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论文检索问题的再次闲扯

  学者中,老外们似乎也颇重视SCI什么的,不过,在重视这个玩意儿的时候,他们也重视自己的论文发表在怎样的期刊上更适合。如果在发表的同时能够被广泛地检索散布,当然也算不得什么坏事。

  我在几年前的《数学译林》上看到过南美一个学者写的文章,大意也是不理解为什么一个公司的产品竟然被本国用来衡量科学研究的价值。

  有趣的是,他写道:我所撰写的这篇反对SCI的文章将发表在一本为SCI检索的杂志上,这样,凭这个我又可以在考核中通过了。真是一个绝妙的反讽。

  对于大多数对于这个世界的贡献还不如一个厨师的科学家伙们,追求的不是理想,甚至不是受尊重,而是凑合着能一年一年地过日子。有了这批人的存在【而且必然有这批人存在】,那么,来了怎样的评价导向,将立刻就有什么样的努力倾向。

  一旦行政上的作为有了某个倾向性的选择,接下来就会有一大批人立刻倒向这个方向。

  有人曾经检索过钱学森先生的论文,发现他老人家在SCI上的表现很一般嘛,似乎还专门写了文章说这个事情。鸿飞兄曾经讥讽过,好像提到钱学森的最好文章只是一个报告,连正式出版物都算不上,可是,谁能否认它的价值呢?!

  这里,我罕见地公开支持一下鸿飞兄当时的观点。

  自己做的文章究竟有无价值,自己应该是清楚的,发表后对于别人有无价值,这个大概也是能够自己估计得出来的。

  而别人对你工作的价值,如果是同行,如果没有偏见,应该也是清楚的,于是,纠结于发表在哪里似乎就没有了价值。

  那么,为什么大家依然要重视这个检索,而不是论文价值本身的?

  Shopping猫在一次会议的间歇,听到国内的几个学者对话,其中一个说:在这个会上发了这个文章,版面费2500元,可是,发表后学校还能奖励我5000元,即便加上路费(肯定可以另外报销),也还是赚的,还算完成了科研任务,何乐而不为呢?!听者就都笑了,说彼此彼此。

  也许这正是大多数学者(不仅仅是国内的)发表检索论文的动力。

  而如果发表一篇不检索的论文呢,那就没有这些衍生的益处,于是,比较之下,还是能检索优先。

  除了正面的奖励之外,还有就是负面的责罚了,非得检索才能完成任务,学校把是否检索当成一条鞭子来使用,则更加剧了追求检索的风气。

  我有时候特别疑惑——现在已经发表了比以前多得多的论文,而且更多地被检索,对于科学的价值总也应该稍微提高点吧?也不能总是不如以前吧?但是,我却始终没法给自己的这个问题一个确定的回答,心下颇为怀疑,可是又没有办法提供证据。

  再次发出这样的感慨是因为武艳南巴黎会议的论文据说是被好几个公司的产品检索的,其中包括那个EI,可是,越来越发现检索对于我似乎没有什么价值,也许作为学生的武艳南自己毕业的时候有用?就愈发迷惑了。

  华罗庚先生说过一句关于科研成果的话:“早发表、晚评价”。对这句话我很以为然,因为自己看10年前所做的研究,真有不忍卒读的感觉,而当时的自己似乎还一度很兴奋来着呢。

  尘归尘,土归土。科研也是这样,大浪淘沙,每个专业领域里,有五十个能把成果流传下来且持续地起作用就不算少了,就象我知道的数学家,随口可以说出50个没有问题,再多说,就有点困难了。而我所知道的做危机与应急管理的学者,觉得真的说不出二十个呢。

发表评论

CAPTCHA Im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