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科学家还有可能跨越多个领域成名吗?

  记得原来在读大学的时候,有时候会在课堂上听老师们提起这个科学家乃是最后一位怎样怎样的科学家,那个又如何如何。

  哇?!为啥就可以说“最后”一位呢?要知道,人类的未来还远着呢。保不齐哪天就突然出个更牛的天才,一举把前人变成倒数第二名呢。

  而老师们提到的这些最后一位,在我的记忆里,包括:

  庞加莱:最后一位跨越数学和物理学的大师级科学家。

  费米:最后一位集实验物理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于一身的科学大师。

  冯诺依曼:最后一位集计算机科学,数学新方向开拓能力于一身的大师。

  司马贺:最后一位集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能力于一身的学者。

  好像还有几位“最后”,但是当时老师们自己说的都不太自信,所以,估计大师都算不上,集多个学科就更没法说了。

  而在很早很早之前,科学家们都是集多个学科于一身的,牛顿至少在物理和数学两个学科上是牛人,再加上他自己偷偷弄过炼金术,所以,把化学加上也无妨。

  而高斯更不用说了,你看那到处都是的高斯定理就可以知道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数论里的中国剩余定理还是高斯“让”出来的,因为高斯定理太多太多,让一个给中国的“几束梅花廿一枝”这样用具体例子所体现出来的贡献也不算啥。

  而在1900年代,当希尔伯特提出数学领域未来发展的23个问题的时候,至少可以说明老希对数学里的N个方向还是很清楚的,再后来(80年以后)据说某些数学家又出来讨论过,想模仿希尔伯特也来个18个问题啥的,可是终于还是没有提出来,或者悄莫声息地提了一下,可是数学界没人理会,就算了。

  那么,在今天这个世界,科学家们还有机会成为横跨多个领域的学者吗?

  我个人给出的答案是:不能!

  有人可以直接质疑我:你自己列研究方向的时候不也一列好几个吗?而且,很多学者在自己的简历里列研究兴趣时也会列上4,5个,这难道不是说明在横跨多个方向吗?即使不是多个领域的话。

  让我来告诉你,列几个研究兴趣和成为横跨多领域或方向的科学家,那完全不是一回事。

  列上几个研究兴趣,只是说明自己在这些领域里有基础,甚至做过几篇论文,可是,对于该学科核心性本质性的贡献,一个学者如果能在一个领域里能如此,那就相当不容易了。现在的学科越来越细,每个人能够掌握其中一个学科方向上的所有基础,并进而作出一些自己的贡献,已经多年过去了,甚至过了创造性最强的时期。这个不象很多学科领域还处于拓荒意味的时代,是个人就能做出不错的工作,而且可能是基础性的工作来。其实,包括三钱在内的学者,都只是一个领域的牛人,要说有第二个领域也和他们的第一个领域一样牛和有影响,就很勉强了,钱学森先生一度很想当“横跨”多个学科领域的中国第一牛人,而几十年的努力证明是泡影,他还只是应用力学上的权威,其他领域,嘿嘿,如人体科学,甚至被证明引领了中国才会出现的“气功师辈出”的荒唐阶段。

  也所以,那些贪多的学者基本可以认为是不自量力。

  当然,也许有人要举一些例子,说某人这7年干了这,那7年干了那,这不横跨了吗?

  我的看法则是,他们如此尝试其实更多是在自己所在的领域中已经没咒念了,换个新领域,再用用自己原来掌握的工具,多上一个吃饭的家伙而已,要说“横跨”,那是决计谈不上的。

  而且,在一个领域方向中做好的研究贡献已经相当不容易了,人一生的时光非常短暂,把握住一个方向的本质性问题,并沿着这个问题做出显著性的成果和贡献,如果这个成果的应用性很好,则更多可以考虑它的推广和应用。

  就俺们现在做的应急管理而言,对于中国,应急管理当然和其他国家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我们就有大量的群体事件是其他国家罕有或根本没有的,还有地震带来的损害,我国它就是和其他国家不一样,如智利,新西兰这样的国家,绝少有因为建筑质量太差而导致的意外伤害,但是在我国,就比比皆是。所以,我国的应急管理从根本上说有问题的独特性,那么研究起来思路也就和其他国家有差异。

  这么说的意思是,在这类学科上,即使西方发达国家有了很好的基础,甚至基本问题都已经获得解决,我们也依然需要另外研究。

  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之下,我个人就完全放弃了其他方面的研究,只能把以往的涉猎当成自己研究的背景知识,而一心一意地开始从事现代应急管理的研究,到今天还是有很多心得的。而且,我之前从事供应链管理,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再之前硕士时还触摸过图的染色理论,以及生态学的数学建模等,也够杂的了。但是,当遇到应急管理时,抓紧时间放弃了所有的东西,然后一门心思地连做6年,到今天才算做了点让我自己还有点满意的工作,但是,尽管如此,依然有N多的问题是自己想做而没有精力从事的。

  不谦虚地说,我个人的阅读兴趣和研究兴趣还是很广阔的,加之大学硕士又是学数学的,什么都不露怯,自我感觉对于方向的把握还敏锐,但是之前收获了太多教训——我涉猎了太多方向,虽然几乎每个都发表过研究论文或撰写过专著,可是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和影响,自己都很遗憾浪费了太多时间。不过,这样的现象对于一个探索中的年轻人来说,不断地走错路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而一旦找到了适合的方向,还是应该全力以赴并终身从事得好。7年之痒如果阶段性发作,我估计这人一事无成的可能性还是更大些,当然,2个不同方向间相关性和继承性很大的情况除外。

  我比较崇敬的科学家是华罗庚先生,今年刚好是他老人家诞辰100周年,去世25周年。他在中国数学界的地位是无人能及的,我还记得在大学上偏微分方程的时候,因为对华老的崇敬,就觉得中国数学学科应该每个方向都是他老人家创立的才正常,可是,老师说,中国的偏微分方程的最早引入和研究者是数学所的吴新谋先生。啊?吴先生的名字和事情我到现在都不甚了了。而拓扑学与华老也没有什么关系,更不要说微分几何这些陈苏学派的领地了,而概率统计则以许宝騄先生为首。

  华先生做的最漂亮的工作据说是多复变函数,而为世人所熟知的当然还是数论,万哲先院士曾经考证说中国人图论的第一篇论文应该也是华先生的手笔,可是这个也得认真考证才找得到。

  也就是说,在中国的科学界,非只三钱,数学界的华罗庚先生也算不得“横跨”的学者。

  当然,还有华罗庚先生做的优选法统筹法,他做了20年的推广工作,而这个东西的本质,就统筹法而言,核心是当年杜邦公司用过的关键路径法,不是华老自己提出的东西,优选也不是。他的主要贡献是选择了这两个和实际管理密切结合的点利用自己的巨大影响力在全国做了推广的工作,属于在根本缺乏管理的年代为中国的科学管理开创了新局面,而核心的东西则是早就有了,甚至在西方早就应用了的东西。

  中国其他学科的牛人们的贡献也多如此。这里并不是给大家树立了一个无法逾越的界碑,只是想告诉大家,跨越之难甚至是大师都做不到的,我等自己都清楚距离国内的大师都无限遥远的学者,还是算了,别痴心妄想了。

发表评论

CAPTCHA Im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