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恨没娶鄂妹子——梦中的那一碗热干面呦

  2007年去武汉,刚好在华中科技大学做博士后的一位老师在办公室接待了我和学生。
  说起籍贯,她说自己是湖北人,我接着说“那就是鄂妹子呀”,听得她有点别扭,说你们山东女人就是“鲁妹子”。
  我只好笑笑,说,“也许是齐妹子呢,那要看是半岛还是内陆”。
  似乎鄂妹子,齐妹子,鲁妹子这样的称呼真的很少,我们常说的还是“川妹子”、“湘妹子”多些。到了黑龙江,更要忌讳说“黑妹子”,如果对方长得真不白,那你就纯粹是招打了。
  
  我想所以没有“X妹子”的称呼,是因为这里的女子没有很强烈的地方特色,而湘妹子的甜美如宋祖英将军,川妹子的多情如刘晓庆女士,则有个全国认可的基本标准。也所以能够流传开来,不过,西藏的女子也应该有特点的,可是似乎也没有听说过有“藏妹子”的说法,兴许高原上这样的称谓显得太轻浮了些。
  
  武汉的女子敢说敢为是我从小说里知道的,据说也都各个能干得很,比如罗帆教授就是典型的“鄂妹子”,或者我们叫“鄂姐姐”更恰当些。在科学网上,湖北人不太多,Liuli肯定也算得一个,不过liuli兄是宜昌人,似乎和武汉还有点差异,不知道“鄂哥哥”的名号称得不?
  
  和湖南的湘菜与四川的川菜相比,湖北的特色不明显,如果一定要说一个湖北的吃食,我觉得还是“热干面”比较有代表性。以前我就曾经写过几篇武汉热干面的文章,回忆了自己吃热干面的几次经历,不过感觉都没有写透。
  
  其实,武汉的热干面是本质上解决了保温问题的一种先见之明的吃食,这一点,怕是其他食品所不具备的,也是武汉的最大特点之一了。
  使食物保持一段时间的温度一定是有史以来所有人类社会多困扰的大问题,当然,你可以使用棉被,使用屉布一层一层地包裹,不过这样会使得无关食物的包装物重量大大增加,也不是一个好的办法。
  日本人发明了方便面,不过需要借助热水的力量使方便面被加热并泡开,这还是要借助外力。
  我也在沃尔玛买过那种拉开某个装有化学品的小包,使得整个包装一遇空气立刻沸腾从而实现食物加热的速食饭,不过价格要比方便面这类需要借助外力的要高得多,好像至少是3倍的差异,并不适合用于普通百姓。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这是国际级难题。
 
  我有时候就纳闷了,明明武汉人那里早有热干面,为什么我们研究食品加工的工程师们不能有所借鉴,使得采用类似的加热技术使得面条保持更长时间的温度呢?
 
  有没吃过热干面的人可能会觉得奇怪,武汉人是怎么搞得,居然能够使面条热着,让我这个吃过的人告诉你吧,那是因为面条上面有一层浓浓的热热的酱,即便你走在寒冷的街头,拿着一个开口的碗,边走边吃,且用筷子搅来搅去,依然可以只见热气增加,少有热气逐渐减少的情况发生,如此,手持一碗面,越吃越热乎,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云南的过桥米线最初的发明也是一位给自己丈夫送饭却无法解决保温问题的媳妇偶然间发现的,不过,她需要一个厚厚的碗,凭空多了很大的重量,且要用热油汤浇面,成本略高,不太具备可推广性,而武汉的热干面就没有这啰嗦事,盛面,放酱,走人,三步解决问题。
 
  所以,我总想着,热干面的背后肯定有一个更加懒惰但是智商却很高的媳妇,这媳妇不是鄂妹子还能是哪里的妹子。
  如此媳妇,我猜测每个男人都欲得之而后快了!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最恨没娶鄂妹子”吧!

发表评论

CAPTCHA Im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