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无心的系列“健康食品”并不健康
研究怎么给食品打出泡泡出身的“食品泡泡博士”、自称“食品行业知名的KOL”的“健康专家”云无心(王泽斌)在湖州创办了一家食品公司健科食品科技(湖州)有限公司,开网店卖起了“自己开发、设计或监制”的“健康食品”,目前正在推销“云式粗粮饮料粉”、“云式奶茶”、“云式抹茶”、“云式咖啡”、“云式茉莉红茶”……让人想起了崔正教授永元的“崔永元真面”、“崔永元真牛”、“崔永元真猪”、“崔永元真菜”、“崔永元真茶”等等系列食品。
和崔永元的食品系列一样,云无心系列食品的第一个特点是价格高得令人咋舌。例如“云式粗粮饮料粉”,一包240克,半斤不到,定价82.50元,让人怀疑吃的不是粗粮,而是金粮。第二个特点是以“健康”为卖点,号称是“新型健康食品”、“健康时代的饮品”,适合的是认为“健康比好吃和便宜都重要”的人。
话虽然这么说,云无心还是要标榜其“健康食品”虽然无糖无脂,但是要比别人的“健康食品”好吃,秘诀是他使用了号称他发明的复合甜味剂。因为云无心的食品号称无糖,这个复合甜味剂就要用代糖。代糖有两种,一种是人造的,一种是天然的。云无心说,由于人造甜味剂被怀疑会有健康风险,所以他只用天然甜味剂。据其介绍,他发明的复合甜味剂由甜菊糖苷、罗汉果甜苷、赤藓糖醇、木糖醇、香兰素等组成。
代糖不管是人造的还是天然的,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无热量或低热量,所以也叫无营养甜味剂。因为无热量或低热量,就被认为可以避免摄入蔗糖过多带来的健康风险,例如肥胖、糖尿病风险,所以云无心才敢声称他卖的是“健康食品”。
但是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用代糖代替蔗糖,同样有健康的风险,甚至风险比蔗糖还大。我在2016年的文章《代糖有没有健康风险?》中已指出:
“今天被批准使用的代糖都经过了比较严格的检验,在允许剂量范围内不必担心会有毒性。但是它们不具有毒性是一回事,是否能达到它们想要达到的效果是另一回事。代糖的使用是不是真的能够起到减肥的效果?由于代糖不提供能量或只提供比食糖少得多的能量,人们想当然地认为食用代糖食品减少了能量的摄入,当然有助于减肥。但是多项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试验研究的结果却发现,食用代糖并不能帮助减肥,有的研究还发现食用代糖的人群反而比食用食糖的人群体重更容易增加。动物实验也表明,以糖精作为甜味剂的大鼠要比以葡萄糖作为甜味剂的大鼠摄入更多的食物能量,体重更重,脂肪更多。”
在这篇文章发表之后,有更多的研究都证实了代糖(不管是人造的还是天然的)不仅不能减肥,反而能增肥,而且还会增加糖尿病等多种疾病风险。例如,2017年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研究人员发表了一项关于无营养甜味剂与心脏代谢健康关系的综述研究,他们评估了7项临床试验和30项队列研究的结果,得出的结论是,短期摄入代糖不影响体重、体质指数或腰围,长期摄入代糖反而增加了体重、体质指数和腰围,而且增加了肥胖、高血压、代谢综合症、2型糖尿病、脑卒中、心血管疾病事件的风险。他们评估的代糖中就包括云无心使用的甜菊糖苷。(文献1)同年,美国国家儿童健康与人类发育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公布一项研究结果,孕妇摄入含代糖饮料,与摄入含糖饮料相比,增加了儿童肥胖的风险。(文献2)2018年,悉尼大学研究人员发表的论文指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摄入代糖会导致代谢紊乱,原因是代糖能够改变肠道菌群。(文献3)
可见,在吃低糖、无糖饮食的同时想靠吃代糖继续享受甜味,以为这样就能避免蔗糖的危害,只是一厢情愿。想要避免糖的危害,就要适应低甜度的饮食。不要指望花高价去购买云无心式的“健康食品”真能给你带来健康,那既交了智商税,又带来新的健康风险。
2019.5.17.
文献:
1.Azad MB, et al. Nonnutritive sweeteners and cardiometabolic health: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and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CMAJ. 2017 Jul 17; 189(28): E929–E939.
2.Zhu Y, et al. Maternal consumption of artificially sweetened beverages during pregnancy, and offspring growth through 7 years of age: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Int J Epidemiol. 2017 Oct; 46(5): 1499–1508.
3.Wang QP, et al. Non-nutritive sweeteners possess a bacteriostatic effect and alter gut microbiota in mice. PLoS One. 2018; 13(7): e0199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