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一)
大年初二(2009年1月27日)夜里,姥爷在窗外的阵阵鞭炮声中走完了他93年的一生。作为晚辈,我有幸在春节前为陪他过了93岁生日,也有幸陪伴他走完了生命中的最后一程,这多少让我减少了一些了姥姥去世时我在西安没有赶回来的遗憾。
在举办葬礼期间,我忽然发现自己对姥爷的一生经历了解甚少,只知道几个片段。在我向父母、舅、姨们询问时候,发现他们所知并不比我多太多,因为姥爷一生谨小慎微,极少讲起他的经历,直到九十年代,才偶尔提及一句两句他的事情。我们只知道他在沈阳的伪满第二工科上过中学,后来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上了2年学,学日用化学,后来因为付不起学费退学。从哈工大退学后,在伪满的金融合作社干过,1945年光复后失业在八面城(属辽宁省昌图县),中间中共辽北省委曾经来人邀他参加革命,他因为过去在金融合作社干过,而且当时中共初到东北,他认识有局限,所以不敢参加,举家迁到四平,曾以推小车为业,直到1958年才参加四平文教用品合作社(后改为文教用品厂、四平第五塑料厂),在那里工作直到1980年退休。文革期间姥爷因为“国民党员”问题和“反动技术权威”曾经被揪斗,而又因为家里面无成分(经历复杂,无法定成分),我妈妈和舅、姨们上学、工作都曾经受过影响。而姥爷这些经历的详情如何,甚至他的父母家庭情况,我们都不甚了了。
我和长辈们说起来大家都很遗憾,因为没能在老爷子不糊涂时候问询一下,现在我姥姥、姥爷都去世了,已经无人能够说清楚这些事情了。在我以为姥爷的历史再也无法了解而感到遗憾的时候,事情有了转机——找到了姥爷的档案,并且在整理他的遗物的时候,找到了他的毕业证等证件。
姥爷档案袋里装了厚厚的一大叠材料,打开之后发现里面90%都是他在文革被揪斗时候的内查外调资料,除此之外还找到了他的自传以及1958年的登记表。正是这些材料让我能够把已知的事情串了起来,才对他的一生经历有所了解,对他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有所了解,有所理解。我想如果有空写出来,大约可以作为上个世纪30年代的东北知识分子在之后几十年经历的一个缩影。
我的姥爷名叫李德新,字铭三,1918年1月10日(农历是1917年11月28日)出生于辽宁省绥中县前所镇新民屯的一个渔民家庭,他的父亲叫李景轩,人称李老景,母亲何氏。新民屯在渤海之滨,姥爷曾经对我说到他家离海只有几百米之遥,坐在炕上就能看见海。从姥爷的自传来看至少从他爷爷李福(也就是我妈妈的太爷)那辈就是以出海打渔为生,但是打渔是一个很辛苦的职业,不仅很危险而且收入微薄。他爷爷就因为劳累过度积劳成疾,壮年去世。姥爷的父亲兄弟六人,他是最小的,四个哥哥也是打渔为生,大哥因海难身亡。姥爷的奶奶姓陈,老太太比较有眼光,让姥爷的父亲李景轩不要当渔民而去学买卖。于是姥爷的父亲去了昌图县八面城镇的永聚昌粮栈当学徒。因为姥爷的父亲李景轩读过私塾又会打算盘,加上办事认真,得到了粮栈东家栾子轩的赏识,很快被提拔为外柜掌柜,并给予身份股,成为粮栈的管理人员。
1920年直奉开战,姥爷的母亲带着姥爷从绥中去八面城投奔他的父亲。当时姥爷的父亲刚当掌柜不久,家里面生活还是很穷困,就在八面城镇城烧饼胡同王家租了一间偏厦居住。据姥爷在自传中的回忆,开始的日子是很穷困的,他父亲在昌图刚刚立足,家里人口又多了,花销自然增大不少,生活很是窘迫。直到姥爷的父亲当上外柜掌柜,增薪增股,家境才日益好转,家庭生活初安,姥爷的两个弟弟和两个妹妹也在昌图相继出生。姥爷的二弟,也就是我的二老爷叫李德元,字铭良;姥爷的小弟,我的老姥爷叫李德均,字是什么我不知道,姥爷的两个妹妹,也就是我的两个姑姥我只知道大姑姥叫李德荣,二姑姥叫什么我目前不知道,因为姥爷的登记表里面没有写到。
2009年3月30日于11:45 am
我所遇到的中国家长似乎都很少会向自己的孩子讲述自己以及家族的过去,仅个人体验。无论这个是好还是坏。也许是谦虚,也许是不堪(这个对于那些喜欢吹牛的可能性很大)。
2009年3月30日于2:51 pm
确实如此,有得是没啥可讲的,有得是觉得讲了会有问题。我姥爷是担心有问题所以几乎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