊。心理治疗师是最好的专业,钱比其他专业的医生多的去了。

到了八十年代,人们对治疗效果的幻觉完全破灭了。

在纽约的一个停车场内,一个年轻人手持尖刀向一个人模狗样的人要钱。

那个人说,你要打劫的话我就报警。

年轻人问他,你是干吗的?

我是医生,精神科的。

年轻人说,切,你是精神科医生,还敢说老子是打劫?

精神病学必然走向生物学化,科学化,那么那些单纯靠“托客撕了皮(Talk Therapy)”吃饭的人们就会被剥夺了“饭碗”。

“打劫”是不行的。“忽悠”值得努力。现代心理治疗推陈出新,从内部深层次的无意识的冲突,发展到外部人际关系的失调,结果有很多好处:

1)扩大关注范围,打整体战役,你说东边有枪声,他说是西边打炮,“忽悠”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大范围和整体观,你说整体无效,他说局部不错。

2)更多的人都可以被“忽悠”进来成为治疗对象。健康的,亚健康的和真有病的,一根藤上的三个苦瓜。

3)既然涉及面广,任务重,“忽悠”的时间往往很长,有些人的治疗居然是终生的。

有了这个基础,收费就是技术问题。

1)不收费是不可能的。饿死治疗师事小,产生不了疗效事大。如果免费,那么外卖师傅就有可能有事没事跑来躺倒在治疗床上,说是来治疗,其实是来睡觉;

2)收费有标准:不可太少,要让一般人觉得,这个病要是不好的话,是在对不起付出的钱。太高也不行,要照顾外卖的人也有机会躺下。

3)很有钱的人的收费问题:收费标准统一是健康人人平等的体现。钱太多的人可以参考吃炖鹿肉的标准做法,吃一碗倒一碗。听说过一些全包治疗师的企图,在一个合同时间内,治疗师只看一个有钱人,但是好像还没有任何一个治疗师为了钱而放弃职业的发展。

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