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石头而永久——西安碑林印象

我未曾谋面的朋友李红说:“来了西安之后,我先陪你去碑林。”

就有些诧异了,碑林是什么?怎么值得我的朋友如此大力推荐。

尽管心存疑虑,但还是听了她的安排,在25日中午饭后,直奔碑林而去。

从西安交通大学打车到碑林并不多远,进了一道城门,看到明显文化味道很浓的几个商店,感觉出租车在寻找停车的地方,就知道碑林到了。在文化氛围浓烈的地方做文化生意也是一件相得益彰的事情,北京的琉璃厂就散布了很多家以卖文卖画为生的店,或大如荣宝斋,或小如一间门面房,碑林附近这样的店看上去都不大,所以,看上去尽管墨味十足,却颇有旅游文化纪念品销售的意思。

到了碑林博物馆的门口,首先出现在眼前的是门楣上的“碑林”二字,其中的碑是缺笔,右上方的一撇不见了。我虽不谙于书法,但是对于书法里的一些有趣现象还是很关注的,缺笔就是常会有的一种现象,我想书写者也许考虑的并非纯粹是美观,而一般应该是为了创新吧,既然人在书法本身上做到自成一家很困难,那么,在形式玩一点小小的花招总还是允许的吧。

山东济南著名的趵突泉“突”字上面一点就是缺笔,有趣的是,同在泉城的“大明湖”的明里的“日”旁则多了一笔,这多一笔的意思大约是类似的。穿凿附会的故事还说到那是因为“趵突泉”听说“大明湖”开张后,派了“突”字上的点去看看,结果却留恋不舍归去,便栖息在“明”字里面了。

中国字的缺笔还有更多的故事,红楼梦里林妹妹每写到“敏”字就缺笔,后来她的导师贾雨村知道原来她妈妈的名字就是“贾敏”,才明白怎么回事。

“碑林”题额自然没有这么多的避讳,我个人的想法,仅仅是为了形式创新而为之。

买了每人45元的门票入内,开始细细地端详这个著名的地方,看到后来也就知道了李红的推荐是很有道理的,如果评选有西安味道的地方,我猜测很多人会首选兵马俑,我也不例外,但是如果选择第二个地方的话,碑林应该是很多看过它的人的不二选择,毕竟,这里的东西是西安有而其他地方无法具备的,不象华清池这样的假古董,其他地方也完全可以建成类似的仿古建筑,并无特别希奇之处。至于挖到的皇帝以及杨贵妃们的洗澡池子,我个人觉得很难说那就一定是唐代的遗址。

碑林里则到处是国宝,我最熟悉的是柳公权《玄秘塔碑》,刚劲有骨的柳体字是我少小时习过的一种字体,写到酣处,还曾经为自己追求过的一个叫曙芸的女孩集过这样一副柳体书法送她,这副字是我自己做的对联“曙色蒸然 芸气馥郁”,嵌了她的名字在里面,而字则是我用了半透明的箔从字帖上仿下的。

那本字帖就写的是集柳公权《玄秘塔碑》而成,那时候我就一再迷惑于怎么把石头上的字分毫不差地弄到纸上的?也想到了如果自己见到这么一块刻石又会有怎样的感触。

在西安,我终于看到它了,少小时习字以及追求过的女孩形象便跃然呈现在眼前,兴奋之外,也还有淡淡的哀伤飘过。

碑林的国宝级文物还有很多,远可以追溯到李斯的《峄山刻石》,应该说,是秦代统一文字时也统一的书法形式了吧,介绍上说是并非他本人的真迹,而是宋代的摹本了,不过,临摹的人想必也是追求完全相似的,而我对于书法本身又无真正的了解掌握,也就感叹之后转向其他碑刻了。

颜体是很大气的一种书法体例,丰满而有型,属于四大字体之一,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我始终喜欢不起来,一问李红,也说不太喜欢颜体,有点丰满到胖了,尤其是当字都很大的时候,这种略显拥挤的字体就更加露了一点俗气,而碑林藏了颜真卿的七块丰碑,他44岁时写的《多宝塔碑》、54岁前后的《臧怀恪碑》、55岁时写的《郭家庙碑》和《争座位帖》、70岁写的《颜勤礼碑》、71岁的《马磷残碑》、72岁时写的《颜家庙碑》。我总猜测这是因为唐代本来就崇尚丰满大气,连女人多是以胖为美,也许是和这个有关系,颜真卿也就依时而创字,造成颜体最后的模式了。当然,这属于胡乱猜测,唐代书法家很多,欧体也在唐代,却并不这样胖。而且,我喜欢的钢筋铁骨的柳体也是唐代出现的。

也许,更应该说,唐代的包容性才使如此多的书法家集体出现,风格各异了吧,而颜体则刚好从形象上合了唐代的时尚。

宋代书法家也很多,俗语常把“苏黄米蔡”并论,但是,由于宋都选在了开封,所以,在西安的宋代书法碑刻并不多见,只有黄庭坚、米芾和北宋末两代皇帝老儿(徽宗钦宗)的作品。

我在去吉林看高勾丽遗址的时候,就有同行的教授说到,挖出几个东西来来历史研究方面并没有多大的价值,只有挖出碑来才有意义,因为碑文里常会蕴涵了很多的内容,挖出缸啊婉啊什么的只能说明某个时期或时代的工艺水平怎样怎样,艺术表现形式如何如何,这些可以通过研究文物本身和历史知识去推断,可是有了碑文就不同了,上面会详细记录一些事情,这些并不会多长的碑文能够说明的就是具备确凿证据的历史了。

我当时就深以为然,对于古人来说,留下来一些对于当时社会的线索其实是很困难的事,在竹简上会很快淹没,在文帛上书写流传下来的可能性也很低,纸上的则更是难以保存了,如果世界太平,可以通过不断重复抄写出版而流传,但是,中国的历史充满了不确定性,皇帝老儿们对于文化的恐惧更使他们很容易做出焚书灭迹之事,秦始皇做了,后面的儒雅的皇帝如康熙、乾隆者也做了,近代不到30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则做得更多更彻底;所以,似乎唯有选择不那么容易被腐蚀的石头才能把记载下来的历史塌实地传给后世了。

我就理解起古人们的无奈了。

碑林的主要碑刻都在被保护的房子里,或者有个碑亭护着,里面多数是些珍贵的碑刻作品,而在户外还有一些,珍贵程度肯定会比屋里的差些,不过也有其独特的价值,比如,我就看到过砌在墙里的一副“小妻墓志铭”,上面应该是哪个大户人家的小老婆的简历。可惜我不是碑刻的研究者,也就没有时间在这样有趣的碑刻前多做停留。做了这样人家的小妾也有自己的幸福之处吧,毕竟,人生苦短,很多人岌岌无名就消失了,又不是影响历史和世界的什么人物,能够有个碑刻把自己在人世间的痕迹留下一点点已经相当不错了。

在杭州西湖畔的苏小小墓前我也有如斯感慨,一个年轻女人柔弱的生命很轻易地消失,但是,因了她做的事,总会有人愿意延伸她的痕迹,于是会有碑刻,会有故事,秦淮八艳里的女人们多数就是做了文人们的妾了,但是,她们可能比那些文人更长久。

当然,对于更多的情况,很糟糕的是,碑刻上更多的还是那些皇帝老儿的名字,因为他们有“资格”有“金钱”有“下属”来完成对他们事迹的延展,或者,尽管没有谈及他们本身的事情,但是总会有纪年留下来,如“庆历四年春”,如“岁在癸丑”之类,这样,他们亮相的机会也就更多些,从这里看,历史依然不是老百姓书写创造的。

在碑刻里,提到皇帝老儿的时候,往往不是缺笔(他们的名字是提都不可以提的),而是直称年号,或者死后的谥号,但是,即便提到谥号,他们的待遇和普通人还是不同,在提到的时候,往往是在前面空几个字,我在字帖里看到的是空一个字,而当我在碑林里看的时候,发现实际的碑空了很长的一段,在那些没有被玻璃封起来的碑上,我还量了量,发现居然有一拶之多,我的老天爷,本来找块平整的石头就够不容易了,在上面刻字所费工夫怕不是以“天”计算,那些可恶的皇帝老儿,居然还得让人空出如此长的地方来对他们的出现表示敬意,该打!

这次来西安的碑林,我还有一个意外收获——看到了拓碑的整个过程。

一直很纳闷不知道如何在纸上再次还原碑上字体的神韵,看了拓碑我才有了点感性认识。因为在碑林博物馆的后面一间屋子里有几组人在同时拓碑,我才算基本了解了整个流程。

第一步:刷碑。把整个碑体用毛刷清理干净。

第二步:贴纸。将薄如蝉翼的宣纸展开,平铺在碑面上。用软毛刷从上到下、从中间向两边地,将纸铺平。如果一张纸不够用,则还可以再贴一张在剩余的碑面上,我见到了师傅把纸对折后撕下多余部分的过程,看来宣纸确实是质量好,不需要量,不需要用尖利的刀具,用手撕足可以撕到准确。

第三步:拓字(也可以是图)。用软毛刷的刷毛垂直敲击宣纸面,将其压实,确保宣纸紧贴在碑面上,尤其那些有字的地方,更要一点不差的敲击结实。这是一个比较费工的过程,等彻底敲打完毕的时候,碑上阴刻的文字、图案就完全表现在宣纸上了。

第四步:着墨。此时要使用两个锥形的拓包,用两块布分别包裹着适量的小米(或者麦麸),扎紧成圆饼形。两个拓包有不同的功用,一个用来盛墨,另一个用来蘸墨、着墨。一个拓包平面朝上,把适量的墨汁挤在上面,再以另一个拓包平面蘸、擦,以获得适量的墨汁,接着用蘸了墨的拓包轻拍在碑面的宣纸上着墨。这是个需要细心和技巧的工作,也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全部着墨完毕,就等着宣纸完全晾干。

第五步:揭帖。最后一步,将晾干的碑帖接下来收好。

发表评论

CAPTCHA Im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