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到极处是自由

小时候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觉得开头两句比较有趣,看到月光照进屋来便赶快关灯去寻找那一地白“霜”。长大飘泊在外,月光下想到李白的诗,就觉得后面两句方道出心中的隐情。

短短二十字,前后要十几年才能完全理解,这样的“难题”在中国诗歌中大概不少。有的也许要一辈子,甚至到离开世间的那一刻才会体悟。是否还有从来没搞明白的东西?一千多年前王籍写过一句诗——“鸟鸣山更幽” ——古往今来多少人赞美它,深信其言不虚,可能就是一个例子。

你有过“鸟鸣山更幽”的体验吗?我想起几十年前爬黄山的情形,那时游人稀少,山上十分幽静。路上听到黄山特有的八音鸟歌唱,鸟叫司空听惯了,但叫得那么自然那么清脆却是第一次。在一瞬间是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八音鸟叫声顿时使幽静的山变得更加幽静了!

历史上也有人唱反调——“一鸟不鳴山更幽” ——但声音毕竟越来越弱了。人们普遍咏诵的是“鸟鸣山更幽”,似乎再没有人怀疑它的真实性了。

为什么“鸟鸣山更幽”呢?它既然不像“月是故乡明”那样纯粹是表达主观的感受,就应该有它外在的道理。有人解释说,没有任何声音乃是死寂而非幽静;也有人说,因为鸟的有声衬托出山的无声,从而突显出山的幽静;又有人说,鸟鸣因远人喧,有所闻而无其声,当为最幽之境……。似乎都说出一点名堂但又没有让我们看到确切的原因,正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物理上大概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把一个测声仪拿到黄山上测量一下,八音鸟不叫时黄山“声贝”很小,鸟一叫,“声贝”马上跳了上去,鸟叫令黄山噪了而不是静了,说明物理上并无“鸟鸣山更幽”的效应。所以,我们还是要从“感觉”上去找原因。

“感觉”牵涉到生理与心理,这使我联想起视觉中的马赫效应。你站在阳光下注视自己的影子,影子的边界是一条曲线。如果你从影子内部往边界看,这条边界曲线内侧显得比影子内部更暗;如果你从影外亮区往边界曲线看,这条边界曲线外侧又显得比外部亮区更亮,这就是马赫效应。产生马赫效应的原因也搞清楚了,是视觉神经细胞之间的交互抑制作用。由此思之,“鸟鸣山更幽”会不会也是听觉上的一种类似的“错觉”?是不是潜在的山的“声音”在与突然出现的鸟鳴声的听觉“对比”中给我们造成的一种“更幽”的错觉?

我们继续思考下去。如果真的存在这种听觉上的“马赫效应”,那我们带一个鸟笼逛马路,不时逗笼中鸟叫一下,闹市不就不闹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看来,上面的联想引出的问题很复杂,即便有“效应”也不像马赫效应那样简单。可能要做很多研究、实验才能有结论,结论之间可能又相互铰接制约。我们在此只能把它放在一边,希望感兴趣的科学家去处理,我们等待他们的答案。

经过如此一番思考的折腾,我们似乎一无所获。是这样么?不!

让我们回过头去再想一遍。我们先后听到两种鸟叫,假定都是黄山八音鸟,一种在山中叫,一种在笼中叫。一种是在自由的天空中自由的歌唱,一种是在笼中啍着囚歌,焦躁地寻找出口,急盼逃离闹市飞往高山。

这下恍然大悟!原来,幽不光是宁静更是自由。幽是一位女神,不但有安详的举止,还有自由的精神。从静静的山中,我们已经看到女神的影子,随着鸟的鸣叫,把自由的歌声传遍天地,我们才突然看见女神正在向我们走来。(2009年3月18日改)

“幽到极处是自由”有一篇评论

  1. newliuniu 评论道:

    所以有和尚说:非幡动,非风动,是阁下的心在动。

    幸福、快乐、宁静之类,多半是个人的主观感受,这倒不是什么唯心,而是我们(或说我们中的部分)能够在繁世烦俗中得以安然自许,不趋之若鹜的原因,或说前提。

    也包括欣赏一切值得欣赏的人、景、情。

发表评论

CAPTCHA Im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