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莱为什么要为西风而颂?
雪莱是欧洲著名的诗人之一,他为中国人所熟知的诗是《西风颂》,里面那句名诗比《西风颂》本身还要更知名,大家都知道它——
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
表达了雪莱的乐观主义精神,中国人常把它作为革命胜利之前尚处于黎明前黑暗时应该有的态度。表达所谓革命必将成功,此时仅为蛰伏的情怀。
可是,为什么是西风?
要知道,在我们中国,西风可是冷酷的象征啊。
毛主席说的“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从语句上说,似乎是对两种方向的风充满了公平的看法,但是实际上,大家应该都知道,我们的革命者希望的是东风压倒西风,而不是反之。
关于西风,我们更加熟悉的一句是俗语:你难道要喝西北风不成?
西北风,似乎比纯粹的西风还冷酷,还让人避之唯恐不及。
而东南风呢,则是带来温暖,带来希望的一个方向的风。
或者这么说更合适——
在我们中国,就风向而言,大家的偏好也许是“东风>南风>北风>西风”。至于是不是这个排序,有待大家投票看看。
也就是说,西风甚至可能被北风还要可怕。
如果我们有兴趣去查查历史上著名诗人的诗句,会发现很多这样的例子,如李煜的“昨夜西风凋碧树”,把好好的树全给吹得耷拉叶子了。
而在诗人雪莱笔下,恰恰是相反的。
怎么啦?
雪莱是革命浪漫主义诗人吗?
答案是“是”!
原因我是到了欧洲才有了深切的感受,因为这里的西风是温暖的风,东风反而是冷风。
因为我们中国大部分地方东面是海,西边是内陆,而欧洲相反,西面是海,东边是内陆。于是,在欧洲,西风是带来希望的风,而东风则可以起到“凋碧树”的作用。
可见,艺术作品必须得考虑当地的具体环境,如果在我们中国,有诗人高歌西风的温暖,这诗人一般可以认为是方向感很差的诗人。
如果有人写出《北风吹来满眼春》这样的报道,大概要被人打板子的。而如果在南半球,这样的标题就没有问题。