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曲阜师范大学:它的好与不好
刚写了一篇文章,说到位于圣人之乡的曲阜师范大学在反右与文革时做出的惊世骇俗的事情,那就是收留了一批被冲击的知识分子,让他们可以在曲阜这个地方颐养天年。
我总是猜测,曲阜师范大学所以如此,还是沾染了一些孔夫子的气息的,尊重知识,从而尊重知识的主要载体——知识分子,总应该是孔夫子的教诲之一吧。
这篇小文章引来了几个来自曲阜师范大学的朋友的留言,追忆了各自的峥嵘岁月,也同时涉及到了“考研基地”这个有点敏感的词汇。
尽管我没有去过曲阜师范大学,但是还是想谈谈曲阜师范大学的好与不好。因为没有亲身经历,有些评判肯定也就有不恰当的地方,还望大家海涵。
其实,我本人是在合肥读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当我来得北京,再比较北京的各个大学的气息,那和合肥就决然不同了。
所以,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它们的书香气息其实是压不过墙外的世俗气息的,即便建设再高的校园围墙,也依然没有什么作用。
而曲阜,因为寂寞,所以寂寞,反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是好好地培育学术风格。实际上,当我去海外的大学访问,发现那里或小镇,或城市的边缘,或城市的闹中取静之处,和合肥的中国科技大学(这个待过),和曲阜师范大学(这个是想象的)应该有更多相似之处吧。
但是,中国目前宣扬的是北大、清华(这俩家伙也经常自行掐架),如果之前宣扬它们,还好一些,毕竟那个时代的中关村就是很寂寞的,一个原本是太监们置办家业房产天地的偏远地段嘛,自然好不过和珅们待的地安门一代,成为学术的重镇也是情有可原,可到了今天,再看中关村,当年太监们应该为自己的远见卓识自我倾倒了——这哪里还是偏远地段,简直比皇城根、前门那块还要热闹。
所以,今日之北大清华已然不会再和当年相比了,尽管更多的状元还是会选择这两个地方,可是,状元再次出门的时候水平大约就是秀才或童生了。
如此一比,倒是曲阜这样的地方更符合现代大学的基本精神——寂寞和高深。
也所以,大家一门心思想学习,也是一个可以推断出的结果。
那么,曲阜师范的不好呢?
有朋友说到,曲阜师范大学其实是按照高中时代的学习模式来进行大学的教学。
这个看法是正确的,而且不止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内的很多大学依然采取着高中时代的管理模式来管理大学生。比如,早自习、晚自习这种中学常见的做法,在山东的不少高校(也包括一些中专、专科学校)依然大面积地广泛存在,曲阜师范大学我没有亲见,但是推测应该也是有的。甚至,大学里多没有一个固定教室,而山东省内的高校里却依然保留。
关键问题在于:这样的做法是好还是不好?
我的意见是:有好的地方,比如纪律性、比如学习时间的保证而不至于荒废掉,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感情也容易加深,等等。
但是,这样的做法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高校里确实少见,我觉得山东人所以在科研创新方面确实不如江苏、浙江人,很大的一个因素就是山东人有各种各样的框框在约束着能力的发挥,尤其是创新能力。
而大学开始,正是解除各种框框的时候,但是我们依然主动把自己放进框子里,这就使得创新尤其艰难。
我作为山东人,对此应该说是深有体会,在我从中国科技大学的本科转到山东大学硕士时惊愕的一个方面,因为我发现不仅山东大学的学生在一个框子里,连很多教授都在主动将自己限定于一个框子里,所以山东人更适合解决问题,而不适合提出一个全新的理论和方法。
我们山东大学当时的数学系(后来的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再后来的数学学院)的一位教授还经常在自己的讨论班宣扬这样的一个科研方法,那就是:我们做科研时就象面对一面墙,要使劲去吹看看墙上有缝没有,如果有,就拿个钉子楔进去,能钻多深就钻多深。如果没有,我们继续吹,直到上面出现缝为止。
这位教授的弟子基本也就成了先吹后钉的科研人员。全在一面墙上下功夫,不出现缝隙就始终不断地吹下去。
山东人的实诚就表现在这里了,在科研上,其实这是要命的一种思维模式,它不导致创新成果的出现,顶多会导致问题的解决,而解决的策略一般不是最优的。
而据我所知,曲阜师范大学的做法恰恰是充满“山东特色”的,学生们学知识学的一定扎实,可是创新性却有些让人担忧。
我本人作为典型的山东人,这些问题都曾经困扰我的思维,我也曾经完全按照这种固定模式思想过,也所以,我对于有些老师对于山东不少高校的培养模式,非常赞成在基础扎实的情况下增强创新性思维,把山东人的创新能力也打造成如江苏、浙江人那样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