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果然是世界“抄”一流的复制大学
复旦大学公布了对张文宏博士学位论文的调查结果,宣布他没有学术不端行为,很多人说我被打脸了。其实我早在视频、推特说过好几次了,我不相信复旦大学会真的去处理张文宏,肯定会把他包庇下来。现在的结果就是这样,说明我说对了,我又当了预言帝了,怎么叫被打脸了呢?如果是复旦大学破天荒地居然处理了张文宏,那才能说我被打脸了。
我为什么一开始就认定张文宏是不可能被处理的呢?这是我多年经验的结果。我揭露学术造假已经有20多年了,揭露过无数起学术造假,其中只有极少一部分被处理了,都是一些学生或者没有什么势力的青年教师、普通教师。如果是有一点学术地位的就很难处理了,学术地位很高的院士、校长、名牌大学的教授,几乎是不可能被处理的。
对复旦大学,我也揭露过好几个大佬。例如,我揭露过复旦大学前校长杨玉良伪造在德国的获奖记录,复旦的杨雄里院士写的综述是抄的。我还揭露过名人朱学勤获得复旦的博士学位的论文也是抄的。这些都没有处理,都被复旦包庇下来了。
中国关于学术规范、处理学术造假搞了很多规定、条例,但是都是针对学生、没有势力的老师的。如果涉及到有一点势力的,那么所有的规则、条例都相当于不存在了,甚至要改了,为这些有权有势的人重新定规则,或者重新解释规则。所以张文宏不被处理是预料中的。
这件事一开始就已经表现出了官方要力保张文宏。虽然有一些人得了妄想症,幻想张文宏之所以被揭露剽窃是政府要搞他,当然是无稽之谈。其实自始至终政府都是要力保他的,那些揭露张文宏抄袭的帖子都被删掉了,还加大了对张文宏的宣传力度。政府的态度是非常地明显的,复旦大学更不可能去跟政府对抗。说不定连复旦大学发的通告都是上海市政府写好了让它发的。
这个结果也有一些新的地方。复旦大学处理这件事要比以前更简单粗暴。以前它要包庇某一个大佬、大牌的学术造假,还要出一个调查报告,比较具体地解释一下为什么他们认为那不是造假。当然那些理由都是经不起推敲的,都是一些歪理。但是毕竟还是做出了一副要摆事实、讲道理的样子,还有一定的迷惑性,所以我还需要写文章一一地进行驳斥。但这次连调查报告都省了,直接就只给一个结论,就那么一句话,不跟你讲道理。这也算是“新时代”的特色,根本懒得跟你讲道理了。
但是,即使只是那么一句话,也是经不起推敲的。它说,张文宏的博士学位论文“符合当时的规定”。符合什么样的规定?为什么符合规定?它没说,因为没道理可讲。张文宏论文的问题即使只是涉及到抄袭的问题,也是非常严重的,是拿别人的两篇综述从头抄到尾。在20年前是绝对不可能有规定允许这么干的。不要说在20年前,在200年前、2000年前也会被认为是不可接受的、严重的抄袭。
复旦大学的通告说,张文宏的博士学位论文的“附录综述部分写作不规范”,承认有问题,但是这句话也是错的:
第一,综述部分不是一个附录。它想给人的印象是,这是一个附录,可有可无。不是的。综述是博士论文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放在最前面作为前言。不知道为什么张文宏的博士论文把综述放到最后,也许当时上海医科大学的论文写作格式是这样?但是,虽然放在最后面,也不是附录,它并没有说是附录。
第二,不能说他只是写作不规范。如果写作的格式有问题,那叫写作不规范。或者是因为不懂,产生了某一些写作方法的错误,比如说,在引用别人的句子、段落的时候,虽然注明了出处但是没有做改写,这也可以说是写作不规范。张文宏的问题不属于写作不规范,他是把别人的文章从头抄到尾,抄了95%。去问小学生,也都知道这是抄袭。怎么可以把这么严重的抄袭叫做写作不规范呢?这就跟把图片造假说成是“图片误用”一样,都是一个大笑话。
复旦大学为了把综述部分的作用尽量贬低,又说综述部分有问题也不影响他的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这也是错的,综述也是属于科研成果的一部分。很多教授给期刊写综述,也是把综述作为自己的科研成果,在他们的履历里列举发表记录的时候也会把综述放进去。特别是给高档次的学术期刊写综述,是很高的荣誉,更会写进去。怎么能够说那不是科研成果呢?何况,即使指的是原创性的科研成果,我也早就证明了也是有问题的。张文宏的博士学位里的那些所谓的原创部分也是抄来的,是剽窃自美国FDA实验室的论文。对这一部分复旦大学就装死了,假装没看到我这方面的举报了。
复旦大学说综述部分不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学术水平,这也是错得离谱。综述恰恰是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学术水平的。写综述的目的就是表明你有学术水平来做这项研究,看了与这个课题相关的很多论文,对它进行了归纳、总结,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够提出一个新的课题。如果连综述也要去抄,那就说明根本就没有看过足够多的相关的论文,或者是看不懂,或者是没时间看。这恰恰暴露出了没有必要的学术水平。
所以,即使是短短的这么一句结论,也是经不起推敲的。
这个事件还有一个新的地方,那就是官方加大了对学术造假的舆论控制。以前揭露学术造假,即使涉及到的人学术地位是非常高的——院士、校长、部长,都可以在网上揭露。揭露之后即使被官方包庇下来了,那么大家也可以讨论、批评、表示不同意见,可以争论。媒体也可以报道,特别是涉及到名人的学术打假,媒体可积极了,会有官方的报道,会采访各方的人士,有不同的意见。
但这次就完全不一样了。首先,就像我一开始说的,对张文宏的揭露都被限制了,删帖的删帖,封号的封号。其次,媒体也不敢对这件事有什么报道,最多就是转一下官方的通告。通告出来以后也不准表示不同的意见,只能赞同。清华大学教授肖鹰在他的微信公众号上写了一篇文章批评复旦大学包庇学术造假,很快就被删掉了。饶毅也写了一篇文章,他鬼一点,没有点名张文宏,而且态度也比较温和,还吹捧了张文宏一番,提出了一个和稀泥的做法,建议撤销张文宏的博士学位,但是保留他的一切的职务和职责。即使是这种和稀泥的、不点名的文章也被删掉了,虽然活的时间长一点,没有活过一天,半天之后也被删掉了。这就说明,现在当局是不允许揭露这些有权有势的人的学术造假的,已经把它当成非法了,因为删的理由就是说你违规、违法了。
因此,张文宏论文抄袭事件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表明中国以前对揭露学术造假还有一点言论自由,现在完全没有了。对那些没有权势的人也许还有揭露他们的自由,但对有一点权势的人,就完全不许揭露。
张文宏才是一个主任医师、教授,连院士、校长都还没当上,对院士、校长以后更别想揭露了。以后回头看张文宏论文抄袭事件,会发现它是中国揭露学术造假的一个拐点,只不过这个拐点是往后拐,是大踏步地后退。在这个事件之后,中国的学术造假应该会更严重,因为没人敢去揭露了,当然就会变得更严重了。官方老说对于学术造假要零容忍,那当然是笑话,以后会更容忍。
中国的学术造假一直就很严重,在名牌大学也非常严重。在名牌大学中,复旦大学的学术造假可能不算是最严重的,但是在处理学术造假的问题上,复旦大学是最无耻的。别的名牌大学碰到有人举报他们学校有权有势的人学术造假,采取的态度都是装死,装作没有这么一回事,或者是不了了之,说要调查,但不给结果。这当然也是很无耻的做法,但是至少表明这些学校还要点脸,还有一点点羞耻之心,不好意思公开出来包庇造假,不敢给出官方的结论说没有造假。
复旦就不一样了。复旦一向标榜自己对学术造假、学术规范问题非常重视,还搞了一个“学术规范委员会”,时不时地会发报告处理一些人,处理的当然都是那些没有什么地位的人。真正碰到有地位的、有权势的人,复旦虽然号称要做调查,但调查的结果没有例外地都是把这些人包庇下来。所以这是公开地包庇学术造假。为了一个学术造假者,不惜把学校的名声都赔上了。这不就是一点羞耻之心都没有吗?不是最无耻的吗?
复旦大学出现这种丑闻会越来越多。居然连学术造假都敢公开地包庇,那么学术造假当然就会越来越猖獗,越来越肆无忌惮了。在2015年复旦大学搞百年校庆的时候,集中暴露出了一堆丑闻,都是跟剽窃、抄袭有关的丑闻。我当时就说,复旦大学是一个“复制大学”。过了这么几年,这种丑闻越来越多了,复旦大学对于学术造假的处理又上到了一个更新的高度了。所以,复旦大学不止是一所复制大学,而且是世界“抄”一流的复制大学。
2021.8.23.录制
2025.5.4.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