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校的那本《司马贺传》

  前年去中信所的那次,武夷山老师送我一本《科学技术的测度与统计——1920年至今》,书是科技文献出版社出的,武老师是这本书的序作者以及丛书顾问。

  好像有王老师评价说,武夷山老师是科学网上典型的“书生”,读书多且不说,很多出版的书也和他有关。当然,他送给我的这一本是译作,加拿大的一位学者撰写。

  这本译作里定义了科学与技术的概念,并对如何测量科学与技术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所谓测度,可以认为就是评价,里面玩的其实就是指标和权重,我早有说过一句这样的话:评价在数学里可以认为是已经解决的问题,但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中,评价永远是难题。当然里面也包括科学与技术的测量,谁大谁小在很多时候是很难衡量的。

  那本书我只是大致翻了一下,没有细看。毕竟,测量本身和我所关注的应急管理还有些距离,而科学技术测量是每个行业都会涉及但是不会太深的一个内容,人人都懂,人人都说不清楚。武夷山老师他们那边主要的业务范围之一就是进行科学与技术的测度,所以大量撰写和译介的书于此有关非常应该。

  后来,又得了一本武夷山老师校的《穿越歧路花园——司马贺传》,这本就是我有兴趣读的了,5月10日那次去成都,我就带了这本书,并在路上读了三分之一。

  赫伯特-西蒙很有趣,竟然有这样一个很中国化的名字,正如香港的最后一任总督彭定康一样,看上去似乎是中国人,其实是名不副实的老外,司马贺也一样。

  这位老先生是有点类似冯-诺依曼那样的天才,同时在多个领域中均有革命性建树。记得杨振宁好像说过:费米是最后一位可以同时精通实验物理学和理论物理学的科学家,我大学时一位王老师则说过:庞加莱是最后一位在数学多个领域都是大师的人物。这“最后”一位的提法让人不禁肃然起敬。而冯诺依曼估计也是“最后”一位啥,而司马贺也许是他之后的另外“最后”一位什么什么,至于是什么,我还真说不出来。

  对于司马贺,最得大名的当然还是诺贝尔经济学奖,不过,在管理学界他的名声也很大,至少我很早之前就知道他的贡献。

  不过,科学家的传记很难写,也许是我个人读书还是有限,至今我都还没有见过特别引人入胜的科学家传记,王元先生的《华罗庚》反倒成了我目前心目中最好的一本书,我猜想其中的原因,觉得也许是我心中的“华罗庚情节”在作祟,加之王元本身是在华先生领导下的大科学家的原因,而不就是《华罗庚》确实写成了大家都能够愿意看的书。

  看得出来,《司马贺传》显示了作者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感觉整本书几乎把司马贺所有能搜集到的东西都集成在了这本书里,详尽得不得了,为读者理解司马贺在多领域的创新提供了资料。

  不过,糟糕的是,从这本书里我没有读出快感来,因为希望读所以硬着头皮读就是了。

  这让我想到罗曼罗兰的传记写法,还是写主要故事,传主那灵机咋现的一刻,至于出生如何、父母如何、童年如何,则似乎不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了。

  也许是这样的缘故,《穿越歧路花园——司马贺传》我到今天也还是没有读完它,我觉得也许可以通过改写,使得科学家传记更具可读性,是个可以去做的选择。

  虽然对于这本书我个人觉得有可读性方面的问题,但是这多半是当前科学家传记群体存在的大问题。需要另外说明的是,《穿越歧路花园——司马贺传》在语言的流畅方面没有问题,应该归结为译者的用心,里面也肯定有武夷山老师的贡献。

发表评论

CAPTCHA Im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