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与知识是两码事——回应“今天是白露”

14 03 2009年

今天是白露”对拙文《此“感冒”非彼“感冒”》中的一个论断提出了质疑。

我文中有这么几段话:

从我自己看门诊的感觉(未作统计),就诊的病人中,认定或怀疑自己“感冒”的情况,一半以上都不是感冒。

为什么普通老百姓自我判断的错误率这么高呢?

我想是这个社会的人们普遍存在的思维和逻辑的缺陷。缺乏实事求是的态度,喜欢主观臆断,以偏概全,缺乏自知之明,自视甚高,毫无根据地认为自己一定正确,主次颠倒,轻重不分,听不进不同意见,对客观事实视而不见,任意取舍。

我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普通老百姓自我判断的错误率这么高”是承接上面的“感冒”话题说的,因为我没有重复指出来,可能导致“今天是白露”网友对我的回答感到不解。

普通感冒是非常常见的疾病,成人平均每年感冒2-3次,儿童则要6-10次。没有得过感冒的人,少之又少。可以说,大家对于感冒都是有过经验的。感冒的症状也比较有特异性,鼻塞、流涕、打喷嚏,很容易识别,跟其他疾病如“过敏性鼻炎”的鉴别一般也容易。

感冒”恐怕是老百姓最常用到的诊断。对这样一个症状比较特异,诊断相对容易,反复经验的疾病,错误率这么高,难道不该找找自身的问题吗?

另外,思维与知识是两码事。

金山词霸对“思维”一词的注释是“[thought] [哲]∶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思维和逻辑的能力可以理解为人们认识现实、运用知识的能力,一般地说,是独立于知识之外的,是立于知识之上的。

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的人们普遍存在着思维和逻辑能力上的缺陷。具体表现,如我此“感冒”非彼“感冒”》一文所简单概括的那样。病人也好,医生也罢,中国人也好,外国人也罢,都普遍地存在这样的缺陷,程度可能有差别而已。我最近几年对此有着越来越深切的感受。

我母亲是一个斗大的字识不了一箩筐的农民,知识极其匮乏,毫无科学素养可言,但她每每认为自己很厉害,什么都懂。时而会有人来找我看病,经常是我还没问几句病史,她就已经在那里高谈阔论起来,下好了诊断,而且非常肯定地说,某某方法(大概是所谓的偏方)很灵验,以前有个什么人也是这个样子,就是按照这个方法,很快就治好了。我忍不住讽刺她一下,说:“你比我们医生还厉害哦!”她还常不服气地说:“本来就是。”

前些年,我带老妈去体检。检验结果出来,空腹血糖7.8mmol/L。我向她报告了检查结果,并说她很可能有糖尿病。我大姐当时也在场,母女俩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不可能!”我大姐是个小学教师,她用非常肯定的语气说:“农村人,天天在劳动,怎么可能得糖尿病?”

后来,又去复查了一次空腹血糖,8mmol/L。我告诉她们,已经确诊糖尿病了,她们这才不再作声,承认了现实,吃了一小段时间的药。可是,后来,我老妈又否认自己有糖尿病了,既不吃药,也不忌甜食,我怎么教育都没用。她的理由很荒谬:“人家糖尿病都是十几,我才8,有时候还5,怎么可能是糖尿病?”

思维和逻辑如此,导致她既不想去学,不懂得区分对错、轻重,也听不进专业人士的意见。她总是无条件地认定自己正确。而且农村里目不识丁的阿婆傻不拉唧的三两句话,她可能深信不疑,而我旁征博引,把全世界的情况详述一番,讲一车话她也不怎么信。

像我老妈这样的,绝非少数。几年来,我接触的人无数,类似的思维、逻辑缺陷严重的,还真的很不少。不仅有文盲,知识分子,乃至“高级知识分子”也很多。新语丝上也有过。譬如,我们的“道德法师”寻正先生,虽然到处跟人家抬杠,懒婆娘裹脚布样的文章一篇接一篇,很博学的样子。仔细一读,发现其逻辑混乱不堪,常常是张牙舞爪,简直道德疯狗一条呀,四处乱咬。最后,大家都看清了,原来,他只是二百五一个(他自己冠名的)。

到今天,科学已经如此强大,深入到这个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至今仍迷信宗教、迷信中医的人,基本上都是思维、逻辑上有较大缺陷的人。

正确的思维、逻辑应该是实事求是的,即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它,而不是靠主观臆断或想象。这个世界是无限广大的,而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就一切可能来看,我们差不多还处于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会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极为轻视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多得多。科学在短短的几百年时间里,已经如此巨大地改变了人类的思想、生活的个个方面,谁又能够想象得出,再过个几百年、几万年,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今天,再博学的人,与我们的显然要进步得多的后代相比,将会显得多么肤浅,就像几百年、几千年前的人物和我们今天的人相比。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知识上的差距。

没有人能够超越时代,而时代的局限性必然体现在这个时代的人上。时代的局限,并不是个人的耻辱。实事求是,“有几分事实就说几分话”,做到有根有据,合乎逻辑,那就非常好,难能可贵了。

我不敢说自己的思维、逻辑就很正确,实际上,早几年前我的思维逻辑也很有些问题,现在虽然进步很多了,然而不可避免地还会有些残余,这一点在我所写的文章中也必然反映出来。如果我犯了错误,还是很欢迎新语丝的各位高人指出,在这里道个谢先。

正确的思维、逻辑,加上丰富的阅历和知识,就是非常完美的结合。方舟子先生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他不是医生,但是他写的很多关于科普的文章,非常准确,我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医学方面的知识。可他并没有因此而自鸣得意,要去指导临床医生怎样看病,居高临下去训斥国内的医生不跟踪、学习国际医学进展。正所谓“术业有专攻”,临床医学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学问,不是单单掌握了前沿的知识、最新的进展就能够当好医生的。“有几分事实就说几分话”,使得方舟子很少犯学术上的错误。这一点他比寻正不知要高明多少倍。

今天是白露”能够主动去学习医学知识,并花了不少精力将NIH里的医学资料翻译成中文,发到网上,其善意值得称道,不过,我并不赞同他去做这些翻译,因为他缺少临床医学的基本训练。

我去他的博客看了一下,点开了“腹泻的类型、症状和治疗等基本知识一文。第一段话的一个论述就让我觉得怪怪的:“慢性腹泻可能会持续2天以上,它可能是更严重疾病的信号,而且会有导致脱水的风险。慢性腹泻症状可能是一种慢性疾病的特征。。我马上按照他提供的链接去查看原文。原文是这么写的:“Prolonged diarrhea persisting for more than 2 days may be a sign of a more serious problem and poses the risk of dehydration. Chronic diarrhea may be a feature of a chronic disease.

原来,“今天是白露”将“prolonged diarrhea”译成了“慢性腹泻”,不知他看到后面的“chronic diarrhea”有没有感到奇怪呢?这样的错误,让临床医生来翻译,就不会出现,因为几天内的事情,不会是“慢性”,这是医学常识。这两句话,让我这个英文水平并不太济事的临床医生翻译是这样子:“腹泻迁延超过2天可能是更严重疾病的征象,并有脱水的风险。慢性腹泻可能是慢性疾病的特征。”即使是这样,我对自己的这两句翻译也不太满意,因为不符合中国人的表达习惯。


操作

文章信息

20篇回复 to “思维与知识是两码事——回应“今天是白露””

14 03 2009年
zhoufangzhou (22:36:36) :

“腹泻迁延超过2天可能是更严重疾病的征象,并有脱水的风险。慢性腹泻可能是慢性疾病的特征。”

“迁延”一词比较文学性,我觉得科学性地表达应该是“持续性地腹泻超过2天。。。。”谢谢!

24 03 2009年
fuzzify (09:06:58) :

Chronic diarrhea may be a feature of a chronic disease.
能不能翻译成:长期腹泻可能是某种慢性疾病的特征。

25 03 2009年
准非医 (23:21:01) :

To zhoufangzhou :
呵呵,迁延是医学上常用的术语,比如:感染迁延不愈

25 03 2009年
准非医 (23:22:47) :

To fuzzify:
我觉得Chronic diarrhea应该翻译成“慢性腹泻”才准确。

留言

您可以用这些标签 :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ode> <em> <i> <strike> <strong>

CAPTCHA Im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