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名医也乱吃药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的医生、教授、博导谭先杰经常在网上做科普,出过科普的图书,还获得过科普的奖。不过我以前没有读过他的科普,这一次因为他写了一篇文章讲自己由于感冒吃了头孢菌素,导致严重过敏被抢救过来的经历,在医生们中引起关于其抢救过程用药的争论,丁香园发了一篇关于这个争论的报道,我就把谭医生的文章找出来看了,发现他这篇文章存在着很多基本医学常识错误,不只是抢救用药有争议。
协和医院是中国最好的医院,其著名医生写一篇医学方面的科普,居然也充满了错误,而对这些错误中国的医生居然不在乎,没去讨论,或者他们不认为那些是错误,而只是纠缠于他的抢救过程,我就来讲一讲他这篇文章里的错误吧。
他说,“晚饭时分,我感觉两天前的感冒加重了,以我的经验,如果三天仍然嗓子不适,而且感觉往下走,那就要吃抗生素,通常吃三天头孢菌素就搞定了。”
他认为自己得的是感冒。所有的感冒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对于病毒感染,吃抗生素是没有用的,吃抗生素治疗感冒属于滥用抗生素。
但是他说他有治疗的经验,如果过了三天感冒还没好,就吃三天的头孢菌素,再过三天就好了,总共是六天。感冒不吃任何的药,实际上也没有治疗感冒的药,那么过六天也就自己好了。他以前得感冒好了,和他吃头孢菌素并无关系。
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的疾病,但是中国的医生对感冒的看法跟世界是不一样的。以前,中国还把感冒分成病毒性的感冒和细菌性的感冒,遇到感冒就开抗生素。后来,不好意思再这么分了,跟国际接轨,承认所有的感冒都是病毒引起的,但是,对于来看感冒的病人还是习惯于开抗生素,找的理由是为了预防并发细菌感染。
其实感冒吃抗生素是预防不了细菌感染的。如果真的并发了细菌感染,那也得等到确认的确是细菌感染再吃抗生素,而且在这种情况下要吃抗生素是不能像谭医生说的那样吃三天就搞定了,吃抗生素一次要一个疗程,7到10天,如果只吃3天就不吃了,那么这是在筛查耐药性的细菌,一旦细菌反扑,治起来就麻烦了。
所以这就是滥用抗生素导致的一个事故。我们为什么反对滥用抗生素?一个原因是因为容易导致细菌耐药,另一个原因就是毫无必要地导致不良反应,包括有严重过敏的危险。如果谭医生老老实实地不吃抗生素,那么就没有这个风险了。
但不管怎样,谭医生还是要吃抗生素,吃的是他妻子治疗扁桃体发炎吃剩下的头孢菌素。他妻子因为扁桃体发炎去吃头孢菌素,大概率也是在滥用抗生素。扁桃体发炎大部分、约70%是病毒引起的,尤其是对于大人得的扁桃体发炎,更是高达90%是病毒引起的,通常是由于普通感冒或者流感导致的,那么对于病毒引起的吃抗生素同样的是没有用的。
病毒引起的扁桃体发炎通常不严重,过七天左右,就跟感冒一样自己好了。有一小部分的扁桃体发炎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主要是A组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细菌感染引起的扁桃体发炎,通常比较严重,而且有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那么的确要吃抗生素。但是在决定要吃抗生素之前,需要确定它的确是细菌引起的。怎么确定呢?
因为它主要是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所以现在已经有快速的检测方法了,就跟测新冠感染用抗原检测一样,现在也有测链球菌感染的抗原检测,用咽拭子取样,过十几分钟就知道究竟是不是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如果是的话,那么可以吃抗生素。
但吃抗生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缩短病程,因为对于细菌引起的扁桃体发炎,抗生素只能缩短十几个小时的病程。主要是为了预防并发更严重的疾病。
所以确定了是细菌引起的,有必要吃抗生素,但是对于扁桃体发炎,因为要杀的主要是链球菌,一线的用药不是头孢菌素,而是青霉素以及属于青霉素类的阿莫西林,只有在对青霉素过敏的情况下才会考虑用别的抗生素,包括用一代的头孢菌素。要吃抗生素的话,也不能只吃三天,而要吃七到十天。
谭医生吃了一粒头孢菌素,觉得情况不妙,说是人觉得很不舒服,喉头水肿,脸部都发紫了,还全身都起了皮疹,知道是严重的过敏反应。
药物导致的严重过敏反应是非常凶险的,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赶快叫120急救。但是谭医生觉得要叫120未免太大动干戈了,是由他未成年的儿子用电动自行车带着他,送到了附近的协和医院抢救。
这是掉以轻心。如果这个过敏非常严重,抢救不及时的话,是有生命危险的。更何况他那个时候人都已经都快晕过去了,很不舒服,如果坐自行车掉下来了怎么办?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大家一定要叫120。
协和的急诊科已经知道是严重的药物过敏反应,对他的用药用的是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的药苯海拉明。对于严重的过敏反应不管是国外的指南还是中国的指南都很明确,要用肾上腺素。这可以说是一个常识,在中国的医生当中也引起了争论,感到很疑惑,为什么不用肾上腺素?谭医生说,当时他也问过抢救的医生这个问题,为什么不用肾上腺素啊?那个医生说,因为你血压没有往下降,所以没有用肾上腺素的机会。
关于治疗严重药物过敏的指南并没有说使用肾上腺素药物是血压下降才用的,血压没有下降也要用的,防止严重的过敏反应会进展。我看到丁香园的讨论说现在这是中国医院的惯例,很多医院都是那样的。这是违反中外指南的做法,只能说中国的医生在这方面也跟谭医生一样,对于严重的过敏反应掉以轻心。幸好他的严重过敏反应还没有到特别严重的程度,没有用肾上腺素也被抢救过来了。
抢救过来之后,谭医生有反思。首先,他反思为什么会发生过敏呢?他以前吃过头孢菌素,没有过敏,为什么这一次过敏了呢?他是这么说的,“除了随年龄增长过敏可能性增加,药物批次不一样外,我觉得部分原因是劳累。”然后说他为什么劳累了,因为去参加了运动会,以及家里的水管出问题,他忙着去修水龙头。
首先,随着年龄的增长是不会因此增加药物过敏的风险,反而会相反。比如说对青霉素过敏,有一些人年轻的时候对青霉素过敏,年龄大了以后反倒不过敏了。劳累也跟药物过敏没有任何关系。所以这纯粹就是想当然。他说是药物批次问题,这当然有可能,但是可能性很小,如果是同一种药,不同的批次就会导致过敏,说明药物的质量是不是有啥问题。
更可能的原因是因为他吃的头孢菌素不是同一种。谭医生在整篇文章里一直只是说头孢菌素,没有具体说他究竟吃的是哪一种头孢菌素,也许他以为所有的头孢菌素都是一样的,显得很不专业。其实头孢菌素非常多,一代、二代、三代有几十种。不同的头孢菌素是不一样的,以前吃过某一种头孢菌素不过敏,不等于吃另外一种头孢菌素也就不过敏,有可能会过敏。头孢菌素的过敏本来就是小概率的事件,大家别因此吓得不敢吃头孢菌素了。
他的过敏跟药物的批次关系不大,应该主要还是因为吃了不同的头孢菌素导致的。所以他应该说明他究竟是吃了哪一种头孢菌素导致的过敏,以后就别再吃那种头孢菌素了。如果怪给药物批次的话,以后他难道还要继续吃这种头孢菌素吗?
他的第二点反思,“不要感冒和嗓子不舒服,就吃抗生素,包括头孢菌素。吃药之前最好查血常规,看是否为病毒性。”
这条反思主要的内容本来是对的,就是不要乱吃抗生素,不要一感冒或者一感染,在没有确定是病毒性的感染还是细菌性的感染之前,就去吃抗生素,但是他说要去做血常规来查是不是病毒性的还是细菌性的,这就错了,虽然这是中国医院的惯例。去中国医院看感冒,特别是小孩去看感冒,先做一个血常规抽血,说能够查一下究竟是细菌性的感染还是病毒性的感染。我在大概十年前就已经写过文章批过这种做法了,靠血常规要来区分病毒性的感染和细菌性的感染是极其不准确的,这是中国医院骗钱的做法。
咽炎或者扁桃体发炎一般是病毒性的感染,如果要区分病毒性感染和细菌性的感染,不要查血常规,而是要做链球菌抗原检测。如果你去美国医院看喉咙疼,一般会给你做。中国医院为什么不做抗原检测,要查不靠谱的血常规?就是要赚钱,因为做抗原检测太便宜了(做一次成本就几美元),赚不了钱,做不靠谱的血常规才有钱赚。
谭医生还反思说,“不要以业余挑战专业,我一直认为做健康科普也一样,科普形式上可以跨界,但专业上则要谨慎跨界。”
这个反思也是对的,但是,从他这篇充满了错误的文章就可以看出来,他自己做不到,甚至连跨界都不算的,做的是医学科普,但是同样充满了医学常识的错误,同样没有做到谨慎。所以他这是在告诫别人呢,还是在反思自己?显然没有反思。
我没有看过他做的那些妇产科方面的科普,也许他的妇产科的科普做得不错。但也未必。我以前还在中国网络上活动的时候,也跟北京协和妇产科的医生(不是这个谭医生)争论过。我发现北京协和妇产科居然是中医中药的重灾区,那些医生很相信中医中药,还自己推出妇产科的中药。所以我那个时候在微博上曾经批评过协和妇产科的医生。
我不知道谭医生是不是也相信中医中药,只能假设他的确在妇产科方面做科普做得不错。但是,一旦出了这个狭窄的领域,即使还是属于医学科普、健康科普,就充满了低级的错误。
这也不是个别中国医生的问题,而是普遍的现象。首先反映的是中国的医生基础普遍都比较差,其次,思维不严谨,没有循证的思维,没有批判性的思维,而是像谭医生这样想当然地拍脑袋就得出了结论,这是老中医思维。所以我喜欢说中国的医生都是老中医,连中国最著名的医院的著名的医生也是老中医。
2025.9.25.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