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补益药”

11 08 2007年

     

随手翻开一本中药书,我们会看到一些奇奇怪怪的名词:解表药、温里药、补益药、开窍药、芳香化湿药、平肝息风药等等。我们是不可能在现代药理学中发现这些名词的。同样我们在中药书里也找不到拟胆碱药或者抗生素之类的名词。中医药象一座古旧的大宅子,让走进来的人们觉得有些晕。如果这个大宅子是在世界的另一个角落,我们大可以感叹几句“神秘”、“好玩”、“荒谬”也就够了。然而,当每天还有那么多人穿梭于现代的高楼大厦和这个古旧宅子之间时,我们就无法忽视它的存在。

“补益药”就是我们常说的补药,几乎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打交道最多的中药。民间用补药来泡酒、煲汤、做药膳都是很常见的。补益药又可进一步分为补气药、补血药、补阴药和补阳药。药理学中并没有“补益”这个概念,我们也找不到补药和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之间的严格对应关系。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所谓补益只是人们的一种奢望而已。那么,古人是根据什么认为某种植物或动物具有补益的作用,又是凭什么将补药分类的呢?笔者以为有两条基本的途径:即从实践到理论和从理论到实践。


如果我们看《本草纲目》,会发现李时珍对绝大多数的药物都能讲出一套玄而又玄的理论,而且引经据典,似乎人们对中药的应用全是从这些玄学的指导中来的。其实仔细的阅读不难发现,这几乎是李时珍对待一切事物的态度。动植物的名称也要如此探讨一遍,如同说文解字一般。比如乌贼之所以叫乌贼,是因为它能用欺骗的手段猎杀乌鸦,所以叫“乌”“贼”。显然乌贼是先有其名,然后有人给它编造了猎杀乌鸦的故事,然后再有人感叹“照啊,原来如此”。因此对于药物也可能是人们先在实践中观察到某种植物(动物/矿物)有某方面的作用,而后才被牵强附会地解释的。毕竟,五行学说最不愁的就是自圆其说。

据说民俗学家江绍原第一次听说龙虱(一种鞘翅目昆虫)在交配时能紧紧“抓”住配偶长时间不放时,立即就想到龙虱可能会被用作壮阳药。后来果然在相关的书籍上查到类似的描述,并有色黑、味咸、归肾经的解释。对此最大的可能是人们看到龙虱的交配方式,于是想到它应该能壮阳,然后“专家”又给出了五行上的解释。但似乎也不能排除先有少数人食用龙虱后发现它有些作用(也可能是偶然或错觉等),然后传扬开去,最后才有了五行上的解释和交配方式与壮阳之间的“普遍联系”的解释。

中药中确实有很多来自于牵强附会和胡乱联系,但也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来源于人们实践经验的总结。这应了那句话:“中医药是一个大杂烩”。牵强附会和胡乱联系并不足以解释所有中药的来源。比如犀牛角清热可能是人们看到犀牛能在那么炎热的环境中生存,于是认为它那形状奇特的角有很好的散热功能,进而认为犀角可以清热。显然,如果这一假设成立则说明犀角清热的说法是荒谬的。可是,同时我们还会发现(另一些中药)生长在高寒地区的藏羚羊的角居然也清热,而产于热带和亚热带的生姜是辛温解表药,产于热带的巴豆竟有极强的热毒。这些都不符合前面假设中的逻辑。也就是说犀角清热的说法未必来源于前面的假设,也可能是人们先发现了犀角清热的作用,然后才把生活在炎热地区和清热联系起来作为解释的。因此,对于犀角严谨的态度应是:如果犀角能清热,那就告诉人们虽然犀角能清热,但出于动物保护的目的,应禁用犀角;如果犀角不能清热,那就告诉人们犀角不能清热,而且出于动物保护的目的,应禁用犀角。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犀角到底有没有一些功效呢?还是那句话――“验药”。当然,我们也可以说,出于动物保护的目的,拒绝对犀角进行验药,并禁用犀角。但我们不应该在真相清楚之前,出于动物保护的目的,告诉人们犀角清热纯属牵强附会、胡乱联系。同理,对于其它珍稀动植物也是一样。


如果把中药都笼统地归为牵强附会,那就难免会犯用一种笼统打倒另一种笼统的错误。这既不是学术上的严谨和负责的态度,也无益于使对中药有着深厚感情的大众看清真相。

如同前述的民俗学家倾向于从民俗的角度思考中药一样,笔者倾向于从自己的专业生物学的角度进行思考。比如补气药几乎是含食物比例最高的。中药本来就是药食不分的,这在补气药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小米、大枣、饴糖、山药这些补气药可以随便吃。补气药也是中药中总体副作用最小的一类。这大概是由于古代生活水平低,营养不良比较常见,补气药中很多成员能够帮助病人获得较全面的营养。补阳药中有不少含有较高的能量,如黑芝麻、核桃以及一些动物性来源的药物。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补阳药中有很多寄生的植物,如桑寄生、槲寄生、菟丝子、肉苁蓉、锁阳等。以致于我看到某种寄生的植物就想去查一下它有没有被收到中药的补阳药里。

说到补阳,许多人就以为是提高男性的性功能。这是一种误解。正所谓对不科学(中医药理论)的误解会导致更不科学。中医所谓的阳虚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其中固然包括阳痿早泄等却又远不止此。补阳药中固然有雄性生殖器官海狗肾和雄性第二性征器官鹿茸等,但也有来自雌性体内的紫河车――我更倾向于认为可能是甾类激素在作怪。补阳药中的锁阳固然长得象男性的阳具,但比锁阳更像阳具的丝瓜却背负了萎阳的恶名。显然对于中药这个大杂烩并不能一概而论。我们需要弄清楚哪些中药是源于牵强附会的,哪些是源于实践经验的,而源于经验的又有多少是确实有效的。我们需要的是能够指导实践的科学的结论,而不是笼统的肯定和否定。


当然,我所做的思考本身也含有很大的风险,稍不注意就会陷入民科式逻辑。bangbu说过,中国的医生基本就等于中医,后来又有人推广成中国的科学家基本就等于中医。这是作为中国的科研工作者在思考问题之时应该深以为戒的。

本文是对中药某些方面的一点认识。以笔者之才疏学浅,错误乃至胡说是难免的。倘有朋友批评指正,就在这儿先谢谢了。解决问题是不敢想的,只是想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如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将令我十分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