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需要老科学家回去养老
我上次批评了张益唐回到中国就胡吹神化自己,但是我并没有像有些人说的是在贬低张益唐的学术成就。早在大约十年前,我跟中国媒体合作做一系列的短视频介绍华人科学家,有一期就是专门介绍张益唐的。
但是还是有人认为我批评了张益唐就是在贬低他的学术成果,他们就是要把张益唐吹捧得特别高大上。我看到有人留言说,其实张益唐的数学成就、数学地位比陶哲轩还要高,如果张益唐是在年轻的时候做出了关于孪生素数猜想的成果,那么肯定能得菲尔兹奖。
张益唐因为年龄限制不可能得菲尔兹奖了,但是没有年龄限制的、跟菲尔兹奖差不多一个级别的数学大奖还有几个,张益唐一个都没得到,他只是得了三个不是很重要的数学奖。陶哲轩则是拿奖拿得手软,包括拿了几个著名的数学大奖,难道这些颁发数学大奖的评委都不了解张益唐的数学地位吗?都是有眼无珠吗?
还有人说张益唐是文革结束之后在各个科学领域做出成就最大的中国人。我不知道这个人为什么觉得自己对于各个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都那么了解。在美国的中国人当了美国科学院院士就有不少,现在数不过来了,但是张益唐连院士都还没当上,那么难道是美国科学院不知道张益唐的数学地位有多么高,也是有眼无珠吗?
所以中国人是很喜欢造神的,即使你肯定了他做出了重要的数学成果,也觉得你对他的评价不够高,一定要神化他,这也是张益唐到了中国就敢于神化自己的民意基础。特别是张益唐的经历很符合中国传统的一种理想,读书人的理想,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当年的吃苦就有了回报,从此享尽了荣华富贵。
但是在美国是不行的,一个科学家再出名也很难成为大众明星。张益唐刚刚出名的时候,美国媒体有几家对他做了报道,并不是因为他做出的数学成果多么让人震惊,而是因为他是在58岁才做出了比较大的数学成果,非常罕见,所以就有了新闻价值。很快地也就没有媒体对此感兴趣了,并没有让张益唐从此就在美国家喻户晓。
在美国,一个科学家,特别是一个数学家,想要成为明星,家喻户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出了数学界,除了那些数学爱好者,有几个知道什么是孪生素数猜想?费马大定理可比孪生素数猜想著名多了,知道的美国人也要多得多,而且怀尔斯是把它证明出来的,当时也很轰动,报道更多,但是怀尔斯也没有因此就成了明星科学家。
所以一个华人科学家如果不甘寂寞的话,最好还是回国,特别是退休了,在美国基本上没啥事可干了,到中国去焕发第二春,去养老,是最好的一个选择。张益唐最后是从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退休的,加州大学的退休待遇可好了,还可以到中国再领一份高薪,何乐而不为呢?
中国人还有尊老的传统,觉得科学家越老越值钱,就跟老中医一样。其实科学家是老了就不值钱了,特别是数学家老了就更不值钱了,因为数学研究是最高级的脑力活动。这跟别的科学学科还不太一样,比如说实验科学其实对智力的要求没有像数学那么高,有一些生物学家,其实不是那么聪明,像饶毅智商并不是很高,可以说是一脑子浆糊,但是也能够做出一定的成果。
数学就不行了,不是高智商的,做不出什么成果。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脑力必定会衰退,这是自然规律,没法抗拒。年纪越大,做研究也就越难。
数学跟别的学科不太一样的还有一点。实验科学可以剥削学生的劳动,很多科学家年纪大了干不动了,也可以当包工头,找学生、博士后来做,最后署名就变成了他的成果了。但数学不行,没办法当包工头找人来替你干活。所以数学家年纪大了,上了70,要再做出什么大的成果,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有人说还可以带博士生啊。但是会做研究不一定就会带学生。张益唐在美国当了10年的教授了,但是他只带过两个博士生,一个现在在西点军校教数学,一个现在在做博士后,并没有表现出他特别会带博士生。带博士生也需要花时间,花精力,年纪大了,就更难带博士生了。带一个博士生得花五年左右的时间,70岁了,能够带几年的博士生呢?
有些人说还可以去教书嘛。这方面也许张益唐有他的特长,毕竟在美国教了很多年的数学基础课。但是中国会缺教数学基础课的老师吗?即使缺的话,也用不着花高薪聘请一个老教授回国当数学老师。
所以高薪聘请一个老科学家回国,实际上就是给他一笔很高的养老金,让他养老,这钱是花得不值的。在一种情况下可以说是例外,不妨高薪聘请某一个老科学家回国养老,那就是这个老科学家是学术界的领袖、领军人物,像陈省身、丘成桐,因为他们有很多学生,认识很多同事、同行,人脉很广,去了中国可以吸引很多人过去,是访学也好,是全职回国也好,这样就把中国的某一个学科带动起来了。但是张益唐有这样的人脉关系吗?没有。他本来就没有几个学生,更不要说一大堆的关系很好的同事、同行了。
中国人在国外已经当到了学界领袖这个档次的还是很少的,那是可遇不可求。要挖人,重点还是挖那些年富力强的科学家,而现在正是一个好时候,因为川普大幅度地削减科研经费,甚至把已经发下去的科研经费都给冻结了。连陶哲轩所有的科研经费都被砍掉了,整个夏天三个月都没钱拿,更不要说其他的数学教授了。研究数学的科研经费被砍掉了,对于做研究倒是影响不是很大,只是少拿钱,但是对于那些搞实验科学研究的影响就大了,没法做下去了,没钱了,还怎么做实验?
所以现在正是挖人的好时候。欧洲、加拿大就都在从美国大学挖人,中国比欧洲、加拿大有钱,更应该借此机会从美国大学挖人。
美国作为世界科学中心已经有80年的历史了。我们可以从1945年算起,因为那一年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件,麻省理工学院工程学院前院长布什给杜鲁门总统递交一个报告,题目叫做《科学,无穷的边疆》,促使美国联邦政府从那之后投了大量的科研经费给美国大学做科研,特别是做基础研究。
现在川普将这些科研经费砍的砍,冻结的冻结,对美国科学研究的打击是极其重大的。不只是他在台上的这四年对美国科学的打击非常大,即使他下台了,换了民主党的总统上台,要恢复也是很难的,并不是马上再把科研经费发下去就可以续上,有的项目从此就断了,有的则要从头再来。
对于世界科学来说,这是一大悲剧,但是对于中国科学是一个机会。川普的神助攻是在帮助中国科学伟大,中国要成为科技强国,正是天赐良机。
2025.8.24.录制
2025.9.10.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