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批判

  作者:天路客

       严格説来《黄帝内经》本来不是什么专门讨论医学的书,乃古人对世界(天文地理,人文术算等等无所不包)的朴素认识。是以黄帝与歧伯的问答形式写成,分上下两部(上部《素问》、下部《灵枢》)。应该说在当时是有积极地进步意义的,代表着人类认识世界的努力。

      事实上,不只是中医,在中国好多行业都曾经掀起过研究讨论《黄帝内经》的热潮,例如天文界等,当时大有全民皆“研究”《黄帝内经》的势头,只是后来大多都没有从中得到过什么有价值的成果,其实任何一个清醒的人本来就应该预料到会有这样的“前途”,事实上也正是这样,只是中医界到现在都还没有觉悟而已,到现在还在搞所谓的“多学科研究”。

      《黄帝内经》成书以后,通过王冰等人的注解加上随意的发挥(王冰还根据自己的想象作了补充,构成了其着名的“七篇大论”,已经游荡中医界千百年了,再加上一些古代其他医家,譬如所谓的医圣张仲景与其所着《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对《黄帝内经》的阐述(号称“以经注经”),以《黄帝内经》为所谓理论上的指导加上所谓来自于医学实践的经验性的的解释,使这本早已发了黄的老古董上升到了理论高度,也才奠定了《黄帝内经》这本书在中医界不可动摇的至高“理论”地位。,俨然成为了“最高指示”,不可随意妄动乱改。

      在这里没有必要诽谤古人,也没有理由诽谤古人,但是我们的先祖缺少“面向蔚蓝色”(《河殇》语)的勇气却是不争的事实,除了极个别的优秀人物(譬如张衡、祖冲之等)在自己的领域做出过杰出的贡献外,大多数人缺少科学探索的精神,只是坐在书斋里做些冥想、臆测、猜想、估计。至多结合几个看过的所谓病例有所发挥而已,实际上既缺少理论上的论证也缺乏经验上的有力支持。曾经有位中医药大学的挺有名气的教师告诉我说:张仲景看病时,给病人用药后如果感觉有效就留着底方,作为后来看病写书或编制方歌(方歌,中医特色!)的依据,如果无效或者病人吃了药死了或者病情更加严重了,就扔进垃圾桶,不再使用,难怪中医粉丝们振振有词的说:“我们中医都是拿人做实验做出来的,难道还不如你们西医(这个词他们用得对不对就不说了,事实上,西医也包括西方的传统医学,这里用“现代医学”比较确切)的老鼠兔子管用?非要老鼠来说话吗?”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医也确实是那人做实验作出来的,可谓说法不虚。我想说的是,即使用同一张方子看好(好的标准是什么?不知道他们怎样解释)一万个病人,就能说是有效吗?就能说是你的人体实验(So terrible!)是成功的吗?从现代统计学的角度来说,照样没有统计意义,个案而已。

     自从张仲景写出了《伤寒杂病论》(这个名字是否正确,现在还待考,有人说应该是《伤寒卒病论》),对其注解的医家从成无己第一个开始就很难数得过来了,是为所谓的“伤寒学派”(现在的中医院校“伤寒”仍旧是一门专业,一个研究方向,从事这方面的“教授”、“博导”也是如过江之鲫、都吃着老祖宗饭),古代比较着名的有俞家言,柯琴等人。现代也有不少所谓的名家,就不多说点名了,免得难为情。

       不扯这么远了,再回到《黄帝内经》上来,据说其实不只有《黄帝内经》,还有《黄帝外经》,据说是失传了,现在找不到了。幸亏早没了,否则岂不是更麻烦,也许不但有“内经派”,再弄出个“外经派”来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吃饱了没事就喜欢臆想,拿自己脑袋里的想当然来代替科学研究与事实,这一点从历史上一些着名的医家的来历就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大多不是什么科学家,实践家,而是一些所谓的大儒,文人,所谓“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想想都可笑,把救人生死的生命科学与诗词歌赋搞到一起也确实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事实上,很多人没有成为良相也没有成为良医,反倒成了“韩信大夫”,他们的业绩倒是“功同良将”,良将者,善于杀人者也。

      还有个奇怪的现象,中医院校竟然有一门课程叫做《中医各家学说》,真理只有一个,搞什么各家学说?历史上已经证明是错的已经被证伪的就该毫不留情地抛弃,对的就大胆发扬才是正路,为什么搞一个各家学说呢?各家学说只能作为发展史来研究才对,留给历史专业岂不更好?我想事实应该是这样的,大儒们玩文字游戏,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都说在《黄帝内经》里能找到依据,只是后来人也搞不清楚到底谁是对的,索性都留下来吧。这一点从中医教科书上面就看得出来,通篇文字游戏,近乎扯澹,实际上什么也没说,等于什么也没有解决。。套用一句好玩的话就是,“中医是个筐,什么杂碎都往里装”,简直是《西游记》里的无底洞,只进不出是也,可西游记是神话,中医是现实。
     
     《黄帝内经》既然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能留下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外经》不就失传了吗?)我们应该保留,免得有人说我们数典忘宗,但保留下来做什么用呢?我建议作为文字课来研究一下还是不错的,或者作为训诂来研究,例如《伤寒论》不就有人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吗?绝对比作为“医学经典”、作爲生命科学“经典”圭臬来让人们学习更爲有用処的多,否则难免愤世加偾事,就很不好了。

    任何事物都要给它找到正确的位置,这也是科学研究的前提,也是必要的。
   《黄帝内经》现在看来已经如此不堪,在中医院校同样作为一门专业的中医基础理论只不过《黄帝内经》的一篇绪论而已,能有什么出路呢?

    《黄帝内经》如果作为文学课作为历史课来研究的话,相信会比较恰当。

     谢谢阅读

发表评论

CAPTCHA Im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