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渠四句”是妄人妄语
董宇辉最近带货又带出了风波。他这次直播带货猕猴桃,由猕猴桃联想到了猕猴桃有一个产地是陕西眉县,由眉县又想到了当地出过一个名人,宋朝的理学家张载,由张载又想到了“横渠四句”。他就念了这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说这是读书的意义,是千年来读书人的崇高理想和使命。有人去查过,董宇辉以前已经几次提到横渠四句,之前带货卖书,曾经两次提到横渠四句,到眉县推广文旅,更是仔细地谈到横渠四句,可见他特别喜欢横渠四句,把它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和追求。
横渠四句可不只是一种精神追求。前面的那三句,立心、立命、继绝学,还可以说只是精神追求,但是最后那一句“为万世开太平”,是要付诸行动的。横渠四句反映的是中国传统儒家的一个理想,所谓“内圣外王”,内圣就是说要修身养德当圣人,外王意思是对外当帝王,不仅是齐家治国,还要平天下。所以你要做到为万世开太平,那么就得去当帝王,至少也要辅佐帝王,当“帝王师”。到了现在,没帝王了,也得当一个国家最高领导人或者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老师吧。董宇辉追求为万世开太平,是想当习主席的接班人呢,还是想当习主席的老师啊?
他不过是一个带货卖东西的,因为卖得好,会做所谓小作文,粉丝很多,因此就被当成了“中国最著名的才子”,进而又觉得自己可以指点江山。到了哪一个地方,当地的领导,市长、省长都要接待,都要听他为当地的发展指明方向,也许就因此觉得自己也可以为中国为全人类指明方向,要为万世开太平了。他要怎么万世开太平?靠带货吗?所以这不就是一个妄人吗?
董宇辉推崇的张载其实也是一个妄人。他被认为是宋明理学的创建者,生前就以孔子再世自居。他说的往圣指的就是孔子。他认为在秦汉之后,孔子之道就没了,成了绝学,所以需要他来继承。其实他的口气比孔子大多了。孔子都不敢说自己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没人能够做到这三点,只有上帝能做到,所以张载其实是把自己当成了上帝,认为自己是孔子再世还是谦虚的,他应该是上帝在世才对。所以这不就是一个妄人吗?
张载一辈子只是短暂地当过小官,大部分时间都在老家横渠教书,横渠四句本来就是一个腐儒的意淫而已。但是一个妄人的意淫却历来受到推崇。后来中国很多读书人都推崇横渠四句,跟董宇辉一样,经常把横渠四句挂在嘴上。哲学家冯友兰甚至说横渠四句应该成为哲学家的追求,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也有不以为然的。胡适就很不以为然,认为横渠四句是不可解的空洞的话。其实这么说还是客气了,它不只是空洞无物,而是根本就是妄人妄语。
横渠四句以前受到推崇,算是时代的局限性。在现在,它已经完全过时了。天地有自己的规律,不需要人类去给它立心,也不可能给它立心。生民,也就是老百姓,有自己的活法,各有各的活法,尤其是在民主社会,要怎么活,不需要有人给他们指明方向,规定应该怎么活。至于什么往圣的绝学,全都过时了。古人的那些东西绝了也就绝了,不需要去继承。至于为万世开太平,那更是一种妄想,根本就不可能做到。我们能够维护现在的世界和平,就已经了不得了,还妄想万世太平?
所以这本来就是已经过时的妄人妄语,但是中国现在很多人跟董宇辉一样,把横渠四句当成了至理名言,动不动就挂在嘴上。当官的喜欢说,做生意的也喜欢说,老师喜欢说,学生也喜欢说,甚至从小就这么要求学生,从幼儿园娃娃抓起。我看到唐师曾发了一段视频,他到外地出差,住的宾馆的对面是一个幼儿园,幼儿园的外面的墙上就写着“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从小从幼儿园开始就要求他们当圣人,当妄人,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出了这么多妄人的原因,从小就教起了。
这种教育法如果追根溯源,也可以追到张载头上。张载曾经批过,“知人而不知天,求为贤人而不求为圣人,此秦汉以来学者之大蔽。”要求人们都当圣人,就都变成了妄人了。其实教育的目标就是应该让人们当贤人,也就是当好人,要培养小孩成为一个有责任心、有道德感、有共情心的好人,而不要去当什么圣人,更不要当妄人。
2025.7.3.录制
2025.7.25.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