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索”江老书记《满江红》:什么是好诗词?

美国爵士乐黑人作曲家、表演家艾灵顿公爵最著名的一句话是:“如果好听,就是好。”(If it sounds good, it is good). 其实很多文学艺术作品都是这样,判断好坏不需要什么高深的理论,直接问它是否好听、好看、给人以共鸣。剩下的,留给文学评论家去解释就行了。当然如果一个作品领先时代太多,也会难以接受。不过,这个世界遥遥领先于时代的天才是极少极少的。绝大多数晦涩难懂的作品都是作者水平不够,或者是作者故意忽悠人。

好的诗词,第一个要求就是要读起来琅琅上口。“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江水。”语言经历了将近一千年的变迁,这几个字仍然清晰易懂。用寻常的词,写不寻常的意,就是好诗词。如果用寻常的词写不出不寻常的意,比如“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就是打油诗了。水平差的作者,写不出真正的诗意,为了避免写出打油风格的诗词,就堆砌各种不常用的词汇,弄得诗词读起来像读咒文。这不是作诗,而是上刑,既折磨作者,也折磨读者。

最近江老书记发表了新作的一首《满江红》,招来了大批马屁精献媚。这首《满江红》是否真的“此后,提及《满江红》不再只是岳飞,更有江泽民同志所作的这首《满江红》”(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刘勇刚)?

好吧,我们先拿岳飞的《满江红》来作个标准:

岳飞《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
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先不说这词的气象是否磅礴,意境是否宏大。时隔近千年,这首《满江红》所用词语仍然没有丝毫难解之处,读起来也流畅自然,就是很多现代诗人做不到的。不用冷僻怪字,不自造令人费解的词汇,本来是应该给初学者讲的基本原则。不过很多人却非要反其道而行,写出别人看不懂的诗词还自以为得意。

现在来看江老书记的《满江红》

自古英雄,凭苍宇、江山点索。
酬壮志、铁窗寒彻,泮池磅礴。
史岭红梅花沥血,芦沟晓月天飞鹤。
擎玉虹,魑魅冷相看,惊魂魄。

歌颍上,旗旆烁。
驱稔寇,飙尘恶。
诉声声杜宇,孛星凋落。
春水绿杨风曼暖,秋山红叶日彰灼。
清明日、持酒告先灵,神州跃。

第一句就很奇怪。“点索”是检查的意思,这句是要表达江山非我莫属的意思么?这两字一写下,作者的猥琐小器跃然纸上。对比另一句含“江山”的诗:“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看这胸襟气度的差别,实在太大了。

第二句同样费解。“泮池”指江的父亲在上海被捕的经历,可是和“铁窗寒彻”重复了。而且“泮池磅礴”,不明白内情的人会觉得莫名其妙,只给人牵强的感觉,一点看不出激情何在。

第三、四句不知所云。“史岭”是何处?“红梅”指的是什么?写诗切忌用别人无法得知的典故。“芦沟晓月”倒是众所周知了,但是用在这里对景吗?“天飞鹤”又是什么鬼,从北京动物园里逃出来的?然后下句咱们就进阴间了……

下阙几乎句句用典,而且用得不恰当又费解。何为“颖上歌”?你会念“稔寇”么?“尘恶”又是何物?“杜宇”是杜鹃,代指江父,那么“孛星”指谁,是好人还是坏人?我开始完全没搞懂这段,以为形容的应该是共夺权之后的事情,不过都是空洞的口号,夹杂各种冷僻怪字,中间插了两句写景,只觉突兀,更以为“诉声声杜宇,孛星凋落”是“纵做鬼也幸福”的另类表达。查了百度,才明白前两句还是在讲他父亲的事迹,后两句才跳跃到现在。如此毫无过渡的跳跃,不仅彰显作者缺乏对文字的驾驭,也错失了最后画龙点睛的机会,令全词整体停留在一个低阶水平。

““点索”江老书记《满江红》:什么是好诗词?”有一篇评论

  1. yuen 评论道:

    美哉西王母,高居在昆仑. 吞桃再不死,服药能长生. 夷羿忆日射,嫦娥思月奔. 华年随风去,莫有二度春

    荆枸山人常养气, 葵花仙子多玄机. 玉门关口东风疾, 昆仑流水更向西

发表评论

CAPTCHA Im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